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彝族大学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彝族人,APP,彝语,西南石油大学,火把节,彝族文化,给我,开发设计,彝人,专家顾问团
彝族大学生论文文献综述
曹正,江芸涵[1](2019)在《把“涯悠”APP 打造成彝族人的火塘》一文中研究指出眼下正值彝族的火把节,算上今年,西南石油大学2016级测绘专业的勒苦伍牛惹已经连续叁年没有回凉山过节了,这是因为他在做一件“比回家过节更有意义的事情”。这件事就是开发设计一款专门针对彝族人群的手机APP,勒苦伍牛惹把这款APP取名为“涯悠”,在彝语中“涯(本文来源于《四川日报》期刊2019-07-23)
魏正子,杨斐[2](2019)在《云南地州高校彝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研究——以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个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彝族的民族习惯和民族风俗决定了彝族学生教育管理过程的特殊性。以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作为个案,将来自四川凉山以及云南丽江宁蒗的彝族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教育管理工作实际,通过问卷和访谈梳理出彝族学生的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较为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本文来源于《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芦炎,王启晨[3](2018)在《彝族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现状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通过调查和访谈,了解彝族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在学校生活方面,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彝族大学生生活满意的差异显着,不同年级的彝族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差异显着,不同的家庭收入差异显着。在家庭生活方面,不同性别差异显着;在学校生活方面,不同的民族差异显着。(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8年30期)
肖子伦,郑莹灿,李书慧,卢剑,陈红[4](2018)在《家支认同对彝族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民族认同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家支作为彝族特有的内群体,使得彝族具有中华民族、彝族和家支叁层群体结构。关于彝族家支的研究先前主要通过访谈法、田野考察法、文献法等进行,缺乏对家支的量化研究。本研究基于心理学的社会认同理论,将家支作为一个独特的内群体结构进行量化研究,考察彝族家支认同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一修订了彝族家支认同问卷,结果显示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研究二发现,彝族的民族认同,家支认同和幸福感叁者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彝族的民族认同在彝族家支认同和幸福感之间存在调节作用,民族认同水平越高,家支认同对幸福感有着更强的预测,影响也更大。彝族家支认同对于幸福感有显着的正向预测。(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马巍莹[5](2017)在《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及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彝族,作为我国少数族群中人口众多的族群之一,因其独特的族群文化和生活习俗而备受关注。彝族大学生从小既受到彝族文化的熏陶,担负着传承彝族文化的责任;他们又同时接受着汉文化教育,要不断追寻符合主流社会规范的行为模式以适应社会,还需化解自己身心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难题(发展成熟稳定的族群认同就是其中一个关键的部分)。族群认同的发展,对彝族大学生的心理、行为与日常生活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族群认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彝族大学生不仅要探索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具有什么地位、怎样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自我认同问题,还要思考彝族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彝族有什么独特性、自己对彝族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彝族在社会上具有什么地位、如何处理自己与彝族的关系等问题。彝族大学生对“我”与“彝族”这两个身份的探索常常相互伴随,相互影响。这样的探索对彝族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人格完善和身心健康都会带来重要影响。族群认同在西方已经形成了专门的研究领域,得到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关注和实证研究。在国内,族群认同的研究起步较晚,其研究还比较缺乏,尤其是在心理学领域还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缺乏相应的系统理论和深入的实证研究。在国外,对族群认同的认识也还未达成共识,不同的研究者对族群认同的内涵、结构、成分等的理解仍然不同。同时,我国是一个少数族群众多的国家,各族群均有着自己独特的族群文化,族群间的文化差异也较大。因此,我国的族群认同研究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研究路径,需要进行深入的本土化研究,这就需要我们将研究扎根于少数族群文化的深厚土壤,基于不同族群的族群文化来探索不同少数族群个体的族群认同。