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性嫉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性嫉妒,香椿树街,集体无意识,乌云珠
性嫉妒论文文献综述
武茳虹[1](2019)在《共妻、替杀妻与初夜权——当代文学“兄弟相残”叙事中的“性嫉妒”》一文中研究指出《圣经》中人类始祖亚当夏娃的长子该隐杀弟的故事在西方文学中形成了"该隐传统",在后世许多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该隐也被西方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杀人犯,亚当夏娃偷食禁果是出于魔鬼引诱犯下的罪,而该隐杀弟则是人的自身罪恶第一次显现。亚伯的献祭得到了上帝的偏(本文来源于《长城》期刊2019年04期)
何腾腾,张进辅[2](2012)在《大学生内控性嫉妒与自尊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嫉妒是在与他人相比时,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嫉妒虽对个体行为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心理学研究中更多的是探讨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及作用机制,以便有效的控制和应对由嫉妒引发的心理行为问题甚至犯罪。(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卫生》期刊2012年10期)
刘湘林[3](2011)在《性嫉妒性别差异的进化心理学研究述要》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对性嫉妒的心理学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从进化心理学角度出发的探讨和研究更是备受关注。以戴维.M.巴斯为代表的进化心理学家提出了性别差异进化论,从亲代投资和父权不确定的角度来解释了性嫉妒的产生和作用。性别差异进化论将引起性嫉妒的线索分为性背叛和情感背叛两种类型,本文重点介绍了对这两种不同背叛线索的情绪反应的性别差异的研究。同时还介绍了进化心理学对伴侣背叛时的反应、对情敌不同特质的情绪反应和配偶保持策略等方面性嫉妒性别差异的研究成果。简述了其他学者对其"假想迫选测验"实验模式、生理反应测试结果、结果解释等方面的质疑和研究,并介绍了从社会文化和依恋理论角度来探讨研究性嫉妒性别差异的新视角。提出了在今后的性嫉妒性别差异研究中,除了强调生物进化在嫉妒反应中的作用外,还应该综合考虑心理、环境变量和社会文化等因素。(本文来源于《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1-10-21)
汪蓓漪[4](2010)在《由情敌的不同特质所引发的性嫉妒的两性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性嫉妒(sexualjealousy)是一种进化而来的特殊的心理机制,当一段情感关系出现真实的或潜在的入侵者的迹象时,这种机制就会被激活,用以防止可能的背叛的进一步发生,保护现有关系免遭损害,并产生直接指向适应性问题的解决。国外对于性嫉妒在进化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国内此方面的实证研究却仍然甚少,特别是关于引起性嫉妒的情敌的不同特质的调查研究,因此本研究在国内具有一定开拓创新的意义。本研究的总体假设为:男性更关注于其情感竞争者在男性配偶价值的核心构成成分,如资源的拥有程度、社会支配力等方面是否胜于自己,而女性则更关心对手在女性配偶价值的主要方面,如外表魅力等是否胜己一筹。为了验证这些假设,本研究设计了2次问卷调查和1个实验研究。问卷1旨在收集不同的可能引起被试嫉妒感受的各种特征。问卷2在问卷1的基础上要求被试对每一个情敌可能具有的特质进行评分,并进行了相应的分类汇总。最后的实验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人们对情敌特征的加工可以存在于意识范围之外,是一种自动加工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面对可能的情敌时,男性对竞争对手经济资源、身体支配力、社会等级地位等方面的特征更为敏感,而女性对于竞争对手外表吸引力方面等的特征更为敏感。研究还同时发现女性自身的配偶价值以及男性对目前情感关系的满意程度对于嫉妒情绪的唤起与发生程度也有一定的影响。总之,该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研究假设。(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0-04-01)
