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震动衰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PGA,衰减关系,衰减模型,地震动
地震动衰减论文文献综述
周典[1](2019)在《我国西部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适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西部地区历来多发破坏性地震,也获得了较为丰富的强震动观测资料。建立适用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地区性衰减关系,对当地抗震设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的参考意义。本文首先针对衰减关系在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展开综述;筛选了可能适用于我国西部地区的衰减关系,采用统计学方法,分别比较了不同衰减关系对衰减特性的描述情况,及其与我国西部地区已有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记录的匹配情况;利用残差完成了衰减关系的修正,得到适用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最后,利用汶川M_W7.9级地震之后的中小地震地震动记录,和汶川M_W7.9级地震中获得的地震动记录,分别验证了所得衰减关系对我国西部地区中小地震和大震的适用性。本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简要而全面地回顾了地震动衰减特性研究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和目前的发展特点。2、提出了为我国西部地区选择参考衰减关系时的准则,并从现有衰减关系中找到了可能适用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对这些衰减关系进行了详尽的比较。3、提出基于残差的衰减关系修正方法,并基于此建立了适用于我国西部的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同时利用现有地震动记录,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与结果的实用性,所提出衰减关系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期刊2019-06-01)
韩建平,徐金玉[2](2019)在《汶川地震强余震统计特性及地震动衰减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固定及流动台站获得了数量可观的余震地震动数据,为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动衰减规律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通过Gutenberg-Richter关系分析得到汶川地震余震震级-频度分布(FMD),结合B?th定律预估得到逼近实际的最大预估余震震级,基于修正的Omori定律拟合得到余震发生率与主震后时间的关系。主余震统计特性显示M_s4.0~6.4范围内的余震记录震中距及震级分布相对均匀,可作为建立地震动衰减规律的依据。故针对土层地表及基岩地表分别进行了EW、NS和UD叁个方向的统计回归分析,给出了2种地表情况下叁向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定量衰减关系表达式。(本文来源于《世界地震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蔡辉腾,陈颙,金星,徐逸鹤,李稳[3](2018)在《大容量气枪震源地震动衰减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加深对大容量气枪震源激发的地震波传播特性的认知,利用福建海陆多个气枪震源固定激发点重复激发的实验数据,通过线性迭加和仿真技术得到等效单次激发高信噪比速度和位移记录,然后利用不同震中距的位移峰值计算不同固定点气枪激发的等效震级,进而建立等效震级、震中距和速度峰值的衰减关系。结果表明:(1)震中距为0~270km时,大容量气枪单次激发得到的速度峰值为700~4nm/s,位移峰值为200~0.2nm;(2)总容量为8000 in~3的气枪震源P波等效震级为0.181~0.760,S波等效震级为0.294~0.832,总容量为12000 in~3的气枪震源P波等效震级为0.533~0.896,S波等效震级为0.611~0.946,气枪震源激发产生的S波能量大于P波能量,激发环境不同,激发效能相差较大;(3)速度峰值随等效震级增大而增大,随震中距增大而减小,P波速度峰值叁分量中垂直分量最大,S波相反,其垂直分量最小,二者水平分量相近。研究结果可为定量判断气枪震源激发的地震波的传播能力以及利用气枪震源进行深部探测或监测的观测系统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期刊2018年03期)
张齐,胡进军,谢礼立,刘章军[4](2018)在《地震动衰减关系区域性差异初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中国川滇地区、美国西部、日本、新西兰四个典型的地震区为对象,利用四个区域81次地震获取的2488组强震记录,借鉴广义反演的思想,对影响地震动幅值和地震动衰减关系的震源效应、距离衰减和场地效应3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离。通过从以上3个方面对比和分析,初步探讨了四个地区地震动特征和衰减关系的区域性差异。比较结果表明:(1)震源方面,区域震源特征的差异对T<0.5 s的短周期段和T>3.0 s的长周期段地震动影响尤为显着,同时,相比于小震,大震地震动受区域震源特征差异的影响更大;(2)传播介质方面:不同区域传播介质的差异性对小震影响比对大震的影响更显着,且对短周期地震动的影响比对长周期地震动影响更大;(3)局部场地方面,不同区域场地特征的差异对软土场地长周期地面运动影响更加显着。(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8年04期)
