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主义论文-程曼丽

列宁主义论文-程曼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列宁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列宁主义,中国化

列宁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程曼丽[1](2019)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可忽视列宁主义——兼谈从马克思主义的苏俄化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全称应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观"。当下有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研究中出现了"讲马恩多、讲列宁少""讲观点多、讲关联少""讲理念基础多,讲发展过程少"等问题。本文针对此问题,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从苏俄化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指出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时,不能分割列宁主义的作用与影响,应当坚持历史的、全面的研究视角,实事求是地做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研究。(本文来源于《新闻与写作》期刊2019年11期)

王雪冬[2](2019)在《从卢卡奇到伊格尔顿: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列宁主义的批判与阐扬》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2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结合西方社会的客观形势和现实问题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各具特色的理论"重释"和体系"重建"。在这一"重释"和"重建"过程中,他们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如何看待列宁和列宁主义的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思想流派,其理论家从不同立场和视角出发对列宁主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判或阐扬。对此,我们应进行必要的科学分析,既要肯定其中的合理成分,也要揭示其中的某些理论错误,从而恢复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一个整体思想体系的理论地位。(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期刊2019年03期)

[3](2019)在《“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6月29日上午,由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在辽宁大学蒲河校区蔡冠森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顾海良教授、辽宁大学校长潘一山教授、西南财经(本文来源于《经济学家》期刊2019年08期)

钟玉,高龙彬[4](2019)在《李大钊、红色之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日本、法国和俄国叁个渠道。其中,俄国渠道既有理论传播,又有具体实践,是两者的结合。中东铁路曾作为"红色之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实践的一个通道。哈尔滨是"红色之路"的枢纽。俄国十月革命前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中,李大钊发挥了主导作用。李大钊在与哈尔滨、"红色之路"的互动中传播和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本文来源于《潍坊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银常[5](2019)在《创新扩散视角下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近代中国的扩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17年11月7日,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工人阶级发动了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此,当时的中国受到"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开始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近代中国的早期扩散渠道主要依靠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相对优势主要体现在其先进性,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扩散的相容性和可试验性主要体现在当时中国现存价值观、经济和阶级基础上;同时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的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都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扩散提供了可观察性。(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17期)

康文龙[6](2019)在《五四运动与列宁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而作》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运动是列宁主义中国传播史上的重要分界点:在五四运动之前,列宁主义已经在传播,但主要的舆论氛围还只是把十月革命当成俄国发生的一场政变,缺乏将其与中国命运联系起来的认识;五四运动之后,一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先进价值观"注入到中国社会,列宁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列宁的着作开始中译,俄国越来越引起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关注,实践形态的俄国道路开始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知晓,从而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整体走向。(本文来源于《嘉兴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禚明亮,赵金山,刘蕾[7](2019)在《印度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点、政治立场和政策主张》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社会主义运动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目前印度政坛较为活跃的左翼政党之一。该党的基本观点、政治立场和政策主张主要包括对印度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对印度资产阶级统治阶级的分析和批判、对印度革命面临的基本任务和斗争策略的认识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主张等。(本文来源于《上海党史与党建》期刊2019年05期)

