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时延论文-张东民,廖成,邓小川,冯菊

到达时延论文-张东民,廖成,邓小川,冯菊

导读:本文包含了到达时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抛物方程,信号时延,到达角,海陆环境

到达时延论文文献综述

张东民,廖成,邓小川,冯菊[1](2019)在《基于抛物方程的海陆环境信号时延与到达角估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复杂海陆环境中的无线信号传播预测问题,研究了适用于抛物方程的信号时延与到达角估计方法。将自由空间中抛物方程轴向波前信号视为本地副本信号,然后利用信号的自相关特性,将接收信号与副本信号进行互相关运算,最后通过相关函数的峰值检索,得到脉冲信号在复杂环境中传播的附加时延。采用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此外,采用多重信号分类算法,由抛物方程构建接收阵列的协方差矩阵,并对其进行特征值分解,然后利用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的正交性,实现复杂环境中的信号到达角估计。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平面波谱方法,该方法具有更高的多径分辨率。基于上述方法,并结合数字地图,在典型的海陆环境中进行了仿真实验,分析了蒸发波导对脉冲信号传播时延和到达角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9年10期)

金强,汤亚鸽,杨明[2](2019)在《基于互质阵列的时延和到达角度联合估计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基于OFDM系统的时延和角度联合估计中存在的精度不足,复杂度高等问题,文章将互质阵型引入到时延和角度的联合估计系统中,结合OFDM的结构特点,给出一种基于互质阵型的时延和到达角度联合估计算法,该算法采用互质阵型的大孔径特性提高了估计精度,为了降低运算复杂度,同时采用ESPRIT算法,进行DOA和TOA的降维搜索,减少了计算量。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以较低的复杂度实现DOA和TOA的联合估计,精度较高。(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9年24期)

张同伟,刘锡祥,李正光,王向鑫,秦升杰[3](2018)在《声源位置/声速剖面对本征声线到达时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征声线相对到达时延估计是基于声线理论信道模型的匹配场定位方法中的关键环节,该文就声源位置变化和声速剖面扰动对本征声线相对到达时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基于Shallow Water’06实验环境模型(海底参数源于文献反演结果)和大量实测声速剖面数据,发现两者对本征声线相对到达时延的影响类似。这种相似性对基于声线理论信道模型的匹配场定位稳健方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压电与声光》期刊2018年01期)

刘欢[4](2017)在《辐射源的到达方向和时延联合估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分支,阵列参数估计在现代通信和军事雷达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源定位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到达方向和时延是信源定位的两个主要参数,因此对到达方向和时延参数的精确估计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主要针对信号预序列已知和未知两种情况下的联合角度和时延估计展开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了阵列参数估计中的到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算法,包括MUSIC算法、ESPRIT算法,处理相干信号的空间平滑算法和基于Toeplitz矩阵重构的MUSIC算法以及联合角度和时延估计的JADE-ESPRIT算法和TST-ESPRIT算法。2、研究了信号预序列已知情况下角度和时延的联合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束思想的联合角度和时延估计方法。该方法能够分离出带有非常接近的角度或时延的射线,并且在少快拍的情况下也能达到很好的性能。3、研究了在信号预序列未知情况下角度和时延的联合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空时二维参数估计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任何阵型已知的阵列结构,且可以估计出小于采样间隔的时间延迟,不受瑞利限的限制,有较高的估计精度。(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7-12-01)

宗宇雷[5](2017)在《OFDM信号时延与到达角联合估计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无线局域网研究的深入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凭借其频谱利用率高、系统复杂度低、带宽扩展性强等特点,在4G组网、WLAN中广为使用。随着智能手机以及高速无线通信网的覆盖推广,位置服务对通信网络的需求也逐渐转向4G网络,且呈爆发式增长。开展OFDM信号相关的定位研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以OFDM无线信号为研究对象,针对定位场景中目标静止或慢速运动、快速运动以及多径环境叁个方面,深入开展时延参数估计、时延和到达角联合估计研究,具体工作如下所述:(1)针对定位目标处于静止或低速运动场景,给出一种基于传播算子的求根MUSIC时延估计改进算法。在这一场景下,信号带宽稳定,能够构建满秩矩阵,通过对信号的协方差矩阵进行分块处理得到传播算子,进而利用噪声子空间和传播算子求出包含时延参数的伪谱函数,然后引入求根MUSIC算法,利用多项式分解求出时延估计值。通过复杂度分析和仿真实验发现,算法可以有效降低MUSIC算法复杂度,仿真结果逼近克拉美罗界。(2)针对定位目标处在快速运动场景,给出一种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的ESPRIT时延和到达角联合估计算法。该算法在现有离散傅里叶变换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获取包含时延参数信息的信号谱峰,进而对该信号进行一维ESPRIT到达角估计,完成参数联合估计。通过复杂度分析和仿真实验发现,相较于传统时延和到达角估计,该算法大大降低了计算复杂度。(3)针对无线定位场景的多径信道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TK能量算子的ESPRIT时延和到达角估计算法。该算法利用TK能量算子对瞬时信号敏感的特点,降低了噪声对参数估计的影响,并利用ESPRIT算法对多径的抑制,完成时延参数和到达角参数的独立估计。在得到时延和到达角参数后,利用阵元构建阵列,完成参数匹配计算。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克服多径效应,具有良好的参数估计性能。(本文来源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7-04-20)

