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伴奏手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戏曲,乐队,配器,伴奏
伴奏手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军[1](2018)在《戏曲乐队配器伴奏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戏曲伴奏不仅对戏曲唱腔起烘托作用,而且也是唱腔不可缺少的部分,戏曲伴奏、戏曲演唱以及唱腔叁者共同将戏曲组成一个整体,缺一不可。本文就乐队配器伴奏手法的艺术特点展开简要的阐述。(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23期)
丁晨[2](2018)在《扬剧乐队及其伴奏手法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扬剧原名"维扬文戏",是在扬州花鼓戏和苏北香火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扬州清曲、民歌小调的艺术养分发展而来。20世纪30年代中期称为"维扬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扬剧。"叁分唱腔、七分场面(场面是过去对乐队的一种称谓)",说明了乐队在戏曲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扬剧乐队的发展衍变与扬州花鼓戏、苏北香火戏和扬州清曲及其乐队的形成和发展休戚相关,经历了从简单的锣鼓伴奏到丝弦伴奏的融合、演变过程。研究扬剧乐队及其伴(本文来源于《中国戏剧》期刊2018年07期)
吴凡[3](2017)在《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手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舒伯特在艺术歌曲创作过程中,钢琴伴奏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采用钢琴伴奏的手法来加深艺术歌曲的魅力和意境,往往需要运用到多种多样的手法。本文正是基于钢琴伴奏的各种手法来对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7年11期)
李丹[4](2016)在《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手法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歌曲当中,钢琴伴奏与歌唱旋律共同完成着音乐形象的塑造,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尤其表现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上。其一,把钢琴伴奏的作用扩大,使它不仅局限于歌唱旋律的附属品,很多时候具有独立的音乐功能性;其二是表现意义强化了,它不再仅局限于托腔辅音,很多时候具有连接、过渡、转换甚至深化的音乐内涵。在钢琴伴奏写作中,舒伯特(本文来源于《音乐天地》期刊2016年04期)
程语[5](2016)在《浅析吕剧中琵琶的伴奏手法及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琵琶是吕剧伴奏中一件重要的乐器。伴随着吕剧的产生和发展,琵琶的伴奏手法越来越丰富。除按照总谱演奏外,琵琶伴奏还有很大的即兴成分。本文从琵琶左、右手的技法切入,通过分析为吕剧伴奏常用的琵琶指法,将实际的演奏法做规律的初探,为琵琶在吕剧中的伴奏更加娴熟提供理论支持。此外,通过分别分析琵琶在吕剧唱腔中的伴奏、在吕剧开幕曲幕间曲与尾声中的伴奏、曲牌伴奏及乐队伴奏四个方面中的手法,总结出琵琶在吕剧表演不同时段中的规律和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央音乐学院》期刊2016-04-01)
袁亚群[6](2015)在《浅析山东琴书与吕剧中的扬琴伴奏手法及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山东琴书与吕剧是山东代表性的说唱曲种与戏曲品种,流传时间都在百年以上并有一定的源流关系。扬琴是两者的主要伴奏乐器。本文从扬琴的伴奏手法和伴奏对扬琴艺术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简要叙述。(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5年10期)
