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示踪离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溴离子示踪法,潜水蒸发,土壤质地,干旱区
示踪离子论文文献综述
谭畅,伍靖伟,汪昌树,王珂,杨丽清[1](2019)在《基于溴离子示踪的干旱地区潜水蒸发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定量研究干旱地区潜水蒸发规律。【方法】以河套灌区义长灌域为研究区,采用人工示踪剂溴离子示踪法研究了盐荒地潜水蒸发规律,通过获取试验期间研究区内6个试验点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溴离子质量浓度、含水率、含盐量数据,分别利用化学示踪法、水均衡法及经验公式法计算了潜水蒸发量,对比了3种方法的结果及适用性并分析了潜水蒸发量与不同土质、不同土壤含盐量的关系。【结果】利用溴示踪方法得到研究区7月6日—8月18日潜水蒸发总量为35.20 mm,平均潜水蒸发系数为0.28;水均衡法所得结果为32.29 mm,与示踪法所得结果的相关系数达到0.96;由于研究区域土壤异质性强,且干旱区水文地质资料较为匮乏,经验公式法参数获取难,水均衡法所需实测资料多,在研究区适用性不高。而溴示踪法操作简单、经济实用,适用性强,较其他2种方法更为可靠。研究区潜水蒸发量随黏粒质量分数的增加而不断减小,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80,尤其当土壤中存在黏土夹层时,将降低潜水蒸发速率。【结论】研究区土壤含盐量的变化量随潜水蒸发量增加而不断增加,表明盐荒地强烈的蒸发作用是造成耕地与荒地水盐交换的驱动力,直接影响灌区的水循环过程。(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董鑫媛,郭庆军,魏荣菲,陶正华,韩晓昆[2](2019)在《北京地区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特征及示踪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大气污染严重,雾霾事件频发,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全球气候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京津冀地区是中国雾霾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污染的来源和过程是关键的科学问题。气溶胶主要由含碳化合物、水溶性离子和微量元素组成,其中水溶性离子通过改变辐射平衡、直接影响大气能见度在气溶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分析水溶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王秀平[3](2018)在《基于离子示踪法的大坝下游河床潜流交换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库大坝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水资源利用及调控的有效手段,它在发挥着巨大效益的同时,也会在不同尺度和层面上对下游河道潜流带造成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变化。拦河大坝影响的主要方面反映在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相互作用,影响着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分、温度和溶质的交换。因此,进一步了解潜流交换过程对于保护大坝下游河流生态、流域的地表水与地下水系统健康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构建的数值模型对水流流速v、水深H、沙丘波高h及河床底质渗透率k等单一影响因素影响下的潜流交换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流流速v、沙丘波高hh及河床底质渗透率k与潜流交换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水深H与潜流交换程度呈负相关关系;(2)通过模拟注射器向沙丘中注入染料的过程,以监测域点浓度变化至平衡所消耗的时间t作为评价指标,基于正交试验法对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了潜流交换过程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大小,结果表明潜流交换过程主要影响因素为水流流速v和河床底质渗透率k,水流流速v影响程度尤为明显,处于绝对优势,河床底质渗透率k影响程度次之;而河床沙丘波髙h对河床潜流交换过程的影响也很显着;依据极差分析原理得出结论:对于本文模型的潜流交换过程,影响因素流速v的敏感性最高,河床底质渗透率k敏感性次之,河床沙丘高度h的敏感性要大于水深H。(3)对河床进行叁维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紊流的脉动随机性,和二维模型相比,叁维模型y=0.15m切面压力及溶质浓度分布会出现差异;根据水砂交界面的X、Y、Z方向水分通量及水分总通量、溶质总通量计算结果,表明潜流交换过程以垂向为主,迎水面水分和溶质总通量都大于背水面,引起水分和溶质在河床中的运移和滞留。对叁维模型和二维模型下监测域点溶质随时间变化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叁维模型下的变化速率要略大于二维模型,叁维模型迎水面B处域点相比较二维模型会出现变化速率先快后慢的现象。(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8-06-30)
