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分级体系论文-谢涵洲,田锋

城市分级体系论文-谢涵洲,田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分级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轨道交通站点,交通与活动空间,站点分级体系

城市分级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谢涵洲,田锋[1](2015)在《基于交通与空间活动功能复合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分级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大中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推进,通过建设大运量的轨道交通来引导城市空间布局是未来规划建设的重要环节。基于轨道交通与活动空间的功能复合,分别以供需匹配、轨道接驳、用地性质及公共空间等多个层次,建立各类功能分级评价指标,构建城市交通轨道站点的评价分级体系。同时,以浙中城市群轨道金义线为例,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测算各个站点的交通与活动空间的指标数据,形成轨道站点分级体系。(本文来源于《交通科技》期刊2015年04期)

孙光华[2](2015)在《公交导向的城市路网分级体系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型城镇化、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五位一体"等宏观政策背景下,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不少城市和地区提出公交都市建设的想法。随着规划范式由"增量规划"向"存量/减量规划"转变,城乡规划方法也由传统的"目标导向"向"问题导向"转变,如何在城乡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通过空间规划设计手段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成为摆在城乡规划工作者面前的问题。国内外城乡规划学者们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如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讨论,比较公认且一致的观点是通过大力发展大运量的公共交通,以公共汽车代替私人小汽车出行,减少出行中的人均道路面积,从而达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目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念是1993年由Peter Calthorpe所提出的TOD模式,强调围绕公共交通站点进行高密度开发,以增加人们乘坐公共交通的可能性,同时通过混合用地布局、小尺度街区等空间手段来降低交通出行数量、减少出行距离、提高步行环境。但传统的TOD模式从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出发,仅仅考虑了交通发生与到达的空间问题,对交通"过程"中的空间问题考虑不够。道路作为交通的空间载体,在交通"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本文希望从城市路网规划的角度,提出利于公共交通发展的措施,以期能够促进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进而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城市路网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确定路网结构,包括布局结构、等级结构和功能结构,但我国在实际工作中仅仅考虑路网等级结构的划分,将城市路网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等级,对路网布局与路网功能考虑不够,且划分方式是以小汽车行驶速度为标准,本质上是小汽车导向的分级体系。国外一些城市在城市路网类型和等级的划分中探索出一些方法,包括考虑路网功能(主导交通方式)、道路区位(两侧用地环境)、交通方式优先级等,对我国路网分级体系的构建具有借鉴意义。因此,本文希望借鉴国外路网分级体系的先进经验,以路网分级体系为突破口,寻求公交导向下的路网规划方法。传统的TOD模式是以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为理论基础,从土地开发的角度提出利于公共交通发展的措施,本文研究公交导向的路网分级体系,是以道路与交通的关系为理论基础,因此,本文首先探讨了道路与交通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在道路与交通的关系方面,本文引入"形式与内容"这对哲学范畴加以讨论,将道路看成交通的"形式",交通看成道路的"内容",认为两者的关系为"交通决定道路,道路反作用于交通"。并对我国道路与交通发展的历程进行梳理,用唯物辩证法中"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加以解释,证明了两者对立统一关系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者的相互作用机制,从"结构主义"和交通"属性"出发,总结出两者相互作用的宏观机制(结构关系)和微观机制(供需关系)。宏观机制表现为路网结构与交通结构的关系,具体分为路网布局结构与交通分布结构、路网等级结构与交通量结构、路网功能结构与交通方式结构;微观机制表现为路网供给与交通需求的关系。宏观机制和微观机制都体现了"交通决定道路,道路反作用于交通"的对立统一关系。基于道路与交通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的理论基础,本文构建了公交导向的路网分级体系,并提出该分级体系下的路网规划方法以及路网公交导向度的评价方法。发展公共交通是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公共交通的发展能够有效缓解并改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然而我国现行路网分级体系存在"路网布局不适应交通分布、路网分级不符合公交导向、路网功能未明确主导方式、路网设施不满足出行需求"等问题,因此需要重新构建公交导向的路网分级体系。本文通过借鉴国外路网分级体系的先进经验,构建了包括"公交优先路网、基础路网、社区慢速街道、景观林荫快速路"在内的路网分级体系,并提出该路网分级体系下的路网规划"叁阶段法"。传统的道路交通规划"四阶段法"是将交通量分配到已经规划好的道路上,从道路与交通的关系看属于"本末倒置"的做法,本文提出的"叁阶段法"包括"交通分布结构确定路网布局结构、交通量结构确定路网等级结构、交通方式结构确定路网功能结构",符合道路与交通相互作用的宏观机制。同时,对公交导向的各类道路提出基本设计特征、道路交叉特征和设施供给特征,符合道路与交通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另外,从可步行性、步行可达性和公交覆盖率叁个方面,构建了城市路网公交导向度的系统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考虑了交通"过程"对人们选择交通方式的影响,不仅考虑了道路环境对选择步行出行的影响,同时考虑了人们对不同的公交站点(普通站点、公交优先路网上的公交站点、地铁站点)所能承受的步行时间的差别。以道路与交通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为理论基础,应用所构建的公交导向的路网分级体系以及路网规划"叁阶段法"和路网公交导向度评价方法,选择南京市主城区为研究范围,进行实证研究,以证实公交导向的路网分级体系的实用性、可实施性和公交导向性。南京市主城区路网分级按照传统分级标准进行划分,存在"路网布局未考虑交通分布特征、路网等级未参照交通量结构、路网功能未满足交通方式需求"的问题。按照路网规划"叁阶段法",对南京市主城区路网分级进行优化,优化后的路网分为五个类型:高速路、公交优先路网、基础路网、社区慢速街道、景观林荫快速路。并从可步行性、步行可达性和公交覆盖率叁个方面对南京市主城区优化前后的路网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优化后的路网可步行性要高于优化之前,公交站点的步行可达性明显提高,公交覆盖率明显上升。本文从道路与交通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出发,构建了公交导向的路网分级体系,以及路网规划"叁阶段法"和路网公交导向度评价方法,通过南京市主城区的实证研究,证实了该路网分级体系的实用性、可实施性和公交导向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路网优化未与土地利用形成反馈、案例研究缺乏对新建地区的考量、公交导向度评价缺乏现实情景的考量等。另外,未来的研究中,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更加准确的分析城市交通结构;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城市,路网分级的类型可以更加细致化;可以对优化前后的路网进行交通拥堵改善的评价等。(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5-05-21)

