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菜豆种子干燥动力学过程中种皮效应的研究(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汪云吉[1](2021)在《花芸豆α-淀粉酶抑制剂提取物的制备及提取残渣的利用》文中指出我国具有丰富的芸豆资源,芸豆中存在α-淀粉酶抑制剂(α-amylase inhibitor,α-AI),可以抑制哺乳动物和昆虫体内α-淀粉酶的活性,阻碍淀粉水解与消化,降低餐后血糖水平,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和肥胖症的天然物质。芸豆α-AI纯品提取过程复杂、周期长、成本高,其粗提物提取简单,对α-淀粉酶也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但其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植物凝集素(Phytohaemagglutinins,PHA),无法直接应用于食品工业。以往的方法在去除PHA活力的同时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α-AI活力的损失,甚至是失活。本课题研究了在保留芸豆粗提物中α-AI活力的同时去除PHA活力的方法,并优化工艺,探究得到的芸豆α-AI提取物性质,同时为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将提取后的残渣应用于米粉中,得到一款营养强化米粉。首先,比较了产自内蒙古的五种芸豆(黑芸豆、白芸豆、奶花芸豆、红芸豆和花芸豆)粗提物中α-AI和PHA的活力,同时研究了去皮加工工艺对其α-AI和PHA活力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花芸豆全籽粒粗提物对α-淀粉酶抑制率较高,总酚含量为1.00 mg GAE/g,总黄酮含量为0.86 mg CE/g,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综合考虑,选择花芸豆作为α-AI粗提物制备的最佳原料。随后,以粗提物中α-AI与PHA活力为指标,优化得到花芸豆粗提物提取最佳条件为豆粉目数60目;料液比1:5;提取p H 6.4;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温度室温。同时比较了不同蛋白酶对粗提物中α-AI和PHA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蛋白酶去除PHA活力效果较好,经处理后,粗提物α-AI活力保留率为85.89%,凝集活力降低至6.97%。单因素联合正交实验结果表明酸性蛋白酶处理最佳条件为:p H 2.5、温度70℃、处理时间90 min、加酶量1000 U/g,此时相对抑制率为75.38%,凝集活力完全去除。接着,研究了得到的无凝集活力花芸豆α-AI提取物的性质。结果表明,无凝集活力花芸豆α-AI提取物在p H 210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温度低于60℃时对提取物抑制率无显着影响(p>0.05),当温度升高至80℃,抑制率保留率为74.85%,当温度升高至90℃时,提取物失去抑制活力。抑制率随着孵育时间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平稳的趋势,10 min时抑制率达到最高。提取物对不同类型和浓度淀粉的消化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无凝集活力花芸豆α-AI提取物经体外胃环境模拟和体外肠环境模拟后,其α-淀粉酶抑制率保留87.37%,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及FRAP值则分别从10.18μmol TE/g、28.36μmol TE/g、72.22μmol Fe(II)/g降低至6.51μmol TE/g、23.06μmol TE/g和63.10μmol Fe(II)/g。将提取物以3%的添加量添加至主食中,面包、米饭、白馒头与玉米馒头中淀粉的水解度分别从77.79%、84.58%、84.91%和77.90%降低至30.48%、40.98%、19.08%和15.12%,估计血糖生成指数(Estimated glycemic index,e GI)分别从65.00、71.65、68.17和63.41降低至30.69、39.51、22.30和19.69。最后,将残渣添加至米粉中,并探讨了不同残渣添加量对米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残渣添加量的增加(0%20%),米粉的营养特性及抗氧化能力增加,但品质特性有所下降。感官评价表明5%与10%残渣添加的米粉与纯米粉无显着差异(p>0.05)综合考虑,选择10%的残渣添加量制备米粉,得到的米粉蛋白含量提高1.18倍,总酚含量提高2.71倍,并显着提高了其体外抗氧化能力(p<0.05)。同时,品质下降不明显,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尤沛[2](2021)在《纳米镧引发对柳枝稷种子活力及幼苗耐盐性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是禾本科(Poaceae)黍属(Panicum)多年生C4草本植物,具有耐旱、耐盐碱、耐瘠薄、适应性强等优点,但在栽培过程中种子萌发率低是限制其生产的瓶颈问题。用稀土元素对植物进行种子引发后,可以促进种子萌发,提高幼苗成活率和作物产量。国内外关于稀土元素引发对植物抗逆作用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农作物、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中,对能源作物的关注较少,尤其是在其作用位点以及光合生理特征等方面尚需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不同浓度纳米镧和硝酸镧引发处理对柳枝稷种子萌发特性、吸水率和代谢过程的影响,并对镧引发后柳枝稷苗期盐胁迫下光合特性、抗氧化系统与渗透系统等生理生化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纳米镧和硝酸镧引发明显提高了柳枝稷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P<0.05),最适引发浓度分别为200 mg·L–1和600 mg·L–1,其显着提高种子吸水率,增强淀粉酶活性(P<0.05);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发现,纳米镧颗粒主要集中在果种皮,糊粉层和胚乳中也有少量存在,说明纳米镧颗粒能进入种子内部并影响其萌发,而La3+只集中在果种皮,胚乳中几乎没有,说明NO3-可能在促进种子萌发中发挥重要作用。2.纳米镧和硝酸镧引发可缓解Na Cl胁迫对柳枝稷幼苗生长的影响,浓度≤300mg·L–1纳米镧引发和600 mg·L–1纳米镧引发缓解的效果最好,400~500 mg·L–1硝酸镧引发缓解的效果最佳;两种镧引发处理下,柳枝稷幼苗和根系MDA随Na Cl溶液浓度的递增不断增加,但浓度≤300 mg·L–1纳米镧、100~400 mg·L–1和600 mg·L–1硝酸镧引发幼苗MDA低于CK;两种镧引发处理下,柳枝稷幼苗和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盐浓度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但幼苗可溶性蛋白均高于CK,可缓解对叶绿素的破坏作用;脯氨酸含量随盐浓度递增均呈逐渐上升趋势,且根系脯氨酸高于CK;随着Na Cl溶液浓度的增加,低浓度≤200 mg·L–1纳米镧、400~600 mg·L–1硝酸镧引发幼苗SOD、CAT、POD活性不断增强,而根系呈先增强后降低的变化趋势。3.叶绿素含量在低浓度盐胁迫(100 mmol·L-1)下有所增加,且纳米镧引发处理的增幅较大,增幅为28.2%~101.9%。盐分会降低叶绿素含量,纳米镧引发会减缓其下降速度,尤其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更明显。100~300 mg·L–1纳米镧和600 mg·L–1硝酸镧引发的叶绿素含量显着提高。Na Cl胁迫下,经引发后柳枝稷幼苗的大部分荧光特性(Fm、Fv/Fm、Fv/Fo、Fv′/Fm′和ΦPSⅡ)增加,仅q P有所降低,说明盐胁迫无法抑制柳枝稷幼苗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和PSⅡ潜在活性,降低PSⅡ非辐射能量的耗散。本研究表明,镧引发通过提高种子吸水率和增强淀粉酶活性有效提高柳枝稷种子萌发特性,并持续改善后续生长的光合特性与逆境抗性,从而有效改善柳枝稷栽培建植过程与幼苗存活状态。