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底流联合消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戽流,挑流,联合消能,狭窄
底流联合消能论文文献综述
钱丽云,任苇[1](2016)在《戽流与挑流联合消能工在狭窄弯道河段水电工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甘南某水电站工程实践,针对单纯挑流消能工在狭窄河段应用时,存在易冲刷两岸、冲坑深度大、消能不充分的问题,将该工程中间表孔的挑流消能方式调整为戽流,将两侧表孔、底孔挑流向河中间集中,根据调整后模型试验成果,由于采用了分散消能形式,有效降低了冲坑深度,消能效果良好,这种戽流与挑流联合消能形式,为狭窄弯道段水电工程消能设计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西北水电》期刊2016年01期)
包中进,王月华[2](2015)在《宽尾墩联合底流消能叁维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宽尾墩和消力池联合消能在水利枢纽工程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研究其消能方式的水力特性,采用RNGκ-ε双方程紊流模型和VOF方法对某表孔泄洪闸的泄洪水流进行叁维数值模拟,对宽尾墩表孔泄流能力、水流流态和流速、闸室内水面线、掺气情况等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将宽尾墩应用于溢流坝,形成宽尾墩+消力池一体化消能设施,兼有宽尾墩和消力池底流消能的优点,联合消能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人民黄河》期刊2015年04期)
王丽杰,杨文俊,常银兵,李继聪[3](2013)在《宽尾墩-跌坎型底流联合消能工水力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着重分析比较了宽尾墩-跌坎联合消能工与跌坎以及常规消能工消力池内的水流流态、临底流速以及脉动压力等,并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分析了该联合消能工的强迫水跃长度公式。试验结果表明,该种新型的消能方式改善了跌坎消力池内的水流流态,降低了消力池内的临底流速和脉动压力,缩短了消力池的长度,减轻了下游河道的冲刷,并且能很好地利用宽尾墩良好的消能率,克服宽尾墩挑射水流对消力池底板的冲击问题,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丰富了泄洪消能工的型式。(本文来源于《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期刊2013年02期)
杨涛[4](2009)在《挑流、底流联合消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泄量大、水头高、河谷窄”已成为我国水能开发的主要特点,这就充分显示出水能开发难度加大,同时也给泄洪消能研究带来了挑战性难题。本文在分析传统消能工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优点,提出了挑流、底流联合消能的新型消能方式。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1)在分析传统消能工的基础上,总结了其优缺点,创造性地提出了挑流、底流联合消能;(2)严格区分了挑流、底流联合消能与宽尾墩和其它消能工联合消能的差别,同时给出了叁种挑流、底流联合消能的起挑方式及其适用对象;(3)根据动量方程,分消力池中有无辅助消能工两种情况,推导了挑流、底流联合消能的计算公式,并给出形成挑流、底流联合消能的决定性条件:M_(max)=0.3849>M,同时计算了下游回水深度h_1对于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下游回水深度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4)根据推导的公式,给定一定条件,计算出q、α、Δh之间的量的关系,并列于表中。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挑流、底流联合消能大大降低了跃后水深,缩短了消力池长度,降低了工程造价;(5)对溢洪道的过流能力、沿程压力、水深等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沿程压力均为正值,水面波动小,流态较好,满足工程要求。同时对易于发生空化空蚀的部位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发生空蚀的可能性很小;(6)分五种方案,对溢洪道泄洪消能进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由宽尾墩引起的局部侧收缩挑流、底流联合消能的消能效果十分理想,与计算结果基本吻合,且消力池内的流态较好,下游的冲刷深度大大降低;(7)通过试验研究给出了泄洪洞库水位流量关系,对泄洪洞内的沿程压力和水深进行量测,结果表明洞内沿程压力基本满足工程要求,水面波动不大。将局部侧收缩加小挑坎起挑的挑流、底流联合消能方案成功应用于泄洪洞消能中,试验表明:这一消能方式运行良好,消能充分。(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9-05-01)
