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种子科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农业院校,种子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
种子科学论文文献综述
姜龙,陈殿元,于晓明,杨祥波,李开忠[1](2019)在《地方农业院校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及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应用型技术本科院校转型推进,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作为东北地区农业教育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充分利用社会与企业资源,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造就双能型师资队伍,完善相应的教学保障措施,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9年21期)
姜龙,陈殿元,杨祥波,于海燕,包岩[2](2019)在《农业院校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研究优化实践教学课程思维和体系、建立模块式的实践教学课程、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构建平等完善、多方参与的实践教学基地等人才培养方式,以期有助于构建农业院校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9年13期)
李诚[3](2019)在《提高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效果的思考与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是实现种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结合近年来从事本专业实习指导的思考和体会,提出通过采用分段式实习、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强化对生产实习全过程指导、完善和改进实习总结和效果评价等方面提高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外教育》期刊2019年18期)
杨静美,崔华威,郑奕雄,刘冠明,杨妙贤[4](2019)在《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校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改革教学方式方法,调整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将学生引入市场、企业、公司,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本专业的热爱,增强自信心,开拓创新思维。(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9年07期)
王春莲[5](2019)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探索——以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目前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所面临的普遍问题。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辽东学院首批转型发展的试点专业,经过近3年的探索和实践,制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了实践教学,建立了实践教育基地,基本保障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06期)
张长虹[6](2019)在《让大豆产业“链”成高效益 访东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农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陈庆山》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这个情景深深印在我们农业科技人员脑海。大豆和水稻一样,都决定着中国人民的吃饱与吃好。黑龙江省具有独特的黑土和气候资源,我省应像重视大米品牌那样打造大豆品牌,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大豆生产基地,为全国人民提供健康营养的食用大豆。"日前,采访东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农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陈庆山时,他用这样铿锵的话语开启了关于粮食安全和大豆产业发展的严肃话题。采访中了解到,陈庆山教授不仅是科研人(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粮食》期刊2019年02期)
张长虹[7](2019)在《让大豆产业“链”成高效益》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这个情景深深印在我们农业科技人员脑海。大豆和水稻一样,都决定着中国人民的吃饱与吃好。黑龙江省具有独特的黑土和气候资源,我省应像重视大米品牌那样打造大豆品牌,大力发展绿(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日报》期刊2019-02-11)
李晓燕,郭东伟,李学军,冯永忠,马守才[8](2019)在《校企合作创新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暑期实践教学模式的相关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叁年级学生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课内容基础上,充分发挥基地、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作用,结合暑期教学实践课程的要求,构建了"开拓视野、提升技能、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果表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利用暑期综合实践教学深入种子企业"顶岗实习",参与种子生产、收购、加工、包装、储藏、销售等环节,发现并分析现代种子企业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工协作提出解决方案,编制现代种子企业的发展规划,对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起到了关键作用,促进了教学和企业双赢。(本文来源于《种子科技》期刊2019年01期)
董丽平,雷振山,李淑梅,孙君艳,王付娟[9](2018)在《跨界课堂在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中的应用——以信阳农林学院为例探讨新增本科专业教学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为了适应我国种业发展而诞生的专业,信阳农林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升本专业之一,建设时间短、建设基础弱,但在学院升本之前,已有较长的校企合作历史,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与地方企业建立了稳定而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地方培养新型实践型服务人才,是信阳农林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为此,学院进行了专业教学改革,改变传统课堂模式,将课堂搬到企业,进行学校与企业的"跨界",将企业角色与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受到了学校、教师、学生和企业的一致好评。(本文来源于《种子科技》期刊2018年03期)
牛娜,马守才,海江波,张改生,王军卫[10](2016)在《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实习改革与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实习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教学实习的认识、教学实习的内容、教学实习的师资队伍、教学实习的基地建设及教学实习的考核评价体系5个方面进行改革,全面提高教学实习的水平和教学质量,以及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本文来源于《实验科学与技术》期刊2016年04期)
种子科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研究优化实践教学课程思维和体系、建立模块式的实践教学课程、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构建平等完善、多方参与的实践教学基地等人才培养方式,以期有助于构建农业院校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种子科学论文参考文献
[1].姜龙,陈殿元,于晓明,杨祥波,李开忠.地方农业院校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及实践[J].吉林农业.2019
[2].姜龙,陈殿元,杨祥波,于海燕,包岩.农业院校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吉林农业.2019
[3].李诚.提高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效果的思考与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19
[4].杨静美,崔华威,郑奕雄,刘冠明,杨妙贤.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校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南方农机.2019
[5].王春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探索——以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9
[6].张长虹.让大豆产业“链”成高效益访东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农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陈庆山[J].黑龙江粮食.2019
[7].张长虹.让大豆产业“链”成高效益[N].黑龙江日报.2019
[8].李晓燕,郭东伟,李学军,冯永忠,马守才.校企合作创新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暑期实践教学模式的相关探索[J].种子科技.2019
[9].董丽平,雷振山,李淑梅,孙君艳,王付娟.跨界课堂在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中的应用——以信阳农林学院为例探讨新增本科专业教学改革[J].种子科技.2018
[10].牛娜,马守才,海江波,张改生,王军卫.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实习改革与创新[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