阴永光,杨青青,谭志强,毛宇翔,刘景富[4](2016)在《同位素示踪探寻池塘微宇宙中银离子与纳米银的归趋与生物可给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其优越的抗菌特性,纳米银与银离子广泛用于多种消费品之中1。在这些含银消费品的使用过程中,银离子与纳米银不可避免地进入环境。通常认为,银离子的生物可给性与毒性远高于纳米银。但是,许多环境因素(如Cl-、Ca~(2+)、有机质)均可影响氯离子与纳米银的环境归趋。因此,实验室单一环境因素的研究并不能充分反映银离子与纳米银在真实环境中的行为2。我们采用稳定同位素示踪研究了池塘微宇宙中银离子与纳米银的分布与生物可给性。在水柱中,由于氯化银的生成,银离子的半衰期(<1 h)小于纳米银(~3 h)。相应地,浮水植物(浮萍与大薸)对纳米银的摄入高于银离子。而沉水植物金鱼藻对纳米银的摄入与银离子相当。麦穗鱼可摄入更多纳米银,且多积累于肝脏与脑组织。田螺对银离子的摄入高于纳米银。(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六分会:环境化学》期刊2016-07-01)
袁金秀[5](2016)在《利用铬铜镉荧光探针示踪生物阴极电化学系统中电化学活性菌的金属离子》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电化学系统(BESs)是近年兴起的、集污染物处理与金属回收于一体的新技术。不同于利用化学催化剂的非生物阴极,生物阴极BESs以电化学活性菌为催化剂,取代了昂贵的金属催化剂,有效地提高了BESs金属的回收速率。近年来生物阴极回收金属的应用已被广泛研究,然而,生物阴极电化学活性菌催化还原金属的过程,特别是金属在菌体上/内的分布都尚不清楚。金属荧光探针是一类分子量介于500-1000的小分子有机物,能专一性识别生物活体细胞内的金属离子,具有灵敏度高、样品制备简单、对受试生物无损害、可视化等诸多优点。基于此,本研究分别依据铬铜镉荧光探针的特性,可视化并示踪生物阴极电化学活性菌中的Cr(Ⅲ)、Cu(Ⅱ)与Cd(Ⅱ),这些研究不仅能进一步明晰BESs阴极电化学活性菌对金属的还原,而且能够扩宽金属离子荧光探针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主要结果有:(1)通过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CLSM),利用Cr(Ⅲ)荧光探针(R1)分别可视化并示踪还原Cr(Ⅵ)的四株生物电化学活性菌Stenotrophomonas sp. YS1,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YS2, Serratia marcescens YS3以及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 YS8不同运行时间下细胞内Cr(Ⅲ)的分布,在MFCs还原Cr(Ⅵ)的一个周期内,随着MFCs对Cr(Ⅵ)的还原,生物电化学活性菌胞内的Cr(Ⅲ)浓度逐渐增加。(2)通过CLSM,利用Cu(Ⅱ)荧光探针(R2)分别可视化并示踪还原Cu(Ⅱ)的四株生物电化学活性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JY1, Citrobacter sp. JY3, Pseudomonas aeruginosa JY5以及Stenotrophomonas sp. JY6不同运行时间下细胞内、膜间质以及细胞膜的Cu分布,随着MFCs对Cu(Ⅱ)的还原,生物电化学活性菌胞内液和膜间质中Cu(Ⅱ)的浓度先增加后减少,膜上总Cu含量逐渐增加,MFCs对Cu(Ⅱ)还原一周期(5 h)时,四株电化学活性菌膜总Cu含量占整体的最多;结合生物阴极MFCs反应器,得出Cu在电极上、阴极液以及电化学活性菌中的分布,随着MFCs对Cu(Ⅱ)的还原,电极上吸附的总Cu含量逐渐增加,阴极液中的总Cu含量逐渐减少,菌中总Cu含量先增加后减少,MFCs对Cu(Ⅱ)还原一周期(5 h)时,电极上吸附的Cu含量占整体的最多。(3)通过CLSM,利用Cd(Ⅱ)荧光探针(Q3)分别可视化并示踪去除Cd(Ⅱ)的四株生物电化学活性菌Ochrobactrum sp. ST1, Pseudomonas sp. ST3, Pseudomonas delhiensis ST5, Ochrobactrum anthropi ST7不同运行时间下细胞内、膜间质以及细胞膜的Cd分布,随着MECs对Cd(Ⅱ)的还原,生物电化学活性菌胞内液和膜间质中Cd(Ⅱ)的浓度先增加后减少,膜上总Cd含量逐渐增加,MECs对Cd(Ⅱ)还原一周期(5 h)时,四株电化学活性菌膜总Cd含量占整体的最多:结合生物阴极MECs反应器,得出Cd在电极上、阴极液以及生物电化学活性菌中的分布,随着MECs对Cd(Ⅱ)的还原,电极上吸附的总Cd含量逐渐增加,阴极液中的总Cd含量逐渐减少,菌中总Cd含量先增加后减少,MFCs对Cd(Ⅱ)还原一周期(5 h)时,电极上吸附的Cd含量占整体的最多。(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6-06-06)
李玥,吴珍汉,杨智[6](2015)在《长白山天池水系常量离子和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一文中研究指出采集天池火山区的温泉水、地下水和地表水,进行了常量离子和氢氧同位素指标测试,进行了水体来源分析。结果发现:1水体的氢氧同位素数据表明各类水体均来源于大气降水;2温泉水的氚含量指示其年龄为50~60年;3各类水体中离子含量和氚含量的变化特征表明天池火山区的温泉水主要汇入天池水和北坡水系之中,仅有少量进入西坡和南坡水系,天池火山区地下水呈现出由南向北运移的特点。(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5年06期)
杨柳,刘德富,杨正健,李媛,张平[7](2015)在《基于常量离子示踪技术的香溪河库湾分层异重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9月26日对叁峡水库干流及香溪河库湾的水流特性及常量离子进行监测,以分析蓄水期间叁峡水库香溪河支流库湾水动力特性。结果表明:香溪河库湾镁离子空间上呈下游低上游高的梯度变化,钠离子呈下游高上游低的梯度变化,河口处水中常量离子的楔形区与流速纵剖面矢量图中流向上游的楔形区的位置和厚度基本一致。监测期间香溪河库湾存在显着的分层异重流特性,在河口处,长江水体从中层倒灌进入香溪河,为中层倒灌异重流;上游水体由香溪河底部流入长江干流,为底部顺坡异重流。(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5年02期)
