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半分布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态互馈模拟,水资源,半分布式综合调度模型,水资源再生
半分布式论文文献综述
姬志军,王畅[1](2019)在《基于动态互馈模拟的半分布式水资源综合调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区域水资源循环过程呈现显着二元特性,自然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间存在互相影响与制约的关系,因此需深入研究自然水循环与社会水循环间的动态互馈关系。为此,设计了基于动态互馈模拟的半分布式水资源综合调度模型,采用"实测、分离、聚合、建模、调控"的水资源循环时序动态反馈模拟方法设计调度模型架构,调度模型包括产汇流模块、再生水模块及水资源调度模块,基于单元内部的运算特征、单元间的运算特征和与河道汇流循环特征完成水资源系统单元的动态、联动、互馈的水资源模拟与调度。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模型径流模拟平均误差率为4.25%,水资源调度总量误差为1.46%,达到水资源调度的要求;且与对比模型相比独具动态互馈功能,模拟与调度性能更优。(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薛冰贤,陈喜,陈曦,张志才,程勤波[2](2019)在《考虑山坡和洼地水力联系的半分布式喀斯特水文模型——以陈旗流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峰丛喀斯特流域山坡、洼地地貌特征,构建了反映导水介质慢速、快速水流入渗补给和蓄泄特征以及山坡-洼地水力联系的半分布式水文模型。根据贵州省普定陈旗流域出口断面实测流量和洼地地下水位观测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和优选,计算山坡、洼地多重径流成分。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流量以及地下水动态过程;山坡是流域的重要补给源,其水量占总水量的76%;山坡、洼地地表径流、快速径流、慢速径流占总水量比例分别为3.8%、71.8%,24.4%,反映了喀斯特地区裂隙管道快速流对陡涨、陡落流量过程的控制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03期)
李晶晶,陈华,许崇育,赵浩源,李璐[3](2019)在《大尺度半分布式WASMOD模型汇流方法改进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WASMOD水量平衡模型,能满足流域尺度、区域尺度甚至全球尺度的水文模拟,已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日模型汇流算法没有考虑不同流域地形对流速影响程度的差异。本文以长江流域的湘江、汉江和雅砻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建立半分布式日尺度WASMOD模型,通过考虑流域下垫面的影响,研究和改进模型的汇流算法,并比较分析模型汇流方法改进前后的径流模拟效果。结果表明:原模型汇流算法不能适应多种地形情况下的汇流计算,在部分流域计算得到汇流时间相较实际经验值偏长;改进后的模型能合理计算流域汇流时间,从而提高径流模拟精度;汇流算法的改进提高了模型的适用性,改进后的模型能够适应多种地形情况下的径流模拟。(本文来源于《水资源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朱子唯,杨侃[4](2018)在《半分布式新安江模型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利用数字高程模型技术(DEM)的基础上提取数字流域,将分布式单位线模型应用于新安江模型汇流计算模块,构建基于分布式单位线模型的半分布式新安江模型预报方案。在河南省竹竿河流域的应用结果表明:率定期洪峰流量合格率为88.24%,洪峰时间合格率为94.12%;检验期洪峰流量合格率为85.71%,洪峰时间合格率为85.71%。因此,将该模型应用于新安江模型汇流计算模块切实可行,且得出的半分布式新安江模型模拟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江苏水利》期刊2018年11期)
王加虎,袁莹,李丽,徐秀丽,习雪飞[5](2016)在《用半分布式汇流结构改善新安江模型参数外推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提高新安江模型参数外推能力的研究工作。借鉴半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汇流计算思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提取流域特征、进而计算出流域的时段单位线,并据此修改新安江模型的汇流计算模块。选择资料条件较好的黑龙江省南岔站作为假定的无径流资料的目标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确定其上游的带岭站为参证站,利用参证站率定新模型参数、参数移用到目标站后模拟多场次洪,并与目标站的实测径流数据做比较。结果表明,搭配新汇流结构的新安江模型,其参数在空间上具备一定的外推能力,相对于改进前的新安江模型,改进后的模型参数外推后在峰量、过程的拟合精度上有了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6年06期)