胡进军,郑旭,谢礼立[5](2018)在《基于混合方法的南海海域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南海海域面临俯冲带地震的影响,海域俯冲带地震的工程特性是海域工程抗震研究的基础,为给海域工程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合理的地震动输入,对于没有实际地震动数据的我国南海海域,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数值模拟结合其他区域已有经验衰减关系建立本地衰减关系的方法。该方法采用随机有限断层法分别对南海俯冲带和日本东北部俯冲带板内地震动进行模拟,以模拟的不同震级、不同距离下的大量地震动为基础,回归了日本俯冲带与南海俯冲带地震动衰减关系,并推导二者的定量关系,基于此定量关系和已知的日本东北部俯冲带板内地震的经验衰减关系,最终建立南海俯冲带板内地震动的衰减关系。将文中建立的南海地震衰减关系与日本以及汶川地震衰减关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地震的衰减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海域俯冲带板内地震的衰减速率要快于我国陆地地区的汶川地震的浅地壳地震;数值模拟结合经验关系的混合方法得到的南海俯冲带板内地震动衰减关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此方法可为没有实际地震动的地区建立衰减关系提供参考,建立的衰减关系可为海洋工程和近海交通重大工程的建设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胡进军,孙健[6](2018)在《基于信息论方法分析我国典型地震动衰减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强震数据逐渐增多,为了比较和分析我国的几个典型地震动衰减关系,采用一种信息论方法,基于实际地震动记录,计算选取的地震动衰减关系模型的对数似然函数值,通过对数似然函数值对模型进行排序,并给出相应的权重及排名,分析了不同衰减关系对地震动的预测能力。研究表明:针对于我国西部强震数据,基于强震动记录建立的衰减关系的预测结果更接近于实测地震动数据。研究结果可为地震动记录信息不完善或缺乏强震数据地区的地震动衰减关系选取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世界地震工程》期刊2018年02期)
孙健[7](2018)在《基于西部强震记录的我国典型地震动衰减关系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地震安全性评估、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区划图编制以及抗震设防等相关领域,地震动衰减关系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地震动衰减关系相关理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已日趋完善,尤其是近几年由美国相关部门提出及发展的NGA(Next Generation of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计划更是代表了地震动衰减关系领域研究的前沿。我国强震动观测技术和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但是经过多年研究人员的不断努力以及地震动记录的不断积累,我国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相关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目前我国建立地震动衰减关系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基于观测到的强地震动记录建立地震动衰减关系,或者采用烈度转化方法建立地震动衰减关系。本文针对这两类地震动衰减关系,采用残差分析法和信息论方法定量计算对比,分析我国五个典型地震动衰减关系,最终确定最适合我国强震数据的地震动衰减关系。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及研究结论如下:1.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衰减关系的研究现状及残差分析法和信息论方法的使用情况。初步比较了五个模型预测结果的特点。结果表明:张齐(2012)和姜治军(2012)模型两者之间的预测结果比较接近,霍俊荣(1989)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起其他模型结果衰减的更快。2.搜集和整理了我国近十年大于4.5级,断层距小于200km的57次地震的地震动记录共636条,并查找所有记录的震源信息和部分台站场地信息,对于未知台站场地信息,采用谱比法计算得到。同时,通过经验公式对震级和距离标度进行统一,并对所有地震动记录与周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最终建立了用于本文研究的数据集。3.以建立的数据集为基础,采用残差分析法和信息论方法,根据使用条件将模型和数据集分为四组,分别对四组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通过强地震动记录建立的衰减关系更适合对地震动反应谱的预测。(2)喻畑(2012)的震级系数和场地系数更适合对中小级土层场地的地震动反应谱的预测;张齐(2012)的距离系数更适合对土层场地的地震动反应谱的预测;姜治军(2012)的断层类型系数更适合对地震动的反应谱的预测。4.选取我国四次不同震级的地震,将研究结论应用于这四次地震,进一步验证了结论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期刊2018-06-01)
史晓宁[8](2018)在《西南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动衰减关系正是地震动预测的基础,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地震动预测公式一直是地震工程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给出的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仍然是采用烈度转换方法建立的。随着我国数字强震动台站的逐步增加,强震动数据的数量快速增多,为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研究积累了宝贵的资料。针对地震频发的西南地区,可以直接运用强震动观测记录来研究得出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更好地为西南地区的地震动预测和地震预警业务服务。本文利用2008年到2017年发生于我国西南地区的76次Ms5.0级以上的强震动观测数据,对西南地区的地震动衰减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在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俞言祥新一代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基础上,根据衰减关系对地震动峰值预测结果的优劣,运用Delaunay叁角剖分,欧几里得最小生成树和遗传算法,将获取到强震动记录的335个台站分为了I区和II区两个部分。