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动力学论文-涂响,廖海清,陈少华,宋永会

一级动力学论文-涂响,廖海清,陈少华,宋永会

导读:本文包含了一级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环境工程,紫外,芬顿法,丙烯腈生化尾水,目标污染物

一级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涂响,廖海清,陈少华,宋永会[1](2019)在《紫外/芬顿过程中目标污染物降解拟一级稳态动力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紫外/芬顿法(UV/Fenton)深度处理丙烯腈生化尾水,选取尾水中5-苯并叁氮唑、3-氰基吡啶、7-氮杂吲哚、反丁烯二腈、1,3-间苯二甲腈作为目标污染物,建立拟一级稳态动力学模型对目标污染物降解进行拟合和预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实际废水对紫外/芬顿法降解目标污染物的影响,给出了拟稳态羟基自由基浓度的计算公式,并通过模型拟合得到二价铁平衡系数。实验结果表明,UV/Fenton法对丙烯腈生化尾水中有机污染物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拟一级稳态模型可较好地预测目标污染物的降解,对实际废水高级氧化深度过程中工艺参数的选取和目标污染物的监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201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期刊2019-08-23)

柳伟,方向晨,刘继华,郭蓉,宋永一[2](2019)在《柴油深度脱硫叁集总一级动力学模型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柴油馏分中硫化物按照其加氢脱硫反应难易程度分为叁个集总,建立了柴油深度加氢脱硫反应叁集总一级动力学模型。运用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对柴油馏分中不同类型硫化物的反应规律以及工业上几种不同类型柴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反应性能特点进行了分析。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在脱硫率为70%时,集总1已经完全脱除,生成油中剩余未转化硫化物全部为集总2和3硫化物,且随着反应深度的加深集总3的比例逐渐提高,脱硫率达到98%后,加氢精制油剩余硫化物80%以上为集总3硫化物,4,6位含空间位阻作用的二苯并噻吩(DBT)硫化物的脱除是深度脱硫反应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相比于另外两个集总硫化物,集总3的脱除反应提温敏感性较差,较高的压力和较低的空速下有利于这部分硫化物的脱除。运转评价结果也表明催化剂1相比于催化剂2和3在深度加氢脱硫反应过程受热力学平衡限制作用更加明显:以原料2为反应进料,在反应压力6.0 MPa、体积空速1.0 h-1条件下催化剂1加氢脱硫生成油硫含量随反应温度变化曲线在370℃下出现拐点。而在相同压力、体积空速1.5 h-1条件下,催化剂2和3上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产品硫含量逐渐降低,在试验的温度范围内,未出现温度拐点。催化剂2和3表现出了更好的对集总3的脱除效率以及更好的提温敏感性,更适合工业装置上深度脱硫反应过程。(本文来源于《当代化工》期刊2019年06期)

耿春香,陆诗建,孙岳涛,李欣泽,赵东亚[3](2018)在《单乙醇胺吸收CO_2拟一级反应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自主开发的湿壁塔装置,基于工业条件下的单乙醇胺(Monoethanolamine,MEA)水溶液,测定了MEA水溶液吸收CO_2气体的动力学数据,并建立动力学模型。采用拟一级反应假设,根据两性离子机理和叁分子反应机理,研究结果指出温度在303.15~323.15 K时MEA溶液吸收CO_2反应级数为1.23~1.38,并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通过线性拟合计算,所得结果与国外文献基本吻合。(本文来源于《能源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葛华才,杜娟,王黎明[4](2018)在《一级反应网络动力学模拟软件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化学动力学和物理化学等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常会涉及一级复合反应或一级反应网络,其规律复杂,比较难以理解。通过使用可视化的Visual Basic语言编写的一级反应网络动力学模拟程序,反应组分数和反应条件可以随意输入,可以直观地模仿实验条件的改变对反应各组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更容易掌握化学动力学的相关规律。(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8年14期)