刘双,谢正辉,曾毓金[6](2016)在《基于神经网络与半分布式水文模型相结合的缺资料区径流估计模型——以莺落峡流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黑河上游莺落峡流域海拔较高区域降水缺测问题,基于半分布式水文模型TOPMODEL,利用神经网络(ANN)融合海拔较高区模拟降水与流域稀疏站点观测作为降水输入计算产汇流,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参数全局优化以同时率定TOPMODEL与ANN参数,从而构建基于ANN与半分布式水文模型TOPMODEL相结合的径流估计模型P-NN-TOP.利用1990—1995年莺落峡水文控制站观测日径流进行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利用1996—2000年的相应观测进行模拟验证,并借助所发展模型P-NN-TOP对2001—2010年的日径流进行估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模型率定和验证期,新发展的P-NN-TOP模型较其他模型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观测站点稀疏情况下能较好地融合站点观测和模式模拟信息;并在兼具输入数据可获取性的同时提高了径流模拟的精度.此外,结果还显示2001年为模拟与观测日径流相关性的年突变点并从2004年开始明显降低,与上游水电站的开发使用在时间上基本一致,表明所发展的P-NNTOP模型能较为合理描述2001—2010年出山流量日变化,在探索径流估计新方法的同时也为类似流域的洪涝预警和水资源调配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赵光,郭卫斌,李建华,罗飞,范贵生[7](2015)在《一种半分布式光纤网络资源智能化管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光纤网络资源管理方法无法有效地保证数据准确性及灵活处理复杂多变的现场状况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半分布式光纤网络资源智能化管理方法。该方法利用光纤网络区域化管理的特点,对光纤资源信息库中的资源数据按照区域进行数据块划分,将数据块副本分布存储于智能管理终端节点中。基于该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智能化光纤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对该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半分布式光纤资源方法在性能指标上达到了光纤网络的管理标准,并能够很好地解决光纤网络管理的瓶颈问题。(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邓海[8](2015)在《半分布式P2P存储系统安全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中的数据量呈现爆炸性的增长,海量数据的出现对网络的存储容量以及存储空间的可扩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基于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的存储体系越来越不适应海量数据的存储。所以,基于对等网络(P2P)的存储技术应运而生,为网络中海量数据的存储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虽然P2P存储技术有了较大进步,但是P2P存储系统仍存在着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问题。P2P存储系统开发之初,设计人员主要关注的是系统功能的可用性,而忽视了一些安全因素,并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安全协议规范。所以,目前大部分的P2P存储系统缺少较高的协作以及安全保障机制,从而引起了P2P存储系统中的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包括数据保密、身份假冒以及信息的篡改等安全问题。针对P2P存储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本文首先研究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的P2P分布式存储系统,然后分析了半分布式P2P存储系统所特有的安全问题,最后对半分布式P2P存储系统中的数据安全以及身份认证问题展开研究。为了解决P2P存储系统中的数据安全问题,本文将半分布式P2P存储系统和密文排序检索相结合,提出了半分布式P2P密文排序检索系统,保证了节点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本方案通过使用双树索引结构使节点资源索引库的建立、修改以及资源信息的检索效率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此外,本文在提出的系统中添加了一个身份认证分发中心,限制了网络中节点身份随意生成,为节点的认证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基础。