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观区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污染产业迁移,地区分布,区际流向
微观区位论文文献综述
张雨,周方舟[1](2019)在《重污染产业迁移的区际流向和特征——基于我国医药制造上市公司区位变迁的微观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产业转移成为中国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加强绿色转型升级,避免伴生污染的空间复制,是一个亟待重视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以医药制造上市企业为例,通过2000年—2017年上市公司总部与其子公司注册地分离情况衡量本土企业的国内投资迁移,分别从省、市尺度微观追踪企业扩张迁移的趋势和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医药企业转移随时间推移阶段性变化;区域间产业转移呈现出东部领先、中西部着重、东北部薄发的大格局;梯度与逆梯度转移路径并存,东部向中西部的单向梯度迁移态势正逐渐被打破,双向流动、多区域优化布局的趋势愈发凸显。(本文来源于《科技和产业》期刊2019年10期)
胡继亮,李栋,李邱帆[2](2019)在《非农就业、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与城镇化区位选择——基于微观调查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拥有稳定且质量较好的工作是保证农民工在城市扎根的基础。运用湖北省1 025组微观调研数据,利用Logit模型研究湖北省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的问题。研究发现:职业类型对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的影响显着为正,从事越高级行业的农民工越愿意留在城市;就业越稳定,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越强烈。接着,进一步利用Ologit模型探究非农就业因素对其城镇化区位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职业类型对农民工的城镇化区位选择影响为正但并不显着。就业稳定性与其呈负相关关系,而财富值对其城镇化区位选择的影响显着为正,财富值越高,越会选择城镇化程度越高的城市。最后建议:一是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质量,二是保障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农林经济管理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徐诗燕,谷人旭,林柄全,许树辉[3](2019)在《集聚外部性对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分析——基于汽车零部件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98年-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对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企业空间布局进行描述,借助EG指数对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测算和分析,发现零部件企业集聚"沿海沿江"特征明显,企业区域间分布趋向均匀,新增零部件企业空间不均衡性呈"高—低—高"趋向,沿长江经济带区域是其区位选择的热点区域。针对新增零部件企业构建基于地级以上行政区为地域单元的的泊松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地方化经济能显着提高新企业进入的可能性,且以自身行业为主导;当地方化经济达到一定程度后,将出现拥挤效应;除集聚外部性因素影响外,新增零部件企业对土地、交通及国内市场潜力要素较敏感。(本文来源于《世界地理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宋歌,林子欣[4](2019)在《制造业新建企业区位选择——来自284个地级市的微观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284个地级市作为备选空间单位,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结合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水平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深入探讨了2005—2013年中国制造业新建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表明,国内经济环境、科技水平和信息化叁大因素对新制造企业选址具有重要影响,然而,不同地区企业选址的影响因素差异很大。沿海东部地区依托优良的经济环境与较高的科技与信息化水平强有力地吸引着新建企业落户;中部地区凭借产业集聚的推动、对外开放进程的深化与科技水平的提升,吸引着企业进行区位选择;资金投入是西部地区企业区位选择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论坛》期刊2019年04期)
余官胜[5](2017)在《融资约束、东道国汇率风险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基于浙江省微观企业层面数据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融资约束和东道国风险分别是阻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内和国外因素,因而研究两者产生的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至关重要。基于此,文章研究企业融资约束如何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东道国汇率风险选择,通过模型化东道国汇率风险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正向和负向影响,文章的理论模型表明融资约束较大的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中倾向于汇率风险较高的东道国。在实证研究中,文章匹配多个数据库构建微观层面数据,并利用两个国际数据来源度量东道国汇率风险,通过设计二值选择模型和排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融资约束较高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倾向于选择高汇率风险的东道国,双变量二值选择模型确保了这一结果的稳健性。综合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文章发现融资约束的存在提高了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中的风险偏好程度。(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张伟捷,郭健全[6](2016)在《制度距离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区位选择——基于微观数据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条件Logit模型,分别从正式及非正式的角度探讨了制度距离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区位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企业总体倾向于进入制度距离较大的国家,并且偏好选择正式制度距离较大的发达国家和正式制度距离较接近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2009年后,中国企业相比2008年之前越来越偏好在非正式制度距离差距较大的国家进行投资。(本文来源于《科技和产业》期刊2016年07期)