李淳[5](2008)在《宽尾墩与戽流联合消能水力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试验研究了戽流与宽尾墩联合应用的水力特性,得出了设置宽尾墩后第一界限水深和第二界限水深的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宽尾墩与戽流联合消能,使消能率提高了6%左右。(本文来源于《陕西水利》期刊2008年S3期)
唐勇[6](2001)在《宽尾墩—挑流联合消能在蟒塘溪水电站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在高水头、大流量和低佛氏数工程中难以用常规消能工解决消能防冲的工程 ,其消能方式都有和宽尾墩联合运用的新型消能工建成并投入运用。蟒塘溪水电站正是采用的这种宽尾墩—挑流联合消能 ,目前已投入运行 ,消能效果良好。水工模型试验表明 :宽尾墩使下泄水流掺气分散 ,增加了纵向扩散 ,减少入水单宽流量 ,因而提高了消能效果 ,减轻了坝下冲刷 ,保证了大坝安全(本文来源于《湖南水利水电》期刊2001年04期)
苏超,李上游[7](1999)在《宽尾墩挑流联合消能工在坡帖溢流坝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宽尾墩应用于浆砌石挑流消能溢流坝———坡帖水电站溢流坝,在国内为首例。试验研究和工程运行实践表明:合理地布置宽尾墩,可由较简单的设施获得良好的消能防冲效果。介绍坡帖水电站溢流坝应用宽尾墩的研究成果,并作了一些理论上的探讨。(本文来源于《广西水利水电》期刊1999年03期)
大桥,张永禄[8](1975)在《溢洪道水跃与滑雪式挑流联合消能工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于1970年开始兴建103米的新冠堆石坝。该坝正位于新冠河一个急弯的上游。为了有效地处理洪水,特推荐了一种消能工,即所谓水跃与挑流联合式消能工。这种消能工是由一个反坡护坦和一道副坝组成的,副坝同溢洪道中心线斜交。洪水由反坡护坦上的水跃消能,其消能范围直达到设计洪水流量;当洪水流量过大,水跃消除时,则由副坝从平面上改变水流方向。洪水以挑流形式泄入下游河段。副坝起着偏转方向的作用。在由水跃向挑流过渡的阶段以及在挑流状态时,副坝受到无规则脉动压力的作用。对这些力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仔细研究,提出了副坝的设计荷载。(本文来源于《水利水运科技情报》期刊1975年S2期)
底流联合消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宽尾墩和消力池联合消能在水利枢纽工程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研究其消能方式的水力特性,采用RNGκ-ε双方程紊流模型和VOF方法对某表孔泄洪闸的泄洪水流进行叁维数值模拟,对宽尾墩表孔泄流能力、水流流态和流速、闸室内水面线、掺气情况等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将宽尾墩应用于溢流坝,形成宽尾墩+消力池一体化消能设施,兼有宽尾墩和消力池底流消能的优点,联合消能效果良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底流联合消能论文参考文献
[1].钱丽云,任苇.戽流与挑流联合消能工在狭窄弯道河段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西北水电.2016
[2].包中进,王月华.宽尾墩联合底流消能叁维数值模拟[J].人民黄河.2015
[3].王丽杰,杨文俊,常银兵,李继聪.宽尾墩-跌坎型底流联合消能工水力特性试验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3
[4].杨涛.挑流、底流联合消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5].李淳.宽尾墩与戽流联合消能水力特性研究[J].陕西水利.2008
[6].唐勇.宽尾墩—挑流联合消能在蟒塘溪水电站中的应用[J].湖南水利水电.2001
[7].苏超,李上游.宽尾墩挑流联合消能工在坡帖溢流坝上的应用[J].广西水利水电.1999
[8].大桥,张永禄.溢洪道水跃与滑雪式挑流联合消能工的设计[J].水利水运科技情报.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