纳米镧和硝酸镧引发最佳浓度分别为100~300 mg·L–1和400~600 mg·L–1。该研究为丰富稀土元素引发及植物种子萌发与生长过程理论以及柳枝稷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李鹏[3](2020)在《黑豆吸水模型及预熟化过程结构变化的研究》文中指出黑豆因具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活性成分,被广泛开发成多种产品,但由于其种皮较厚、质地坚硬,蒸煮过程不易熟化。因此在蒸煮前对黑豆进行适当预处理,对黑豆大米共煮同熟至关重要。本文以黑豆为研究对象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分析技术(LF-NMR)对浸泡过程中黑豆内部水分分布以及氢质子弛豫时间进行分析;采用不同方式浸泡黑豆研究其对浸泡的影响,并通过Fick扩散模型和Peleg模型研究其对黑豆吸水特性的影响;利用响应面优化黑豆预熟化工艺,检测预熟化前后营养成分以及内部结构改变。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LF-NMR研究黑豆浸泡水分分布及质子迁移变化。黑豆吸水速率因温度不同而有较大差距,但最终饱和含水率相似。在研究质子流动性过程中,发现种子内部主要存在3种质子团T21、T22和T23,延长浸泡时间和提高浸泡温度均可使弛豫曲线向右偏移,浸泡温度越高质子流动性越强。研究3种质子团所占比例,发现M21、M23均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M22从约1%提高到90%,表明浸泡增加的水分主要为自由水。不同浸泡温度弛豫时间对比发现高温可以使得氢质子弛豫时间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稳定状态,这与水分含量增长趋势一致。核磁共振成像(MRI)分析结果表明水分沿着细胞壁无序的渗透到种子内部。随后通过Fick扩散模型和Peleg模型对比了普通浸泡和超声处理对黑豆吸水特性的影响。两种模型均可较好的拟合两种处理方式中黑豆水分含量的变化,相关系数R2大于0.9873,其中Fick扩散模型中水的扩散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两种浸泡方式在70℃条件下水的扩散系数分别达到最大值17.72和14.22。同时根据有效扩散系数与绝对温度的关系,通过Arrhenius方程计算发现超声处理使黑豆浸泡活化能从36.40 kJ/mol降至32.22 kJ/mol。以黑豆水分含量为对象,研究两种处理方式对Peleg速率参数K1值的影响,结果发现K1值随温度变化呈线性减小。采用扫描电镜(SEM)对浸泡后的黑豆种皮进行检测,发现超声处理后种皮表面孔洞和破裂之处加深,增加水分渗透途径,减少浸泡时间。最后基于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预熟化黑豆处理工艺,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SEM研究预熟化前后黑豆内部结构以及营养成分变化情况。响应面优化最佳条件为:浸泡温度50℃、浸泡2 h、蒸煮60 min。在该条件下黑豆糊化度为76.98%、感官评分为86.31,且与大米共煮达到同熟效果。FT-IR分析发现,黑豆经预熟化后蛋白二级结构发生改变,α-螺旋结构增多、β-转角结构增多,β-折叠结构减少,说明预熟化过程中有序结构发生转变;并对黑豆粉进行SEM观察,发现预熟化后,因加热聚集导致颗粒成团、体积变大,微孔增多;采用DSC测试发现预熟化后黑豆未检测出吸热峰,表明其蛋白发生变性。
王晨[4](2020)在《玉米热风干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玉米是世界上主要粮食作物,探究其干燥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特性,不仅可以预测干燥过程中温度和含水率变化,也可为优化干燥过程、提高干燥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传统的研究方式通过二维模型对玉米干燥过程进行分析,由于二维模型精度低使得结果不准确;近年来,三维建模仿真以直观性、准确性等优势逐渐成为干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选取单个玉米籽粒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三维仿真模型,针对玉米干燥过程中水分迁移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仿真模拟及实验分析。首先,基于传统的干燥理论分析,搭建了温湿度可控热风干燥实验台,其特征在于本实验系统采用电加热及喷淋装置等设备,且可实现变工况条件下系统宏观物理参数的测量。利用本实验台可对玉米干燥特性进行多方面的分析研究。其次,针对玉米干燥过程中水分迁移特性,构建了单个玉米籽粒热风干燥的三维多组分仿真模型。为接近玉米的生理结构特征,实体模型由表皮、胚、软质胚乳和硬质胚乳四部分组成。为提高数学模型精度,选取变物性参数替代定物性参数。基于有限元法,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对玉米干燥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并利用实验结果对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然后,基于仿真模型分析了干燥过程中玉米内部水分迁移过程,得到了干燥过程中玉米内部温度场、湿度场的变化规律,探究了干燥过程中传质阻力的变化,重点分析了干燥过程中玉米表皮对内部水分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内部温度梯度和热流通量的最大值发生在干燥初期的7-8min,之后玉米内部温度接近干燥风温且趋于一致;玉米籽粒的水分分布并非均匀一致,表皮边界层附近的含水率低,而内部中心的含水率高;表皮阻力为干燥过程中的主要传质阻力,数量级为103,而孔隙阻力和边界层阻力较小,数量级为101,随时间变化,表皮阻力具有先减小后缓慢增大的趋势,而边界阻力和孔隙阻力保持不变。最后,利用已搭建的温湿度可控热风干燥实验台对玉米热风干燥特性进行试验研究。探究了热风温度、相对湿度及风速对玉米干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风温的影响最大,温度越高,失水速率越大,当风温由55℃增加到85℃时,平均失水速率由0.0325(d.b.)/h增加至0.0475(d.b.)/h;其次为相对湿度,即干燥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玉米失水速率越小,当相对湿度由20%增加到80%,平均失水速率由0.0475(d.b.)/h减小为0.04(d.b.)/h;当风速在1-3 m/s时,平均失水速率为0.0425(d.b.)/h,风速对玉米籽粒失水速率几乎没有影响。
李想[5](2018)在《豌豆种子的超声波-热泵联合干燥特性及其等温线研究》文中指出粮食安全是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干燥技术的发展可有效降低粮食损失,提高种子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种子干燥效率和保证种子干后品质为目标,对超声波-热泵联合干燥方式进行研究,为干燥技术的创新提供新思路。同时,对种子吸附特性进行研究,为种子贮藏条件的优化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采用静态称重法测量3050℃温度范围和0.1110.923水分活度范围内豌豆种子的吸附特性,确定其等温线属于类型II,吸附过程存在滞后现象;通过非线性回归得到最佳拟合模型为GAB模型;对净等量吸附热、微分熵、焓熵补偿、扩张压力、净积分焓和净积分熵等热力学参数变化规律的分析发现,净积分熵在特定条件下存在最低值,该值在3050℃范围内对应的水分活度和平衡含水率范围分别为0.0170.064和2.2%2.7%,这些条件可作为豌豆种子的最佳贮藏条件。(2)在闭式空气源热泵干燥系统的基础上加入超声波装置,在温度为30℃、35℃和40℃,超声波功率为0W、60W和100W以及超声波频率为0kHz、28kHz和40kHz的条件下对豌豆种子进行超声波-热泵联合干燥动力学实验,确定了最佳干燥预测模型为Midilli模型,通过对不同干燥参数的影响规律发现,高温和超声波的应用对干燥速率有积极的作用,且水分扩散系数随温度、超声波功率和频率的升高而显着升高。(3)对超声波-热泵联合干燥后豌豆种子的理化特性和发芽特性进行测定,研究不同温度(30℃、35℃和40℃)、超声波功率(0W、60W和100W)和超声波频率(0kHz、28kHz和40kHz)条件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发芽率、平均发芽时间和发芽指数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超声波的应用可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并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速率。而提高温度会降低SOD活性,加速MDA的积累,不利于种子发芽。
