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岩体论文-谢福君,张家生,陈俊桦

完整岩体论文-谢福君,张家生,陈俊桦

导读:本文包含了完整岩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岩石,爆破,损伤力学,岩体完整性系数

完整岩体论文文献综述

谢福君,张家生,陈俊桦[1](2019)在《考虑岩体完整程度影响的爆破破裂范围》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岩石爆破损伤理论,在现场开展单孔爆破试验和钻孔超声波波速试验。通过钻孔超声波波速试验测量爆破前后岩体中纵波波速的变化,并根据与岩体完整程度相关的爆破破裂判据得到不同完整程度的岩体爆破破裂范围。由于该判据与爆破前岩体完整性系数、爆破前后岩体纵波波速等参数相关,因此,根据试验结果可以定量分析岩体爆破破裂范围随岩体完整性系数的变化规律,从而定量分析考虑岩体完整程度对爆破破裂范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岩体爆破破裂范围与岩体完整性系数之间的相关性良好;当爆破参数相同时,随着岩体完整性系数减小,最大爆破破裂半径和孔底最大破裂深度这2个爆破破裂范围参数均显着增大;所给出的爆破破裂判据和岩体爆破破裂评价方法简单、实用,可用于考虑岩体完整程度影响的围岩爆破安全稳定性评价。(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易武,王鸣,于冬升,韩晶晶,张金团[2](2018)在《考虑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的区域边坡岩体完整程度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野外现场调查采集到的基础数据,得到一系列样本点的岩体完整程度,并考虑地层岩性以及地质构造对岩体完整程度的影响,建立多因子加权迭加模型,对整个研究范围内的边坡岩体完整程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长江干流边坡岩体完整程度明显差于支流边坡,而且预测结果呈深色区域均有已知滑坡灾害点分布,其中一处已经发生滑动,说明预测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该预测结果可以应用于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以及作为该区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依据。(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陈俊桦,张家生,李新平[3](2016)在《考虑岩体完整程度的岩石爆破损伤模型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爆破损伤本构模型未能考虑岩体完整程度对爆破作用效果的影响。为此,对Yang等提出的爆破损伤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考虑初始损伤的弹塑性爆破损伤本构模型及提出用于评价围岩受爆破影响的损伤判据。该本构模型包含初始损伤变量和岩体完整性指数、声波波速等参数间的关系式,并利用岩体初始完整性指数的变化考虑其完整程度对爆破损伤作用的影响。把该模型引入到LS-DYNA数值软件中,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爆破损伤云图及相应的爆破影响范围。然后将计算得到的爆破影响范围与现场实测值、基于常用的TCK爆破损伤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最后,分析了爆破影响最大半径、最大深度与岩体初始完整性指数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爆破影响最大半径、最大深度均随岩体初始完整性指数的减小而增大,且前者的变化更为显着。基于所提出模型的数值计算结果和现场实测值较为符合;提出的损伤模型可为考虑岩体完整程度对爆破开挖影响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王观石,胡世丽,李志文,王星光[4](2014)在《完整岩体对测井频率应力波的滤波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频率范围内的应力波在岩体的传播过程中,衰减系数对频率的依赖性具有显着差异。通过现场试验研究完整岩体对测井频率范围内应力波的滤波特性,针对常用黏弹性模型在描述衰减系数与频率关系存在不足,在频域上对黏性系数进行非定常处理,建立黏性系数非定常Maxwell模型,采用波形相关系数评价改进模型的滤波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完整岩体总体上表现为低通滤波,在低通滤波范围内具有非等间距带通滤波特性,随传播距离增加,带通数逐渐减小;在吸收频率过渡带,应力波衰减系数随频率变化非常快,黏性系数非定常Maxwell模型能够有效描述应力波在完整岩体中的衰减系数变化规律;吸收频率过渡带的边界频率与传播距离成负指数关系,吸收频率过渡带的陡度参数可以近似认为是常数;随传播距离增加,黏性系数非定常Maxwell模型描述完整岩体的滤波效果明显提高,当传播距离为4.75m时,波形相关系数达到0.89,表明采用改进模型描述完整岩体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4年23期)

宋朝部,申教平,星宁江[5](2014)在《基于图解法的完整岩体破裂后碎胀变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图解的方法直观明了地解释和分析了岩体破坏后体积膨胀及岩块间的结构效应,结果表明:破裂后的岩块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岩块,其间接触方式有面接触和线接触2种,形成的承载结构呈稳定—失稳—稳定周期性变化,其承载能力越来越小。(本文来源于《现代矿业》期刊2014年05期)

杨建明,马肖波[6](2014)在《钻孔综合测试在判别岩体完整程度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各钻孔采集的全景图像资料进行分析,区分岩体中不同的结构面与裂隙,确定裂隙的产状及发育程度,再结合声波波速测试数据,将全景图像中的裂隙与声波波速进行统计、对比,能够较好地排除因开挖或钻孔取芯过程中卸荷、机械扰动等对岩体的影响,更加真实地反映围岩的地质情况。(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期刊2014年02期)

