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度性状论文-Shao,G.C.,晋大鹏

肥度性状论文-Shao,G.C.,晋大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肥度性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猪,BMP5基因,肥度性状,SNP

肥度性状论文文献综述

Shao,G.C.,晋大鹏[1](2011)在《BMP5基因microRNA靶位点的C/T突变与猪肥度性状的相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骨形态发生蛋白(BMP5)基因位于SSC7上,是影响肥度性状QTLs的候选基因。试验对梅山猪(MS)和大白猪(LW)的BMP5基因进行了序列比对分析,发现3′UTR有一个多态位点SNP*131C>T。对322头LW×MS F2代关联分析结果表明,CC基因型猪背膘厚低于TC基因型,腿重高于TC基因型(P<0.05,P<0.1);且CC基因型猪肥肉率较高,瘦肉率较低(P<0.1)。通过RNA22和RNAhy-brid预测发现,C/T转换可改变let-7c、miR-184与BMP5间的相互作用。构建let-7c和miR-184重组载体,在成纤维细胞中进行超表达,发现BMP5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偏低,说明let-7c和miR-184可能参与BMP5基因的表达调控。因此,SNP*131C>T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影响肥度性状的遗传标记。(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1年03期)

邵国超[2](2009)在《肥度性状—耳状QTL重迭区候选基因GDF11和BMP5分离鉴定及遗传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基因生理生化功能、猪肥度形状和耳状QTL定位结果,选取GDF11基因和BMP5基因作为影响猪肥度性状的候选基因。应用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方法进行候选基因的分离鉴定;采用RT-PCR进行部分基因的组织表达研究;利用PCR-RFLP方法检测两个候选基因共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大梅F_2资源家系(322头)为试验材料,进行基因多态性与猪肥度性状关联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GDF11基因:(1)获得猪GDF11基因2562bp的cDNA序列,其中包括1209bp的编码区序列,286bp的5'UTR序列和1065bp的3'UTR序列。(2)利用罗斯林研究所Prof.Archibald提供的SNP信息,建立了第1内含子的PCR-HhaⅠ-RFLP分型技术。(3)遗传标记与肥度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HhaⅠ多态位点与大梅F2资源家系猪的体长显着相关(P<0.05),基因加性效应显着(P<0.05);与肋骨数显着相关(P<0.05),基因加性效应显着(P<0.05);与臀部背膘厚显着相关(P<0.05),基因加性效应显着(P<0.05);与瘦肉率极显着相关(P<0.01),基因加性效应极显着(P<0.01)。(4)组织表达谱分析表明,GDF11在11个组织中都有表达,其中在肌肉和脂肪组织中高表达,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中量表达,在肺、子宫、卵巢、胃和小肠中微量表达。2.BMP5基因:(1)获得猪BMP5基因2633bp的cDNA序列,其中包括1456bp的编码区序列,658bp的5'UTR序列和519bp的3'UTR序列。(2)利用罗斯林研究所Prof.Archibald提供和自己获得的SNP信息,建立了BMP5基因第1外显子的PCR-SacⅠ-RFLP分型技术、第1内含子的PCR-HpaⅡ-RFLP分型技术、第3内含子的PCR-RsaⅠ-RFLP分型技术、第5内含子的PCR-PstⅠ-RFLP分型技术、第5内含子的PCR-EcoRⅠ-RFLP分型技术和3'UTR的PCR-RsaⅠ-RFLP分型技术。(3)遗传标记与肥度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第3内含子RsaⅠ多态位点与背膘厚显着相关(P<0.05);与内脂和内脂率显着相关(P<0.05);与肥肉率极显着相关(P<0.01);与体长显着相关(P<0.05)。(4)组织表达谱分析表明BMP5在肌肉组织中中量表达,在心脏、肺和肾脏中微量表达,其他组织中不表达。(5)构建了2个miRNA重组载体plet-7c和pmir-184,并在成纤维细胞中进行了超表达,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miRNA在细胞中高表达,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BMP5 mRNA表达减弱,说明let7c和mir-184可能参与了BMP5的表达调控。上述研究结果显示:GDF11基因第1内含子的HhaⅠ位点和BMP5基因第3内含子的RsaⅠ多态位点可作为猪肥度性状分子遗传标记。对上述基因的分离、鉴定、多态性及表达调控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地了解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为揭示猪肥度性状分子机理和标记辅助选择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1)