针对半分布式P2P存储系统中节点身份认证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基于哈希函数的双向认证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节点间双向认证协议。该协议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以及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抵抗离线口令猜测攻击、中间人攻击、假冒用户攻击、假冒服务器攻击等攻击方法,并具有前向安全性。(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11-01)
张先富[9](2015)在《基于HSPF半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新立城水库流域水环境模拟及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为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当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时便会造成水环境恶化。中国目前面临叁大水问题,即干旱缺水、洪涝灾害和水环境恶化。水环境恶化最直接、最主要的表现是水资源量的短缺和水质的下降。“水质型缺水”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水污染不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经济损失,影响社会稳定,而且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水环境模拟是开展水环境评价、水质预测和预警,制定水环境规划和水污染控制方案的主要技术手段。本文选择新立城水库流域为研究区域,对流域进行水环境现状分析,应用半分布式水文模型HSPF开展流域水环境综合研究,对流域内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量化分析,利用模型手段研究流域最佳管理措施的空间配置问题,利用污染负荷模拟结果计算新立城水库水环境容量,为流域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决策依据。(1)新立城水库流域水环境现状分析,主要包括湖沼学特征分析、水环境质量评价、富营养化评价及水环境问题归因分析。湖沼学特征分析主要包括水质变量关系特性、水质时空变化特征、水力停留时间以及水温分层结构。利用SPSS统计检验方法对水库水质变量进行区域、季节和年的差异显着性分析:透明度(SD)、水温(T)、叶绿素(Chl-a)、粪大肠菌群(FC)、溶解氧(DO)、pH、氨氮(NH3-N)、总磷(TP)季节变化差异显着(P﹤0.05);Chl-a、DO、pH、NH3-N、总氮(TN)、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年变化差异显着(P﹤0.05);除SD外,其余水质指标区域变化无显着差异(P>0.05)。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水质变量间相关性:SD与Chl-a(P﹤0.05)、T、FC和pH成负相关(P﹤0.01),与DO成正相关(P﹤0.01)。T与Chl-a、FC和pH成正相关(P﹤0.01),与DO成负相关(P﹤0.01)。Chl-a与FC成正相关(P﹤0.01),与DO成负相关(P﹤0.01)。FC与pH成正相关(P﹤0.01),与DO成负相关(P﹤0.01)。DO与pH成负相关(P﹤0.05)。NH3-N与TN(P﹤0.05)和TP成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水库水质按成分可解释为生物因子和营养因子两大主要成分,得分排序显示水库水质枯水期好于丰水期。根据新立城水库水流特性,计算其平均水力停留时间为518d。水库水温数据显示,新立城水库无稳定分层结构,只存在变温层,水温随季节变化,影响范围从表层延伸至水底。基于改进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新立城水库水质达到Ⅱ或Ⅲ类,水质较好。沿着水库纵轴方向从上游到坝前,水质趋于变好,表征水库具有自净能力。基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的富营养化评价结果表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丰水期高于枯水期,上游河流区相对高于下游湖泊区,水体大多时期处于中营养水平。影响新立城水库水环境状况的主要因素有:降雨径流;水库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市政配套设施不足;水库流域的土地利用格局;水库流域内多源污染与岸线硬化;底泥释放。(2)基于HSPF模型的新立城水库流域水环境研究。通过构建流域空间和属性数据库,建立新立城水库流域HSPF模型,模拟水文、泥沙、水温、水质过程,并对模型进行校准和验证,采用相对误差Re、相关系数R和纳什效率系数Ens对模拟效果进行评价。