朱丽伟[6](2015)在《杂交水稻种子成熟过程活力、生理生化和耐藏力的变化及脱水剂应用效果的研究》文中提出杂交水稻生产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过程,如能加快种子成熟后期脱水速度,降低收获前种子含水量,对机械收获时减少破损率、避免穗上发芽以及后作的种植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成熟度种子的活力、生理生化和耐贮藏能力差异较大,研究它们在种子成熟期间的变化规律,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定种子的适宜收获期对提高种子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杂交水稻钱优1号和Y两优689F1代种子为材料,开展了杂交水稻种子成熟过程活力、生理生化和耐藏力变化及脱水剂应用效果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研究了杂交水稻种子成熟过程生活力和活力的变化。发现授粉13-28d后采收的钱优1号种子,其发芽率与发芽势均较高,而授粉13d和16d收获种子的幼苗质量较弱。授粉后16-34d采收的Y两优689种子,其发芽率与发芽势均较高,而授粉16d收获种子的幼苗质量较差。运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不同成熟期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平均发芽时间,以及幼苗的根数、根长、苗高、苗鲜重和干重综合分析,发现授粉19-28d收获的钱优1号种子与授粉19~34d收获的Y两优689种子生活力及活力均较高,均可作为适宜的收获时间。扫描电镜观察了钱优1号与Y两优689杂交水稻种子成熟过程其果种皮和糊粉层的变化,发现授粉10d后,两个品种的糊粉层厚度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果种皮厚度则呈现下降趋势。研究了钱优1号与Y两优689杂交水稻种子成熟过程种子长宽厚、千粒重,胚与胚乳千粒重,果种皮层和糊粉层厚度等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与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平均发芽时间的直线回归关系。钱优1号种子成熟过程,授粉19d以后采收种子的长宽厚、胚与胚乳的比值等大部分指标趋于稳定,种子宽度、厚度、鲜种子与干种子的千粒重以及果种皮厚度均与种子生活力活力显着相关。Y两优689种子成熟过程,授粉19d以后采收种子的长宽厚、糊粉层厚度、千粒重等大部分指标趋于稳定,种子的宽度、厚度、鲜种子与干种子的千粒重、种胚与胚乳的千粒重以及果种皮厚度均与种子生活力显着相关,其中种子的宽度和种胚的千粒重与种子活力也显着相关。扫描电镜观察了钱优1号与Y两优689杂交水稻种子成熟过程淀粉粒的发育情况。发现随着种子成熟,淀粉粒在胚乳中的数量明显增加,淀粉粒的排列也由松散到致密。研究了杂交水稻种子成熟过程其含水量、可溶性总糖、总淀粉、可溶性蛋白、GA3、 ABA、棉子糖、水苏糖、蔗糖、葡萄糖、果糖物质含量的变化,SOD、 POD、 CAT和APX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以及热激蛋白64S Hsp18.0和C(?)03g026720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对它们与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平均发芽时间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发现大部分指标在授粉19d时发生显着变化。钱优1号种子成熟过程,GA3、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水苏糖和蔗糖与种子生活力与活力显着相关。Y两优689种子成熟过程,种子含水量、ABA、 GA3、总淀粉、可溶性蛋白、棉子糖、水苏糖和蔗糖的含量以及POD、 CAT和APX酶的活性均与种子生活力显着相关。种子总淀粉、可溶性蛋白、棉子糖、水苏糖和蔗糖的含量,POD、 CAT和APX酶活性,以及64S Hspl8.0和Os03g026720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与种子活力显着相关。研究了不同成熟期杂交水稻种子的老化耐性及与GA3和ABA的关系。钱优1号杂交水稻种子,加速老化9d后,授粉后19d收获种子的生活力与活力均无显着变化,授粉后22-25d采收的种子生活力活力显着下降。Y两优689杂交水稻种子,加速老化9d后,授粉后22-25d采收种子的生活力与活力无显着变化,授粉后28d收获种子生活力与活力均显着下降。GA3浸种可显着提高钱优1号与Y两优689杂交水稻种子活力,进而提高其耐老化能力。ABA浸种后种子生活力与活力均显着下降,然而老化前后种子生活力活力无显着变化。研究了脱水剂喷施对杂交水稻种子生活力活力及生理生化的影响。综合考虑喷施脱水剂对种子含水量、生活力、活力以及千粒重的影响,脱水剂F可降低钱优1号杂交水稻种子含水量5.3%,且对种子的千粒重和质量无不利影响。表明将脱水剂应用于杂交水稻制种过程的脱水是可行的。蔗糖含量与钱优1号杂交水稻种子后期的脱水过程具有正相关,而棉子糖、水苏糖、葡糖糖、果糖与种子后期脱水无明显相关性。种子快速脱水阶段,对照种子小热激蛋白64Hsp18.0基因的表达量下调,而喷施脱水剂种子64S Hsp18.0基因的表达量上调。
刘玉凤[7](2013)在《皮层阻力占优物料干燥过程传质问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许多种植物材料产品的不同方式干燥过程中,都存在有“皮层阻力占优”这一共性问题,即物料的外表皮层组织是制约其传热传质进程的关键因素。其共同特征是:表皮层传质阻力大,限制了物料内部组织的大量水分通过它传出。但由于缺乏皮层自身传质物性参数的数据,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将物料的皮层与内质整体作为连续均一介质处理,而对二者在传质过程中性能的差异及由此产生的问题缺乏必要的研究。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针对具有“皮层阻力占优”传质特性的物料,对内质和皮层建立分区扩散模型并求解,对发生在皮层组织内部的传质过程机制加深了解,对皮层自身的传质能力做定量表征,揭示皮层组织是物料干燥过程中最主要的传质阻力之一。在本论文中,将具有“皮层阻力占优”传质特性的物料分成内质区和皮层区,并分别假设不同的扩散系数和边界条件,建立分区扩散传质模型,利用Matlab进行计算模拟。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当考虑皮层影响时,皮层表面的水分迅速干燥完全,而内质中的水分由于皮层组织的阻碍而缓慢的进行扩散;皮层的扩散率越小,即皮层的阻力越强,那么内质中水分的扩散、渗透越困难。并研究了多种皮层阻力传质机理并建立对应的皮层阻力传质模型。另外,选用皮层阻力占优的物料葡萄进行热风干燥实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研究和处理得出“皮层阻力占优”传质特性。选用无核紫葡萄进行去皮、带皮和碱性溶液处理实验,将去皮葡萄假设成均质、连续介质求出扩散系数,将带皮的葡萄颗粒也做同样假设求出当量扩散系数,根据求出的内质扩散系数和带皮完整葡萄的当量扩散系数和分区扩散模型的模拟值进行拟合,确定内质与皮层扩散系数之间的倍数,从而求出葡萄皮层的扩散系数。