耿志,李钊,宋亮,刘文涛[6](2014)在《时延、到达角及多普勒频率联合估计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目标回波时延、到达角和多普勒频率估计在一维和二维算法的局限性,利用照射信号的周期重复性建立了具有旋转不变结构的阵列接收信号模型,并将PRO-ESPRIT算法应用于该信号模型,通过新模型中的旋不变因子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估计得到了各多普勒频率、时延和到达角参数,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无线电工程》期刊2014年10期)

樊长虹,杨华升,管文辉[7](2014)在《基于F281xDSP的多通道信号到达时延测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TMS320F281x DSP的捕获功能,软件实现了多通道传感器信号到达时延测量。在DSP多个事件管理器的周期交替中断中读取捕获值,消除了到达时延测量时可能出现的周期倍差。该测量方法充分了发挥DSP硬件功能组合灵活特性,简化了外围电路的硬件设计。(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4年17期)

陈奎,徐钊[8](2009)在《OFDM联合时延和到达角度的定位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一种基于OFDM信号的联合TOA/AOA的二维定位方法。根据信道的频率响应(CFR),算法采用超分辨率估计算法,估计首达路径(First Arrival Path,FAP)的传输时延,即TOA估计。利用天线阵列,在频域利用同样的超分辨率估计算法,估计信号各径的AOA。联合首达路径的TOA和AOA信息,可在二维平面上确定目标位置。对于AOA的估计,采用波束成形,结合各径信道脉冲响应(CIR)幅值,甄别出首径的AOA。在多径环境下仿真,结果表明算法有效且定位精度满足实际需要,特别适合只有一个基站或接入点的室内定位。(本文来源于《传感技术学报》期刊2009年07期)

林福严,王力伟,雷冀[9](2009)在《声源定位中声音到达各阵元时延估计的虚拟仪器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的声源定位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时延估计,时延估计的精度决定该算法的定位精度。将虚拟仪器的技术引入声源定位的研究中,用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进行时延估计,有效地提高了声源定位的精度和灵活性。(本文来源于《信息化纵横》期刊2009年13期)

杨景刚,黎大健,赵晓辉,袁鹏,李彦明[10](2008)在《局部放电定位中UHF信号到达时延估计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基于超高频法变压器局部放电定位中的信号时延估计法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变压器》期刊2008年06期)

到达时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基于OFDM系统的时延和角度联合估计中存在的精度不足,复杂度高等问题,文章将互质阵型引入到时延和角度的联合估计系统中,结合OFDM的结构特点,给出一种基于互质阵型的时延和到达角度联合估计算法,该算法采用互质阵型的大孔径特性提高了估计精度,为了降低运算复杂度,同时采用ESPRIT算法,进行DOA和TOA的降维搜索,减少了计算量。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以较低的复杂度实现DOA和TOA的联合估计,精度较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到达时延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东民,廖成,邓小川,冯菊.基于抛物方程的海陆环境信号时延与到达角估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

[2].金强,汤亚鸽,杨明.基于互质阵列的时延和到达角度联合估计算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

[3].张同伟,刘锡祥,李正光,王向鑫,秦升杰.声源位置/声速剖面对本征声线到达时延的影响[J].压电与声光.2018

[4].刘欢.辐射源的到达方向和时延联合估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

[5].宗宇雷.OFDM信号时延与到达角联合估计算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7

[6].耿志,李钊,宋亮,刘文涛.时延、到达角及多普勒频率联合估计新方法[J].无线电工程.2014

[7].樊长虹,杨华升,管文辉.基于F281xDSP的多通道信号到达时延测量方法[J].电子世界.2014

[8].陈奎,徐钊.OFDM联合时延和到达角度的定位算法[J].传感技术学报.2009

[9].林福严,王力伟,雷冀.声源定位中声音到达各阵元时延估计的虚拟仪器实现[J].信息化纵横.2009

[10].杨景刚,黎大健,赵晓辉,袁鹏,李彦明.局部放电定位中UHF信号到达时延估计法的研究[J].变压器.2008

标签:;  ;  ;  ;  

到达时延论文-张东民,廖成,邓小川,冯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