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文编论文-唐海花

经世文编论文-唐海花

导读:本文包含了经世文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洋务运动,《海国图志》,湖湘文化

经世文编论文文献综述

唐海花[1](2018)在《从馆藏文献看湖湘文化对洋务运动的影响——以长沙博物馆藏《皇朝经世文编》《海国图志》为起点》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是洋务派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为"强兵富国"而采取的自救之举。尽管洋务运动"富国强兵"的目标最终没有实现,但却为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在这一进程中,湖湘文化以其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品性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湖湘文化的杰出代表魏源以《皇朝经世文编》引导了晚清经世思潮,使得优秀的知识分子关注现实,以《海国图志》开启了近代"睁眼看世界"的进程,成为洋务运动的理论先导;而曾国藩、(本文来源于《文物天地》期刊2018年03期)

艾珊歌[2](2017)在《从《皇朝经世文编》看清代文人的丧葬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成书于道光六年的《皇朝经世文编》,共120卷,分为学术、治体,吏政、户政、礼政、兵政、刑政、工政8类,类下又分子目。其中,"礼政"类下特列"丧礼",收录嘉庆朝及之前文人士大夫论述丧礼、丧俗的主要文章,反映出文人士大夫的丧葬思想,在18世纪经历了一个较大的转型。从中亦能看出,清儒尚礼而不尚巫,并非为后世所批评之"封建迷信"。(本文来源于《明清论丛》期刊2017年01期)

虞万里[3](2017)在《《明经世文编》之编纂及其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由陈子龙等编纂的五百卷《明经世文编》是晚明书籍编纂史上一件值得称道的大事。其编纂时间短促,所以编纂和校閲群体庞大,虽相辅相成,但也不免有遗珠与小的过失。《经世编》特别列有一百八十六位鉴定名公姓氏,经考证,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历届进士,此与编纂者希冀通过《经世编》的编纂、列名、行世,通籍于朝廷、地方官僚,为日后科举与仕途作一种铺垫。《经世编》继承了嘉靖以还纂辑臣工奏疏以佐治的传统,但一改类编方式,专选内阁六部高层官僚四百二十九人的经世之文,以时代先后编排。《经世编》涉及范围上起帝王修齐治平,臣工施政谏言,下及地方管理,更重国防军事、边防寻衅,在当时可作一部政鉴,在后世可视为一部明代施政成败的实録。《经世编》对清代的影响至为深远,继踵编辑者有二十馀部。其编纂形式至今仍有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经学文献研究集刊》期刊2017年02期)

钟月[4](2017)在《晚清“经世文编”中的吏治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1827年,贺长龄编写了第一部经世文编,之后,何良栋、麦仲华等人相继编写了十余部经世文编。经历了80年,在晚清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清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文章是文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今天研究清朝的统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文编的编写过程中始终秉持着“经世致用”的指导思想,经世观念最早源于《庄子.齐物篇》中“春秋经世,先王之志”的论述,其后演变为儒家道义的根本。嘉道时期,经世思想开始萌动,有社会批判与倡导改革的主张,士人阶层开始关注社会现实,萌生了一些经世思想。到鸦片战争前夕,以贺长龄、魏源为代表的思想家,倡导以土地、赋税、盐政、河工、吏治等实政为主要内容,开创了近代经世致用的新风气。经世文编的编写为统治者的统治提供了参考,以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为中心,改革弊政,谋求自强。晚清以来,封建统治出现危机,面对内忧外侮,社会动荡不安。而吏治中出现的问题也是晚清政局岌岌可危的一个表现,经世文编中也记录了晚清以来的吏治思想,是晚清政治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对晚清各个时期的经世文编中的吏治思想进行研究。文编中对于吏治思想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叁个方面,一个是从整体上整顿吏治,包括培养廉洁的官场风气,考核官员要名实相符和裁减冗员、创新体制改革的思想,这既体现出晚清存在吏治腐败、机构臃肿的问题,也反映出先进的知识分子已经懂得官吏作为连接统治阶级和下层百姓的桥梁作用,希望从整顿官场开始,谋求社会的稳定。第二个方面是对居官者的要求,包括官宜久居、人地相宜及勤学的思想,有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同时对官员自身的行为修养也有要求,为官者要勤学慎思、实事求是。第叁个方面是针对清朝选官途径繁杂,存在官员滥竽充数的现象进行讨论,首先探讨了捐官的利弊,作者们大都持禁止捐纳的思想,有人提出解决国用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国债,民间集资的方法,表现出国人已经不再拘束于传统的小农经济、重农抑商的生产方式。还有知人善任、严格考察的选官思想,严格选拔牧令则体现出了执政为民和长治久安的思想。已经认识到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是国家存在的前提,治理好人民,才能治理好国家。(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2)