需要以某一个族群为研究对象,深度挖掘其文化资源和心理优势,才能有后期进一步将不同族群的族群认同心理机制进行对比研究,找到差异和共性。然而,当前的研究中族群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还处于对人口学变量的探讨,涉及到个体内和人际间变量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还较少,且鲜有在同一研究中进行系统性的探讨;族群认同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探讨多数处于相关的分析,较少有探索两者之间内在机制的研究。关于族群认同的研究方法还相对较单一,当前的研究中较多是采用问卷调查法,较少将定性定量研究相结合,问卷调查和实验法相结合。为此,对彝族大学生的族群认同进行系统的研究,探索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的发展特点和规律,不仅有助于总结少数族群大学生族群认同的普遍规律与独特特征,促进少数族群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促进族群融合和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从个体内在心理和谐与社会和谐的视角,选取彝族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研究法,比较系统而深入地考察了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的心理结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初步探讨了族群认同对彝族大学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应。研究为有效提升彝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其更好地适应和融入主流社会生活提供科学依据。具体来说,研究通过叁个部分来展开:第一部分:研究1通过开放式问卷收集资料,采用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初始编码、聚焦编码和理论编码,提炼出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的心理结构成分。在研究1的基础上,研究2编制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的初始问卷,随后收集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问卷数据,获得有效数据958份。对这些数据的奇数部分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题项进行了反复的筛查,最后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了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的正式问卷。研究3利用自编的符合心理学信效度指标的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问卷,对四川省七所高校的958名彝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在性别、年龄、学校类型(民族院校和非民族院校)、学校层次(专科院校和本科院校)、同辈交往等人口学变量上族群认同的发展特点,期望为进一步促进彝族大学生对自我概念的建构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支持。为了考察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在内隐和外显上的认知发展特点,研究4编制了符合测量彝族大学生内隐族群认同的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并用该测验(SC-IAT)和问卷法考察了彝族大学生的内隐和外显族群认同上的特点。第二部分:个体对所属群体的认同程度,一方面受到个体自身观念(如个体所持有的族群本质论或族群建构轮)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个体感知到的外群体的态度(如族群歧视知觉)的影响。研究5和研究6分别考察了族群本质论和族群歧视知觉对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的影响。两个研究先进行了横断研究,而后采用实验法,在控制了相关变量的条件下考察其因果关系。研究5通过阅读材料来启动彝族大学生的族群本质论水平,研究6通过回忆范式操纵彝族大学生的族群歧视知觉水平,以此考察族群本质论和族群歧视知觉对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的影响。第叁部分:当前,在族群认同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关于族群认同对消极心理(如焦虑、抑郁)作用的研究较多,而对积极心理(如主观幸福感)作用的研究较少。然而积极心理的促进与消极心理的避免同样重要,甚至是更为重要,应当给予积极心理更多的关注。另外,主观幸福感与文化有着紧密联系,不同文化价值观的人对幸福感的体验不同。彝族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文化的族群,彝族人特别是彝族大学生的族群认同对其主观幸福感有着怎样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为此,研究7探讨了族群认同对其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主要考察了自尊和社会适应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通过上述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彝族大学生的族群认同由探索、承诺和归属感叁个心理维度构成。探索,是一种认知活动或者认知过程,表达的是对所属族群有关的一切因素的觉察、知觉和关注。承诺,是个体在探索的基础上,经过对所属族群与其他族群的比较、分析和判断,形成对所属族群独特性的认知信念,包括对族群身份的确认、承认和接纳。归属感,是个体对所隶属的族群拥有的整体情感体验,包括隶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2)研究开发的《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问卷》由探索、承诺和归属感叁个维度构成,共15个题项。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学测量学标准,可以作为测量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水平的工具。