水文模拟基于PEST自动率定和手动微调,分别对年径流总量、季节径流总量、月径流总量和日径流量进行校准和验证。年径流总量校准期和验证期相对误差都在±10%以内,分别为-0.41%和-9.31%,模拟效果非常好。季节性径流总量校准期冬季和夏季相对误差为-10.86%~18.89%,验证期冬季和夏季相对误差为-19.36%~-5.90%,模拟效果均达到合理以上。月径流总量校准期相关系数为0.984,纳什系数为0.95,验证期相关系数为0.936,纳什系数为0.87,模拟效果均达到好以上。日径流量校准期相关系数为0.932,纳什系数为0.87,验证期相关系数为0.927,纳什系数为0.86,模拟效果为非常好。泥沙模拟校准期相关系数为0.89,纳什系数为0.73,验证期相关系数为0.982,纳什系数为0.80,模拟效果均为好。水温模拟校准期相关系数为0.983,纳什系数为0.96,验证期相关系数为0.919,纳什系数为0.84,模拟效果为好以上。水质模拟结果表明:NH4-N校准期相关系数为0.961,纳什系数为0.85,验证期相关系数为0.877,纳什系数为0.66,模拟效果分别为好和一般;NO3-N校准期相关系数为0.958,纳什系数为0.78,验证期相关系数为0.927,纳什系数为0.82,模拟效果均为好;TN校准期相关系数为0.892,纳什系数为0.61,验证期相关系数为0.865,纳什系数为0.64,模拟效果均一般;TP校准期相关系数为0.979,纳什系数为0.92,验证期相关系数为0.932,纳什系数为0.79,模拟效果达到好以上。总体上,HSPF模型模拟效果良好,满足模拟精度要求。(3)新立城水库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分析与情景模拟。依据已校准和验证的HSPF模型,对新立城水库流域2010~2013年入库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估算,分析非点源污染负荷时空变化特征,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负荷的影响,通过情景模拟研究最佳管理措施的应用与空间配置。在不考虑点源污染负荷的条件下,流域内入库泥沙负荷年平均为26225t,TN负荷年平均为200t,TP负荷年平均为24.39t。非点源负荷与降水时间变化一致,峰值一般出现在丰水期(6~9月),其中泥沙负荷占全年负荷的71%~95%,TN负荷占全年的49%~55%,TP负荷占全年的75%~94%。水系最上游子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最大,是流域非点源污染治理的重点。非点源污染负荷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对非点源污染贡献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农业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利用BMP模块模拟缓冲带、人工湿地、草沟和生物滞留设施4种最佳管理措施(BMPs)对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缓冲带对非点源负荷的综合削减效果最好,人工湿地次之,草沟和生物滞留设施对泥沙颗粒的拦截效果较好。HSPF模型以子流域单元作为BMP管理单元,上下游单元可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特点选择相同或不同的BMP,通过设定BMP应用面积比例来模拟BMP的空间优化配置。(4)新立城水库水环境容量计算。基于HSPF模型以2013年为现状年,预测2020年不同降水频率(丰水年P=20%、平水年P=50%、枯水年P=75%)下TN和TP污染负荷及相应水环境容量。现状年TN和TP入库负荷分别为227.30t和28.74t,相应水环境容量分别为2526.45t和525.33t。2020年20%频率下TN和TP入库负荷分别为268.57t和37.36t,相应水环境容量分别为2210.09t和441.17t。2020年50%频率下TN和TP入库负荷分别为244.65t和21.95t,相应水环境容量分别为2175.89t和459.33t。2020年75%频率下TN和TP入库负荷分别为218.74t和9.29t,相应水环境容量分别为2177.96t和451.81t。现状年与预测水平年的水环境容量呈动态变化,各年污染指标的水环境容量大于同期入库污染负荷。稀释容量小于自净容量,表明自净作用在水库水体净化过程中占优势地位。年内汛期水环境容量大于枯水期。不同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取值会影响自净容量大小。新立城水库水环境容量与降水频率、水量过程、污染负荷及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等因素有关。提高水环境容量的措施包括生态保护措施、环境管制措施和生态修复措施,可采取多种措施组合方式提高库区水环境容量。综上所述,本文以新立城水库流域为研究对象,应用半分布式水文模型HSPF开展流域水环境综合研究,首次系统模拟了新立城水库流域内水文、泥沙、水温、水质过程,经模型校准和验证,模拟效果良好。首次应用HSPF软件包BMP模块用于模拟新立城水库流域最佳管理措施研究,通过情景模拟探讨了BMP空间优化配置。首次将HSPF污染负荷模拟结果用于新立城水库水环境容量计算。本研究为HSPF模型在我国流域模拟与管理研究方面的推广应用提供实例借鉴。(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5-06-01)