姜苗[8](2013)在《云南核桃热风干燥特性及其传质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新鲜云南核桃为研究对象,首先初步统计和分析了云南核桃及其果仁的一些基本物理参数(长、宽、厚、几何平均直径、球度、表面积、质量、体积、容积密度、粒子密度)及其随含水率的变化关系;之后研究了云南核桃在3个温度水平(40、50、60℃)和2个风速水平(0.8、1.4m/s)下的对流热风干燥特性;再建立干燥动力学方程,分别用Newton模型、Page模型、Henderson-Pabis模型以及BP神经网络模型对其干燥过程进行拟合;最后采用数值方法建立了预测云南核桃热风干燥过程中内部水分分布的传质数学模型。通过以上试验及研究分析,所得结论如下:云南核桃及其果仁的个体品质差异显着,各自的质量和体积变异系数均较大;核桃球度平均值为93.06%,表明云南核桃近似球体,当涉及到摩擦特性时应当主要考虑滚动摩擦。除核桃及果仁两者的球度基本保持不变外,其它被测量参数均随含水率的减小线性下降。核桃外形尺寸随含水率的变化趋势相似,尤其是长度与几何平均直径最接近,因此当加工过程中涉及到有关尺寸参数时,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彼此替代。云南核桃干燥时没有恒速阶段,整个干燥过程主要是降速阶段,包括第一降速阶段和第二降速阶段。在本试验条件下,温度对云南核桃的干燥速率和时间影响较大。温度越高,第一降速阶段干燥速率越大;另外,提高干燥温度延长了云南核桃第一降速阶段持续的时间,这就有效缩短了其整个干燥周期。风速对云南核桃的干燥速率和时间的影响不明显。温度对干燥强度和除湿能耗比影响显着,温度越高,干燥强度越大,除湿能耗比越小;而风速对这两项指标均无显着影响。综合考虑干燥速率与能耗,建议云南核桃对流热风干燥时第一降速阶段温度和风速宜高,第二降速阶段温度和风速相对宜低。在试验设定条件下,BP网络模型对含水率比MR的预测值相对误差不超过5%,而Newton模型、Page模型和Henderson-Pabis模型的相对误差范围分别为0~53.06%、0~64.32%和0-78.06%。可见,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较一般传统的干燥模型要高得多。BP网络模型省去了传统数学方程模拟中繁琐的数值计算和建模过程,且预测结果更接近实际干燥过程,可作为指导生产实践的重要辅助手段,具有潜在的工程应用价值。建立了预测云南核桃热风干燥过程中内部水分分布的一维非稳态传质数学模型,该模型对其干燥工艺的设计和参数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并有助于云南核桃干燥过程的进一步理论研究与分析。云南核桃在本试验研究条件下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范围为1.14×10-9~1.73×10-9m2/s。干燥初期核桃表层的含水率下降速度比内层快得多,之后内层含水率下降速度比表层要快,最终各层含水率稳步下降。从核桃表面到中心,湿度梯度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小。分析表明在核桃的干燥过程中,外壳是水分扩散的主要阻力之一。
秦国臣[9](2013)在《内源激素ABA含量、抗氧化物酶活性和种子质量在丝瓜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文中指出种子的发育从双受精开始,经历胚胎发生,物质积累和成熟脱水最终发育成具有可独立萌发成苗的种子。然而,种子发育的研究多集中在模式植物上,对丝瓜种子的发育研究较少。本文选用两个杂交丝瓜品种种子(浙大2号和浙大3号)作为试验材料,在不同发育阶段采收种子,研究其内源激素脱落酸(ABA)含量,抗氧化物酶活性和种子质量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取得以下结果。1.建立了适合分析丝瓜种子内源激素AB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该方法采用C18反相色谱柱,柱温35℃,以甲醇和水(含0.2%磷酸)(5:5,V/V)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60nm.样品前处理经乙腈提取,氮吹浓缩,冷冻去脂和乙酸乙酯萃取后用于HPLC分析。结果表明ABA的检出限为0.01mg/L,平均回收率为80.53%。利用上述优化方法测定不同发育时期丝瓜种子内源激素ABA的含量,进一步验证该方法快速、可靠,同时也为丝瓜种子中其他植物激素的测定提供了参考。2.研究了脱落酸含量和抗氧化物酶活性在种子干燥处理前后的变化。以人工干燥的不同成熟阶段的丝瓜种子和同时期新鲜刚收获的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了脱落酸含量,抗氧化物酶活性和干燥后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表明:丝瓜种子在物质积累时期开始获得脱水忍耐。ABA在物质积累时期含量较高,随着种子发育到种子成熟脱水阶段含量逐渐下降,仅仅ABA的含量变化并不能反映出种子成熟脱水过程ABA的调控。经过人工干燥后,多种抗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增加。3.确定了丝瓜种子田间收获的最佳时间。利用标准发芽试验,抗冷测定,加速老化试验和电导率测定四种方法有效地检测了不同发育阶段的种子质量。结果表明:丝瓜种子的最佳收获时间为授粉后56-63天。浙大2号和浙大3号分别在授粉后49天和42天获得最大种子干重,而最佳的种子质量是在授粉后56天和49天获得。最佳的种子质量发生在种子获得最大干重之后。此外,种皮中的黑色素含量与种子的发芽能力有紧密的相关关系,可作为丝瓜种子收获的依据。
葛玉姣[10](2012)在《玉米种子干燥过程中皮层阻力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在许多种植物材料产品的不同方式干燥过程中,都存在有“皮层阻力占优”这一共性问题,即物料的外表皮层组织通常是制约其传热传质进程的关键因素。其共同特征是:表皮层传质阻力大,限制了物料内部组织的大量水分通过它传出。但由于缺乏皮层自身传质物性参数的数据,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将物料的皮层与内质整体作为连续均一介质处理,而对二者在传质过程中性能的差异及由此产生的问题缺乏必要的研究。本文以玉米(粮食)颗粒作为典型生物材料,采用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针对具有“皮层阻力占优”传质特性的玉米生物材料,对发生在皮层组织内部的传质过程机制加深了解,对皮层自身的传质能力做定量表征,揭示皮层组织是物料干燥过程中最主要的传质阻力之一。在本论文中,将玉米视为均匀的多孔介质结构,采用多孔介质的传热、传质理论,建立了考虑皮层阻力影响的传热、传质耦合模型,利用COMSOL进行计算模拟。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当考虑皮层影响时,皮层表面的水分迅速干燥完全,而内质中的水分由于皮层组织的阻碍而缓慢的进行扩散;皮层的扩散率越小,即皮层的阻力越强,那么内质中水分的扩散、渗透越困难。另外,进行了玉米热风干燥实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研究和处理得出“皮层阻力占优”传质特性。选取沈禾209与辽玉62两个品种的玉米进行不同含水量的去皮、带皮实验,将玉米的实验数据与模拟结果进行拟合,确定不同品种、不同含水量的玉米种子的扩散系数。证明了不同品种的玉米种子,其扩散系数差异较大。同时,玉米水分含量对于扩散系数也有影响,当玉米含水量较高时,玉米种子的扩散系数随着玉米的含水量增加而减少。本文的研究是针对玉米种子干燥过程中传质问题的主要矛盾和本质因素,在更深层次上诠释其传质机理,丰富典型生物材料在干燥技术中的传质理论,为干燥技术的节能降耗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本课题服务于东北大学张世伟教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典型植物果实皮层组织在干燥过程中传质机理的研究》,项目编号:51176027。
二、菜豆种子干燥动力学过程中种皮效应的研究(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菜豆种子干燥动力学过程中种皮效应的研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花芸豆α-淀粉酶抑制剂提取物的制备及提取残渣的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芸豆概述 |
1.1.1 芸豆种植情况 |
1.1.2 芸豆营养价值 |
1.1.3 芸豆加工利用现状 |
1.2 芸豆α-AI概述 |
1.2.1 芸豆α-AI的种类 |
1.2.2 芸豆α-AI的健康作用及其机理 |
1.2.3 芸豆α-AI的提取方法 |
1.2.4 芸豆α-AI活力测定方法 |
1.2.5 芸豆α-AI应用过程中的有害物质——PHA |
1.3 杂豆添加米粉概述 |
1.4 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及主要试剂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芸豆粗提物的制备 |
2.3.2 芸豆理化指标测定 |
2.3.3 总酚含量测定 |
2.3.4 总黄酮含量测定 |
2.3.5 游离酚含量的测定 |
2.3.6 单宁含量的测定 |
2.3.7 芸豆α-AI活力的测定 |
