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玛铜多金属矿床论文-段吉琳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论文-段吉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甲玛铜多金属矿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铜同位素,硫化物,铜多金属矿床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论文文献综述

段吉琳[1](2019)在《西藏甲玛斑岩铜多金属矿床铜同位素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是近年来西藏发现并开发利用的超大型斑岩矽卡岩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拉萨东部约75km处,金属量铜约752万吨,金约175吨,银约10854吨,铅锌约两百万吨(Yaoet al.,2018; Leng et al.,2014)。本研究对甲玛地区斑岩、矽卡岩、角岩型矿石中的硫化物(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等)进行系统采样,共采集甲玛15个钻孔不同深度钻孔样品,对不同矿物间铜同位素分馏变化进行系统研究。并对铜山含矿闪长玢岩岩体与矽卡岩接触带挑硫化物矿物对进行分析测试。角岩和矽卡岩矿化类型的铜同位素(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2-13)

徐文忠,张辰光,赖健清,查道函,李昌明[2](2019)在《青海尕龙格玛铜多金属矿床矿物学特征对成因的指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尕龙格玛铜多金属矿床成因,选取金属硫化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探针进行矿物学分析研究。结合矿床地质特征,为该矿床成因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该矿床成矿阶段可划分为火山沉积热液期和中温热液硫化物期,并进一步细分为热水沉积-黄铁矿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碳酸盐阶段、铜铅锌-硫化物阶段和闪锌矿-碳酸盐阶段等五阶段。不同成矿阶段的黄铁矿标型特征表明其分别具有火山喷流沉积、火山热液改造和岩浆热液等不同成因。该矿床经历了早期火山喷流沉积,形成火山沉积(热液)矿化;中期受较大范围的火山热液充填交代;后期中酸性岩浆侵入引起的中温岩浆热液矿化,沿着断裂构造上侵,在前期矿化体中迭加成矿。(本文来源于《矿产与地质》期刊2019年04期)

