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创建时期论文-李永春,孙欢

中共创建时期论文-李永春,孙欢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共创建时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李中,工人运动,上海机器工会

中共创建时期论文文献综述

李永春,孙欢[1](2018)在《李中与中共创建时期的工人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李中在陈独秀和上海党组织的培养下,逐步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投身工人运动,成为上海共产党组织发展的第一位工人党员。他在上海筹建和发展工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宣传工人团结和联合斗争,对中共早期工人运动的开创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的工运思想与实践在中共早期工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共创建史研究》期刊2018年00期)

徐光寿[2](2018)在《驻留上海:中共创建时期的必然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中共一大选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至1933年初中共中央离开上海迁往中央革命根据地,其间除短暂迁往北京(1922年11月~1923年2月)、广州(1923年5~7月)和武汉(1927年4~9月),中共中央机关一直驻留上海,长达12年之久。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地理位置,上海都具有显着的特点。这也是开埠后上海迅速发展,并于20世纪20年代成为国际大都市的重(本文来源于《档案春秋》期刊2018年07期)

姬昌[3](2018)在《中共创建时期党内政治生活的初步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党内政治生活”。本文主要深入研究中共创建时期党内政治生活逐步建构并开展的过程。“党内政治生活是一篇大文章”,本文主要按照《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所表述的六大基本规范为研究对象,明确中共创建时期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信仰体系的初步塑造、严肃的组织体系的建构和“似铁的纪律”的确立。信仰体系的初步塑造。坚定理想信念是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非常注重理想信念的塑造和培育,在革命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当前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看到了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确立了党的奋斗目标。随后为加强理想信念,党组织从理论宣传、学习教育等方面进一步开展实践。组织原则的确立和组织体系建构。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内政治生活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共创建时期就初步确立了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的雏形,为党内政治生活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内政治生活开展的重要载体,中央领导机构的成立以及地方各级党组织的建构,促进了党内组织生活的制度化与常态化。“似铁的纪律”的形成、细化与拓展。中共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章是党的最高的行为规范,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为党内政治生活的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一大党纲和二大党章都对党内纪律有着严格的规定,初步明确了党内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党员的权利与义务。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和保障党的先进性提供了制度基础。这些思想主张、政策以及实践构成了中共创建时期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的最初形态,成为党内政治生活开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党内政治生活初步实践的梳理,指出这一时期进行初步实践的基本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当前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提供经验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期刊2018-06-26)

刘颖[4](2018)在《中共创建及大革命时期的作风建设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创建时期和大革命时期,作风建设表现在以下12个方面:首先,理论联系实际作风方面: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初步认知并尝试深入中国实际;对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研究中国实际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其次,密切联系群众作风方面:发动群众、深入群众、依靠群众、不怕牺牲、勇于为群众谋利益的思想作风开始萌发;开始检讨脱离群众的错误倾向。再次,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方面:1923年,党中央首次进行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大革命时期,批评与自我批评多次被用于检讨工作中的不足、缺点和错误。(本文来源于《攀登》期刊2018年02期)

刘一博[5](2017)在《中央苏区创建时期中共动员群众的基本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深入农村社会创建中央苏区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切合苏区实际的动员群众的主要方式。这些方式主要有组织暴动并建立群众武装、创建工农民主的革命政权、组织各种形式的群众团体、从一般的经济斗争到分田以及在革命群众中营造阶级意识等。在创建中央苏区的革命实践中,各种动员方式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为中国共产党所灵活运用,从而广泛地动员起苏区群众参与革命的热情。组织起来的苏区群众成为推动土地革命深入开展的主体性力量。(本文来源于《苏区研究》期刊2017年06期)