2.3.8 芸豆凝集活力的测定 |
2.3.9 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2.3.10 花芸豆粗提物制备工艺优化 |
2.3.11 无凝集活力花芸豆提取物加工工艺优化 |
2.3.12 无凝集活力花芸豆提取物性质研究 |
2.3.13 估计血糖生成指数的测定 |
2.3.14 添加花芸豆提取残渣米粉的制备 |
2.3.15 米粉糊化特性的测定 |
2.3.16 米粉质构特性的测定 |
2.3.17 米粉蒸煮特性的测定 |
2.3.18 米粉的感官评价 |
2.3.19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去皮加工对芸豆α-AI与 PHA活力的影响 |
3.1.1 不同品种芸豆营养成分比较 |
3.1.2 去皮对芸豆总酚、总黄酮和游离酚酸含量的影响 |
3.1.3 去皮对芸豆单宁含量的影响 |
3.1.4 去皮对芸豆体外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1.5 去皮对芸豆α-AI和 PHA活力的影响 |
3.1.6 相关性分析 |
3.2 无凝集素活力花芸豆α-AI提取物制备工艺优化 |
3.2.1 花芸豆粗提物提取条件对α-AI与凝集活力的影响 |
3.2.2 蛋白酶对花芸豆粗提物α-AI与 PHA活力的影响 |
3.2.3 花芸豆粗提物去凝集活力条件优化 |
3.3 花芸豆提取物性质研究 |
3.3.1 温度对无凝集活力花芸豆α-AI提取物抑制率的影响 |
3.3.2 p H对无凝集活力花芸豆α-AI提取物抑制率的影响 |
3.3.3 孵育时间对无凝集活力花芸豆α-AI提取物抑制率的影响 |
3.3.4 淀粉浓度对抑制效果的影响 |
3.3.5 淀粉类型对抑制效果的影响 |
3.3.6 模拟胃肠道处理的影响 |
3.3.7 花芸豆提取物对日常主食e GI的影响 |
3.4 添加花芸豆提取残渣米粉的性质研究 |
3.4.1 残渣添加米粉的基本营养成分 |
3.4.2 残渣添加米粉的抗氧化能力 |
3.4.3 残渣添加米粉的蒸煮特性 |
3.4.4 残渣添加米粉的糊化特性 |
3.4.5 残渣添加米粉的质构特性 |
3.4.6 残渣添加米粉的感官评价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纳米镧引发对柳枝稷种子活力及幼苗耐盐性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柳枝稷简介 |
1.2 稀土元素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3 种子活力 |
1.3.1 种子活力的检测方法 |
1.3.2 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 |
1.4 种子引发研究进展 |
1.4.1 纳米引发 |
1.4.2 纳米引发效果的影响因素 |
1.5 种子纳米引发与盐胁迫 |
1.6 硝酸盐(NO_3~-)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稀土元素镧引发对柳枝稷种子萌发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仪器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数据处理和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稀土元素镧引发对柳枝稷盐胁迫下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4 数据处理和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生长特性 |
3.2.2 生理特性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稀土元素镧引发对柳枝稷幼苗盐胁迫下光合特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4 数据处理和分析 |
4.2 结果 |
4.2.1 叶绿体色素含量 |
4.2.2 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参数 |
4.2.3 叶绿素荧光参数 |
4.3 讨论 |
4.3.1 柳枝稷幼苗光合参数对盐胁迫的响应 |
4.3.2 柳枝稷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对盐胁迫的响应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黑豆吸水模型及预熟化过程结构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黑豆概述 |
1.1.1 黑豆简介 |
1.1.2 黑豆营养成分及其功效 |
1.1.3 黑豆加工现状 |
1.1.4 黑豆市场发展现状 |
1.2 杂粮米浸泡研究概述 |
1.2.1 杂粮米简介 |
1.2.2 杂粮米浸泡研究方法 |
1.2.3 吸水动力学模型 |
1.2.4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对水分状态的研究 |
1.3 超声波技术 |
1.3.1 超声波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
1.3.2 超声波技术对杂粮水分的影响 |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5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黑豆基本成分及物理特性 |
2.3.2 黑豆浸泡实验 |
2.3.3 黑豆T_2弛豫时间测定 |
2.3.4 黑豆核磁成像分析 |
2.3.5 黑豆硬度测定 |
2.3.6 超声波黑豆样品制备 |
2.3.7 种皮含量及破损率测定 |
2.3.8 固形物损失率 |
2.3.9 吸水动力学模型建立 |
2.3.10 黑豆种皮微观结构观察 |
2.3.11 黑豆预熟化工艺优化 |
2.3.12 预熟化黑豆干燥方式 |
2.3.13 预熟化黑豆复煮实验 |
2.3.14 预熟化黑豆理化特性分析 |
2.3.15 花青素提取与含量测定 |
2.3.16 蛋白体外消化性测定 |
2.3.17 黑豆大米复配比例计算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黑豆浸泡质子迁移与水分分布 |
3.1.1 浸泡条件对水分含量的影响 |
3.1.2 T_2弛豫时间与水分状态变化关系 |
3.1.3 浸泡过程T_2弛豫时间变化 |
3.1.4 浸泡过程核磁成像分析 |
3.1.5 浸泡过程黑豆种子硬度变化 |
3.2 不同处理方式对黑豆吸水特性影响 |
3.2.1 黑豆当量半径 |
3.2.2 浸泡对种皮破损率的影响 |
3.2.3 浸泡对固形物损失率的影响 |
3.2.4 黑豆吸水率随时间变化Fick模型 |
3.2.5 浸泡对有效扩散系数的影响 |
3.2.6 黑豆浸泡水分吸收Peleg模型 |
3.2.7 黑豆浸泡活化能分析 |
3.2.8 浸泡处理对黑豆种皮表面结构的影响 |
3.3 预熟化黑豆工艺优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
3.3.1 单因素优化实验结果 |
3.3.2 响应面法优化黑豆预熟化工艺 |
3.3.3 预熟化黑豆干燥方式选择 |
3.3.4 预熟化黑豆复煮分析 |
3.3.5 预熟化黑豆红外光谱分析 |
3.3.6 预熟化黑豆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3.3.7 预熟化黑豆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3.3.8 预熟化黑豆主要成分含量分析 |
3.3.9 预熟化黑豆蛋白体外消化性分析 |
3.3.10 黑豆大米复配结果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玉米热风干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热风干燥研究进展 |
1.2.1 传热传质过程的研究 |
1.2.2 皮层阻力的研究 |
1.2.3 综述小结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玉米热风干燥实验系统的设计 |
2.1 干燥方案设计及系统组成 |
2.1.1 方案设计原则 |
2.1.2 系统组成 |
2.2 热风干燥实验台主要设备的选型及计算 |
2.2.1 电加热器及风机选型 |
2.2.2 干燥室 |
2.2.3 喷淋室 |
2.2.4 风压校核 |