程珑[7](2015)在《豫剧乐队及其伴奏手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豫剧即河南梆子,是河南省中原地区的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从我国戏曲发展的历史来看,豫剧的产生,是在后唐庄宗时期豫剧形成为较完整的戏曲形式,明末清初以清唱为主,清代中叶乾隆、嘉庆年间十分兴盛。20世纪50年代豫剧只在河南省部分地区流传,随着豫剧的悦耳动听和朗朗上口,现在的豫剧不仅传遍了河南全省中原地区,在邻近省市的大部分地区也盛行起来,逐渐发展成为被全国广大人民所喜爱的戏曲艺术了。音乐史家黄翔鹏曾将中国音乐的历史分为叁个大的阶段:“以钟磬乐为代表的先秦乐舞阶段,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阶段,以戏曲音乐为代表的近世俗乐阶段”。所以戏曲音乐的渊源应该是在唐代。(1)豫剧的音乐是构成豫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河南的民歌小调、民间乐曲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中原地区的语言方音、语调语气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它是民间地方音乐的一种。豫剧的音乐分为唱腔音乐、词牌音乐和伴奏音乐叁种,其中豫剧的伴奏音乐又分为打击乐为主的武场音乐和器乐为主的文场两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戏曲乐队和独立的演奏乐队不同,它是用来衬托唱腔、配合动作和渲染剧情的,通过乐队的伴奏,使演员的唱、念、做、打结合在一起。豫剧音乐是豫剧的灵魂,构成了豫剧的主体,对豫剧的存在及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豫剧音乐的伴奏包括手法、场面等多种因素,豫剧音乐的流派包括豫东音调与豫西音调,分别以轻巧华丽与稳重厚实为特点。豫剧以及豫剧音乐的发展任重道远。以打击乐为主的武场音乐是以鼓、板、锣等乐器伴奏,来衬托场上演员的唱腔、念白和身段。武场所用的乐器,一般以鼓、大锣、小锣和钹铙四样乐器组成,传统乐队习惯称打击乐为锣鼓,所以得以记录下来的锣鼓演奏称为“锣鼓谱”,口头传承下来的称为“锣鼓经”,戏曲锣鼓在伴奏过程中分为开唱锣鼓、念白锣鼓、身段锣鼓和开打锣鼓四种。戏曲的演唱、念白、表演、舞蹈和武打等都有很强的节奏性,而豫剧的武场具有节奏鲜明,音响强烈的特点,所以武场的伴奏对豫剧的表演有引导和结束唱腔,伴奏念白加强语气,配合身段动作和渲染情绪、烘托气氛的作用。器乐在戏曲中不仅用于唱腔的伴奏,还要配合演员的身段表演、烘托舞台气氛,场次、段落以及唱、念、做、打之间的转换和衔接作用。以器乐为主的文场音乐是是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和吹管乐器组成的豫剧伴奏体系,主要用来衬托演员在场上的演唱以及整场演出的烘托渲染。拉弦乐器主要是指胡弦类乐器,在豫剧乐队伴奏里主要乐器有板胡和二胡两类,两者以独特的音质,圆润的音色、灵活的技巧和丰富的表现力使得成为豫剧伴奏的主力。早期豫剧的戏班所用乐器没有统一,根据记载和研究,改革以后豫剧的戏班用的文场乐器主要有二胡、月琴、叁弦、唢呐等,打击乐器一般为大鼓、中鼓、小鼓、大锣、小锣、钹、板等。乐队一般人数为七到八个人,有时候会根据演出的剧目需要再临时增减。解放后期,豫剧乐队开始加入板胡,由于板胡音色圆润洪亮,浑厚粗犷,与豫剧的唱腔相符合,所以受到了艺术家和观众的喜爱,并逐渐发成为了豫剧戏班乐队的主要演奏乐器。弹拨乐器是以琵琶和阮为主的伴奏乐器,主要起装饰唱腔和衬托音乐氛围的作用。吹管乐器是以笛类为主的伴奏乐器,作用和弹拨类乐器类似,在豫剧伴奏中起渲染气氛锦上添花的作用。豫剧音乐是豫剧的灵魂,构成了豫剧的主体,对豫剧的存在及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豫剧音乐的伴奏包括手法、场面等多种因素,豫剧音乐的流派包括豫东音调与豫西音调,分别以轻巧华丽与稳重厚实为特点。豫剧以及豫剧音乐的发展任重道远。豫剧音乐的伴奏部分分为唱奏结合、加花衬垫、模拟唱腔、间隙托腔和代替帮腔五部分。