龚道清,张军,郑云,董飚[3](2004)在《肉种鸡屠体肥度性状与蛋物理组成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肉种鸡为素材,测量其42周龄蛋的物理组成和54周龄肉种鸡腹脂重(率),研究肉种鸡屠体肥度与蛋物理组成关系。结果表明:腹脂重(率)与蛋重、蛋黄重、蛋黄比例、蛋黄蛋白比例相关不显着;蛋重与蛋黄重、蛋白重存在极显着的正表型相关,与蛋黄比例、蛋黄蛋白比例呈显着的负表型相关;蛋黄重与蛋白重呈极显着的正表型相关,与蛋黄比例、蛋黄蛋白比例呈极显着的正表型相关;蛋白重与蛋黄比例、蛋黄蛋白比例呈极显着的负表型相关;蛋黄比例与蛋黄蛋白比例呈极显着正表型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家禽》期刊2004年S1期)

白秀娟,李辉[4](2004)在《肉鸡肥度性状RAPD标记的研究——RAPD标记与肉鸡肥度性状关联的检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初步筛选的肉鸡VLDL-RAPD关联引物扩增检测第叁世代肉鸡高、低脂系个体的基因型,寻找与肥度性状相关联的RAPD标记谱带。初步结果表明,随机引物A-08在第叁世代肉鸡高、低脂系的扩增产物存在明显差异,其中150bp位点的扩增产物高脂系表现为单一条带,而低脂系表现为两条扩增带。重复检验结论相同。(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龚道清,张军,李辉,张德祥,杨山[5](2002)在《尾分析法检测肉鸡肥度性状关联的RAPD标记》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肉仔鸡为试验对象 ,按公、母分群饲养 ,分别测定 49日龄体重、腹脂重、腹脂率和血浆 VLDL浓度 ,并对各性状表型值分为高、低两组 ,提取每组单个个体及其混合血样 DNA后 ,对核 DNA模板进行 PCR扩增。结果显示 :1各个体 DNA扩增条带在混合 DNA扩增条带中均能出现 ,表明用混合 DNA可替代单个 DNA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2比较各性状表型值高、低组的混合 DNA扩增片段后发现 ,公、母鸡群分别有 1 2、8个 RAPD标记与性状关联。结果表明 :在数量性状位点标记检测时 ,用尾分析 (选择 DNA池 )方法可明显减少基因型检测次数 ,且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学报》期刊2002年03期)

龚道清,张军,王志跃,李辉,张德祥[6](2001)在《肉种鸡血浆VLDL浓度与肥度性状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肉种鸡为试验素材 ,分别测定其 16周龄、5 4周龄血浆VLDL浓度和 5 4周龄腹脂重 (率 ) ,探讨肉种鸡血浆VLDL浓度与肥度性状和体重的关系。结果表明 :16周龄公、母鸡血浆VLDL浓度差异不显着 ,5 4周龄母鸡血浆VLDL浓度显着高于公鸡 ;5 4周龄母鸡血浆VLDL浓度显着高于 16周龄母鸡 ,5 4周龄公鸡血浆VLDL浓度小于 16周龄公鸡 ;5 4周龄公鸡腹部无脂肪沉积 ,母鸡腹脂重为 12 0 .9g ,腹脂率为 3 .2 2 % ;16周龄血浆VLDL浓度与 5 4周龄体重呈显着相关 ,而与 5 4周龄腹脂重 (率 )相关不显着 ,5 4周龄血浆VLDL浓度与体重、腹脂重 (率 )相关不显着(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研究》期刊2001年03期)