(3)绝大多数彝族大学生高度认同彝族。整体上,族群认同水平在性别上没有显着差异;彝族大学生在17到19岁之间的族群认同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快速增高,而在20岁到26岁之间,他们的族群认同水平缓慢增长并趋于稳定;非民族院校的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水平显着高于民族院校彝族大学生的族群认同水平;专科学校的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水平高于本科学校的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水平;朋友中彝族多的彝族大学生对彝族的认同水平显着高于朋友中彝族汉族差不多的,朋友中彝族汉族差不多的彝族大学生对彝族的认同水平显着高于朋友中汉族多的彝族大学生;彝族大学生对彝族在内隐和外显两个层面上的认同相关不显着,内隐上高度的消极认同,而在外显上高度的积极认同。(4)族群本质论和族群歧视知觉分别对彝族大学生的族群认同有显着的影响,族群本质论水平越高,则族群认同水平越高;族群歧视知觉水平越高,则族群认同水平越高。(5)族群认同间接地对彝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产生作用,在这中间,自尊和社会适应起着传递的作用。族群认同水平越高则自尊和社会适应水平越高,进而主观幸福感水平也就越高。(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9-06)
赵磊[6](2017)在《叁语学习动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是一种叁语学习现象。现有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语言迁移、英语学习特点等问题,鲜少涉及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而仅有关于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局限,即采用传统动机理论,研究少数民族学生整体的动机状况。因此,有必要从全新的角度,研究单个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状况,从而发现增强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途径,进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本文以“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为研究框架,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查了201名彝族大学生的叁语学习动机状况,旨在探索“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在少数民族学生叁语学习情境下的有效性,以及彝族大学生独特的二语学习经历对其叁语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发现:(1)总体来说,彝族大学生的叁语学习动机较强,但其叁语学习动机行为较弱。不同年级、专业、性别的学生,在叁语学习动机及动机行为方面存在显着差异。具体表现为,大一学生叁语理想自我强于大二学生。彝英双语专业的学生,叁语理想自我及叁语学习经历均强于彝汉双语和彝汉翻译专业学生。女生叁语理想自我强于男生;在叁语动机行为方面,大一学生强于大二学生。彝英双语专业的学生强于彝汉双语和彝汉翻译专业的学生。女生强于男生。(2)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的叁个组成部分,能够解释彝族大学生叁语动机行为。其中,叁语学习经历对叁语动机行为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理想叁语自我和应该叁语自我。(3)彝族大学生独特的二语学习经历对其叁语学习动机有积极影响。透过“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框架研究彝族大学生的叁语学习动机,是对以往少数民族学生叁语学习动机研究的一次革新,为今后少数民族学生叁语学习动机研究提供了范式。此外,本研究还指出,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通过创造良好的叁语学习体验,来改善彝族大学生叁语学习动机,还要通过构建良好的自我概念,激发彝族大学生的叁语学习动机,进而提高其叁语动机行为。(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期刊2017-05-20)
艾迪玛,寇彧[7](2016)在《偏见实体观倾向在元刻板印象降低群际接触意愿中的作用——以彝族大学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定条件下的群际接触被广泛证实是一种促进群际关系、减少群际偏见的有效策略,但它的效应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本研究聚焦于元刻板印象这一阻碍群际接触发生的变量,即个体关于外群体成员对其所属群体的刻板印象的信念,拟通过叁个研究探索消极元刻板印象对群际接触意愿的影响及偏见实体观倾向(人们关于偏见是不可改变的信念)在其中的作用。研究1首先采用自由联想法让105名彝族大学生回忆自己觉得汉族人对彝族人的刻板印象,得到彝族人元刻板印象的主要内容和词频分布。再在此基础上运用诊断法得到元刻板印象最终内容。结果发现,彝族人的元刻板印象内容既包含积极特质词也包含消极特质词,其中消极特质词主要和能力相关(文化水平低),积极特质词主要和热情相关(豪爽)。研究2拟采用问卷法测量大学生的消极元刻板印象、偏见实体观倾向和群际接触意愿,初步验证消极元刻板印象对群际接触意愿的消极预测作用,并探明偏见实体观倾向在其中的作用。研究3拟采用被试间设计,启动被试不同效价的元刻板印象,测量其偏见实体观倾向和群际接触意愿的行为指标,或启动被试的偏见实体观倾向,进一步探查偏见实体观倾向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6-10-14)