张艳艳[8](2019)在《齐泽克的列宁主义革命观》一文中研究指出2000年以来,齐泽克与拉克劳、墨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分道扬镳。在向经典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回归过程中,齐泽克形成了对资本主义世界极具批判性的革命思想。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福山断言了“历史的终结”之后,以齐泽克、朗西埃、巴迪欧为代表的西方左翼又提出来“政治的终结”。他们认为,后政治时代,正是因为政治的不复存在,才导致了资本的肆虐和资本主义的制度性倾轧。不同的是,前者预言了资本主义的胜利,而后者则宣告了资本主义的失败。齐泽克称这个时代是后政治时代。从个体的现实命运出发,政治的失效与市场的自由放任同时压缩了个体的生命空间。原本感性的私人活动在市场食利逻辑的驱使下,变得冷漠无情。功利、理性、幸福最大化的生活状态既成了社会的管理要求,也成了个人的生活愿望。与此同时,私人空间越来越少,生存性压迫已经足以让人不再思考自由。齐泽克批判了资本主义消费世界对主体的操控,强调自由意志和主体性恢复的重要性。为了恢复真实的政治,唤醒民众的主体性力量,齐泽克要求“灰色地带”的新无产阶级进行一场置换现实的革命。基于对“突破资本主义”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古老命题的回应,一方面,齐泽克将视野放在“政治已经不再可能”的资本主义社会,极力挖掘后政治时代资本主义隐蔽的现实矛盾与奴役,用一种精神分析的方式来重新思考马克思时代至今的历史难题——如何加快资本主义走向灭亡。另一方面,在对资本主义现实表示绝望之时,齐泽克又强调“重述列宁”是突破资本主义的唯一出路。他把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看成真正的革命性“行动”。因为十月革命不仅彻底的改变了以往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面貌,还带来了社会主义这个巨大的新“事件”。齐泽克推崇列宁这种创造行动与事件的勇气,认为这种“背叛式”的回归才是对马克思主义真正的坚持。在最终的政治和理论归宿上,齐泽克坚信自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他强调,共产主义的实现只能在现实的社会运动中进行,在不可能性中打开某种可能性。立于现实,齐泽克是战斗的政治家,立于思想,齐泽克是批判的哲学家。齐泽克革命思想对于资本主义现实的挖掘、对于列宁思想的激活以及对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阐释与思考,对于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梁德学[9](2019)在《列宁主义与苏区党报:中央苏区“新闻干部”对列宁报刊思想的理解与执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早期进程中,列宁主义中所关涉的党报学说影响甚大,中共党报理论事实上也主要建基于列宁党报学说。但对相关议题,目前学界讨论较少,即便有所涉及,也大多以延安时期为起点或重点,忽略了中央苏区时期党的"新闻干部"所进行的列宁主义式党报实践,也忽视了延安新闻事业与中央苏区党报列宁主义式实践的内在关联及演变关系。本文尝试以中央苏区"新闻干部"及其对列宁党报学说的理解与执行为线索,对列宁主义对苏区党报理论与实践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初步梳理和分析。(本文来源于《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韩彩霞[10](2019)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学的若干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的开展直接关乎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当下高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存在着授课内容重复、讲授方法不灵活、课堂效果不显着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就目前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力求提出一些有效见解,以适应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使当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课发挥出其应有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列宁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2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结合西方社会的客观形势和现实问题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各具特色的理论"重释"和体系"重建"。在这一"重释"和"重建"过程中,他们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如何看待列宁和列宁主义的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思想流派,其理论家从不同立场和视角出发对列宁主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判或阐扬。对此,我们应进行必要的科学分析,既要肯定其中的合理成分,也要揭示其中的某些理论错误,从而恢复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一个整体思想体系的理论地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列宁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1].程曼丽.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可忽视列宁主义——兼谈从马克思主义的苏俄化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J].新闻与写作.2019

[2].王雪冬.从卢卡奇到伊格尔顿: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列宁主义的批判与阐扬[J].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9

[3]..“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J].经济学家.2019

[4].钟玉,高龙彬.李大钊、红色之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实践[J].潍坊学院学报.2019

[5].李银常.创新扩散视角下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近代中国的扩散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

[6].康文龙.五四运动与列宁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为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而作[J].嘉兴学院学报.2019

[7].禚明亮,赵金山,刘蕾.印度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观点、政治立场和政策主张[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9

[8].张艳艳.齐泽克的列宁主义革命观[D].兰州大学.2019

[9].梁德学.列宁主义与苏区党报:中央苏区“新闻干部”对列宁报刊思想的理解与执行[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

[10].韩彩霞.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学的若干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

标签:;  ;  ;  

列宁主义论文-程曼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