本报,郭静,通讯员,张滨[5](2008)在《完善自我 淡化性嫉妒》一文中研究指出32岁的柯珂(化名)在证实丈夫有外遇后便开始失眠、抑郁,无法继续工作。医生按照她的要求给她开了病假条、安眠药,但都无济于事,她感到了深深的伤害。出轨的丈夫没有消极地等待着柯珂的原谅,他主动和妻子(本文来源于《广东科技报》期刊2008-07-04)
张显良[6](2007)在《浅谈教育重点环境中学生的群体性嫉妒心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的教育体制下,义务教育还未得到全方位的落实,以优秀师资为中心的各种硬件教育设施本身又具有稀缺性的特点,教育体制虽然在改革,但就现存的教育体制来说,以师资为基础的硬件教育条件还不能得到平均的分布。以优秀师资为中心的各种硬件教育设施在局部范围内集中,往往构成了"教育重点环境"。例如,各种类型的重点中小学,甚至重点高校等等。嫉妒,本身不应当去继续说明和考证,但"群体性嫉妒"心理在此必须加以说明。所谓"群体性嫉妒"心理,是指在一个封闭型的集体环境中大多数人由共同的嫉妒心理而结成的情感上的共同体。(本文来源于《新世界中国教育发展论坛(第叁卷)》期刊2007-12-01)
马晓年[7](2006)在《“性嫉妒”可疏不可堵》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位32岁的妇女在证实丈夫有外遇后便开始失眠、抑郁,无法继续工作。医生按照她的要求给她开了病假条、安眠药,但都无济于事,她感到了深深的伤害。出轨的丈夫没有消极地等待着妻子的原谅,他主动联系妻子单独参加的和夫妻俩共同参加的心理治疗。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妻子才(本文来源于《家庭医生报》期刊2006-09-11)
张乾[8](2006)在《性嫉妒让感情迷茫》一文中研究指出通常,不少人都会存在程度不同的性忌妒心理。轻微的性忌妒心理没有什么破坏性,相反会激励一个人去努力进取。而强烈的性忌妒心理,却是夫妻生活中的一大隐患,应该尽量淡化和消除。(本文来源于《中国保健营养》期刊2006年03期)
储兆瑞[9](2003)在《直面中老年女性的性嫉妒》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来,我的心理咨询门诊不约而同地来了一批求助者。这批"咨客"几乎都在谈论一个问题,就是由于中老年女性性嫉妒所引起的夫妻关系矛盾加剧,家庭生活气氛紧张。有的男性求助者反映,自己年过五旬的妻子成天要检查自己手机的来电显示,一有异性打电话到家中,妻子要么神经紧张,要么恶言恶语向对方说丈夫不在家,要么用分机监听丈夫的谈话;更有甚者,一(本文来源于《祝您健康》期刊2003年11期)
[10](2003)在《性嫉妒是合理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读者阿?: 我结婚已经四年了。丈夫是我的大学同学,前年他决定离开原来的单位自己出来开公司。刚开始时公司业务的开展不顺利,丈夫总是工作到很晚才能回家。对此,我毫无怨言,并且用心地做好他的贤内助。我们同甘共苦,一起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终于去年底公司的运作走上了正轨,我们的生活也有了很(本文来源于《健康天地》期刊2003年16期)
性嫉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嫉妒是在与他人相比时,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嫉妒虽对个体行为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心理学研究中更多的是探讨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及作用机制,以便有效的控制和应对由嫉妒引发的心理行为问题甚至犯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性嫉妒论文参考文献
[1].武茳虹.共妻、替杀妻与初夜权——当代文学“兄弟相残”叙事中的“性嫉妒”[J].长城.2019
[2].何腾腾,张进辅.大学生内控性嫉妒与自尊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
[3].刘湘林.性嫉妒性别差异的进化心理学研究述要[C].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1
[4].汪蓓漪.由情敌的不同特质所引发的性嫉妒的两性差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5].本报,郭静,通讯员,张滨.完善自我淡化性嫉妒[N].广东科技报.2008
[6].张显良.浅谈教育重点环境中学生的群体性嫉妒心理[C].新世界中国教育发展论坛(第叁卷).2007
[7].马晓年.“性嫉妒”可疏不可堵[N].家庭医生报.2006
[8].张乾.性嫉妒让感情迷茫[J].中国保健营养.2006
[9].储兆瑞.直面中老年女性的性嫉妒[J].祝您健康.2003
[10]..性嫉妒是合理反应?[J].健康天地.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