刘凯,龚星星,常四铁[3](2012)在《城市道路分级体系及相关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交通的发展对于道路等级体系划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不同等级道路的差异最终取决于一系列因素的不同。本文以满足城市居民不断发展的多样化交通出行需求、实现道路的多重功能为目标,对道路等级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提出将道路等级相关因素归纳为管理因素与物理因素,并详细研究了各因素的取值标准,最后提出了四级九类的道路等级体系。以武汉市为例,介绍了上述道路等级体系在指导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中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杨尔怡,卞大伟,张雪松,肖飞[4](2010)在《基于城市路网水平分级体系的道路横断面设计——以无锡市蠡溪路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常用的城市路网分级体系存在局限性,导致道路横断面设计以"车"为本,过于强调道路的"通道"功能,而忽视人们活动的"场所"功能。为解决这一问题,对现行基于城市路网垂直分级体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的道路横断面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两类(街与道)五级(商业街、景观街、生活街和主道、此道)"的城市路网水平分级体系和考虑道路两侧土地利用、空间环境、交通运行、公交优先和慢行保障五方面因素的道路横断面设计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无锡市蠡溪路。实施结果表明,基于城市路网水平分级体系的道路横断面设计方法,使道路充分发挥车辆出行的"通道"功能和人们活动的"场所"功能,实现了城市道路设计中"以人为本"的目标。(本文来源于《城市交通》期刊2010年05期)

