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凝土型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钢纤维,FRP筋,高强混凝土,抗弯性能
混凝土型梁论文文献综述
王菊蕊,周立群[1](2019)在《FRP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梁抗弯性能及在T型梁桥施工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在混凝土梁中加入不同含量的FRP筋钢纤维,研究其对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的影响。通过与试验对比分析,探索了FRP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并分析了其在T型桥施工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FRP筋钢纤维混凝土在受压的过程中会出现几种破坏形式,不仅有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不足,同时混凝土在受压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混凝土压碎的情况;混凝土中加入FRP筋能够有效的限制混凝土的裂缝的发展,对于其抗弯承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升。FRP筋钢纤维混凝土相比普通混凝土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都有所增加,FRP筋钢纤维体积含量分别为0.2%、0.4%、0.6%、0.8%的混凝土的开裂荷载分别提高了19.1%、28.1%、57.4%、35.2%。(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尹建国,侯荣伟[2](2019)在《预应力混凝土U型梁C55高强度混凝土配合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30m大跨度单线预应力简支U型梁混凝土属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55,同时U型梁又是一种薄壁结构,对混凝土质量要求非常高,为防止梁体出现裂纹,需在梁体混凝土里添加聚丙烯纤维。U型梁梁体混凝土的配制在整个工程中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来源于《居舍》期刊2019年27期)
刘林芽,王璇,秦佳良[3](2019)在《不同激励下橡胶混凝土轨道板对轨道交通箱型梁减振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激励下橡胶混凝土轨道板对轨道交通箱型梁的减振效果,基于UM和ANSYS相结合的联合仿真方法,建立车-轨-桥耦合模型获取轮轨垂向力,考虑橡胶混凝土轨道板和普通轨道板2种轨道板,分别计算列车荷载和移动常力作用下箱型梁的振动响应,并通过插入损失分析评价不同激励下橡胶混凝土轨道板的减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激励作用下,橡胶混凝土轨道板都对轨道交通箱型梁结构有较好的减振效果。与列车荷载相比,移动常力会高估橡胶混凝土轨道板的减振效果。在用插入损失评价减振效果时应尽可能选择与现场条件符合的激励才能得到实际的减振效果。(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马利君,李盼到,徐艳玲[4](2019)在《城际铁路预应力混凝土U型梁主要力学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应力混凝土U型梁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中已普遍应用。而城际铁路因设计时速、车辆尺寸、轴重、桥面布置、运营管理等方面与城市轨道交通均存在较大差别,尚无预应力混凝土U型梁在城际铁路中应用的先例,无成熟的设计经验可遵循。本文通过杆系模型、实体模型、足尺寸试验等不同结构模型分析U型梁的受力特点、承载能力、防撞能力,验证U型梁可满足城际铁路的使用要求,为日后的广泛应用总结相关设计参数和经验,可为相关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特种结构》期刊2019年04期)
毕继红,陈刚,逯鹏,孔强,常小飞[5](2019)在《轨道交通预制U型梁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研究及其微观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轨道交通预制U型梁施工对混凝土早期力学性能、耐久性及抗裂性要求严格。通过改变混凝土胶凝材料用量,调整矿物掺料种类及掺量,掺入聚丙烯纤维等方式对混凝土进行配比优化研究,并利用扫描电镜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预制U型梁混凝土应采用矿粉、粉煤灰双掺,胶凝材料总量控制在490 kg/m3左右,早期强度及弹性模量满足生产需求,且耐久性良好;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可以在混凝土内形成叁维的乱向结构体系,显着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配比优化后混凝土水泥石微观结构致密,水泥石与骨料结合紧密。(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19年06期)
郑宏,蒋璐,刘智超,陈鹏[6](2019)在《新型装配式方钢管混凝土柱-H型梁空间节点滞回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型装配式方钢管混凝土柱-H型梁空间连接节点,设计了2个系列的节点试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件进行模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得到的节点破坏形态、滞回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选取新型中层空间连接节点来研究此类新型空间节点的滞回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平面节点与空间节点的破坏模式一致,均为梁端塑性铰破坏;角柱节点的滞回性能弱于平面节点,边柱与中柱节点的滞回性能与平面节点相似。(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11期)