李莉英[6](2017)在《中共创建时期留日学生群体论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内留学史上,留日学生群体是出现于清末民初时期,并且具有较大影响范围的留学生群体。他们面对国难抱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及政治敏感性,远赴日本求学的海外体验,更是增加了该群体在知识结构、政治信仰等方面的独特性。他们尽管其组成人员身份不同、立场有别,但他们曾不同程度、不同侧重的介绍宣传过马克思主义,这为中共的成立做了理论上的准备。中共的创建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在推动其成立的过程中,留日学生群体的作用不容轻忽。他们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虽然群体成员身份背景存在差异,但群体中的早期共产主义者、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不同程度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选择性的传播,为中共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来源。该群体是活跃于中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政治力量,组建社团经验丰富,对中共各地早期组织的建立起到了组织领导作用。全文一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近代中国留日学生群体形成的条件进行分析,既有政府变革的推动,也有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崛起,以及各种现实条件的影响等;其次对留日学生群体的派遣渠道、所学专业及归国后从事的职业等概况进行了研究;最后对留日学生群体与其他留学群体进行了分析比较,从而能够更清晰的认识该群体。第二部分:梳理该群体对日本渠道马克思主义的了解与接受。首先对日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状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梳理了不同阶级派别的学生选择性地接受与传播马克思主义;最后侧重阐述了部分留日生在日本社会主义思潮的熏染下,以及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五四运动的洗礼,渐渐转变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第叁部分:总结了留日学生群体在创建中共过程中的历史贡献。即:利用各种途径传播马克思主义,为党的最终成立提供了理论来源;积极在全国范围内创建早期组织,为党的创建提供组织基础;并最终促成“一大”的召开等,推动中共的最终成立。第四部分:对留日学生群体的历史局限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带有日本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群体成员身上传统文化烙印等因素都制约着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了解。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不坚定也造成了建党初期思想上的分化。(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周莉[7](2017)在《中共创建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1919-1922》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共创建时期的传播,为正在探索寻求救国出路的先进知识分子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也为近代中国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在这一时期的传播,为促使更多人了解、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及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深入传播奠定了基础。十月革命的影响、新文化运动的推动、救亡图存的现实需求,以及北洋政府的政治环境,都为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时代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在与问题与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论争需要中展开,并通过国内知识分子渠道和留学生渠道在近代中国传播开来。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进程中,早期传播者运用专号特刊的集中传播、各报刊配合的组合传播、与读者沟通的互动传播和不同群体的分众传播等方式灵活宣传马克思主义。同时,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进步青年组织也纷纷加入,北京和上海等地的共产主义小组也积极进行宣传,通过马克思主义着作出版和纪念活动等方式,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传播。在此过程中,传播主体的特殊性、传播对象的复杂性、传播途径的多样性和传播目的的明确性,共同构成了这一时期传播的鲜明特点。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传播经验,要在运用多种传播方式,抵制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以及在关注群众生活和使用生动话语中进行有效传播。在对传播经验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得出了马克思主义传播不仅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要在创新载体与机制的结合中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以及在密切联系社会实际问题中继续深化马克思主义传播。对这一时期的传播概况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为今后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以期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本文来源于《江苏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江巍[8](2016)在《中共创建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主要刊物的比较——以《新青年》和《星期评论》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共创建时期,涌现了很多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当属《新青年》和《星期评论》。《新青年》一直被视作近现代史上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长期倍受关注;而《星期评论》则因种种原因,在国内知名度一直不是很高。事实上,《星期评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参与中共筹备建党及当时的影响力等方面,并不比《新青年》逊色。(本文来源于《现代哲学》期刊2016年03期)

刘立洁[9](2015)在《中共创建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灵魂,它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到中国,指导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并加快了其创建速度,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认识中国革命,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5年11期)

安济森[10](2015)在《论维经斯基与中共创建时期宣传事业的开辟》一文中研究指出维经斯基作为共产国际、联共(布)远东局代表,其五次赴华指导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及国共合作,在中共建党历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维经斯基作为来华,在对中共的工作指导中注重创建中共宣传鼓动事业和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宣传鼓动工作和中共的创建及其后各个阶段的革命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来源于《传承》期刊2015年03期)

中共创建时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中共一大选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至1933年初中共中央离开上海迁往中央革命根据地,其间除短暂迁往北京(1922年11月~1923年2月)、广州(1923年5~7月)和武汉(1927年4~9月),中共中央机关一直驻留上海,长达12年之久。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地理位置,上海都具有显着的特点。这也是开埠后上海迅速发展,并于20世纪20年代成为国际大都市的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共创建时期论文参考文献

[1].李永春,孙欢.李中与中共创建时期的工人运动[J].中共创建史研究.2018

[2].徐光寿.驻留上海:中共创建时期的必然选择[J].档案春秋.2018

[3].姬昌.中共创建时期党内政治生活的初步实践研究[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8

[4].刘颖.中共创建及大革命时期的作风建设探究[J].攀登.2018

[5].刘一博.中央苏区创建时期中共动员群众的基本方式[J].苏区研究.2017

[6].李莉英.中共创建时期留日学生群体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7

[7].周莉.中共创建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1919-1922[D].江苏师范大学.2017

[8].江巍.中共创建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主要刊物的比较——以《新青年》和《星期评论》为中心[J].现代哲学.2016

[9].刘立洁.中共创建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探讨[J].现代交际.2015

[10].安济森.论维经斯基与中共创建时期宣传事业的开辟[J].传承.2015

标签:;  ;  ;  

中共创建时期论文-李永春,孙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