帅品,史良胜,蔡树英,杨金忠[8](2014)在《溴离子示踪法在华北平原地下水补给计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溴离子作为人工示踪剂,研究了华北平原典型区地下水补给量,分析了灌溉方式、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和地下水埋深对地下水补给的影响,同时揭示了补给强度的时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平均年补给强度为90mm/a,平均年补给系数为12%;有灌溉区平均补给强度和补给系数大于无灌溉区;第1年补给强度普遍大于第2年,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变异性。在地下水埋深较浅地区示踪剂质量浓度峰值易受地下水位波动的影响,利用溴离子示踪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申宝国[9](2013)在《钾离子示踪试验在煤矿防治水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年,邢东矿采深最大的210工作面发生底板突水事故,为验证20041奥灰观测孔水和邢东矿210工作面出水存在联通关系,使用稳定无害的钾离子作为示踪离子进行了示踪试验。通过试验观测,证明了其联通关系,为进一步的突水机理研究提供了依据,为210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3年13期)
张晓琳,杨晓萌,李娟,付健阳,田金英[10](2012)在《一种新的荧光示踪的钠离子-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活性测定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新的荧光标记的钠离子-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SGLT2)葡萄糖转运的测定方法。方法:合成人全长SGLT2 cDNA,构建pIRES2-EGFP-SGLT2重组质粒,酶切鉴定并测序验证其构建的正确性。瞬时转染HEK293细胞后,构建SGLT2高表达细胞株;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转染效率及转录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目的蛋白SGLT2表达情况。以荧光标记的脱氧葡萄糖2-NBDG作为示踪剂,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GLT2对葡萄糖的转运活性。结果:构建的pIRES2-EGFP-SGLT2质粒经酶切鉴定、测序证明质粒构建正确。该质粒转染HEK293细胞后,与未转染组相比,转染组细胞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空载体pIRES2-EGFP转染组相比,重组质粒转染组SGLT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未转染组与空载体转染组SGLT2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SGLT2转运试验结果显示,转染组细胞对2-NBDG的钠离子依赖性摄取率较未转染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成功构建并应用SGLT2真核表达质粒,建立了一种新的荧光示踪的SGLT2葡萄糖转运活性的测定方法。(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2年05期)
示踪离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大气污染严重,雾霾事件频发,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全球气候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京津冀地区是中国雾霾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污染的来源和过程是关键的科学问题。气溶胶主要由含碳化合物、水溶性离子和微量元素组成,其中水溶性离子通过改变辐射平衡、直接影响大气能见度在气溶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分析水溶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示踪离子论文参考文献
[1].谭畅,伍靖伟,汪昌树,王珂,杨丽清.基于溴离子示踪的干旱地区潜水蒸发规律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9
[2].董鑫媛,郭庆军,魏荣菲,陶正华,韩晓昆.北京地区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特征及示踪研究[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3].王秀平.基于离子示踪法的大坝下游河床潜流交换规律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
[4].阴永光,杨青青,谭志强,毛宇翔,刘景富.同位素示踪探寻池塘微宇宙中银离子与纳米银的归趋与生物可给性[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六分会:环境化学.2016
[5].袁金秀.利用铬铜镉荧光探针示踪生物阴极电化学系统中电化学活性菌的金属离子[D].大连理工大学.2016
[6].李玥,吴珍汉,杨智.长白山天池水系常量离子和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
[7].杨柳,刘德富,杨正健,李媛,张平.基于常量离子示踪技术的香溪河库湾分层异重流特性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
[8].帅品,史良胜,蔡树英,杨金忠.溴离子示踪法在华北平原地下水补给计算中的应用[J].灌溉排水学报.2014
[9].申宝国.钾离子示踪试验在煤矿防治水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3
[10].张晓琳,杨晓萌,李娟,付健阳,田金英.一种新的荧光示踪的钠离子-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活性测定方法的建立[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