李书慧,陈红[8](2016)在《歧视知觉对彝族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歧视知觉(perceived discrimination)是指个体认为由于自己的民族而受到不公正对待。大量研究证实歧视知觉对幸福感有消极影响,并且民族认同对二者的关系起到中介作用。有研究发现国家认同可能会恶化歧视知觉对幸福感的消极作用,歧视知觉与民族认同的关系受到国家认同的调节。因此本研究对重庆、成都和西昌的叁所高校共771名(男生315人,女生456人)彝族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歧视知觉对彝族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民族认同在歧视知觉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国家认同对中介效应的调节。研究采用简明民族歧视知觉问卷社区版、中国公民幸福感指数问卷、少数民族认同问卷,其中少数民族认同问卷有本民族认同分问卷和中华民族认同分问卷,该问卷的中华民族认同等同于国家认同。结果表明(1)彝族大学生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歧视知觉与幸福感有显着负相关,民族认同对歧视知觉与幸福感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国家认同对歧视知觉→幸福感(直接效应)起到调节作用:随着国家认同的增加,歧视知觉对幸福感的消极影响越大;国家认同还调节了歧视知觉→民族认同(中介的前半路径):在高国家认同组,歧视知觉与民族认同关系不显着,且民族认同中介作用不显着;在低国家认同组,歧视知觉与民族认同存在显着负相关,民族认同对歧视知觉与幸福感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6-10-14)
李小芳,海来伍加,廖惠,罗洪尺古[9](2015)在《“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研究——以西昌学院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彝汉双语一类模式大学生在校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在校大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调查,从学习、生活以及思想等方面的主要心理和行为特点,分析彝族彝汉双语"一类模式"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探索其心理素质的发展特点,客观揭示其心理素质的结构成分,探讨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促进自身心理、生理健康发展,提出更高效的"一类模式"高校生管理教育机制,使其以良好精神状态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成为彝区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先进动力,成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彝区的建设者。(本文来源于《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杨倩,田茂东,蒋莲[10](2015)在《毕摩文化在彝族大学生中的传承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毕摩文化里先进的文化思想推动着彝族人前行,并且在精神上给予彝族人寄托和依靠。在当今现代化社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古老的彝族毕摩文化作为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彝族青年大学生中的传承呈现出新的状况和挑战。毕摩文化是彝族特有的一种具有历史性的宗教文化,它涉及彝族的日常生活、劳作、婚丧嫁娶等诸多方面。它以其独特而古老的传承体系,在彝族民间广泛流传,在彝族人民的规范习俗、道德教育及文化传承等许多方面都直接影响了彝族民众的心(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5年22期)
彝族大学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彝族的民族习惯和民族风俗决定了彝族学生教育管理过程的特殊性。以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作为个案,将来自四川凉山以及云南丽江宁蒗的彝族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教育管理工作实际,通过问卷和访谈梳理出彝族学生的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较为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彝族大学生论文参考文献
[1].曹正,江芸涵.把“涯悠”APP打造成彝族人的火塘[N].四川日报.2019
[2].魏正子,杨斐.云南地州高校彝族大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研究——以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个案[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9
[3].芦炎,王启晨.彝族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现状调查[J].科技资讯.2018
[4].肖子伦,郑莹灿,李书慧,卢剑,陈红.家支认同对彝族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民族认同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18
[5].马巍莹.彝族大学生族群认同: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及效应[D].西南大学.2017
[6].赵磊.叁语学习动机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7
[7].艾迪玛,寇彧.偏见实体观倾向在元刻板印象降低群际接触意愿中的作用——以彝族大学生为例[C].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6
[8].李书慧,陈红.歧视知觉对彝族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作用[C].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6
[9].李小芳,海来伍加,廖惠,罗洪尺古.“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研究——以西昌学院一类模式彝族大学生为例[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10].杨倩,田茂东,蒋莲.毕摩文化在彝族大学生中的传承现状[J].牡丹.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