张军,龚道清,李辉,张德祥,杨山[7](2000)在《RAPD标记检测与肉鸡肥度性状关联的QTLs——肉鸡个体间RAPD指纹变异》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随机扩增多态 DNA( RAPD)技术分析了肉鸡群个体间 RAPD指纹的变异程度。 1 0个随机引物在 3 6只公鸡中共扩增出 83个片段 ,其中有 67个是多态性片断 ,多态率为 80 .72 %,1 1个随机引物在 3 6只母鸡中共扩增了 99个片段 ,其中有 86个是多态性片段 ,多态率为 86.87%。公、母鸡群体内个体间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 0 .7858、 0 .73 2 8。结果表明 :RAPD标记的多态性明显 ,作为一种 DNA标记 ,它可以用于分析鸡群体的遗传结构。(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研究》期刊2000年02期)

龚道清,张军,李辉[8](2000)在《分子遗传标记及其在家禽肥度性状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肉用型禽适当的体脂沉积有利于改善屠体外观和产品加工风味,但过多的体脂沉积会降低饲料利用率;一些没有商业价值的脂肪组织,如嗉囊周围的脂肪和腹部脂肪,在加工过程中被废弃,降低屠体产量,减少加工厂的收入;从消费者观点来看,由于营养和健康意识增强,他们将胴体中的(本文来源于《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期刊2000年03期)

龚道清,张军,李辉,张德祥,杨山[9](1999)在《肉鸡血浆VLDL浓度与肥度性状和体重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一世代和二世代高、低脂系肉鸡为素材,测定了42,45和49日龄肉鸡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浓度和体重,并于二世代时屠宰72只49日龄肉鸡(公、母各半),测定其肥度性状。结果:血浆VLDL浓度和肥度性状变异大,变异系数分别为34%~60%和21%~27%;血浆VLDL浓度为中等遗传力,因此对血浆VLDL浓度选择宜采用家系和个体选择结合的方法;血浆VLDL浓度和腹脂重(率)呈显着正表型相关,其遗传相关为中等至较高水平;血浆VLDL浓度与体重表型相关很弱,而遗传相关为中等,公、母鸡腹脂重与体重呈显着正表型相关。腹脂率与体重表型相关均不显着。表明对血浆VLDL浓度低向选择,在降低腹脂的同时,体重也将下降。为防止体重的下降,应对血浆VLDL浓度和体重同时进行选择。(本文来源于《中国家禽》期刊1999年12期)

李辉,朱晓萍,龚道清,陈瑶生[10](1999)在《肉鸡肥度性状的RAPD标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供试鸡为30只AA肉仔鸡,其中公、母仔鸡各15只。测定49日龄活重、屠体重、腹脂重、腹脂率、肝脏鲜重、干肝脂肪含量、胸肌干样脂肪含量和血浆VLDL浓度。采血分离出DNA后,对公、母鸡群分别利用已筛选出的17个随机引物分别对所有个体的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对多态性片段,将“有带”、“无带”个体组成的群体看作是独立样本,比较两样本间数量性状的差异。结果在公、母鸡群分别发现了29、35个显着关联的标记与性状组合。经对与同一标记同时关联的性状间的相关分析及两样本间个体表型值分布的分析,发现上述大部分标记与性状关联是不可信的。在公鸡群没有发现显着的标记与性状关联,在母鸡群检测到两个显着的标记与性状关联,它们是OP1308-腹脂重和OP1308-腹脂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1999年03期)

