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透析法论文-李豪,何林,高原雪,吴杰,向净匀

微透析法论文-李豪,何林,高原雪,吴杰,向净匀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透析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栀子苷,黄芩苷,微透析技术,脑缺血

微透析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豪,何林,高原雪,吴杰,向净匀[1](2019)在《微透析法测定脑缺血损伤后黄芩苷、栀子苷及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微透析检测脑缺血损伤后脑脊液中黄芩苷、栀子苷及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变化方法,阐明黄芩苷、栀子苷脑保护作用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微透析技术收集给药前后脑缺血大鼠的脑脊液,应用液质联用技术动态监测黄芩苷、栀子苷及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变化规律,对黄芩苷、栀子苷配伍抗脑缺血损伤作用进行研究。结果:黄芩苷与栀子苷配伍(7∶3)给药7天后,微透析技术收集大鼠脑缺血前后海马部位的脑脊液,利用液质联用技术进行检测,仅检测到栀子苷、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叁种物质,同时栀子苷、黄芩苷配伍45mg/kg、60mg/kg组对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起到抑制作用。结论:栀子苷可以透过血脑屏障,推测黄芩苷、栀子苷(7∶3)配伍可能通过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而发挥脑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中药药理与临床》期刊2019年01期)

王华富,桂志红,张小如,叶一萍,丁汀[2](2019)在《微透析法研究六味地黄丸在肾阴虚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药动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微透析取样技术,建立六味地黄丸对肾阴虚型糖尿病效应细胞的"剂量-时间-效应"模型,探究有临床意义的最优给药方案。方法分离并培养肾阴虚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肝细胞、脂肪细胞和胰岛β细胞,实验验证后选取药物反应最大的胰岛β细胞作为效应细胞。用不同剂量的六味地黄丸喂服模型大鼠,微透析法采集透析液并对效应细胞进行处理,检测效应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胰岛β细胞对六味地黄丸透析液的反应程度显著高于肝细胞和脂肪细胞(P<0.01),故选择胰岛β细胞为效应细胞;给药间隔时间为12h,每次剂量为0.15mg,治疗效果最好(P<0.01)。结论此方案为六味地黄丸治疗肾阴虚型糖尿病的最优给药方案。(本文来源于《西北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占翔,王文宇,傅俊,邓然,李锋[3](2019)在《UHPLC-MS/MS联用微透析法研究牛膝引栀子苷关节靶向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UHPLC-MS/MS测定栀子苷(GE)和3种牛膝皂苷成分(姜状叁七皂苷R1、人参皂苷Ro、竹节参皂苷Ⅳa)在大鼠关节、血液透析液中药物浓度的分析方法,并应用该法研究牛膝总皂苷-栀子苷(ABS-GE)配伍前后在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以探讨ABS"引药下行"作用的活性部位。AA大鼠模型单用或联用ABS,GE后,微透析探针植入大鼠关节腔及颈静脉血管中收集样品,采用Waters Acquity HSS C_(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0. 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上述4种成分。结果显示,大鼠关节及血液透析液中GE、姜状叁七皂苷R1、人参皂苷Ro及竹节参皂苷Ⅳa,分别在2~4 000,16~4 096,14~3 584,23~5 888μg·L-1线性良好;上述4种成分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及基质效应结果均符合生物样品定量分析要求。ABS与GE联用(60 mg·kg~(-1)+60 mg·kg~(-1))后,使GE的AUCjoint/AUCplasm达到GE单用(60 mg·kg~(-1))的2倍,表明ABS可以提高GE向关节腔靶向分布的程度。同时3种牛膝皂苷成分在关节腔的药动学变化趋势与配伍后GE的变化趋势无显着差别。此外,ABS与GE联用后对AA大鼠足爪肿胀、关节炎指数及关节滑膜病理组织的改善作用均强于GE单用。表明ABS对GE具有靶向引导作用,增加GE在关节腔浓度,并在药效上协同增强。(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张紫萍,曾维东,郭秀彩,赵博欣,邓英光[4](2016)在《微透析法研究雷公藤甲素在正常大鼠和糖尿病大鼠的皮肤药动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经正常大鼠和糖尿病大鼠皮肤给药后皮肤局部药动学特征,为雷公藤甲素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1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糖尿病模型组,每组6只,雷公藤甲素乳膏0.5g腹部皮肤给药后,采用微透析法每30min收集一管透析液,直到12h。采用HPLC-MS检测皮下的药物浓度。分析比较2组大鼠皮下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图,并采用Winnonlin5.0.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糖尿病大鼠皮下C_(max)和AUC分别为5.12±1.34μg/ml和37.43±5.23μg·ml/h显着高于正常大鼠组的C_(max)(1.54±0.37μg/ml)和AUC(12.65±4.64μg·ml/h),同时,糖尿病模型组T_(max)也先于正常组。结论糖尿病引起皮肤结构的改变会造成雷公藤甲素经皮透过量增加,糖尿病患者在使用时应酌情减少剂量,减少毒副作用。(本文来源于《2017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期刊2016-12-17)

