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源复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有源复位,励磁电流,MATLAB仿真,磁芯饱和
有源复位论文文献综述
陈鑫玉,王庆峰[1](2018)在《有源复位电路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有源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基于LC谐振原理推导出每个工作阶段励磁电流、复位电容/电压。在MATLAB的Simulink模块中搭建了有源复位电路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的对比,证实了复位电路设计的可行性。最后,为了验证理论,设计了一个80V/1.6A,变压器变比为1∶2的脉冲放电电路,分别测试了带/不带有源复位电路条件下磁芯的饱和时间,并计算出了磁芯的励磁电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有源复位电路,能够提高脉冲条件下磁芯的饱和时间,即实现磁芯的复位效果。(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8年13期)
陈鑫玉[2](2018)在《脉冲功率系统中有源复位电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脉冲变压器在脉冲功率技术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转换脉冲的幅值和极性,还可以作为功率合成及变换元件。但是在脉冲功率系统中,磁芯的体积不易过大,一方面磁芯材料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会影响装置的输出性能。为了提高磁芯的利用效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复位。发展至今,应用最广泛的是脉冲复位和直流复位,脉冲复位是利用储能电容的放电电流去磁,直流复位是在磁芯的外接第叁绕组上通一路直流电流完成复位。但是它们都需要额外提供巨额能量,另外脉冲过后磁芯中剩余的能量需要通过吸收电路耗散掉,降低了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采用有源复位电路不仅可以实现磁芯的复位,还能够回收脉冲过后磁芯中剩余的能量,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有利于系统的紧凑化设计。本文首先介绍了脉冲功率系统中磁芯复位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在变压器耦合的升压电路中,对脉冲变压器的前沿响应特性、磁滞效应和磁芯的复位原理进行了介绍。其次详细分析了有源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推导出了一个脉冲周期不同阶段的解析方程。在仿真软件中搭建拓扑电路,完成多个周期的仿真,并分析了不同参量对仿真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输出脉冲为80V/1.6A的实验电路,完成了驱动电路的测试和带/不带复位电路的脉冲放电实验,通过对比磁芯饱和时间的变化,证实了有源复位电路能够实现磁芯的复位。最后,介绍了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LTD)的工作原理及传统复位方式存在的关键问题。建立了基于有源复位原理的LTD拓扑电路,利用等效电路分析了一个脉冲周期不同阶段的工作原理。通过对该电路多个周期的仿真,验证了理论的可行性。完成了LTD电路的实验,证实了该复位电路能够完成不同模块中磁芯的复位。此外还分析了脉冲宽度、脉冲电压和复位时间对磁芯复位效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8-05-01)
王正朔[3](2017)在《一种基于有源箝位磁复位的双向AC-DC变换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粗犷的发展模式带来的环境问题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燃煤发电为主的电力行业成为主要的“污染源”之一。在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新能源发电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持续的开发投入。近年来微网系统由于能够有效发挥新能源发电的效益和价值,获得众学者的青睐与深入研究。微电网本身不能存储能量,而新能源发电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波动性较大,因此需要在微网系统加入储能蓄电池以保证系统的功率平衡及稳定。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交流微电网中实现电网与蓄电池间双向功率传输的AC-DC变换器。首先本文通过推导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源箝位磁复位的叁相电流源双向A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含有两个串联的高频变压器,无需直流耦合电容,其控制采用电流空间矢量调制方式。在分析电流矢量与开关模态对应关系的基础上,针对传统六扇区电流SVPWM应用于此变换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十二扇区电流SVPWM调制方式,并给出了扇区划分方法与合成矢量的具体计算。该调制方式减少了高频工作的开关管数目,有利于减小开关损耗。接着分析了变压器的有源箝位磁复位方式,为实现网侧单位功率因数控制,交流侧电流的控制是重点。本文给出了变换器在叁相静止坐标系和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变换器基于dq坐标系的直接电流控制策略,给出了PI调节器的参数整定方法与数字实现方式。然后在PLECS中建立了变换器的仿真模型,结合仿真结果分析了相电流在不同位置其纹波大小不同的机理以及整流模式两相电压相等时电流畸变较大的原因。最后本文针对变换器的工作特性,分析了各开关管的电压电流应力,给出了主电路各参数的设计和控制电路的设计,并在实验室搭建了2kW的原理样机,进行试验验证。(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7-01-01)
