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翠焕(黑龙江省饶河县人民医院1557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3-0249-02
【摘要】目的讨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d,但不少于发病后7d。病室内保持安静,空气新鲜;病儿应采取平卧位。能进食者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易于消化的饮食,少量多次,以减少呕吐,昏迷者鼻饲;高热、躁动不安、惊厥者给予物理降温及止惊药物。昏迷伴呕吐者将其头转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呕吐后应清洁口腔,衣服如有污染应及时更换。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护理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球菌引起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传染源为带菌者和病人。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以<15岁儿童为多见。感染后可产生一定的免疫力。
1一般护理
1.1呼吸道隔离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d,但不少于发病后7d。病室内保持安静,空气新鲜。
1.2休息及饮食病儿应采取平卧位。能进食者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易于消化的饮食,少量多次,以减少呕吐,昏迷者鼻饲。
1.3降温、止惊高热、躁动不安、惊厥者给予物理降温及止惊药物。昏迷伴呕吐者将其头转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呕吐后应清洁口腔,衣服如有污染应及时更换。
2特殊护理
2.1暴发型病儿发病急骤,病情变化快,应设专人守护。休克病儿应取平卧位,或下肢稍抬高。按时监测生命体征并详细记录。严密观察病儿的神志、面色、肢端温度以及淤点(斑)发展情况,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抗休克治疗。准确记录出入液量,有利于判断病情和制定补液计划。如发现皮肤、黏膜大片出血,穿刺部位渗血或消化道出血情况,可能是由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所致,应及时报告医师,早期应用肝素治疗。脑膜脑炎型病儿,由于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可出现烦躁、惊厥或昏迷等,应将病儿适当约束以防跌伤、碰伤或发生其他意外。惊厥时,病儿取头侧平卧位,将纱布包裹压舌板置于上下齿间,以防舌咬伤。不要随意搬动病儿头部,以防发生脑疝。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氧气吸入。密切观察病儿血压、瞳孔的变化以及肌张力的强弱。病儿尿潴留时也可发生躁动不安,应随时检查膀胱充盈程度,及时帮助排尿。
2.2病儿皮肤有淤点或淤斑,要注意皮肤护理,防止发生感染。淤斑破溃时,按无菌操作先用生理盐水清洗,然后用1%依沙吖啶(雷佛诺尔)湿敷,2~3/d,伤口暴露,每隔2~4h用“神灯”烤电30min。如伤口较深且有脓性分泌物时,湿敷后涂以磺胺嘧啶银。多处破溃时须使用消毒衣裤、尿布,预防继发感染。
2.3协助腰椎穿刺。穿刺前对于颅内压明显增高者,应静脉快速滴入脱水剂,降低颅压后再操作。穿刺时不宜将针心全部拔出,只需缓慢放出少量脑脊液供检验即可。穿刺中,护士须注意观察病儿面色和呼吸等情况,穿刺后,病儿须去枕平卧2h防止因颅内压力改变而引起脑疝。勿进食,以免呕吐。由于脑膜炎奈瑟球菌不耐寒、易自溶,因此所做临床检验的各种脑脊液或血培养标本需迅速送往实验室。
2.4给药注意事项。磺胺药的毒性反应及副作用主要为肾功能损害、药物热及严重皮炎等。用药时须注意。保证足够的液量,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2岁小儿100~150ml/(kg·d);年长儿不得<2000ml/d。鼓励病儿多喝水,呕吐较重者应静脉补充液体。注意观察有无血尿,隔日留尿作尿常规检查。如尿中检出磺胺结晶或血尿则应及时停药。给予等量碳酸氯钠,以碱化尿液。肝肾疾病者、有明显脱水、酸中毒以及>8h尚无尿者不宜使用。
青霉素是很强的致敏剂,使用时须详细询问有无青霉素过敏史,无过敏史者须经皮试阴性后方可应用。应用时须现用现配,以防止或减少过敏性反应的发生。大剂量静脉注射青霉素G钾盐可引起高血钾症,出现严重的心律紊乱,故不能静脉推注,静脉滴注每100mL溶液中不可>240万U。单位时间内若大剂量注入青霉素G钠盐,可引起高钠血症,病儿肌张力增高,可导致惊厥,静脉滴注时4~6h内不可>320万~400万U。
氯霉素毒性较大,可引起白细胞减少,严重皮疹、胃肠道反应或精神症状,使用时须隔日查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如白细胞明显下降或粒细胞显著减少应立即停药。出现严重皮疹、胃肠道反应及精神症状时亦应停药。静脉滴注氯霉素时,应先将药液温热后再加入液体中,边稀释边摇荡,以免析出结晶。若与青霉素联合使用,应在用青霉素>3h再用氯霉素,并且不能在同瓶中给药,否则可影响青霉素的疗效。应用脱水剂的注意事项。脱水剂应静脉推注或于30~60min内快速滴入,因为只有快速进入血液循环才能在血液内造成一个高张环境,提高血浆的晶体渗透压,增加血脑之间的渗透压差,使组织水分移向血液循环内,从而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如慢速进入血循环则不能明显提高血浆渗透压,因而无明显组织脱水作用。
病儿如有心力衰竭,在给脱水剂前应积极纠正,并适当酌减脱水剂量和减慢给药速度。
对明显脱水酸中毒者应边补边脱,应用脱水剂后,要注意检查血清电解质,根据检查结果,随时补充调整。肝素应用中注意事项。按医嘱准确换算及抽取肝素,首次剂量为100U/kg溶于10~20mL10%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推注,继之用100U/kg剂量溶于40~60mL10%葡萄糖或10%葡萄糖维持液中,以缓慢均匀的速度在4~6h滴入。为达到缓慢静脉滴注目的,应安置输液泵,若条件有限,可在点滴瓶的小壶内加入7号腰穿针一枚,可使液滴变小,流速减慢,而又不引起静脉堵塞。必要时肝素可连续应用2~4次,一般不超过24h。
单独使用一点滴瓶,不可加入其他药物,详细记录滴注时间,随时观察滴注速度。
密切观察病儿的休克症状及出血倾向是否好转,如皮肤、黏膜或脏器出血加重,可能为肝素过量,应及时报告医师,同时备好鱼精蛋白,做好对抗肝素的准备。
3预后及预防
3.1预后
近年来流脑的治愈率已>95%。一般死亡病例多为暴发型,于短期内死于严重休克或脑疝。普通型病儿早期采用适当药物给予治疗,并发症与后遗症都很少见。由于婴儿患此病时往往症状不典型,诊断较为困难,如延误治疗,易发生后遗症。
3.2预防
3.2.1管理传染源发现病人后,应就地隔离治疗。接触者须医学观察7d,对上呼吸道感染、鼻咽炎、皮肤出现淤点的疑似病儿应给予足量磺胺类药物治疗,疗程5d。
3.2.2切断传播途径流行期间做好卫生宣教,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居室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流行期间尽量不举行大型集会,不带儿童到公共场所去,少探亲访友。
3.2.3保护易感人群6月龄至15岁儿童预防接种A群流脑吸附菌苗,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密切接触者,可口服磺胺类药物预防。
参考文献
[1]朱艳春,杨春宏;小儿暴发型流脑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小儿急救医学;2003年03期.
[2]汪洪姣,张愫;早期应用肝素治疗休克型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