杨尔怡,肖飞[5](2010)在《基于“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路网分级体系——以无锡市太湖新城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现行的城市路网分级体系"以车为本",过于强调道路的"交通运输"功能,而忽视人们交往活动的"空间场所"功能,故对城市路网分级体系进行研究。对现行基于"以车为本"的城市路网分级体系进行反思,提出基于"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路网分级体系。并将其应用于无锡市太湖新城,梳理道路的网络功能及其服务主体的层次性,始终遵循城市交通为城市生活服务的宗旨,实现了城市道路规划中的"以人为本"理念。(本文来源于《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论文集》期刊2010-06-22)

杨宏志,邓韵发,许金良[6](2009)在《珠江叁角洲城市群连接道路功能分级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珠江叁角洲为例,分析了城市群区域交通特征、交通空间分布特征等;基于交通区位论和经济引力模型,确定了珠江叁角洲城市群连接道路交通网络框架;以功能为核心,将城市群连接道路功能划分为通道功能、干线功能、集散功能和服务地方功能4个层次;进行了功能分级,划分为高速公路、城市群连接道路I级、城市群连接道路II级、城市群连接道路Ⅲ级、地方道路5个等级,建立了城市群连接道路功能分级体系。(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巫昊燕[7](2009)在《基于城市分级体系的城市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80年以来,随着中国单位制社会的解体,城市社会管理职能开始从单位流向社会,在城市空间中,国家开始直接面对社会,国家对社会的注意焦点落在了“社区”这一社会组织基本单元,“社区建设”成为构建和谐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许多城市进行了基于社区单元的城市空间分区:2002年,上海在市区2643平方公里划分出75个街道社区,2179个居民委员会社区;2002年,杭州市将市区3068平方公里划分为437个社区;2006年,沈阳市将原有的2753个居委会重新划为1277个社区等等。从以上各城市对社区划分可看出,当前中国城市社区划分的层次和规模不一致,其所划分的依据主要是为行政管理提供区划,而在城市规划中,城市空间的分区,更重要的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最有效和优化的公共设施和区域。城市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载体,更是广大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保障。其中面对市场经济下高速城市化的趋势,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的自身特点和外部需求都发生了相应变化,随着我国城市原有单位制解体,社区制发展尚未完善,使得原有的规划配套模式难以和我国城市分级体系相适应,也难以适应群众生活和城市发展的需要。论文从区一级的控规整合层面入手,针对目前规划实践中公共设施布局和配套指标的问题,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着重从规划导向和规划方法两方面探讨对应的改进策略。论文分叁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其中,第一章绪论,指出本论文研究的背景、选题动因,明确研究内容、意义、方法和框架。第二章为理论篇,主要阐述了城市分级体系的原理和特点,对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总结了我国现阶段城市分级体系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矛盾。第二部分是问题的分析,即第叁章,主要是结合市场条件下社会经济因素导致的城市分级体系变化变化对城市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带来的影响和一些相关规划实践的经验总结,指出当前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一些不足,从规划总体思路、布局规划导向和规划方法叁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后文探讨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第叁部分是问题的解决,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其中,第四章从规划总体思路方面,提出了深化现状调查分析进而以“问题为导向”制定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规划对策,尝试运用GIS促进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现状分析和规划方案反馈修正;从规划导向方面,论述了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应强调统筹整合、结合地块产权界线、适应每类设施的布局要求、与城市开放空间系统、公交和步行系统复合布局,并提出了“GIS辅助现状分析、人口测算—在规划导向下确定各类设施布局原则—GIS辅助设施规划方案反馈修正—刚性控制和弹性引导结合的规划控制”的方法和操作程序。第五章是从不同的城市分级体系层面,在农村地区实践相关的规划方式,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都区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江油市总体规划的实际案例进行了应用论证。最后在第六章对规划的实施和管理提出一些参考性意见。(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9-05-01)