分区结果与第五代区划图中地震带的划分相似,其中新一代地震动衰减关系对I区的预测较差,需要对该衰减关系进行修正。(2)对属于I区的九寨沟地震和II区的鲁甸地震运用非参数回归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俞言祥模型对鲁甸地震的预测结果较好,但是对九寨沟地震的预测结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在180-350km范围内衰减变慢。进一步研究发现,九寨沟地震中存在莫霍面反射的SmS震相,在特定的距离范围,全反射的SmS波能量强,振幅大,是直达Sg波幅值的2-5倍。同时对影响地震动衰减的非弹性衰减和盆地的场地放大作用进行了分析,找到了使非参数回归曲线衰减变慢的原因。(3)根据台站的分区结果和前人的研究成果,选取与俞言祥衰减关系相同的模型,运用随机效应回归方法对预测结果较差的I区重新回归衰减关系系数。以芦山地震为例,运用新的衰减关系对该地震进行预测,并与俞言祥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期刊2018-05-01)
张效亮,张郁山,吴昊[9](2018)在《地震动衰减关系中震中距和断层源距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虚拟断层法"给出了地震动衰减关系中震中距和断层源距转换关系。首先,根据已有资料利用经验公式确定虚拟有限断层破裂参数(L,W,Ф,δ,Z_(TOR),hypX,hypY),针对断层走向Ф没有经验公式可用的情况,给出了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断层走向确定方案。然后,利用上述7个破裂参数,联合震中距R_(EPI)和场点震中方位角θ,或者震中经纬度LL_(EPI)和场点经纬度LL_(SITE),计算4个断层源距(R_(JB),R_(RUP),R_X,R_(Y0)),无需获取有限断层模型端点经纬度。在此基础上,初步对比了震中距R_(EPI)和断层源距(R_(JB),R_(RUP))的差异及其对PGA的影响,总体上存在R_(EPI)≥R_(JB)和R_(EPI)≤R_(RUP),R_(EPI)产生的PGA介于R_(RUP)和R_(JB)之间,距离差异和PGA差异都随震级增加而增大,随距离增加而缩小最后趋于一致。本文方案可以较好的处理震中距和断层源距引起的地震动差异问题,在地震动预测图ShakeMap制作、核电等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新的水工建筑设定地震反应谱确定方面具有一定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8年01期)
胡进军,孙健,刘琎[10](2017)在《四川九寨沟M_S 7.0地震的地震动分布和衰减特征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8月8日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了M_S 7.0地震,这是继2008年四川汶川M_S 8.0地震和四川芦山M_S 7.0地震后在此地区发生的又一强震。本研究对此次地震中的66组主震记录进行了常规校正处理,基于此分析了此次地震中典型台站——九寨百合台站的地震动特征,并通过地震动的峰值加速度、反应谱参数分析了近场效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九寨百合台站的叁分量峰值加速度都超过了100 gal,而地震动持时相对较短,并且叁分量反应谱在短周期大于Ⅷ度多遇地震设计谱,小于Ⅷ度罕遇地震设计谱;由于九寨沟地震属于典型的走滑型地震,因此地震动参数的方向性特征不明显;九寨沟地震的地震动的峰值加速度以及反应谱谱值小于同等震级的芦山地震,并且小于几个典型衰减关系的预测值。对九寨沟地震的地震动参数特征研究表明,此次地震是一次震级较大、但灾害损毁程度较低的地震。(本文来源于《震灾防御技术》期刊2017年04期)
地震动衰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固定及流动台站获得了数量可观的余震地震动数据,为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动衰减规律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通过Gutenberg-Richter关系分析得到汶川地震余震震级-频度分布(FMD),结合B?th定律预估得到逼近实际的最大预估余震震级,基于修正的Omori定律拟合得到余震发生率与主震后时间的关系。主余震统计特性显示M_s4.0~6.4范围内的余震记录震中距及震级分布相对均匀,可作为建立地震动衰减规律的依据。故针对土层地表及基岩地表分别进行了EW、NS和UD叁个方向的统计回归分析,给出了2种地表情况下叁向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定量衰减关系表达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震动衰减论文参考文献
[1].周典.我国西部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适用性分析[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9
[2].韩建平,徐金玉.汶川地震强余震统计特性及地震动衰减关系[J].世界地震工程.2019
[3].蔡辉腾,陈颙,金星,徐逸鹤,李稳.大容量气枪震源地震动衰减特性分析[J].中国地震.2018
[4].张齐,胡进军,谢礼立,刘章军.地震动衰减关系区域性差异初步探讨[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8
[5].胡进军,郑旭,谢礼立.基于混合方法的南海海域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8
[6].胡进军,孙健.基于信息论方法分析我国典型地震动衰减关系[J].世界地震工程.2018
[7].孙健.基于西部强震记录的我国典型地震动衰减关系比较[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8
[8].史晓宁.西南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初步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8
[9].张效亮,张郁山,吴昊.地震动衰减关系中震中距和断层源距转换[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8
[10].胡进军,孙健,刘琎.四川九寨沟M_S7.0地震的地震动分布和衰减特征初步分析[J].震灾防御技术.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