张泽斌,唐菊兴,唐攀,陈国良,张忠坤[3](2019)在《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暗色包体岩石成因:对岩浆混合和成矿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岩浆混合作用的研究对揭示壳幔相互作用,探讨成岩成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甲玛矿区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为超大型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矿区内的中酸性岩浆岩中普遍发育暗色包体,对其中的暗色包体中的闪长质包体开展详细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Hf同位素地球化学及U-Pb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等方面研究以期查明岩石成因,为岩浆混合作用和成矿作出启示,完善甲玛成岩成矿模型。岩相学观察表明,闪长质包体及寄主岩浆岩中存在多种反映岩浆混合作用的典型组构,如长石-石英熔蚀结构、石英镶边结构、长石交代筛状结构、长石反环带结构、磷灰石针柱状结构等,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包体形成时代(15. 3±0. 3Ma)与中酸性寄主岩石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也符合了岩浆混合作用的存在。闪长质包体化学成分上类似高Mg埃达克岩(MgO=3. 53%~6. 62%,Sr/Y=20~57,(La/Yb)N=51~64),具有低SiO_2(52. 44%~59. 45%),高K_2O(3. 19%~5. 62%),高相容元素(Ni=86×10~(-6)~146×10~(-6); Cr=102×10~(-6)~228×10~(-6))的特征,∑REE高于中酸性寄主岩浆岩,且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REE/HREE)N=21~23),富集LILE(Rb=189×10~(-6)~284×10~(-6),Sr=498×10~(-6)~658×10~(-6),Ba=1247×10~(-6)~1378×10~(-6)),相对亏损HFSE(Nb、Ta、Ti),在稀土元素配分图及微量元素蛛网图中闪长质包体介于冈底斯带碰撞后时期的超钾镁铁质岩(来源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与甲玛中酸性寄主岩浆岩(主要来源于加厚新生下地壳)之间,Hf同位素(ε_(Hf)(t)=-0. 9~4. 6)同样也介于超钾镁铁质岩与花岗闪长斑岩(代表中酸性寄主岩浆)之间。这些特征说明闪长质包体是富集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镁铁质岩浆与加厚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中酸性岩浆发生混合的产物,同时指示了东冈底斯带中新世时期也存在岩石圈地幔伸展对流减薄事件,以及证实了南拉萨地体广泛分布的高钾埃达克质岩在形成过程中,伴随着与富集岩石圈地幔来源的超钾镁铁质岩浆发生不同程度混合。此外,富集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镁铁质岩浆的混入,将会为中酸性岩浆系统加入大量的水和金属物质,这也是控制甲玛超大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形成的关键因素。(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郑石基,钟宏,张忠坤,王广南,柏中杰[4](2018)在《西藏甲玛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原位Pb同位素组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甲玛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期次可划分为成矿前斯和矽卡岩成矿期(铜钼阶段、铜铋阶段、铁铜阶段和铜铅锌阶段)。应用飞秒激光剥蚀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fsLA-MC-ICP-MS)对甲玛矿床主要矿石中的硫化物和斑岩中的长石斑晶进行原位微区Pb同位素组成分析,测定结果与前人运用化学溶样法获得的Pb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表明原位Pb同位素分析技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不同成矿阶段的硫化物的Pb同位素组成总体一致表明成矿物质来自同一岩浆源区。斜长石和钾长石的Pb同位素组成对比研究显示,花岗斑岩与甲玛矿床的形成有直接成因联系,而花岗闪长斑岩很可能与成矿作用无关。通过对甲玛成矿物质来源的研究表明,有较多幔源物质加入的新生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为甲玛超大型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Cu、Au等成矿物质。(本文来源于《矿物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马士委[5](2017)在《藏南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构造格架与成矿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中新世成矿带东段,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南冈底斯岩浆弧东段的白垩纪弧后盆地中,是一个典型的超大型"碰撞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尽管前人对甲玛矿床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显着的成果,但是甲玛矿床中新世成矿作用与白垩纪弧后盆地的构造关系以及低温热年代学等重要科学问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以甲玛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科技长廊地质调查、钻孔构造与矿化编录、室内相关配套研究以及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对甲玛矿床深入开展矿床构造与矽卡岩成矿作用、含矿斑岩与成矿作用以及区域隆升与成矿作用的研究。通过详细的分析、对比与研究,建立了甲玛矿床构造-矽卡岩成矿模式,探讨了含矿斑岩的岩石成因以及岩浆与成矿作用,模拟了矿床的地质热演化史并讨论了冈底斯东段隆升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初步建立了 冈底斯东段构造演化模式以及区域构造成矿模式,对甲玛以及区域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科学研究意义。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确定了甲玛矿床的构造变形特征。90-62Ma,新特提斯洋向北俯冲在拉萨地体之下,多底沟组和林祖宗组之间发生自北向南的滑脱剪切,形成甲玛滑脱带(JMD或GD2),伴随上部(林布宗组、楚木龙组、塔克那组和设兴组)铲式样式的褶皱构造共同构成滑脱-褶皱带。在自北向南递进剪切应变下,多底沟组和林布宗组形成含有两期面理(S1和S2)的一系列同斜褶皱或近平卧褶皱,发育脉褶、层间揉流褶皱、拖曳褶皱等较复杂的几何形态。石英和方解石的EBSD组构分析表明,甲玛滑脱带形成于中低温简单剪切的构造环境,同样具有由北向南剪切的运动学特征。甲玛滑脱带后期又被改造成穹状构造。(2)建立了甲玛矿床构造与矽卡岩成矿模式:含矿热液在岩浆热动力和构造应力的驱动下沿着先存的林布宗组和多底沟组层间构造带运移并且发生侧向逃逸,热液流体顺层选择性交代多底沟组大理岩和灰岩以及林布宗组板岩和角岩,导致部分蚀变和矿化呈褶皱形态和条带状构造,在层间滑脱空间形成甲玛层状、似层状矽卡岩和矽卡岩型铜多金属主矿体,在褶皱核部构造虚脱空间形成了局部厚大的矽卡岩以及相伴生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在斑岩体与多底沟组大理岩和灰岩接触部位并借助早期构造空间的优势,形成了巨厚板状矽卡岩以及矽卡岩铜多金属矿体。(3)探讨了含矿斑岩的岩石成因:甲玛矿区成矿斑(玢)岩体主要为花岗斑岩、二长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和辉长闪长玢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甲玛矿区含矿斑(玢)岩成岩年龄形成于16.69~14.39Ma;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成矿斑(玢)岩大多属于高Al2O3和低TiO2的高钾钙碱性系列,少数为钙碱性系列和钾玄岩系列;富集Rb、Ba、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Th、U元素,亏损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HFSE);稀土元素呈LREE富集、HREE亏损的右倾配分模式;总体具有典型的埃达克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微量元素比值和判别图解表明甲玛矿区花岗斑岩、二长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岩浆源区最有可能是加厚基性新生下地壳,而辉长闪长玢岩岩浆来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4)建立了岩浆-成矿模式:约26Ma,拉萨地体岩石圈拆沉,引起软流圈物质上涌,导致新生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富硫、富矿的埃达克质岩浆,并且有幔源物质的加入;约18~13Ma,青藏高原处于构造转换阶段,含矿埃达克质岩浆沿断裂通道上升,并且在上升过程中与中上地壳发生岩浆混合作用,岩浆演化形成矿区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二长花岗斑岩和花岗斑岩,而同期来自岩石圈地幔的岩浆则演化形成辉长闪长岩;含矿热液流体在构造应力和岩浆热驱动力下,在林布宗组砂板岩、角岩与多底沟组大理岩、灰岩的层间滑脱带或褶皱的构造虚脱空间就位,形成甲玛矽卡岩型铜多金属主矿体。(5)模拟了矿床的地质热演化史:甲玛矿床含矿斑岩锆石(U-Th)/He年龄为14.9Ma、磷灰石(U-Th)/He年龄为14.7~14Ma、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年龄为15.5~13.3Ma;本文对处于同一矿集区的甲玛、驱龙和拉抗俄矿床进行了热演化模拟以及对比,结果表明矿床在18~13Ma期间发生了短时间内快速冷却,而冈底斯东段约26~12Ma处于快速隆升阶段,暗示矿床成矿事件与冈底斯快速隆升相伴生;如果AHe年龄代表矿床剥露揭顶的时间,假设甲玛矿床斑岩侵位深度平均值为2.4km,甲玛矿床剥蚀速率估算结果为0.16~0.17 mm/年,与前人对冈底斯中新世成矿带东段的矿床研究结果一致。(6)建立了区域构造成矿模式:约18~13Ma,冈底斯东段处于从挤压到伸展(或走滑)的构造转换背景,形成了一系列南北向正断层,南北向正断层系统与区域上存在的近东西向逆冲断裂或走滑断裂交汇部位,可能为冈底斯中新世成矿带东段含矿岩浆提供了上升通道和浅部就位的空间,形成含矿斑岩;同时含矿岩浆热液利用有利的成矿围岩条件(如多底沟组灰岩或叶巴组灰岩夹层)于层间滑脱空间、褶皱构造虚脱空间形成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含矿斑岩与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共同构成了冈底斯中新世成矿带东段甲玛、驱龙-浪母家果-知不拉、拉抗俄、财胜、向阳等矿床。(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期刊2017-06-04)