2.2.5 测量仪表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玉米热风干燥试验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3 初始含水率的测量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风温对玉米干燥过程的影响 |
3.4.2 相对湿度对玉米干燥过程的影响 |
3.4.3 风速对玉米干燥过程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玉米热风干燥仿真模型的构建 |
4.1 干燥机理介绍 |
4.2 玉米的生理特性 |
4.3 玉米物性参数的选择 |
4.4 玉米干燥数学仿真模型的建立 |
4.4.1 模型假设 |
4.4.2 导热微分方程 |
4.4.3 导热微分方程的定解条件 |
4.4.4 水分扩散方程 |
4.4.5 水分扩散方程的定解条件 |
4.5 三维玉米实体模型的构建及网格划分 |
4.6 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进行仿真模拟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玉米热风干燥过程模拟分析 |
5.1 传热传质特性 |
5.2 表皮效应 |
5.3 传质阻力 |
5.3.1 干燥风温对传质阻力影响 |
5.3.2 空气流速对表皮阻力影响 |
5.3.3 相对湿度对表皮阻力影响 |
5.3.4 空气流速对边界阻力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豌豆种子的超声波-热泵联合干燥特性及其等温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字母表注释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 |
1.1.2 粮食作物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
1.1.3 种子干燥的必要性 |
1.1.4 我国“种子工程”建设 |
1.1.5 种子干燥技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
1.2.1 热泵干燥技术发展概况及研究进展 |
1.2.2 超声波发展概况及在干燥方面的研究进展 |
1.2.3 等温线理论及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种子组成及其干燥机理和劣变机制 |
2.1 引言 |
2.2 种子组成及其功能 |
2.2.1 种子的结构及其透水性 |
2.2.2 种子的化学组成 |
2.3 种子水分存在形式及其扩散阻力 |
2.3.1 种子中水的存在形式 |
2.3.2 水分性质及其扩散阻力 |
2.4 种子干燥机理 |
2.5 种子活力与种子劣变 |
2.5.1 种子劣变的原因 |
2.5.2 种子劣变机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豌豆种子等温线及其热力学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2 平衡含水率测定 |
3.2.3 等温线模型 |
3.2.4 净等量吸附热与微分熵 |
3.2.5 焓熵补偿理论 |
3.2.6 扩张压力 |
3.2.7 净积分焓与净积分熵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吸附与脱附等温线 |
3.3.2 吸附滞后现象 |
3.3.3 等温线拟合模型 |
3.3.4 净等量吸附热与微分熵 |
3.3.5 焓熵补偿理论 |
3.3.6 扩张压力 |
3.3.7 净积分焓与净积分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声波-热泵联合干燥动力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热泵干燥原理 |
4.3 超声波干燥机理 |
4.4 实验装置与方法 |
4.4.1 实验装置 |
4.4.2 实验材料 |
4.4.3 干燥动力学实验 |
4.4.4 干燥曲线的数学模型 |
4.4.5 扩散系数的确定 |
4.4.6 活化能的确定 |
4.4.7 统计分析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干燥动力学 |
4.5.2 数学模型 |
4.5.3 水分扩散系数 |
4.5.4 活化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声波对豌豆种子生命活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种子的酶促保卫系统与丙二醛 |
5.2.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5.2.2 过氧化物酶(POD) |
5.2.3 过氧化氢酶(CAT) |
5.2.4 丙二醛(MDA) |
5.3 材料与方法 |
5.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3.2 SOD活性测定 |
5.3.3 POD活性测定 |
5.3.4 CAT活性测定 |
5.3.5 MDA含量测定 |
5.3.6 发芽率测定 |
5.3.7 数据统计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超声波对SOD、POD和CAT活性的影响 |
5.4.2 超声波对MDA含量的影响 |
5.4.3 超声波对发芽率、平均发芽时间和发芽指数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对后续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硕士期间授权的专利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获奖情况 |
致谢 |
(6)杂交水稻种子成熟过程活力、生理生化和耐藏力的变化及脱水剂应用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种子活力 |
1.1 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 |
1.1.1 遗传因素 |
1.1.2 环境因素 |
1.2 种子活力的测定 |
1.2.1 基于生化变化测定种子活力 |
1.2.2 基于光电子技术测定种子活力 |
2. 种子成熟过程生理生化变化 |
2.1 糖类 |
2.1.1 糖在正常种子成熟中的作用 |
2.1.2 糖在顽拗性种子成熟中的作用 |
2.2 小热激蛋白 |
2.2.1 sHSPs在植物发育中的作用 |
2.2.2 sHSPs的分子伴侣功能 |
2.2.3 sHSPs在植物抗逆中的作用 |
2.3 激素 |
2.3.1 种子成熟过程脱落酸含量的变化及作用 |
2.3.2 种子成熟过程赤霉素含量的变化及作用 |
2.4 抗氧化酶系统 |
3. 种子耐藏性 |
3.0 种子耐藏性的测定 |
3.1 遗传基因与种子耐藏性的关系 |
3.2 环境因子与种子耐藏性的关系 |
4. 脱水剂的应用 |
4.1 脱水剂的脱水原理及其种类 |
4.1.1 常用脱水剂的脱水原理 |
4.1.2 常用脱水剂的种类 |
4.2 脱水剂在作物生产上的应用 |
4.2.1 脱水剂在高粱上的应用 |
4.2.2 脱水剂在油菜上的应用 |
4.2.3 脱水剂在豆类作物上的应用 |
4.2.4 脱水剂在小麦上的应用 |
4.2.5 脱水剂在水稻上的应用 |
4.3 脱水剂在种子生产上的应用 |
第二章 杂交水稻制种过程收获期的确定及成熟过程种子长、宽、厚等指标的变化及与种子生活力和活力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试验材料的种植 |
1.2.2 发芽试验 |
1.2.3 种子长宽厚和千粒重测定 |
1.2.4 种子胚乳和胚重量测定 |
1.2.5 种皮厚度测定 |
1.2.6 种子淀粉粒发育观察 |
1.2.7 种子含水量测定 |
1.2.8 种子发芽与幼苗质量综合评价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不同成熟期杂交水稻种子生活力和活力的变化 |
2.2 不同成熟期杂交水稻种子的幼苗质量 |
2.3 不同成熟期杂交水稻种子发芽与幼苗质量的模糊隶属函数值 |
2.4 不同成熟期杂交水稻胚乳、胚重量及胚乳/胚比值变化 |
2.5 不同成熟期杂交水稻种子长宽厚和千粒重的变化 |
2.6 不同成熟期杂交水稻种子果种皮及糊粉层厚度的变化 |
2.7 不同成熟期杂交水稻种子含水量的变化 |
2.8 杂交水稻种子成熟过程种子长宽厚等指标及含水量变化与种子生活力活力的直线回归关系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杂交水稻种子成熟过程生理生化交化和小热激蛋白基因表达及与种子生活力和活力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不同成熟期水稻种子的获得 |