肖跃文,欧阳钢,彭力军[7](2014)在《破碎与完整岩体相间分布的倾斜陡立岩体长大基桩成桩工艺、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荆岳长江公路大桥南塔位破碎带与完整岩体相间分布的倾斜陡立岩体地质条件在国内外均罕见,使南塔大直径、大长度基桩成桩存在塌孔、偏孔及进度缓慢等严重问题。其中破碎带分布、岩体倾斜陡立地质条件下长大基桩成桩的塌孔、偏孔问题,属于国际性难题。在本桥针对南塔基桩成桩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关工艺、技术研究。研究取得了四项成果,解决了南塔基桩成桩所有存在的问题,并填补了国内外此类地质条件下基桩成桩的技术空白。(本文来源于《湖北省公路学会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年——2013年)》期刊2014-02-01)

蔡明,赵星光,KAISER,P,K[8](2014)在《论完整岩体的现场强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完整岩体的现场强度近似等于(0.4?0.1)?c,其中,?c为室内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此外,也有学者建议原位岩体的破坏强度,即地下工程围岩的启裂强度,可等价于室内单轴压缩试验或现场微震监测确定的岩石裂隙初始的应力;其原理主要以基于Kirsch解析解或简化的数值模拟(光滑的开挖边界)来近似表达隧道开挖面上的最大切向应力?max。然而,这些方法均忽略了开挖边界的几何非规则性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经论证表明,若考虑开挖面的几何非规则性因素,完整岩体的现场破坏强度并不等于(0.4?0.1)?c,其破坏强度可高达(0.8?0.05)?c。以加拿大地下实验室Mine-by试验隧道为例,并以该隧道的实际断面形状为几何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元软件Phase 2模拟隧道围岩的渐进破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当原位岩体强度为0.8?c时,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因此,忽略开挖边界的几何非规则性而解读的原位岩体强度(0.4?0.1)?c仅是"等价"强度值,其低估了岩体的实际强度。(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赫修忠,李清江,崔玉国,王志强[9](2009)在《利用RQD对岩体完整质量评价的操作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岩石质量指标(RQD)是表示岩石完整性的一种指标。也是评价岩石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利用RQD指标能达到客观准确的评价岩石质量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吉林地质》期刊2009年01期)

胡新亮,马胜利,高景春,刘力强,刁桂苓[10](2004)在《相对定位方法在非完整岩体声发射定位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声发射技术是研究岩石变形破坏微观机理的重要手段,对研究岩石失稳的机制和前兆具有重要意义,而其定位技术是诸多研究的基础。应用对速度结构依赖较少的相对定位方法,对非完整、非同性介质岩石试验中的声发射事件进行了定位研究。定位结果表明,相对定位方法可用于复杂样品声发射事件的定位,其可靠性及精度比以往有所提高,在震相到时自动识别的基础上,可用于大批量声发射事件的连续定位。(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完整岩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野外现场调查采集到的基础数据,得到一系列样本点的岩体完整程度,并考虑地层岩性以及地质构造对岩体完整程度的影响,建立多因子加权迭加模型,对整个研究范围内的边坡岩体完整程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长江干流边坡岩体完整程度明显差于支流边坡,而且预测结果呈深色区域均有已知滑坡灾害点分布,其中一处已经发生滑动,说明预测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该预测结果可以应用于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以及作为该区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完整岩体论文参考文献

[1].谢福君,张家生,陈俊桦.考虑岩体完整程度影响的爆破破裂范围[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易武,王鸣,于冬升,韩晶晶,张金团.考虑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的区域边坡岩体完整程度预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陈俊桦,张家生,李新平.考虑岩体完整程度的岩石爆破损伤模型及应用[J].岩土工程学报.2016

[4].王观石,胡世丽,李志文,王星光.完整岩体对测井频率应力波的滤波特性[J].振动与冲击.2014

[5].宋朝部,申教平,星宁江.基于图解法的完整岩体破裂后碎胀变形研究[J].现代矿业.2014

[6].杨建明,马肖波.钻孔综合测试在判别岩体完整程度上的应用[J].水力发电.2014

[7].肖跃文,欧阳钢,彭力军.破碎与完整岩体相间分布的倾斜陡立岩体长大基桩成桩工艺、技术研究[C].湖北省公路学会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年——2013年).2014

[8].蔡明,赵星光,KAISER,P,K.论完整岩体的现场强度[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

[9].赫修忠,李清江,崔玉国,王志强.利用RQD对岩体完整质量评价的操作方法[J].吉林地质.2009

[10].胡新亮,马胜利,高景春,刘力强,刁桂苓.相对定位方法在非完整岩体声发射定位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

标签:;  ;  ;  ;  

完整岩体论文-谢福君,张家生,陈俊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