禹禄[6](2017)在《青海玉树尕龙格玛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尕龙格玛铜多金属矿床位于青海省玉树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属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东北部,夹持于金沙江缝合带与龙木错双湖缝合带之间,北羌塘地体北缘,南侧为南羌塘地体,北东侧为松潘甘孜地体,属于叁江多金属成矿带。尕龙格玛成矿年龄在晚叁迭世,与赋矿地层时代相同。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为叁迭系巴塘群第二岩组。组成地层的岩石以英安质和安山质的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及集块熔岩为主,局部夹火山碎屑沉积岩。尕龙格玛矿区位于治多复向斜之次级紧闭背斜地段,核部地层安山质凝灰岩为矿区的含矿岩层,该迭加褶皱控制了尕龙格玛矿床现今的构造形态。矿区内未见侵入岩发育,对安山质凝灰岩进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体具有岛弧火山岩特征。尕龙格玛矿床分为东西两个矿区,其中东矿区研究勘探程度较高,目前共圈出铜铅锌矿体6条,铜矿体4条,铅锌(铜)矿体2条。其中2号矿体,为整个区内最为厚大、且品位较高的矿体。其他矿体均为一些隐伏矿体。相对于西矿区各矿体,品位均较高。本次工作主要在东矿区进行。矿体有整合和不整合两类,整合型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于安山质凝灰岩中,不整合型矿体呈脉状和细脉浸染状产于整合型矿体下部。尕龙格玛矿床含矿岩性组合为安山质凝灰岩以及热水喷流沉积岩,如重晶石岩、碧玉岩及铁白云岩等,在矿体的顶板还发育有碳泥质板岩,为热水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结束的标志。矿区的矿石构造类型主要为条带状构造、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其次为脉状构造。矿石中矿物种类繁多,其中金属矿物包括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斑铜矿、黝铜矿、辉铜矿、铜蓝和孔雀石等,非金属矿物包括方解石、重晶石、石英和绢云母等。尕龙格玛铜多金属矿床后期改造作用较弱,基本保存了原始热水沉积特征。成矿作用类型主要为热水喷流沉积成矿作用。对与成矿关系密切的重晶石和石英进行包裹体研究得知,成矿期沉积相成矿温度范围为105.2℃-234.2℃;流体盐度范围为0.18-7.58%NaCl eqv;流体密度为0.845-0.995g/cm3而通道相成矿温度范围为251.3℃-360.8℃;流体盐度范围为2.06-7.99%NaCl eqv;流体密度为0.616-0.839g/cm3。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成矿流体主要为海水,还可能有少量岩浆水混入。硫同位素特征显示成矿流体中的硫主要来自细菌还原的海水硫酸盐或其基底岩石。铅大地构造模式图解显示铅主要来源于上地壳,很可能是成矿热液淋滤下部基底地层带上来。根据尕龙格玛铜多金属矿床大地构造位置、控矿构造、容矿岩石、围岩特征以及矿体形态等基础地质特征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确定其成因类型为VMS型矿床。(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7-05-01)

