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剧场政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改编,重复,互文性,北爱问题
剧场政治论文文献综述
李元[1](2019)在《改编的政治——析当代爱尔兰剧场中的古希腊悲剧改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拟运用后现代改编理论分析当代爱尔兰剧作家对古希腊悲剧的改编情况(1984—2015),考察其改编动机、手法及意义。改编是"带有变化的重复",不同于单纯的重复,原作与新作的缝隙和差异是最重要的,改编者的原创性也在于此。改编作品可以与源文本在许多方面有出入,但必须与源文本有持续的互文和对话。改编不仅仅是对原作的重访或致敬,更可能是对其的批判和重估。当代爱尔兰作家对古希腊悲剧的改编具有明显的政治意图,以改编来挑战和批判对原作的固定理解,表达政治观点。古希腊悲剧在当代爱尔兰的改编现象与其巨大的社会变迁密切相关。自1984年至2015年间,剧作家以改编古希腊悲剧来激发对当代政治、社会和文化的讨论,改编既是美学实践,也是政治行为,他们所改编的古希腊悲剧版本是一种杂糅的文本,处于混杂着不同声音和叙述的中间状态,让观众在重温源文本的同时,更深刻了解当代的政治和社会面貌。(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期刊2019年04期)
李元[2](2019)在《“我召唤心灵之眼”——从《在鹰井畔》看叶芝的仪式剧场与民族政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能剧并不只是给叶芝带来技术和美学层面的启发,而是在纵深向与其一直关注的民族政治和神秘哲学契合。能剧进一步印证和深化了叶芝将剧场作为仪式表演的理念。本文拟分析叶芝仪式剧场观念的缘起、发展与主要诉求,以《在鹰井畔》一剧为例考察叶芝如何借用能剧形式打造仪式表演的深层剧场,激发民族意识和情感。同时,本文也参考哲学与人类学方面对仪式表演的研究,分析叶芝的仪式剧场导致个体减损,产生非理性、极容易被附体的人格。(本文来源于《国外文学》期刊2019年02期)
鲁明军[3](2018)在《全景:视觉——剧场与监控的政治》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家杨振中创作的核心主题,一方面是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强化社会中存在的大量矛盾与错乱,另一方面则关注生死议题、社会政治发展模式等问题的探索与思考,因此他的艺术创作体现了对标准社会行为概念的挑战愿望。此次展览杨振中聚焦于政治图像的传播与视觉感知的渠道,并将之与权力的支配机制联系,建构了一个同样基于监控结构的政治剧场。(本文来源于《天津美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王琦[4](2018)在《浅谈政治剧场与政治性的民众剧场》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的政治剧场构想源于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其首先发展出反对资产阶级娱乐和以文本为主导的剧场,不但在舞台上搬演政治题材,同时还拒绝市民阶级的剧场美学、手段、剧场组织和它的达成效果。论及政治剧场的开端则与俄国的十月革命和德国1918年的十一月革命有直接关系。俄国的十月革命使得其政治剧场工作于1921年左右完成并达到高峰。而德国在1918年后,发展出以皮斯卡托的剧场实践为代表的左派新美(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02期)
汤锋旺,朱仁显[5](2017)在《叙事、实践与展演:李光耀葬礼中的“剧场政治”》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南亚地区是观察"新国家"的人类学"实验室",而作为新兴国家的新加坡尤其具有显着的研究意义。李光耀辞世预示着新加坡一个时代的终结,对新加坡国家发展而言更是重要的历史事件。在李光耀葬礼过程中,新加坡政府和社会通过口述历史或文本制作等方式来叙述李光耀,辅之以各方行为者全面参与的幕后实践,在跨域空间和国家仪式舞台前狂欢式地展演新加坡。最终,李光耀成为新加坡国家的符号象征,从而凸显了新加坡国家建构的"剧场政治"。来自李光耀葬礼的"地方性知识",对于思考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政府的国家建构路径以及进一步了解"剧场国家"的内涵皆具有启发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南亚研究》期刊2017年05期)
织工[6](2017)在《“时代转折点”、政治剧场与观看之道——2017柏林戏剧节观后》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第55届柏林戏剧节的主题是"时代转折点"(Zeitenwende)。入选的十个剧目中,汉堡塔利亚剧院的《白马骑士》(Der Schimmelreiter)由于演员生病而取消演出,慕尼黑王宫剧院的《强盗》(Die R?uber)由于场地技术原因只做了电视直播。就其余八个剧目来看,本届戏剧节仍然延续了德语剧场的政治性传统和多样性追求。尤其令人瞩目的是《真实魔法》(Real Magic)和《五段简易小(本文来源于《戏剧与影视评论》期刊2017年05期)
