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影像科江苏无锡214400)
【摘要】目的:探讨3.0TMRTA对血管压迫及接触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方法:选18例怀疑血管接触及压迫所导致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分析三叉神经环池段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并与术中观察结果对照。结果:MRTA诊断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总准确率83.3%(15/18),A组血管压迫神经组准确率100.0%(5/5),B组血管神经接触组准确率83.3%(5/6),C组血管神经可疑接触准确率66.7%(2/3),D组血管神经无接触准确率75.0%(3/4)。与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对照分析。结论:MRTA中联合应用3D-B-FFE和3D-TOF可以有效的提高血管压迫及接触性三叉神经痛诊断准确率,分组显示责任血管与神经之间关系,提供可靠依据,临床优化治疗方案。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TN);磁共振体层血管造影(MRTA)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5-0129-02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是较为常见神经病症,公认的病因之一微小血管压迫所致,MRTA能够高清很好的显示神经和周边小血管之间的关系[1]。本研究在3.0TMRI上联合应用3D-B-FFE和3D-TOF获得MRTA图像,评价责任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中的诊断价值。
1.材料与方法
采用2012—2016年本院18例单侧发病三叉神经痛患者,男8例,女10例,年龄平均42岁。右侧10例、左侧8例。采用飞利浦3.0TMRI、头颅正交线圈,平卧位:常规头颅序列及3D-B-FFE和3D-TOF观察神经和周边小血管的关系,参数:3D-B-FFETR/TE=6.4/2.5ms,翻转角45度,层厚0.5mm,矩阵360×359;3D-TOFTR/TE=25/3.5ms,层厚0.4mm,矩阵496×285,FOV20cm。针对三叉神经束环池段,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aximumintensiveprojection,MIP)和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reformation,MPR)两种方法重建。沿神经束长轴做斜矢状面重建,垂直于神经做斜冠状面重建,由高年资主治以上两位经验丰富影像科医师进行双签名分析诊断,对三叉神经束环池段和周围责任小血管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评判标准[2-3],依据责任血管与神经束之间关系不同分四组:A组责任血管压迫神经,B组责任血管与神经密切接触,无间隙存在,C组责任血管与神经可疑接触,存在微小间隙但小于血管直径,D组血管与神经无接触,最小间隙大于血管直径;其中A和B组作为阳性组,诊断结果并与临床术中观察结果对照。
2.结果
对18例进行分组诊断,A组压迫5例,B组密切接触6例,C组可疑接触3例,D组无接触4例。18例行有症状侧微血管减压术,术中发现有血管压迫神经5例;密切接触7例,可疑接触3例,无接触3例。MRTA诊断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总准确率83.3%(15/18),A组100.0%(5/5),B组83.3%(5/6),C组66.7%(2/3),D组75.0%(3/4)。A组诊断率较高,错判主要集中在B组和C组间,高估1例,重建图像观察判断不足,将可疑接触误判为密切接触;低估1例,由于血管迂曲、合并与神经成角较小,将接触误判为可疑接触。D组错判1例,术中发现有症状侧局部小静脉与神经有密切接触。MRTA中联合应用3D-B-FFE和3D-TOF可以有效的提高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诊断准确性,分组显示责任血管与神经之间的关系,三叉神经痛患者提供可靠诊断依据、优化治疗方案。
3.讨论
三叉神经痛(TN)对于原发性病因众多,现被业界共认的原因之一责任血管压迫或接触所致[4-5]。三叉神经环池段对搏动性和跨过性血管压迫特别敏感,主要以椎基底动脉系统分支的小血管为著,另外夹杂一些小静脉,走行大多蜿蜒曲折、形态各异、变化较大,极其容易对环池段的三叉神经束造成压迫或密切接触关系,从而引发短路、电生理传递,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5-6]。3D-TOF是类似T1效果梯度回波的“白血法:3D-TOF偏重于小血管显示,三者对比度较好,更加敏感。3D-TOF在以往技术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层厚、增加分辨率,更加优化图像质量,提高检查率。3D-B-FFE类似T2效果的梯度回波的“黑血法:在明显缩短检查时间、降低层厚的同时,提供极高空间分辨率图像,对比度很强,能够高清显示神经纤维束,观察解剖细微结构[5]。
本研究误判主要集中在接触和可疑接触两组之间,由于血管的迂曲、成角,容易误判。结合MPR和MIP重建至关重要,重建角度不当,容易造成假象。本组病例误判2例,其中1例将可疑接触误判为接触,导致高估;另外1例将接触误判为可疑接触导致低估。错判1例TOF对于小静脉显示不敏感,导致判断不足。3D-TOF显示小动脉管壁存在不足,血流边缘流动缓慢,呈现出的管径会略显偏小,会影响是否有神经血管接触关系判断的准确性[6]。增强MRA能有效提高发现责任小静脉,提高责任血管的检出率、准确率[6]。
本研究联合应用3D-B-FFE及3D-TOF两序列,利用各自序列的优势,三叉神经纤维束结构、毗陵小血管很好显像,判断神经与血管之间关系准确性较高,发现责任血管率方面,非症状侧与有症状侧有明显差异,有症状侧明显高,提示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是三叉神经痛的原因之一,存在一定的相关性。MRTA是无创、无辐射、敏感性强、准确率高的影像技术,诊断神经血管接触或压迫所致TN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凯,等.三叉神经责任血管MRTA扫描序列的优化[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29(2):300.
[2]齐先龙,张素,等.磁共振断层动脉成像及3DVIBE技术对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6):966-968.
[3]谭令,柴维敏,等.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磁共振表现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6):725-749.
[4]SatohT,OmiM,OhsakoC,eta1.Novel3DMRangiographicfindingsofneurovascularcompressivesitesinpatients、trigeminalneuralgia.Neurologicalsurgery,2007,35:259-265.
[5]彭涛,肖建明.三叉神经出脑干段与周围血管关系的磁共振分析[J].现代临床,2012,38(6):442-444.
[6]宋士群,何丹,刘峥.运用核磁共振SPGR序列研究三叉神经与血管的关系[J].中国CT和MRI杂志,2009,7(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