马将伟[5](2017)在《晚明“经世文编”的文学思想史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卷帙浩繁的"经世文编"的编撰是晚明士人的创举,表达了此际士人强烈的现世关怀,也是在特殊的历史语境中对传统士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责任感的勇敢担负。这种诉求以"文编"的方式展现出来,与此际文学思想之发展密不可分。"文以载道"的传统命题转而为"文以经世",更加注重文学的经国济民的现世意义。由"经世文编"所激发的经世文学思潮延及清初,更至于晚清,可见其影响之大。经世文学思想是明清文学思想递嬗的重要一环,在这一文学价值观的确立之下,明代文学思想中最为繁复的诸如情与理、复古与创新等重要论题重新得以析理,从而完成了明清文学思想的过渡。(本文来源于《文章、文本与文心——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四十四辑)》期刊2017-06-01)

徐向南[6](2016)在《《明经世文编》辽事类文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明经世文编》是明崇祯年间陈子龙、徐孚远、宋徵璧等学者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从明人文集中选辑而成的经世文汇编。明朝末年,辽事问题成为关系到明朝生死存亡的大事,因而《明经世文编》中选辑了不少有关辽事问题的文章,这些文章大多是奏疏、书信,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所以本文选择《明经世文编》辽事类文章进行研究。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明经世文编》辽事类文章的选辑情况,包括对《明经世文编》的简介、辽事类文章的选辑背景、选辑概况。第二部分,分析《明经世文编》辽事类文章的作者类型。以是否在辽东任职为依据,选取有代表性的作者进行分析,说明其撰述辽事类文章的缘由。第叁部分,概述《明经世文编》辽事类文章的内容,主要包括辽东边防情况、备边作战、后勤保障、整饬吏治等几方面内容。第四部分,总结《明经世文编》辽事类文章的价值:作为施政文牍的汇编,可信度高,是研究明代辽东历史、明与女真关系的重要史料。(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6-05-01)

鲁凤梅[7](2016)在《《明经世文编》相关粮政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粮政是关于粮食的一切方法和制度。《明经世文编》的编纂有经世致用、通权宜之变的特点,所以有比较全面的反应明代粮政问题的各类文献。以《明经世文编》里的相关材料为基础,论文以粮食生产、征收、运输、分配四个环节为主线,主要就明代粮政论述了以下几个问题:明朝主政者与我国历朝主政者一样重农谷,重农田水利,重积贮,期望促进农业生产,并实施了一些节省国用粮储的政策。在明代的粮食征收已经过渡到主要征银后,但在具体情形区处中,本折是可以灵活转圜调节的,用以作为政府守利柄、权营缩的手段;籴粜常平手段在粮食调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官民互动视角下考察漕运方式变革的整个过程。在长运成定制后,尽管民间呼吁白粮并入军运并已达上闻,朝廷仍坚持白粮民运,用特供粮来保障上供粮和各类官粮,体现了在明朝官民互动的关系中官高于民。明朝在官方的俸粮上遇到了官员俸禄越折越轻,难以养廉;供养宗亲、军功旧勋、外来达官过多,以至损伤国用等问题;明朝政府在民食保障上的作为主要体现在救荒赈济,明朝总结和继承了前代救荒方法和思想,所以救荒体系较成熟。明末严重灾荒的个案说明如果粮食积贮体系、调配体系、保障体系无可挽回的衰败之势遇到荒年,人祸加天灾,人民和社会将会经历由此带来的严重恶果。(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期刊2016-04-01)