张紫萍,曾维东,郭秀彩,赵博欣,邓英光[5](2016)在《采用微透析法研究雷公藤甲素在正常和糖尿病大鼠皮肤中的药动学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在正常和糖尿病大鼠皮肤中的药动学差异,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糖尿病模型组(ip 0.1%链脲佐菌素造模),每组6只。两组大鼠分别于腹部皮肤给予雷公藤甲素乳膏0.5 g后,采用微透析法每30 min收集1管透析液,连续12 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技术检测皮下药物浓度,分析比较两组大鼠皮下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图,并采用Winnonlin 5.0.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正常组和糖尿病模型组大鼠皮下药物c_(max)分别为(1.54±0.37)、(5.12±1.34)μg/ml,t_(max)分别为(7.32±0.24)、(6.21±0.35)h,AUC0-12 h分别为(12.65±4.64)、(37.43±5.23)μg·h/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引起大鼠皮肤结构的改变会造成雷公藤甲素经皮透过量增加,用药时应酌情减小剂量,以减少毒副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6年19期)

刘新国,程璐,杨全伟,张耕[6](2016)在《微透析法研究环维黄杨星D透皮贴剂透皮吸收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微透析法研究环维黄杨星D透皮贴剂经皮给药后的药物动力学行为。方法线性微透析探针植入Wistar大鼠真皮在线取样。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透析液中环维黄杨星D的回收率与其体内稳定性。结果环维黄杨星D在0.1~90 n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4),定量限为10 pg/m L。透皮贴剂的皮肤局部药物动力学行为符合单室模型,药物平均滞留时间在12 h以上。基质药物质量浓度越高,单位时间透皮量越大,但不呈比例增加。结论经皮微透析在微创条件下,可满足环维黄杨星D透皮贴剂连续取样及动态分析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6年05期)

黎晓丽,吴璐,吴维刚,杨华生[7](2016)在《在体皮肤微透析法研究制川乌白芍配伍对6种酯型生物碱局部药动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分别给予制川乌凝胶和制川乌-白芍凝胶,生理盐水为灌流液,灌流速度2μL·min-1,每30 min收集1次,共收集8 h。采用HPLC-MS/MS测定制川乌中6种生物碱的含量,并绘制浓度-时间曲线,计算药动学参数并对其参数进行SPSS分析,研究制川乌白芍配伍对制川乌中6种生物碱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制川乌白芍配伍后,3种单酯型生物碱达峰时间Tmax缩短,同时,苯甲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Cmax和AUC均增加;而配伍后,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AUC均降低,且次乌头碱的Tmax延长,Cmax降低。结果表明制川乌白芍配伍促进了单酯型生物碱的经皮渗透,抑制了部分双酯型生物碱的吸收,该研究从经皮转运的角度阐明了制川乌-白芍伍用"增效减毒"的配伍机制,同时也为其他药对配伍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6年05期)

张艳,李周,巴文强,孟英娇,郑华珠[8](2015)在《微透析法联用HPLC法研究复方雷公藤微乳凝胶皮肤药动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复方雷公藤微乳凝胶皮肤给药后皮肤局部药动学特征,为复方雷公藤处方开发成经皮给药制剂的可行性提供参考。方法大鼠在腹部涂抹复方雷公藤微乳凝胶后,以方中君药雷公藤的有效成分之一的雷公藤甲素为指标,利用微透析采样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透析液中雷公藤甲素浓度,通过相对损失率的校正,计算皮肤药物质量浓度,并利用PKSolver 2.0软件对皮肤药物质量浓度和时间进行非房室模型拟合,计算相关统计矩参数。以相对累积吸收量对时间做图,计算稳态的吸收速率。结果复方雷公藤微乳凝胶给药后雷公藤甲素达峰时间为2.3 h,平均滞留时间(MRT)约为14 h,半衰期(t1/2)约8 h,稳态吸收速率为1.6μg/h。结论复方雷公藤制成微乳凝胶后其透皮性能较好,适合开发成经皮给药的微乳凝胶制剂。(本文来源于《今日药学》期刊2015年09期)