蔡美玲,赵文娟,戴晓震[8](2007)在《基于TransCAD的城市道路管理功能分级体系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道路规划建设存在较大差异,道路的使用和管理亦不明确,使现有道路资源不能很好适应道路管理和需求,导致道路运行效率低下。本文以TransCAD为技术平台,结合道路使用和管理现状,提出基于管理的道路功能分级体系。在现有规范标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道路实际情况,细化道路分类指标,提出针对不同城市建立不同分级体系,以期更好的提高道路资源利用效率和完善道路管理规范。最后以成都市为例,提出相应的道路管理功能分级体系,将其分成4类9级。(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牟振华,胡光明[9](2007)在《基于城市道路功能划分的交叉口指路标志信息分级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通过了解国内各大城市交叉口指路标志信息选用情况,分析其各自优点与缺点,提出基于城市道路功能划分的交叉口指路标志信息分级体系,并结合实例说明了该体制的优点。(本文来源于《城市道桥与防洪》期刊2007年04期)

牟振华,胡光明,韦栋[10](2007)在《基于城市道路功能划分的交叉口指路标志信息分级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了解了国内各大城市交叉口指路标志信息选用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其各自优点与缺点,提出基于城市道路功能划分的交叉口指路标志信息分级体系,并结合实例说明了该体制的优点。(本文来源于《道路交通与安全》期刊2007年01期)