一场戏的完美演出,不仅需要演员和乐师的高超技术和丰富经验,更需要乐师和演员日积月累的配合和默契,其中鼓师和琴师是戏曲音乐的继承者、创造者、革新者,他们对演员的艺术创造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豫剧的兴起和繁荣,越来越被全国各地甚至外国友人的接受和喜爱,豫剧乐队的编制也进行了扩大和优化,主要体现在西洋乐器和电声乐器的加入和编制,西洋乐器的加入使得豫剧的音乐演奏更加丰富,例如低音提琴弥补了传统乐队低音乐器的不足,电声乐器的加入主要用于代替和完善打击乐部分,作用于中和传统打击乐声音过大甚至盖过演员演唱的声音这一现象。但是西洋乐器和电声乐器的引进是要遵循乐队演奏的特点适时加入的,在保持豫剧音乐风格的前提上是音乐的表现力更加丰富,重旋律而轻和声,突出戏曲的主旋律,从而使豫剧的音乐更加流畅优美。(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5-05-01)
仲龙[8](2015)在《浅谈民歌作品集《蒙古族民歌精选99首》伴奏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皆在通过对作品集《蒙古族民歌精选99首》的研究,分析赵宋光先生在实际创作中处理歌曲与钢琴伴奏关系的方式方法,并归纳和总结赵宋光先生所编配钢琴伴奏的写作思维与技法。为进一步分析其和声编配技法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黄河之声》期刊2015年02期)
仝敏[9](2011)在《扬琴在江苏梆戏音乐中的伴奏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扬琴是我国民族乐队中弹拔乐器组中的重要组成乐器,约在明末(公元1600年左右)传入我国,最初流行于广州一带,后来普及全国,到目前为止已是大、中、小型民族乐队和绝大多数剧种戏曲乐队及曲艺等乐种、剧中、曲种的主要乐器之一,有些曲种干脆以扬琴命名,如:四川琴书、山东琴书、徐州琴书等,其在乐队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本文来源于《剧影月报》期刊2011年04期)
梁艺红[10](2011)在《瞿希贤合唱曲《把我的奶名儿叫》钢琴伴奏手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以瞿希贤创作的合唱作品——《把我的奶名儿叫》为对象,着重分析作曲家在这首作品中的伴奏写作,解读作曲家在这部作品中运用的伴奏语言,以及简洁、行之有效的伴奏手法,如何巧妙地将伴奏与合唱紧密结合,凸显伴奏的重要作用,最终达到抒情叙事、表达音乐形象的目的。(本文来源于《齐鲁艺苑》期刊2011年02期)
伴奏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扬剧原名"维扬文戏",是在扬州花鼓戏和苏北香火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扬州清曲、民歌小调的艺术养分发展而来。20世纪30年代中期称为"维扬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扬剧。"叁分唱腔、七分场面(场面是过去对乐队的一种称谓)",说明了乐队在戏曲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扬剧乐队的发展衍变与扬州花鼓戏、苏北香火戏和扬州清曲及其乐队的形成和发展休戚相关,经历了从简单的锣鼓伴奏到丝弦伴奏的融合、演变过程。研究扬剧乐队及其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伴奏手法论文参考文献
[1].刘海军.戏曲乐队配器伴奏手法[J].戏剧之家.2018
[2].丁晨.扬剧乐队及其伴奏手法初探[J].中国戏剧.2018
[3].吴凡.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手法研究[J].艺术科技.2017
[4].李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手法解析[J].音乐天地.2016
[5].程语.浅析吕剧中琵琶的伴奏手法及运用[D].中央音乐学院.2016
[6].袁亚群.浅析山东琴书与吕剧中的扬琴伴奏手法及其作用[J].戏剧之家.2015
[7].程珑.豫剧乐队及其伴奏手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5
[8].仲龙.浅谈民歌作品集《蒙古族民歌精选99首》伴奏手法[J].黄河之声.2015
[9].仝敏.扬琴在江苏梆戏音乐中的伴奏手法[J].剧影月报.2011
[10].梁艺红.瞿希贤合唱曲《把我的奶名儿叫》钢琴伴奏手法分析[J].齐鲁艺苑.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