张洪[10](2015)在《半分布式TOA-DOA多点协同定位算法研究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无线局域网的定位服务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车辆导航与避险、消防救灾、海洋救援、无人机导航与通信等领域显示出了巨大活力,开拓并推动了无线局域网定位技术的发展应用。无线局域网定位技术也引起了各国和各研究机构的重视,其中移动Ad hoc网络(Mobile Ad hoc Network,简称MANET)是其中研究的热点。目前对MANET网络的研究,大多基于GPS定位来获取网络节点的位置。本文研究在不使用GPS和其它外部定位系统情况下,MANET在视距环境下的定位算法以及非视距环境下的定位算法两部分。本论文结合MANET移动性和无中心基站的特点,本文将介绍一种视距二维环境下的定位算法——半分布式TOA-DOA多点协同定位算法。该算法是一种多数据融合的TOA-DOA定位算法,基于单基站获得的位置信息,以数据融合思想为核心,利用多个基站点对同一目标测得的位置信息进行数据融合。算法包括选择参考点、定位基站点、定位目标点3个步骤。基于以上的基本理论算法,本文将对参考点选择、坐标系同向以及利用中间节点定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卡尔曼滤波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以及联邦滤波器对定位算法进行优化,以提高算法的性能和定位的精度。本论文将利用RSS参数与现有数据融合技术进一步运用到定位中,构造多层数据融合模型,提出LRRF算法以消除或减小非视距误差,改善定位稳定性和精确度,并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本论文对TOA-DOA定位算法进行了性能仿真,同传统的TOA定位算法进行了比较,稳定性更好。联邦滤波器对TOA-DOA定位算法结果的优化,使性能有了提高,比单一卡尔曼滤波和扩展卡尔曼滤波,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非视距下的冗余RSS数据融合,能有效减低非视距误差,提高精度。结果显示TOA-DOA定位算法,可以运用到中小规模MANET网络环境。本文研究对无线自组网的定位算法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03-01)
半分布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峰丛喀斯特流域山坡、洼地地貌特征,构建了反映导水介质慢速、快速水流入渗补给和蓄泄特征以及山坡-洼地水力联系的半分布式水文模型。根据贵州省普定陈旗流域出口断面实测流量和洼地地下水位观测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和优选,计算山坡、洼地多重径流成分。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流量以及地下水动态过程;山坡是流域的重要补给源,其水量占总水量的76%;山坡、洼地地表径流、快速径流、慢速径流占总水量比例分别为3.8%、71.8%,24.4%,反映了喀斯特地区裂隙管道快速流对陡涨、陡落流量过程的控制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半分布式论文参考文献
[1].姬志军,王畅.基于动态互馈模拟的半分布式水资源综合调度模型[J].水利水电技术.2019
[2].薛冰贤,陈喜,陈曦,张志才,程勤波.考虑山坡和洼地水力联系的半分布式喀斯特水文模型——以陈旗流域为例[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
[3].李晶晶,陈华,许崇育,赵浩源,李璐.大尺度半分布式WASMOD模型汇流方法改进与应用[J].水资源研究.2019
[4].朱子唯,杨侃.半分布式新安江模型应用研究[J].江苏水利.2018
[5].王加虎,袁莹,李丽,徐秀丽,习雪飞.用半分布式汇流结构改善新安江模型参数外推能力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6
[6].刘双,谢正辉,曾毓金.基于神经网络与半分布式水文模型相结合的缺资料区径流估计模型——以莺落峡流域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7].赵光,郭卫斌,李建华,罗飞,范贵生.一种半分布式光纤网络资源智能化管理方法[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8].邓海.半分布式P2P存储系统安全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
[9].张先富.基于HSPF半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新立城水库流域水环境模拟及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5
[10].张洪.半分布式TOA-DOA多点协同定位算法研究与仿真[D].电子科技大学.2015
标签:动态互馈模拟; 水资源; 半分布式综合调度模型; 水资源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