郑石基,张忠坤,钟宏,柏中杰,胡文俊[7](2017)在《西藏甲玛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Cu-As-Sb-S矿物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甲玛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铜矿带中东段产出的超大型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我们在该矿床的研究发现Cu-As-Sb-S矿物成分主要为Cu_3(AsSb)S_4和Cu_(10-12)(AsSb)_4S_(13)。Cu_3(AsSb)S_4矿物主要为硫砷铜矿、块硫砷铜矿和块硫锑铜矿,Cu_(10-12)(AsSb)_4S_(13)矿物主要为砷黝铜矿和锑黝铜矿,是由于As和Sb的类质同象作用形成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期刊2017-04-18)

郑石基,张忠坤,钟宏,柏中杰,胡文俊[8](2017)在《西藏甲玛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Au-Ag矿物形成条件与成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甲玛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铜矿带中东段产出的超大型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甲玛矿床中Au的平均品位为0.11g/t,金属量约200 t,Ag的平均品位为5.92g/t,金属量1万t,其中矽卡岩型矿体的Au和Ag品位和金属量最高(Zheng et al.,2016)。本研究通过对甲玛矿床的黄铁矿-黄铜矿矿石、方铅矿-闪锌矿矿石、斑铜矿矿石和黝铜矿石的元素(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期刊2017-04-18)