肥度性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基因生理生化功能、猪肥度形状和耳状QTL定位结果,选取GDF11基因和BMP5基因作为影响猪肥度性状的候选基因。应用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方法进行候选基因的分离鉴定;采用RT-PCR进行部分基因的组织表达研究;利用PCR-RFLP方法检测两个候选基因共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大梅F_2资源家系(322头)为试验材料,进行基因多态性与猪肥度性状关联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GDF11基因:(1)获得猪GDF11基因2562bp的cDNA序列,其中包括1209bp的编码区序列,286bp的5'UTR序列和1065bp的3'UTR序列。(2)利用罗斯林研究所Prof.Archibald提供的SNP信息,建立了第1内含子的PCR-HhaⅠ-RFLP分型技术。(3)遗传标记与肥度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HhaⅠ多态位点与大梅F2资源家系猪的体长显着相关(P<0.05),基因加性效应显着(P<0.05);与肋骨数显着相关(P<0.05),基因加性效应显着(P<0.05);与臀部背膘厚显着相关(P<0.05),基因加性效应显着(P<0.05);与瘦肉率极显着相关(P<0.01),基因加性效应极显着(P<0.01)。(4)组织表达谱分析表明,GDF11在11个组织中都有表达,其中在肌肉和脂肪组织中高表达,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中中量表达,在肺、子宫、卵巢、胃和小肠中微量表达。2.BMP5基因:(1)获得猪BMP5基因2633bp的cDNA序列,其中包括1456bp的编码区序列,658bp的5'UTR序列和519bp的3'UTR序列。(2)利用罗斯林研究所Prof.Archibald提供和自己获得的SNP信息,建立了BMP5基因第1外显子的PCR-SacⅠ-RFLP分型技术、第1内含子的PCR-HpaⅡ-RFLP分型技术、第3内含子的PCR-RsaⅠ-RFLP分型技术、第5内含子的PCR-PstⅠ-RFLP分型技术、第5内含子的PCR-EcoRⅠ-RFLP分型技术和3'UTR的PCR-RsaⅠ-RFLP分型技术。(3)遗传标记与肥度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第3内含子RsaⅠ多态位点与背膘厚显着相关(P<0.05);与内脂和内脂率显着相关(P<0.05);与肥肉率极显着相关(P<0.01);与体长显着相关(P<0.05)。(4)组织表达谱分析表明BMP5在肌肉组织中中量表达,在心脏、肺和肾脏中微量表达,其他组织中不表达。(5)构建了2个miRNA重组载体plet-7c和pmir-184,并在成纤维细胞中进行了超表达,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miRNA在细胞中高表达,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BMP5 mRNA表达减弱,说明let7c和mir-184可能参与了BMP5的表达调控。上述研究结果显示:GDF11基因第1内含子的HhaⅠ位点和BMP5基因第3内含子的RsaⅠ多态位点可作为猪肥度性状分子遗传标记。对上述基因的分离、鉴定、多态性及表达调控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地了解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为揭示猪肥度性状分子机理和标记辅助选择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肥度性状论文参考文献

[1].Shao,G.C.,晋大鹏.BMP5基因microRNA靶位点的C/T突变与猪肥度性状的相关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11

[2].邵国超.肥度性状—耳状QTL重迭区候选基因GDF11和BMP5分离鉴定及遗传效应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9

[3].龚道清,张军,郑云,董飚.肉种鸡屠体肥度性状与蛋物理组成关系研究[J].中国家禽.2004

[4].白秀娟,李辉.肉鸡肥度性状RAPD标记的研究——RAPD标记与肉鸡肥度性状关联的检测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

[5].龚道清,张军,李辉,张德祥,杨山.尾分析法检测肉鸡肥度性状关联的RAPD标记[J].扬州大学学报.2002

[6].龚道清,张军,王志跃,李辉,张德祥.肉种鸡血浆VLDL浓度与肥度性状的相关研究[J].江苏农业研究.2001

[7].张军,龚道清,李辉,张德祥,杨山.RAPD标记检测与肉鸡肥度性状关联的QTLs——肉鸡个体间RAPD指纹变异[J].江苏农业研究.2000

[8].龚道清,张军,李辉.分子遗传标记及其在家禽肥度性状研究中的应用[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0

[9].龚道清,张军,李辉,张德祥,杨山.肉鸡血浆VLDL浓度与肥度性状和体重的相关研究[J].中国家禽.1999

[10].李辉,朱晓萍,龚道清,陈瑶生.肉鸡肥度性状的RAPD标记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9

标签:;  ;  ;  ;  

肥度性状论文-Shao,G.C.,晋大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