王学博,杨亮亮,李全乐[7](2019)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U型梁竖向静载弯曲试验加载方案比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U型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上部结构,具有景观效果好、隔声降噪、安全性高、功能性强、经济性好等特点,但其力学特征复杂。为研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U型梁的力学性能,针对其特点,给出了叁种竖向静载弯曲试验加载方案:堆载方案、自平衡反力架方案、抗拔桩门式反力架方案,并利用加权平均数理统计理论,对各加载方案从力学性能、安全性、经济性、应用性四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比选,最终选出抗拔桩门式反力架加载方案为最优方案,可为同类项目试验加载方案分析及选定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09期)
殷鑫[8](2019)在《叁跨混凝土T型梁桥桥跨结构动静荷载试验评定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道路交通量与日俱增,许多服役期的桥梁已不堪重负,交通量与日俱增使桥梁出现各种病害,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受到威胁,因此,当前对桥梁的安全评估越来越显得重要。本文以某3×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型梁桥为工程背景,围绕桥梁的动力特性检测及桥面承载力检验等方面,进行对桥梁动静荷载试验的理论分析研究。本文首先阐述国内外对桥梁检测与桥梁安全性能评估的发展历程,探究国外桥梁检测方面的先进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内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对比与分析,介绍桥梁荷载试验的基本理论,引入桥梁单元动力学的知识,搭建了桥梁有限元分析框架;最后通过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该3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型梁桥桥面模型,按桥梁设计规范进行内外力组合,对桥面静荷载及动荷载进行验算,从而了解该桥梁的安全状况;针对该桥梁存在的状况,将实际的静荷载试验方案通过有限元模型的方式模拟出来,获取桥梁的挠度曲线及应力应变曲线,并将实测数据和经模型模拟计算出的结果进行比对,通过比对结果可以了解桥梁的实际运营状况,以此对桥梁的承载力进行评定。在动荷载试验中,将实际的汽车移动荷载试验通过有限元模型的方式进行动荷载试验模拟,并通过桥梁的前十阶振型,获得桥梁的具体动载特性,对桥梁的动力特性进行评定。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理论计算与施工现场实地试验进行对比的方法,对待测桥梁的承载力及动力特性状况进行评判,以确保桥梁结构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浙江海洋大学》期刊2019-03-01)
李新[9](2019)在《预应力混凝土槽型梁温度效应及温控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预应力混凝土槽型梁因其底板轻薄、外形美观、建筑高度低等优点被广泛运用。槽型梁属于薄壁混凝土结构,由于其截面尺寸较小,水化热峰值温度较低,人们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常常忽视其温度效应的影响,认为它并不会因此产生裂缝,事实上,已有多个案例表明薄壁混凝土结构同样会产生温度裂缝,故探讨温度效应对槽型梁的影响十分必要。本文以宁波某快速路工程为背景,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35m混凝土槽型梁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其温度效应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跟踪监测槽型梁水化热和日照温度场。通过对实测温度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了槽型梁水化热和日照温度场的发展规律。(2)模拟槽型梁水化热反应,分析槽型梁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化热温度场和应力场。结果表明:温度场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证明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槽型梁梁端和翼缘棱角位置产生的温度应力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密切关注该位置的混凝土变化情况;施工方案调整后,槽型梁最大温度应力减小了0.31MPa,水化热效应得到了一定的缓解。(3)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环境温度、风速、入模温度、水泥用量等因素对槽型梁水化热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温控措施。结果表明:环境温度过低、风速过大、混凝土入模温度过高、单位体积混凝土水泥用量过多都会使得槽型梁水化热效应向着不利的方向发展,故在实际工程中应当采用遮盖保温层、冷水拌合混凝土、夜间浇筑、掺加粉煤灰等措施来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4)利用ANSYS建立更为合理的槽型梁叁维日照模型,模拟分析槽型梁在日照作用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结果表明:槽型梁底板和翼缘混凝土上表面因阳光照射时间长、角度小等原因与梁端混凝土形成了较大的温度梯度,产生了较大的温度应力;槽型梁在夏季高温工况下的最大温度应力达到了3.08MPa,可能导致温度裂缝的产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3-01)