冷秋锋[9](2016)在《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矽卡岩成岩与成矿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作为冈底斯成矿带上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意义的超大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其完整地保存了矽卡岩矿床形成的演化信息。尽管通过本项目组成员长达8年的勘查与研究,取得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成果,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研究资料,但对于矽卡岩成岩成矿机制等重要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还较为薄弱。本文以甲玛矿床为解剖对象,以矽卡岩形成、演化及成矿过程为重点研究内容,采用详细的地质编录、系统的光薄片镜下鉴定,应用先进的测试方法和技术,结合多学科知识,深入开展其成矿构造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矽卡岩形成演化及成矿作用研究。通过深入分析甲玛矿床矽卡岩类型、矿物成分及其分带,综合成矿流体来源及其演化特征,建立了甲玛矿床矽卡岩成岩成矿模式,对于矿区外围及区域找矿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进展和创新性成果:(1)厘定了矿体类型,查明了矿石特征: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由产于深部隐伏的斑岩型钼(铜)矿体、围绕斑岩体并沿下白垩统林布宗组砂板岩-角岩与上侏罗统多底沟组灰岩-大理岩层间构造中产出的矽卡岩型铜钼铅锌(金银)矿体、产于斑岩体上部角岩裂隙系统中的铜钼(金银)矿体以及产于外围构造破碎带中的独立金矿体,构成的“四位一体”矿体组合型式。矽卡岩中矿石构造以稠密浸染状、团块状、脉状构造及细脉-浸染状构造为主,角岩和斑岩矿石中主要构造为典型的浸染-细脉状;矿石结构均以结晶作用、交代作用和固溶体分离作用形成的结构类型为主;矿石中主要矿石矿物包括黄铜矿、斑铜矿、辉钼矿、辉铜矿、黝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自然金等,脉石矿物以矽卡岩矿物和石英、长石为主,含少量硬石膏、方解石、萤石等。(2)识别出一套典型的钙矽卡岩矿物组合,创建了矽卡岩分带模式:矽卡岩矿物包括进变质阶段的石榴子石、透辉石、硅灰石、符山石及退变质阶段的绿泥石、绿帘石和角闪石等。矽卡岩的岩性特征、矿物组合、矿物成分在垂向和水平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垂向上,由顶板至底板具有灰黑色块状黑云母角岩→条带状硅化黑云母角岩→矽卡岩化角岩→透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石榴子石矽卡岩→硅灰石-石榴子石矽卡岩→石榴子石-硅灰石矽卡岩→硅灰石矽卡岩→矽卡岩化大理岩→大理岩的分布规律;从浅部到深部石榴子石颜色具有由淡黄褐色→绿色(褐色)→暗棕红色(红棕色)的变化规律;矿物化学成分表现为钙铁榴石组分含量增加的趋势(And48.36→And79.36)。水平方向上,从斑岩接触带近端矽卡岩→中部带矽卡岩→远端矽卡岩,石榴子石/辉石比值从大于20:1→约10:1→约5:1;石榴子石颜色由红-棕色→棕-绿色→绿-淡黄色,矿物化学成分表现为钙铁榴石组分含量减小的趋势,且靠近角岩和大理岩的石榴子石具有不同的表现型式,分别为:And54.87→And46.71→And41.87和And88.76→And77.47→And66.86。(3)系统开展了矽卡岩岩石地球化学、矿物化学及同位素与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探讨了成岩成矿机制: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岩浆,晚期有大气降水混入。含矿气水热液从岩浆房出溶后,岩浆的上侵伴随着高温高盐度流体相和高温气相的逃逸,各主要金属元素在气相、液相内进行迁移。流体在构造活动引起的林布宗组与多底沟组之间的扩容空间侧向迁移,并且在斑岩和角岩内不同阶段形成的裂隙内发生垂向迁移,其中构造驱动、温度梯度和压力梯度是其主要的驱动机制。成矿过程经历了岩浆出溶挥发分和流体、超临界流体形成、流体减压沸腾和流体混合等过程,流体减压沸腾是金属元素沉淀的重要机制。(4)完善了矽卡岩中金属矿物与成矿元素的分带模式:矽卡岩矿物分带与金属矿化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硅灰石矽卡岩主要分布在中部带的下部至大理岩接触部位,主要为铜矿化,金属矿物以斑铜矿+黄铜矿±黝铜矿±辉铜矿为主,极少含铅锌钼。石榴子石+透辉石矽卡岩主要为钼-铜矿化,钼矿化为辉钼矿,铜矿化主要为黄铜矿,少量斑铜矿,矿石矿物多以他形充填于石榴子石或透辉石颗粒间,局部呈块状、团块状,形成矽卡岩型富矿石。石榴子石+透辉石+(透闪石、阳起石)和石榴子石+绿帘石+(透辉石)矽卡岩位于浅地表,主要为铅锌矿化,以共生的方铅矿和闪锌矿为主,含少量黄铜矿,伴生金银矿化。从斑岩接触带近端矽卡岩→中部带矽卡岩→远端矽卡岩,矽卡岩中矿石矿物组合对应的成矿元素分带为:Mo+Cu±Au±Ag→Cu±Mo±Au±Ag→Pb+Zn+Cu±Au±Ag±Mo→Au±Ag±Cu。(5)划分了矽卡岩成岩成矿阶段:将甲玛矿床矽卡岩成矿作用过程划分为3个成矿期次:岩浆期、岩浆期后热液期和表生期,其中岩浆期后热液期为主要的成矿期,进一步依据成矿温度和矿物生成顺序划分为进化交代阶段、退化蚀变阶段、石英-铜硫化物阶段、石英-铜钼硫化物阶段、石英-铅锌铜硫化物阶段、石英-金成矿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6)建立了甲玛矿床矽卡岩成岩成矿模式:中新世Langhian期,甲玛地区发生大规模中酸性岩浆的侵位,导致林布宗组砂板岩和多底沟组灰岩分别发生角岩化和大理岩化热蚀变,并在上覆角岩中形成筒状裂隙系统。岩浆热液垂向逃逸形成斑岩铜矿系统所具有的典型蚀变分带以及铜、钼矿化;流体侧向逃逸与上覆林布宗组角岩和下覆多底沟组大理岩与发生强烈的双交代反应,形成规模宏大的进变质矽卡岩。随着热液流体的演化,在退化蚀变阶段,热液流体交代早期形成的进变质矽卡岩形成退变质矽卡岩,并伴随大规模的Cu,Mo,Pb,Zn(Au,Ag)矿化。(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6-04-01)