城市分级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新型城镇化、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五位一体"等宏观政策背景下,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不少城市和地区提出公交都市建设的想法。随着规划范式由"增量规划"向"存量/减量规划"转变,城乡规划方法也由传统的"目标导向"向"问题导向"转变,如何在城乡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通过空间规划设计手段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成为摆在城乡规划工作者面前的问题。国内外城乡规划学者们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如何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讨论,比较公认且一致的观点是通过大力发展大运量的公共交通,以公共汽车代替私人小汽车出行,减少出行中的人均道路面积,从而达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目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念是1993年由Peter Calthorpe所提出的TOD模式,强调围绕公共交通站点进行高密度开发,以增加人们乘坐公共交通的可能性,同时通过混合用地布局、小尺度街区等空间手段来降低交通出行数量、减少出行距离、提高步行环境。但传统的TOD模式从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出发,仅仅考虑了交通发生与到达的空间问题,对交通"过程"中的空间问题考虑不够。道路作为交通的空间载体,在交通"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本文希望从城市路网规划的角度,提出利于公共交通发展的措施,以期能够促进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进而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城市路网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确定路网结构,包括布局结构、等级结构和功能结构,但我国在实际工作中仅仅考虑路网等级结构的划分,将城市路网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等级,对路网布局与路网功能考虑不够,且划分方式是以小汽车行驶速度为标准,本质上是小汽车导向的分级体系。国外一些城市在城市路网类型和等级的划分中探索出一些方法,包括考虑路网功能(主导交通方式)、道路区位(两侧用地环境)、交通方式优先级等,对我国路网分级体系的构建具有借鉴意义。因此,本文希望借鉴国外路网分级体系的先进经验,以路网分级体系为突破口,寻求公交导向下的路网规划方法。传统的TOD模式是以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为理论基础,从土地开发的角度提出利于公共交通发展的措施,本文研究公交导向的路网分级体系,是以道路与交通的关系为理论基础,因此,本文首先探讨了道路与交通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在道路与交通的关系方面,本文引入"形式与内容"这对哲学范畴加以讨论,将道路看成交通的"形式",交通看成道路的"内容",认为两者的关系为"交通决定道路,道路反作用于交通"。并对我国道路与交通发展的历程进行梳理,用唯物辩证法中"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加以解释,证明了两者对立统一关系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者的相互作用机制,从"结构主义"和交通"属性"出发,总结出两者相互作用的宏观机制(结构关系)和微观机制(供需关系)。宏观机制表现为路网结构与交通结构的关系,具体分为路网布局结构与交通分布结构、路网等级结构与交通量结构、路网功能结构与交通方式结构;微观机制表现为路网供给与交通需求的关系。宏观机制和微观机制都体现了"交通决定道路,道路反作用于交通"的对立统一关系。基于道路与交通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的理论基础,本文构建了公交导向的路网分级体系,并提出该分级体系下的路网规划方法以及路网公交导向度的评价方法。发展公共交通是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公共交通的发展能够有效缓解并改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然而我国现行路网分级体系存在"路网布局不适应交通分布、路网分级不符合公交导向、路网功能未明确主导方式、路网设施不满足出行需求"等问题,因此需要重新构建公交导向的路网分级体系。本文通过借鉴国外路网分级体系的先进经验,构建了包括"公交优先路网、基础路网、社区慢速街道、景观林荫快速路"在内的路网分级体系,并提出该路网分级体系下的路网规划"叁阶段法"。传统的道路交通规划"四阶段法"是将交通量分配到已经规划好的道路上,从道路与交通的关系看属于"本末倒置"的做法,本文提出的"叁阶段法"包括"交通分布结构确定路网布局结构、交通量结构确定路网等级结构、交通方式结构确定路网功能结构",符合道路与交通相互作用的宏观机制。同时,对公交导向的各类道路提出基本设计特征、道路交叉特征和设施供给特征,符合道路与交通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另外,从可步行性、步行可达性和公交覆盖率叁个方面,构建了城市路网公交导向度的系统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考虑了交通"过程"对人们选择交通方式的影响,不仅考虑了道路环境对选择步行出行的影响,同时考虑了人们对不同的公交站点(普通站点、公交优先路网上的公交站点、地铁站点)所能承受的步行时间的差别。以道路与交通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为理论基础,应用所构建的公交导向的路网分级体系以及路网规划"叁阶段法"和路网公交导向度评价方法,选择南京市主城区为研究范围,进行实证研究,以证实公交导向的路网分级体系的实用性、可实施性和公交导向性。南京市主城区路网分级按照传统分级标准进行划分,存在"路网布局未考虑交通分布特征、路网等级未参照交通量结构、路网功能未满足交通方式需求"的问题。按照路网规划"叁阶段法",对南京市主城区路网分级进行优化,优化后的路网分为五个类型:高速路、公交优先路网、基础路网、社区慢速街道、景观林荫快速路。并从可步行性、步行可达性和公交覆盖率叁个方面对南京市主城区优化前后的路网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优化后的路网可步行性要高于优化之前,公交站点的步行可达性明显提高,公交覆盖率明显上升。本文从道路与交通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出发,构建了公交导向的路网分级体系,以及路网规划"叁阶段法"和路网公交导向度评价方法,通过南京市主城区的实证研究,证实了该路网分级体系的实用性、可实施性和公交导向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路网优化未与土地利用形成反馈、案例研究缺乏对新建地区的考量、公交导向度评价缺乏现实情景的考量等。另外,未来的研究中,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更加准确的分析城市交通结构;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城市,路网分级的类型可以更加细致化;可以对优化前后的路网进行交通拥堵改善的评价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分级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谢涵洲,田锋.基于交通与空间活动功能复合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分级体系研究[J].交通科技.2015

[2].孙光华.公交导向的城市路网分级体系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5

[3].刘凯,龚星星,常四铁.城市道路分级体系及相关因素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2

[4].杨尔怡,卞大伟,张雪松,肖飞.基于城市路网水平分级体系的道路横断面设计——以无锡市蠡溪路为例[J].城市交通.2010

[5].杨尔怡,肖飞.基于“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路网分级体系——以无锡市太湖新城为例[C].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论文集.2010

[6].杨宏志,邓韵发,许金良.珠江叁角洲城市群连接道路功能分级体系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7].巫昊燕.基于城市分级体系的城市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2009

[8].蔡美玲,赵文娟,戴晓震.基于TransCAD的城市道路管理功能分级体系探讨[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7

[9].牟振华,胡光明.基于城市道路功能划分的交叉口指路标志信息分级体系[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

[10].牟振华,胡光明,韦栋.基于城市道路功能划分的交叉口指路标志信息分级体系[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7

标签:;  ;  ;  

城市分级体系论文-谢涵洲,田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