古沂函[10](2019)在《冲击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T型梁动态响应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世界范围内交通意外、恐怖袭击等事故频发,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其服役期间面临着极端冲击荷载的威胁。各种冲击荷载对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钢筋混凝土T型截面梁由于自重轻、抗弯强度与矩形梁相当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地下人防工程等建筑结构。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钢筋混凝土T型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静态领域,对其在冲击荷载下的动态力学响应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本文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冲击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T型梁的动态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综合分析了梁的不同设计参数(配筋率、配箍率、跨长、边界条件等)和不同冲击工况(冲击质量、缓冲垫板材料、冲击点位置等)对钢筋混凝土T型梁抗冲击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T型梁以及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的抗冲击动力行为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现有文献中试验结果,建立了冲击荷载作用下无腹筋钢筋混凝土T型梁的叁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对其冲击力、支座力、跨中位移、梁的裂缝发展过程和破坏形态、截面损伤评定和能量转化等动力响应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表明,无腹筋钢筋混凝土T型梁受冲击荷载作用时,在腹板剪跨区迅速形成从冲击点45°向下发展的剪切斜裂缝,呈现出典型的剪切破坏模式,T型梁破坏状态与试验基本一致。梁的最大跨中位移模拟计算值与试验值误差约为3.2%。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梁配筋率、配箍率、跨长、边界条件等不同设计参数以及冲击质量、缓冲垫板材料、冲击点位置等不同冲击工况等因素对钢筋混凝土T型梁抗冲击性能的影响。(2)建立了冲击荷载作用下CFRP加固T型梁的叁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并与未加固T型梁进行了对比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外贴CFRP条带加固明显提高了T型梁的整体刚度,使结构塑性变形得到改善。与未加固梁相比,加固梁的最大跨中位移和残余位移分别减小了约7.9%和23.3%,并且梁全跨长的截面损伤因子降低到了0.3以下,有效增强了其抗冲击能力。另外,还进一步研究了CFRP加固方式、加固尺寸、加固层数以及FRP材料种类等因素对CFRP加固T型梁抗冲击性能的影响。(3)建立了冲击荷载作用下预应力T型梁的叁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对不同预应力水平下预应力梁的冲击力、支座力、跨中位移、破坏形态、截面损伤因子等动态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随着预应力的增加,各梁的跨中位移减小,但跨中位移的减小幅度增大,并且裂缝数量明显减少,主斜裂缝开裂程度减轻。此外,还深入研究了不同混凝土强度、预应力筋配筋率、冲击速度等因素对预应力T型梁抗冲击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辽宁工业大学》期刊2019-03-01)
混凝土型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30m大跨度单线预应力简支U型梁混凝土属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55,同时U型梁又是一种薄壁结构,对混凝土质量要求非常高,为防止梁体出现裂纹,需在梁体混凝土里添加聚丙烯纤维。U型梁梁体混凝土的配制在整个工程中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凝土型梁论文参考文献
[1].王菊蕊,周立群.FRP筋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梁抗弯性能及在T型梁桥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公路工程.2019
[2].尹建国,侯荣伟.预应力混凝土U型梁C55高强度混凝土配合比研究[J].居舍.2019
[3].刘林芽,王璇,秦佳良.不同激励下橡胶混凝土轨道板对轨道交通箱型梁减振效果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
[4].马利君,李盼到,徐艳玲.城际铁路预应力混凝土U型梁主要力学性能分析[J].特种结构.2019
[5].毕继红,陈刚,逯鹏,孔强,常小飞.轨道交通预制U型梁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研究及其微观结构分析[J].工业建筑.2019
[6].郑宏,蒋璐,刘智超,陈鹏.新型装配式方钢管混凝土柱-H型梁空间节点滞回性能分析[J].建筑结构.2019
[7].王学博,杨亮亮,李全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U型梁竖向静载弯曲试验加载方案比选研究[J].建筑结构.2019
[8].殷鑫.叁跨混凝土T型梁桥桥跨结构动静荷载试验评定与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9
[9].李新.预应力混凝土槽型梁温度效应及温控措施研究[D].郑州大学.2019
[10].古沂函.冲击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T型梁动态响应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