瞿承燚[10](2016)在《西藏改则舍拉玛铜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一文中研究指出舍拉玛铜金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改则县东部舍拉玛沟一带,属矽卡岩型矿床。矿体连续性好,厚度较大,主要沿东西向、北西西向构造带分布,贮存于石灰岩、钙质砂岩与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等岩脉的接触带及其附近。目前已发现2条铜矿体、2条铁矿体,铜矿体伴生有金、银等。(本文来源于《福建地质》期刊2016年01期)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究尕龙格玛铜多金属矿床成因,选取金属硫化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探针进行矿物学分析研究。结合矿床地质特征,为该矿床成因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该矿床成矿阶段可划分为火山沉积热液期和中温热液硫化物期,并进一步细分为热水沉积-黄铁矿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碳酸盐阶段、铜铅锌-硫化物阶段和闪锌矿-碳酸盐阶段等五阶段。不同成矿阶段的黄铁矿标型特征表明其分别具有火山喷流沉积、火山热液改造和岩浆热液等不同成因。该矿床经历了早期火山喷流沉积,形成火山沉积(热液)矿化;中期受较大范围的火山热液充填交代;后期中酸性岩浆侵入引起的中温岩浆热液矿化,沿着断裂构造上侵,在前期矿化体中迭加成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论文参考文献

[1].段吉琳.西藏甲玛斑岩铜多金属矿床铜同位素研究进展[C].第九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19

[2].徐文忠,张辰光,赖健清,查道函,李昌明.青海尕龙格玛铜多金属矿床矿物学特征对成因的指示意义[J].矿产与地质.2019

[3].张泽斌,唐菊兴,唐攀,陈国良,张忠坤.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暗色包体岩石成因:对岩浆混合和成矿的启示[J].岩石学报.2019

[4].郑石基,钟宏,张忠坤,王广南,柏中杰.西藏甲玛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原位Pb同位素组成研究[J].矿物学报.2018

[5].马士委.藏南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构造格架与成矿的关系[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7

[6].禹禄.青海玉树尕龙格玛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D].吉林大学.2017

[7].郑石基,张忠坤,钟宏,柏中杰,胡文俊.西藏甲玛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Cu-As-Sb-S矿物学研究[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2017

[8].郑石基,张忠坤,钟宏,柏中杰,胡文俊.西藏甲玛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Au-Ag矿物形成条件与成因研究[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2017

[9].冷秋锋.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矽卡岩成岩与成矿作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6

[10].瞿承燚.西藏改则舍拉玛铜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福建地质.2016

标签:;  ;  ;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论文-段吉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