俞鑫[9](2015)在《微透析法研究盐酸氨溴索对莫西沙星在肺炎链球菌肺炎大鼠肺部的药动学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严重威胁全人类的健康,特别是对于老年人群以及儿童患者。在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规模研究结果提示CAP中最常见的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S.p),虽然,近几十年抗菌药物发展迅速,但是其导致的死亡率并未见明显下降,甚至在部分地区呈现上升趋势,从侧面也进一步反映了肺炎链球菌对于青霉素、大环内酯类等推荐使用的抗菌药物耐药问题日益严重,也进一步增加了治疗难度、治疗成本和患者的死亡率。目前,国内外CAP的治疗指南除了仍然推荐青霉素以及大环内脂类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外,美国IDSA建议对于门诊以及住在普通病房的CAP患者,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以作为首选药物单独用于治疗,但是应使血药浓度尽可能长时间保持在防耐药突变浓度(MPC)之上,在确保疗效的同时,更应注意减少耐药突变体的出现。对莫西沙星相应的临床对照研究已经证实了其在CAP中的疗效,在体外实验中更表现出了对肺炎链球菌比左氧氟沙星更强的抗菌活性,从而能更快速的杀灭细菌和更快速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于莫西沙星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国内外各个指南的推荐剂量均为400 mg/日,并且口服与静脉给药疗效上未见明显差异。盐酸氨溴索作为一种常用的化痰药物,广泛用于各种呼吸道感染。国内外多个研究表明盐酸氨溴索在体内的药动学与药物剂量密切相关,在体内药物浓度达到一定量时发挥抗炎以及协同作用,但是临床使用时对于剂量的选择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对于抗菌药物协同作用的最佳剂量仍未明确。相关小样本临床研究提示大剂量盐酸氨溴酸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肺炎时疗效明显优于抗菌药物单独使用以及小剂量联合应用。但是,莫西沙星联合盐酸氨溴索给药时,盐酸氨溴索对于莫西沙星肺部的药动学特点是否有影响、最佳剂量是多少均未见研究报道。既往抗菌药物的药动学研究常常依赖于血浆或肺组织匀浆中的数据。但是,在感染部位上皮细胞衬液、肺泡巨噬细胞中的游离药物浓度往往明显影响着抗菌的疗效。微透析(MD)技术可在基本不干扰生物体内正常代谢过程的情况下,进行实时、在线连续以及同步多器官取样,是研究药物组织分布、药物组织穿透力情况及监测药物有效活性物质的安全简单可靠的方法。但是,在肺组织中使用微透析进行药物浓度研究的报道较少。一、目的:采用微透析采样技术同步采集并测定莫西沙星在肺炎链球菌肺炎模型大鼠血浆以及肺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探索其药动学特点,以及不同剂量盐酸氨溴索对其药动学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学依据。二、方法:1、取WISTAR大鼠24只,SPF级,体重220g-250g,雄性,随机分为A、B、C、D 4组。2、将大鼠颈部切开,通过气管穿刺向肺内注入3麦氏单位浓度肺炎链球菌悬液0.2ml(1.8×108CFU/只),建立大鼠肺炎链球菌肺炎模型。3、莫西沙星成人推荐常用剂量为400mg/d,经体表面积法折算后大鼠给药量为40mg/kg;盐酸氨溴索给药剂量按成人剂量60mg、120mg以及600mg,折算为大鼠给药剂量6mg/kg, 12mg/kg以及60mg/kg。所有大鼠均灌胃给药莫西沙星,A组联合灌胃生理盐水1m1,其余叁组联合灌胃给药盐酸氨溴索。4、采用微透析采样技术同步采集大鼠血液以及肺组织间液透析液样本,所有透析液样品采用HPLC-MS法测定药物浓度,根据非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数据。叁、结果:1、A组(莫西沙星单药组):莫西沙星在血液中tmax为1.00±O.OOh,Cmax为4.84±0.05μg/mL。肺组织内tmax为0.95±0.10h,Cmax为4.84±0.02μg/mL。t1/2血液内为2.16±0.12h,肺组织内为3.27±0.48h。血液及肺组织的AUC(0-t)分别为12.85±1.46h·μg/mL和13.22±0.62h·μg/mL。莫西沙星在肺组织及血液中的分布系数(AUC肺/AUC血液)为1.10±0.041。2、B组(低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莫西沙星组):莫西沙星在血液中tmax为0.83±0.17h, Cmax为5.13±1.20μg/mL;肺组织内的tmax为0.83±0.17h,Cmax为5.58±0.17μg/mL;消除半衰期t1/2在血液内为3.78±3.02h,肺组织内为3.16±1.39h。血液及肺组织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o-t)分别为12.66±1.20μg/mL和13.78±3.30h·μg/mL。莫西沙星在肺组织及血液中的分布系数(AUC 肺/AUC血液)为1.14±0.47。3、C组(中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莫西沙星组):莫西沙星在血液中达峰时间(tmax) 为1.00±0.00h, Cmax为4.76±0.43μg/mL;肺组织内的tmax为0.89±0.10h,Cmax为7.26±1.69μg/mL。消除半衰期t1/2在血液内为4.98±1.81h,肺组织内为4.47±3.38h。血液及肺组织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o-t)分别为15.54±3.26hμg/mL和18.64±6.14hμg/mL。莫西沙星在肺组织及血液中的分布系数(AUC肺/AUC血液)为1.15±0.88。4、D组(高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莫西沙星组):莫西沙星在血液中达峰时间(tmax)为0.94±0.1h,Cmax为4.68±0.18μg/mL;肺组织内的tmax为0.89±0.19h,Cmax为7.84±2.34μg/mL。消除半衰期t1/2在血液内为4.12±1.83h,肺组织内为3.9±1.19h。血液及肺组织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o-t)分别为16.46±1.31h·μg/mL和22.00±4.78h·μg/mL。莫西沙星在肺组织及血液中的分布系数(AUC肺/AUC血液)为1.29±0.34。5、其中D组中莫西沙星在肺内AUC(0-t) (22.00±4.78h·μg/mL)、Cmax (7.84±2.34μg/mL)均高于A组和B组,P<0.05。四、结论:1、口服莫西沙星在肺炎链球菌肺炎大鼠模型中吸收迅速,消除缓慢,其在血液及肺组织内的浓度同步性良好,提示其有较强的肺组织穿透力、组织分布系数高、生物利用度良好。2、在肺炎链球菌肺炎大鼠模型中,联合使用不同剂量盐酸氨溴索时,莫西沙星在肺组织中均有较强的穿透力、较高的分布系数,药物曲线下面积达到甚至超过血液中的曲线下面积。3、当莫西沙星联合盐酸氨溴索时,其在肺组织中的游离药物浓度与盐酸氨溴索剂量呈正相关,而血浆中的浓度未受明显影响。4、高剂量盐酸氨溴索能显着增加莫西沙星在大鼠肺组织内的浓度及其生物利、用度。(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期刊2015-05-01)