壱岐一郎,乌兰图雅[7](2017)在《日本“剧场型”政治与右翼势力发展——以2016年参议院议员通常选举和东京都知事选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7月,日本相继举行第24届参议院议员通常选举和东京都知事选举。一方面自民党取得胜利,安倍政权更加稳固;另一方面在野党的联合行动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两场选举活动是典型的"剧场型"选举,显示了日本政治与媒体的紧密关系。在选举结束之后的日本政治中,东京及遍及全国的右翼势力影响更加明显。(本文来源于《东北亚学刊》期刊2017年03期)
贾颖[8](2017)在《偶戏与西方政治剧场的相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17年1月底发生在美国反对总统特朗普上台的大规模游行中,有一支队伍中混杂着巨型傀儡,其他成员身着小丑服,一路敲打着乐器,以狂欢化的方式为游行活动声援、呐喊。这就是来自美国佛蒙特州的"面包与偶剧团"。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成立以来,剧团通过对巨型傀儡、高跷的运用,在构成世界剧场艺术前卫力量的同时,也成为了社会公共事件的重要参与者。实际上,在西方剧场艺术的发展中,无论是对历史语境的追溯,或(本文来源于《剧作家》期刊2017年02期)
刘涛[9](2017)在《身体抗争:表演式抗争的剧场政治与身体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表演式抗争是社会抗争谱系中一种新的抗争形态与剧目类型。作为一种典型的空间实践,表演式抗争创设了一种剧场式的身体政治景观。穿越"前台"的表演幻象,表演式抗争的话语落点指向"后台"的社会疼痛。底层群体通过呈现一个个痛苦的身体、丧失尊严的身体、毫无伦理颜面的身体,使身体从原始的自然状态、黑暗状态、反社会状态中挣脱出来,成为抗争性话语生产的政治文本和表达媒介,以此实现公众情感结构深层的"弱势感"和"天理"的伦理化生产。透过"身体问题"及其深层的阶层痛苦,我们可以借助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范式抵达并把握"身体性社会"的运作逻辑。(本文来源于《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杨小雪[10](2016)在《政治剧场与影像入侵──阿维尼翁戏剧节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阿维尼翁戏剧节总监奥利维埃·庇(Olivier Py)宣称:本届戏剧节是政治的。政治作为本届戏剧节的主题本来毫不令人意外,然而当我们发现"政治性"这个词在IN单元风格迥异的众多作品之中几乎无处不在时,才察觉到它的意义如此宽泛,同样带有鲜明政治性的作品却呈现出截然相反的风格、理念与艺术追求。如同一条激流,政治的主题夹在反抗性与政治正确这相互对峙的两岸之间,挟(本文来源于《戏剧与影视评论》期刊2016年05期)
剧场政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日本能剧并不只是给叶芝带来技术和美学层面的启发,而是在纵深向与其一直关注的民族政治和神秘哲学契合。能剧进一步印证和深化了叶芝将剧场作为仪式表演的理念。本文拟分析叶芝仪式剧场观念的缘起、发展与主要诉求,以《在鹰井畔》一剧为例考察叶芝如何借用能剧形式打造仪式表演的深层剧场,激发民族意识和情感。同时,本文也参考哲学与人类学方面对仪式表演的研究,分析叶芝的仪式剧场导致个体减损,产生非理性、极容易被附体的人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剧场政治论文参考文献
[1].李元.改编的政治——析当代爱尔兰剧场中的古希腊悲剧改编[J].外国文学.2019
[2].李元.“我召唤心灵之眼”——从《在鹰井畔》看叶芝的仪式剧场与民族政治[J].国外文学.2019
[3].鲁明军.全景:视觉——剧场与监控的政治[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8
[4].王琦.浅谈政治剧场与政治性的民众剧场[J].戏剧之家.2018
[5].汤锋旺,朱仁显.叙事、实践与展演:李光耀葬礼中的“剧场政治”[J].东南亚研究.2017
[6].织工.“时代转折点”、政治剧场与观看之道——2017柏林戏剧节观后[J].戏剧与影视评论.2017
[7].壱岐一郎,乌兰图雅.日本“剧场型”政治与右翼势力发展——以2016年参议院议员通常选举和东京都知事选举为例[J].东北亚学刊.2017
[8].贾颖.偶戏与西方政治剧场的相遇[J].剧作家.2017
[9].刘涛.身体抗争:表演式抗争的剧场政治与身体叙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
[10].杨小雪.政治剧场与影像入侵──阿维尼翁戏剧节印象[J].戏剧与影视评论.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