师桂雪[8](2016)在《晚清民初的教育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光年间,各种矛盾激化,社会问题逐渐增多,妨碍着社会的发展。针对这种现象,一些人呼吁关注社会现实,解决社会问题,倡导经世致用,《皇朝经世文编》即是这一思潮兴起的标志。此后,各类文编相继涌现,计有20部之多,以至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文编的选文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法律、外交等各个方面,可谓一部百科全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由于教育的特殊地位,文编对其非常关注,收录了大量相关文章,抨击了存在的教育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课题进行探讨。科举制问题、推广学校问题、新教育问题、西方教育问题等,是文编比较关注的方面,限于篇幅及资料原因,本文只对前叁个方面进行探讨。如果把经世文编作为一个整体,我们会发现,前期对教育的认识是浅层次的,主要指出存在哪些弊端。随着观念的改变,人们开始将我国与西方进行比较,并主张学习西方。由此可知,我国的教育问题是不断变化的,随着战争的发生,西学的影响日益广泛,人们学习西方的愿望也更强烈。就本文所涉及的叁个方面而言,无论是科举制问题、推广学校问题、还是新教育问题,都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它们都是那个时代的反映。大致而言,鸦片战争之前,人们侧重对取士途径与八股试帖的批判。战争之后,人们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建议将西学纳入考试范围,以选拔真才。其次,由于我国学校少,有人主张推广学校,以培养更多人才。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认识到学校不是孤立存在的,推广学校还应采取一些辅助措施,如刊译西书、兴建图书楼、派遣留学生等。最后,本文还提到新教育问题,这里特指民初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普及率低,一是学校与社会脱节。针对这些状况,人们提出实行通俗教育、强迫教育以及实用主义教育的主张。当然,这些教育问题通过文编传递给更多人,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观念。(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期刊2016-04-01)

吴智雄[9](2016)在《由“数位人文研究法”探《皇明经世文编》所载明初的海洋朝贡议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皇明经世文编》第一卷至第叁十五卷所收录32位士人的文论作品为范围(其时代对应主要是太祖洪武、惠宗建文、成祖永乐叁朝),再藉由现代数位人文的研究方法,以"海"、"贡"、"安南"、"交址"、"朝鲜(高丽)"等词汇为关键字词,于"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维基版所收录的《皇明经世文编》中检索相关文献,以探讨明初的海洋朝贡议论特色,同时并探讨数位人文研究方法的操作进程及其优缺点,得出的结论为:明初的海洋朝贡议论,具有专议安南入贡对治策略、颂扬海外来华朝贡盛况、通论海外藩国入贡事宜等叁项特色;采用"数位人文研究法",须以复合式的多层次检索进行,具处理巨量数据之便捷性,仍有多收或漏收数据的疑虑,关键词字词的设准直接影响文献搜寻。(本文来源于《南海学刊》期刊2016年01期)

鲍家树[10](2015)在《浅谈对考据学的认识——从《皇朝经世文编》说起》一文中研究指出清人贺长龄、魏源等编《皇朝经世文编》(1827年刊行)分学术、治体、吏政、户政、礼政、兵政、刑政、工政八纲,是一部集中反映清代前中期经世实学的论文总集。它以经世为指归,注重学术对社会的导向性功能,将学术的视野扩大到整个社会生活,从单一的经学研究到天下郡国利病,举凡与社会有关的一切问题,都纳入了其研究的范围,使学术与社会政治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需要注意的是,《皇朝经世文编》并非完善之作,其硬伤在于偏废文化艺术,忽视乾嘉考据。正(本文来源于《文史杂志》期刊2015年05期)

经世文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成书于道光六年的《皇朝经世文编》,共120卷,分为学术、治体,吏政、户政、礼政、兵政、刑政、工政8类,类下又分子目。其中,"礼政"类下特列"丧礼",收录嘉庆朝及之前文人士大夫论述丧礼、丧俗的主要文章,反映出文人士大夫的丧葬思想,在18世纪经历了一个较大的转型。从中亦能看出,清儒尚礼而不尚巫,并非为后世所批评之"封建迷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经世文编论文参考文献

[1].唐海花.从馆藏文献看湖湘文化对洋务运动的影响——以长沙博物馆藏《皇朝经世文编》《海国图志》为起点[J].文物天地.2018

[2].艾珊歌.从《皇朝经世文编》看清代文人的丧葬观[J].明清论丛.2017

[3].虞万里.《明经世文编》之编纂及其价值[J].经学文献研究集刊.2017

[4].钟月.晚清“经世文编”中的吏治思想[D].贵州师范大学.2017

[5].马将伟.晚明“经世文编”的文学思想史意义[C].文章、文本与文心——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四十四辑).2017

[6].徐向南.《明经世文编》辽事类文章研究[D].辽宁大学.2016

[7].鲁凤梅.《明经世文编》相关粮政问题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6

[8].师桂雪.晚清民初的教育问题[D].西华师范大学.2016

[9].吴智雄.由“数位人文研究法”探《皇明经世文编》所载明初的海洋朝贡议论[J].南海学刊.2016

[10].鲍家树.浅谈对考据学的认识——从《皇朝经世文编》说起[J].文史杂志.2015

标签:;  ;  ;  

经世文编论文-唐海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