何金凤[10](2015)在《双黄朴水凝胶贴剂的微粉化制备、药效学评价及其药动学的微透析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药材进行微粉化处理,优化双黄朴水凝胶贴剂的处方,以期制备出基质性能良好的微粉化双黄朴水凝胶贴剂;比较双黄朴水凝胶贴剂的微粉与其普通粒度药粉的体外透皮吸收及药效作用,探讨微粉化后的药物对透皮吸收和药效作用的影响;采用微透析(Microdialysis,MD)技术与LC-MS/MS联用的方法,测定微粉化双黄朴水凝胶贴剂中代表性有效成分小檗碱的浓度,通过建立微粉化双黄朴水凝胶贴剂经皮给药药代动力学大鼠动物模型,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经皮给药药代动力学特性,以期为微粉化双黄朴水凝胶贴剂外用制剂的开发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微粉化双黄朴水凝胶贴剂的制备:以综合感官评分作为贴剂性能的评价指标,单因素法考察聚丙烯酸钠、卡波姆、甘羟铝、酒石酸、甘油及消泡剂等辅料的用量;再以初粘力、持粘力及综合感官评分为指标考察基质的载药量;最后,以初粘力、持粘力及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微粉化双黄朴水凝胶贴剂的基质处方。(2)体外透皮实验:以小檗碱为评价指标,考察微粉化双黄朴水凝胶贴剂与其普通粉主要有效成分的体外透皮速率,探讨有效成分小檗碱的累积透过量与药粉粗细的关系。(3)药效学评价:建立兔耳缘静脉炎模型,观察造模给药前后兔耳缘静脉炎的变化,以内皮细胞脱落、血栓形成、炎性细胞浸润及水肿4个病理学指标,进行静脉炎病理学评价,采用ELISA法测定炎性因子E-Selectin、ICAM-1、IL-1β及TNF-α的水平,结合以上实验结果,比较两种贴剂的治疗效果。(4)药代动力学研究:利用MD采样技术与LC-MS/MS联用的方法,经皮给药后,测定大鼠腹部皮下组织及血液里有效成分小檗碱的浓度-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1)处方优化:经优化后制备的贴剂各项性能均有所提高。(2)体外透皮吸收实验:以小檗碱为评价指标,微粉化双黄朴水凝胶贴剂与其普通粉中有效成分小檗碱可以透皮,随着时间的延长其透过量也增加,微粉化贴剂中有效成分的透过率较大,12h内微粉贴剂中小檗碱的累积释放量是普通粉的2.6倍。(3)药效学评价:在内皮细胞脱落及炎性细胞浸润方面,微粉组贴剂与普通粉组及空白组均有差异;微粉化双黄朴水凝胶贴剂与其普通粉治疗后,炎性因子E-selectin、ICAM-1、IL-1β及TNF-α的水平均有所降低,但微粉化贴剂各项炎性指标降低得更多。(4)药代动力学:微粉化双黄朴水凝胶贴剂经皮给药后,皮下组织药物最大浓度Cmax为(2318.97±238.52)ng/m L,(11.13±1.36)h,最大血药浓度Cmax为(13.69±2.43)ng/m L,Tmax为(12.00±0.00)h,由药动学曲线可见药物的吸收稳定且迅速,皮下组织中药物的持续作用时间较长。结论采用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设计实验优化的基质处方,其制备的微粉化双黄朴水凝胶贴剂利于成型,性能较好;微粉化双黄朴水凝胶贴剂中的小檗碱的透皮速率比普通粉的更快,微粉化后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微粉化双黄朴水凝胶贴剂在静脉炎外观评价、病理分析及炎性因子水平方面的药效评价结果均优于普通粉的。微粉化双黄朴水凝胶贴剂经皮给药后,药物在皮肤的角质层内,形成药物贮库,从而达到缓释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安徽中医药大学》期刊2015-03-18)