刘飞,韦克康,邵闻博,胡广艳[4](2008)在《ZVS-PWM正激变换器有源箝位磁复位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有源箝位ZVS-PWM正激变换器中,变压器的磁复位技术是其中最关键的一项技术。文章结合仿真和初步的试验结果对有源箝位ZVS-PWM正激变换器的整个工作过程中的能量流动进行分析,总结出使变压器有效磁复位以及开关管ZVS开通的方法。(本文来源于《通信电源技术》期刊2008年01期)
刘祁[5](2001)在《有源箝位/复位技术在现代电源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源箝位/复位技术是9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项开关电源新技术。这种新技术可使电源产品在更高的开关频率上把效率做得更高,而EMI/RFI却降低,器件应力可减小,从而使产品的性能指标、可靠性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本文介绍一种电信系统采用该技术研制了一种输入电压为(48VDC、输出电压为+5VDC、输出电流为12A的DC/DC变换器,其转换效率超过了90%,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本文来源于《航空电子技术》期刊2001年01期)
朱承满[6](1998)在《有源箝位/复位单端正激直流变换器的研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有源箝位/复位单端正激直流变换器的工作状态、波形,讨论开关电压箝位、变压器复位、高占空比操作、零电压转换的实现过程。(本文来源于《通信电源技术》期刊1998年02期)
有源复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脉冲变压器在脉冲功率技术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转换脉冲的幅值和极性,还可以作为功率合成及变换元件。但是在脉冲功率系统中,磁芯的体积不易过大,一方面磁芯材料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会影响装置的输出性能。为了提高磁芯的利用效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复位。发展至今,应用最广泛的是脉冲复位和直流复位,脉冲复位是利用储能电容的放电电流去磁,直流复位是在磁芯的外接第叁绕组上通一路直流电流完成复位。但是它们都需要额外提供巨额能量,另外脉冲过后磁芯中剩余的能量需要通过吸收电路耗散掉,降低了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采用有源复位电路不仅可以实现磁芯的复位,还能够回收脉冲过后磁芯中剩余的能量,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有利于系统的紧凑化设计。本文首先介绍了脉冲功率系统中磁芯复位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在变压器耦合的升压电路中,对脉冲变压器的前沿响应特性、磁滞效应和磁芯的复位原理进行了介绍。其次详细分析了有源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推导出了一个脉冲周期不同阶段的解析方程。在仿真软件中搭建拓扑电路,完成多个周期的仿真,并分析了不同参量对仿真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输出脉冲为80V/1.6A的实验电路,完成了驱动电路的测试和带/不带复位电路的脉冲放电实验,通过对比磁芯饱和时间的变化,证实了有源复位电路能够实现磁芯的复位。最后,介绍了直线型变压器驱动源(LTD)的工作原理及传统复位方式存在的关键问题。建立了基于有源复位原理的LTD拓扑电路,利用等效电路分析了一个脉冲周期不同阶段的工作原理。通过对该电路多个周期的仿真,验证了理论的可行性。完成了LTD电路的实验,证实了该复位电路能够完成不同模块中磁芯的复位。此外还分析了脉冲宽度、脉冲电压和复位时间对磁芯复位效果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源复位论文参考文献
[1].陈鑫玉,王庆峰.有源复位电路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2018
[2].陈鑫玉.脉冲功率系统中有源复位电路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3].王正朔.一种基于有源箝位磁复位的双向AC-DC变换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
[4].刘飞,韦克康,邵闻博,胡广艳.ZVS-PWM正激变换器有源箝位磁复位技术的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08
[5].刘祁.有源箝位/复位技术在现代电源设计中的应用[J].航空电子技术.2001
[6].朱承满.有源箝位/复位单端正激直流变换器的研讨[J].通信电源技术.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