余官胜,都斌[7](2016)在《企业融资约束与对外直接投资国别区位选择——基于微观数据排序模型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近年来重要的对外开放战略,其持续发展和国别区位选择对国内外经济均有重要的影响。文章从微观层面研究融资约束如何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国别区位选择,在阐明理论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匹配《中国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浙江省企业数据,并依据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发展指数》中的东道国宏观经济数据构建排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融资约束越大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倾向于选择GDP规模较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及技术相对落后的东道国,限制了东道国的选择范围。此外还发现对于低生产率企业而言,较大的融资约束使其倾向于选择金融发展程度较高的东道国;而对于高生产率企业,较大的融资约束使其倾向于选择金融发展程度较低的东道国。(本文来源于《国际经贸探索》期刊2016年01期)
陈丙利[8](2015)在《东道国风险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利用2003年~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东道国国家风险对中国企业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总体来看,中国企业OFDI并没有风险偏好的特点;东道国风险对不同动机的OFDI影响不同,资源寻求型OFDI具有风险偏好的特点,而市场寻求型OFDI则有明显的风险规避意识,战略资产寻求型OFDI与东道国风险则没有显着相关关系;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东道国风险反应不同,国有企业OFDI属于风险偏好型,而民营企业则是风险规避型。(本文来源于《现代管理科学》期刊2015年11期)
周珂慧[9](2015)在《跨国创新载体的微观区位布局及优化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依托全球产业转移、优惠政策和人口红利,外向型经济主导的工业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苏州工业园区适时抓住外资IT产业转移的契机,由政府推动、成功实施产业"嵌入"和自上而下的规划干预。虽然一度成为园区经济增长的动力,但也面临着新常态、新形势带来的冲击。本文基于经济全球化与创新转型的视角,以跨国创新载体的空间布局为微观切入点,尝试探讨高度外向型经济的工业园区,如何应对新一轮经济转型。本文应用大数据等新型规划手段,综合新古典微观区位论和GIS空间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表明:跨国创新载体1微观区位呈现"载体型空间集聚",地理接近于大型跨国公司、政府主导建设的行业集聚区和科技园,形成"点—线—面"的空间形态;空间2抽象为"接近型布局模式",对应公司型R&D中心、区域型R&D中心和R&D技术实验室等模式;3总结"驱动型布局机制",响应"政府驱动—关联驱动—价值链驱动"的区位选择过程;4最后进行"引导型空间优化",结合已建园区的功能优化和基于工业熟地的二次开发,以期提供创新导向的存量规划思路。(本文来源于《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期刊2015-09-19)
杨静雨,田至美[10](2015)在《城市居住区位选择微观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居住区位选择影响因素是居住区位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研究影响因素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居住区位的资源配置效率,使住宅开发与居民需求相吻合。对影响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微观因素进行综述,将影响因素归纳为:房价、交通、环境、就业可达性、工作地、家庭生命周期、居民社会属性和收入。总结了影响因素和居民实际选择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08期)
微观区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拥有稳定且质量较好的工作是保证农民工在城市扎根的基础。运用湖北省1 025组微观调研数据,利用Logit模型研究湖北省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的问题。研究发现:职业类型对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的影响显着为正,从事越高级行业的农民工越愿意留在城市;就业越稳定,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越强烈。接着,进一步利用Ologit模型探究非农就业因素对其城镇化区位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职业类型对农民工的城镇化区位选择影响为正但并不显着。就业稳定性与其呈负相关关系,而财富值对其城镇化区位选择的影响显着为正,财富值越高,越会选择城镇化程度越高的城市。最后建议:一是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质量,二是保障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观区位论文参考文献
[1].张雨,周方舟.重污染产业迁移的区际流向和特征——基于我国医药制造上市公司区位变迁的微观证据[J].科技和产业.2019
[2].胡继亮,李栋,李邱帆.非农就业、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与城镇化区位选择——基于微观调查数据[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
[3].徐诗燕,谷人旭,林柄全,许树辉.集聚外部性对企业区位选择影响分析——基于汽车零部件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9
[4].宋歌,林子欣.制造业新建企业区位选择——来自284个地级市的微观数据[J].中国科技论坛.2019
[5].余官胜.融资约束、东道国汇率风险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基于浙江省微观企业层面数据的实证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7
[6].张伟捷,郭健全.制度距离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区位选择——基于微观数据的比较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6
[7].余官胜,都斌.企业融资约束与对外直接投资国别区位选择——基于微观数据排序模型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6
[8].陈丙利.东道国风险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5
[9].周珂慧.跨国创新载体的微观区位布局及优化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C].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2015
[10].杨静雨,田至美.城市居住区位选择微观影响因素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