1.2.2 种子可溶性糖及总淀粉测定 |
1.2.3 种子可溶性蛋白测定 |
1.2.4 种子GA_3与ABA测定 |
1.2.5 种子可溶性寡糖测定 |
1.2.6 种子抗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
1.2.7 种子小热激蛋白(sHS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测定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不同成熟期杂交水稻种子可溶性总糖及淀粉含量的变化 |
2.2 不同成熟期杂交水稻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2.3 不同成熟期杂交水稻种子GA_3与ABA含量的变化 |
2.4 不同成熟期杂交水稻种子可溶性寡糖含量的变化 |
2.5 不同成熟期杂交水稻种子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 |
2.6 不同成熟期杂交水稻种子sHSP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 |
2.7 种子成熟过程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物质含量及sHSPs基因相对表达量与种子生活力和活力的相关性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成熟期杂交水稻种子的老化耐性及与GA_3和ABA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不同成熟期种子的采收 |
1.2.2 不同成熟期种子加速老化试验 |
1.2.3 成熟种子浸种及加速老化试验 |
1.2.4 发芽试验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不同成熟期钱优1号杂交水稻种子加速老化后的生活力活力变化 |
2.2 不同成熟期Y两优689杂交水稻种子加速老化后的生活力活力变化 |
2.3 ABA、GA_3及其抑制剂浸种处理后钱优1号杂交水稻成熟种子老化耐性的变化 |
2.4 ABA、GA_3及其抑制剂浸种处理后Y两优689杂交水稻成熟种子老化耐性的变化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脱水剂喷施对杂交水稻种子生活力活力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脱水剂的喷施 |
1.2.2 种子发芽试验 |
1.2.3 种子含水量测定 |
1.2.4 种子抗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
1.2.5 种子可溶性寡糖含量测定 |
1.2.6 种子可溶性糖及淀粉测定 |
1.2.7 种子可溶性蛋白测定 |
1.2.8 种子64S Hsp18.0基因相对表达量测定 |
1.2.9 种子贮藏 |
1.2.10 种子带菌检测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脱水剂喷施对种子生活力活力影响 |
2.2 脱水剂喷施对种子含水量和千粒重影响 |
2.3 脱水剂的喷施对种子抗氧化物酶活性影响 |
2.4 脱水剂喷施对种子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寡糖、可溶性蛋白和总淀粉含量影响 |
2.5 脱水剂喷施对种子sHSPs基因的表达量影响 |
2.6 脱水剂喷施对种子带菌率影响 |
2.7 脱水剂喷施对种子耐藏性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或完成论文 |
(7)皮层阻力占优物料干燥过程传质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皮层阻力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第二章 皮层阻力传质模型的研究 |
2.1 分区扩散模型的建立 |
2.1.1 分区扩散模型的控制方程 |
2.1.2 分区扩散模型的边界条件 |
2.2 分区扩散模型的求解 |
2.2.1 分离变量法内质含水率通解的求解 |
2.2.2 内质含水率通解中系数的简化 |
2.2.3 分离变量法皮层含水率通解的求解 |
2.2.4 皮层含水率通解中系数的简化 |
2.2.5 内质含水率无穷解表达式的求解 |
2.2.6 内质含水率定解问题形式解的求解 |
2.2.7 皮层含水率定解问题形式解的求解 |
2.2.8 相关结果的推导 |
2.3 单一介质一体化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2.3.1 一体化模型内质含水率表达式的求解 |
2.3.2 一体化模型验证分区扩散模型内质含水率正确性 |
2.3.3 一体化模型验证分区扩散模型皮层含水率正确性 |
2.3.4 单一介质模型中含水率分布 |
2.4 双介质扩散模型求解与含水率分布 |
2.5 压力扩散模型理论研究和数学模型推导 |
2.6 定常模型理论研究和数学模型推导 |
2.7 溶解—扩散模型理论研究和数学模型推导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皮层阻力传质机理的研究 |
3.1 纯气体渗透经验公式 |
3.2 多孔膜气体渗透传质数学模型的研究 |
3.2.1 Knudsen扩散模型理论研究和数学模型推导 |
3.2.2 粘滞流扩散模型理论研究和数学模型推导 |
3.2.3 滑流(slip flow)扩散模型理论研究和数学模型推导 |
3.2.4 并联阻力模型理论研究和数学模型推导 |
3.2.5 串并联阻力模型理论研究和数学推导 |
3.2.6 表面扩散模型理论研究和数学模型推导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葡萄颗粒的干燥实验 |
4.1 葡萄干燥特性的研究 |
4.1.1 典型皮层阻力占优物料—葡萄 |
4.1.2 国内外葡萄干制方法及研究现状 |
4.1.3 干燥概述和干燥方式的选择 |
4.2 实验基础 |
4.2.1 实验设备 |
4.2.2 实验数据的采集 |
4.2.3 实验设备操作和数据采集步骤 |
4.3 实验方法 |
4.3.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3.2 无核紫葡萄的预处理 |
4.3.3 实验温度的确定 |
4.3.4 葡萄干燥的具体方法 |
4.3.5 无核紫葡萄的干燥曲线计算公式 |
4.4 实验结果分析 |
4.4.1 葡萄的干燥曲线 |
4.4.2 无核紫葡萄的水分比(MR)-时间曲线 |
4.5 葡萄颗粒干燥传质系数的确定 |
4.5.1 研究方法 |
4.5.2 无核葡萄不同预处理的有效扩散系数 |
4.5.3 无核葡萄皮层扩散系数的确定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8)云南核桃热风干燥特性及其传质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本物理参数 |
1.2.2 干燥特性及其动力学 |
1.2.3 水分扩散特性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简介 |
2.1 干燥机理 |
2.1.1 物料水分 |
2.1.2 干燥动力学 |
2.1.3 水分扩散特性 |
2.2 BP神经网络 |
2.2.1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
2.2.2 基于BP算法的网络设计 |
2.2.3 BP网络建模特点 |
第3章 云南核桃基本物理参数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 |
3.1.3 试验方案 |
3.2 结果分析 |
3.2.1 基本物理参数统计 |
3.2.2 含水率对核桃基本物理参数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4章 云南核桃对流热风干燥特性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及仪器 |
4.1.2 试验指标 |
4.1.3 试验方案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温度对核桃干燥特性的影响 |
4.2.2 风速对核桃干燥特性的影响 |
4.2.3 温度与风速对试验指标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5章 云南核桃干燥动力学 |
5.1 传统干燥模型 |
5.1.1 建立方程 |
5.1.2 模型拟合 |
5.2 BP神经网络模型 |
5.2.1 样本准备 |
5.2.2 网络设计 |
5.2.3 数据预处理 |
5.2.4 网络训练 |