微透析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利用微透析取样技术,建立六味地黄丸对肾阴虚型糖尿病效应细胞的"剂量-时间-效应"模型,探究有临床意义的最优给药方案。方法分离并培养肾阴虚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肝细胞、脂肪细胞和胰岛β细胞,实验验证后选取药物反应最大的胰岛β细胞作为效应细胞。用不同剂量的六味地黄丸喂服模型大鼠,微透析法采集透析液并对效应细胞进行处理,检测效应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胰岛β细胞对六味地黄丸透析液的反应程度显著高于肝细胞和脂肪细胞(P<0.01),故选择胰岛β细胞为效应细胞;给药间隔时间为12h,每次剂量为0.15mg,治疗效果最好(P<0.01)。结论此方案为六味地黄丸治疗肾阴虚型糖尿病的最优给药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透析法论文参考文献

[1].李豪,何林,高原雪,吴杰,向净匀.微透析法测定脑缺血损伤后黄芩苷、栀子苷及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变化[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

[2].王华富,桂志红,张小如,叶一萍,丁汀.微透析法研究六味地黄丸在肾阴虚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药动学[J].西北药学杂志.2019

[3].占翔,王文宇,傅俊,邓然,李锋.UHPLC-MS/MS联用微透析法研究牛膝引栀子苷关节靶向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9

[4].张紫萍,曾维东,郭秀彩,赵博欣,邓英光.微透析法研究雷公藤甲素在正常大鼠和糖尿病大鼠的皮肤药动学[C].2017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2016

[5].张紫萍,曾维东,郭秀彩,赵博欣,邓英光.采用微透析法研究雷公藤甲素在正常和糖尿病大鼠皮肤中的药动学差异[J].中国药房.2016

[6].刘新国,程璐,杨全伟,张耕.微透析法研究环维黄杨星D透皮贴剂透皮吸收行为[J].中成药.2016

[7].黎晓丽,吴璐,吴维刚,杨华生.在体皮肤微透析法研究制川乌白芍配伍对6种酯型生物碱局部药动学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6

[8].张艳,李周,巴文强,孟英娇,郑华珠.微透析法联用HPLC法研究复方雷公藤微乳凝胶皮肤药动学[J].今日药学.2015

[9].俞鑫.微透析法研究盐酸氨溴索对莫西沙星在肺炎链球菌肺炎大鼠肺部的药动学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15

[10].何金凤.双黄朴水凝胶贴剂的微粉化制备、药效学评价及其药动学的微透析法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

标签:;  ;  ;  ;  

微透析法论文-李豪,何林,高原雪,吴杰,向净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