5.2.5 网络测试 |
5.3 BP神经网络模型与传统模型对比 |
5.4 小结 |
第6章 云南核桃内部水分扩散的传质模拟 |
6.1 扩散模型的建立 |
6.1.1 模型简化与假设 |
6.1.2 数学模型 |
6.2 模型求解 |
6.3 结果与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全文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7.3 今后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内源激素ABA含量、抗氧化物酶活性和种子质量在丝瓜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植物内源激素测定技术进展 |
1.1.1 植物激素的提取和纯化 |
1.1.2 植物激素的分析方法 |
1.1.3 植物激素检测技术在种子材料上的应用 |
1.2 正常种子在成熟脱水过程中细胞内生理生化的变化 |
1.2.1 抗氧化系统在种子成熟脱水过程中的变化 |
1.2.2 脱落酸含量的变化 |
1.2.3 双糖和寡糖的积累 |
1.2.4 细胞内玻璃态的形成 |
1.2.5 蛋白质的合成和积累 |
1.3 种子质量和耐脱水能力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
1.3.1 种子质量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
1.3.2 种子耐脱水能力在种子发育中的变化 |
2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丝瓜种子内源ABA含量的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仪器与试剂 |
2.1.2 色谱条件 |
2.1.3 试验材料 |
2.1.4 内源激素的提取和纯化 |
2.1.5 标准品的制备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色谱条件的选择 |
2.2.2 激素的提取和纯化 |
2.2.3 方法学考察 |
2.2.4 样品分析 |
2.3 结论 |
3 ABA和抗氧化物酶在丝瓜种子耐脱水能力获得过程中的作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种子材料的种植 |
3.1.2 种子的获得和处理 |
3.1.3 种子水分含量和单粒种子干重测定 |
3.1.4 标准发芽实验 |
3.1.5 ABA含量测定 |
3.1.6 抗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
3.1.7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3.1.8 统计分析 |
3.2 结果 |
3.2.1 种子含水量和干重的变化 |
3.2.2 种子耐脱水能力的变化 |
3.2.3 ABA含量的变化 |
3.2.4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 |
3.2.5 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的变化 |
3.2.6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 |
3.2.7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 |
3.2.8 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 |
3.2.9 丙二醛含量在种子耐脱水能力获得过程中的变化 |
3.3 讨论 |
4 丝瓜种子质量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丝瓜种植 |
4.1.2 丝瓜种子的获得和处理 |
4.1.3 种子质量测定 |
4.1.4 黑色素含量测定 |
4.1.5 统计分析 |
4.2 结果 |
4.2.1 发芽能力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
4.2.2 逆境对不同成熟阶段杂交丝瓜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 |
4.2.3 种子发育期间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值的变化 |
4.2.4 黑色素含量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
4.2.5 黑色素含量与种子质量的关系 |
4.3 讨论 |
参考文献 |
(10)玉米种子干燥过程中皮层阻力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皮层阻力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3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玉米干燥的理论基础 |
2.1 干燥的基本概念 |
2.1.1 干燥概述 |
2.1.2 干燥原理 |
2.1.3 玉米中水分存在形式 |
2.2 干燥的相关公式 |
2.2.1 物料的湿含量 |
2.2.2 干燥速率 |
2.2.3 湿分扩散率 |
2.2.4 玉米的物理特性参数 |
2.3 干燥的特性曲线 |
2.3.1 干燥曲线 |
2.3.2 干燥速率曲线 |
2.3.3 温度曲线 |
2.4 研究对象和干燥方式的选择 |
2.4.1 研究对象选择 |
2.4.2 干燥设备选择 |
2.5 玉米干燥模型的建立 |
2.5.1 经典干燥模型 |
2.5.2 玉米干燥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玉米干燥的COMSOL计算 |
3.1 COMSOL介绍 |
3.1.1 概述 |
3.1.2 COMSOL Multiphysics介绍 |
3.1.3 应用模块的介绍 |
3.2 COMSOL模拟 |
3.2.1 一维模型 |
3.2.2 二维模型 |
3.2.3 玉米三维模型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玉米种子的干燥实验 |
4.1 玉米颗粒传质的示踪试验 |
4.1.1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4.1.2 实验结果分析 |
4.2 玉米热风干燥实验 |
4.2.1 玉米水分测定 |
4.2.2 实验设备 |
4.2.3 PC与卤素水份测定仪通讯的实现 |
4.2.4 实验材料 |
4.2.5 实验方法 |
4.2.6 实验结果分析 |
4.3 玉米种子传质系数的确定 |
4.3.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4.3.2 沈禾209玉米种子扩散系数的确定 |
4.3.3 辽玉62玉米种子扩散系数的确定 |
4.3.4 误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四、菜豆种子干燥动力学过程中种皮效应的研究(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花芸豆α-淀粉酶抑制剂提取物的制备及提取残渣的利用[D]. 汪云吉. 江南大学, 2021(01)
- [2]纳米镧引发对柳枝稷种子活力及幼苗耐盐性影响机制研究[D]. 尤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黑豆吸水模型及预熟化过程结构变化的研究[D]. 李鹏. 江南大学, 2020(01)
- [4]玉米热风干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王晨. 东北电力大学, 2020(01)
- [5]豌豆种子的超声波-热泵联合干燥特性及其等温线研究[D]. 李想. 天津大学, 2018(04)
- [6]杂交水稻种子成熟过程活力、生理生化和耐藏力的变化及脱水剂应用效果的研究[D]. 朱丽伟. 浙江大学, 2015(08)
- [7]皮层阻力占优物料干燥过程传质问题的研究[D]. 刘玉凤. 东北大学, 2013(05)
- [8]云南核桃热风干燥特性及其传质模拟[D]. 姜苗.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2)
- [9]内源激素ABA含量、抗氧化物酶活性和种子质量在丝瓜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变化[D]. 秦国臣. 浙江大学, 2013(02)
- [10]玉米种子干燥过程中皮层阻力影响的研究[D]. 葛玉姣. 东北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