俞孟辰[5](2018)在《一次性递增负荷运动对中老年一级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探究一级高血压人群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在一次性递增负荷运动中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找出适宜的运动强度,为不同人群提供相应运动建议。研究方法:根据问卷及生理生化指标测试筛选出45-60岁中老年人55名,分为男性血压正常组(OMN组,n=15),男性一级高血压组(OMH组,n=12),女性血压正常组(OFN组,n=15),女性一级高血压组(OFH组,n=13)。采用卧式功率车及经改良的一次性Bruce ramp方案运动,运动负荷依照靶心率(THR)百分比(0%、20%、30%、40%、50%)进行递增,分别测量安静状态、不同运动负荷下及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分钟、运动后5分钟的舒张压(SBP)、收缩压(DBP)、血流剪切力(WSS)、血流速度(PS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血管内径(ID)、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研究结果:安静状态下,高血压组WSS、PSV显着低于血压正常组(P<0.05),OFH组ID显着高于OFN组(P<0.01)。随着运动强度增加,四组WSS,PSV显着升高,高血压组WSS显着低于血压正常组(P<0.05);当强度至50%THR时,血压正常组的WSS和PSV与40%THR相比升高缓慢,不同血压组间WSS、PSV不再有显着差异,OMN、OFN两组ID显着下降(P<0.05)。四组的PI及RI均随着运动强度增加降低,运动停止后逐渐回升。SV,CO均随着运动强度增加而升高,运动停止后下降,与WSS和PSV的变化趋势一致,且组间无显着差异。WSS与ID呈中度负相关(r=-0.556);WSS与PSV呈中度正相关(r=0.654)。PSV与CO呈低度正相关(r=0.304);血流速度与SV呈弱正相关(r=0.266);SV与ID呈弱负相关(r=-0.216)。研究结论:1.相较血压正常人群,高血压人群表现为低血流速度,低血流剪切力的血流动力学特征。2.一次性递增负荷运动通过提高每搏输出量与心输出量,使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增加,最终提高高血压人群的血流剪切力,这其中血流速度为影响血流剪切力最敏感的指标。3.从血流动力学角度,中老年血压正常人群在运动强度为40%THR时即可有效提高血流剪切力水平,而最适合高血压人群的运动强度为50%THR强度。(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期刊2018-05-09)

李清方,陆诗建[6](2018)在《氨水吸收CO_2的一级反应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O_2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其控制与减排已刻不容缓。有机胺化学吸收法脱除烟气中的CO_2是目前公认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氨水是一种高效吸收剂,研究氨水溶液及其复配溶液吸收CO_2反应动力学,不仅可以揭示吸收过程的反应机理,亦可以为吸收工艺和工业设备的设计提供依据,为其工业化应用奠定基础。在温度298.15~303.15K、常压条件下,基于快速拟一级反应模式初步研究了氨水吸收CO_2的反应动力学,建立了简化的动力学方程。求解了CO_2-NH_3·H_2O系统的反应速率表达式r_(CO_2-NH_3solution)=k_2[NH_3][CO_2],同时求解了CO_2-NH_3·H_2O系统反应速率常数K_G=0.2331mmol·s~(-1)·m~(-2)·kPa~(-1)。对比CO_2-NH_3·H_2O与CO_2-MEA系统的动力学数据,结果表明,MEA溶液在负载0~0.4的KG值是293.15K、6 mol·L-1氨水各负载下KG值的1.5~2倍左右,所得结果可以为工业应用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8年09期)

朱立宾,陆诗建[7](2018)在《单乙醇胺吸收CO_2拟一级反应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自主开发的湿壁塔装置,基于工业条件下的单乙醇胺(Monoethanolamine,MEA)水溶液,测定了MEA水溶液吸收CO_2气体的动力学数据,并建立动力学模型。本研究采用拟一级反应假设,根据两性离子机理和叁分子反应机理,研究结果指出在303.15K~323.15K之间MEA溶液吸收CO_2反应级数在1.23~1.38之间,并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通过线性回归求得:k_(2,MEA)~T=7.46×10~9exp(-4545/T),k_(H_2O)~T=3.79×10~6exp(-3106/T),通过线性拟合解得k_2=6.56×10~9exp(-5554/T),所得结果与国外文献基本吻合。(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8年08期)

刘鹏[8](2017)在《上海游泳队健将与一级运动员蹲踞式出发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文献、实验、录像解析等方法,对上海游泳队自由泳项目国家健将与一级水平运动员(各6名)进行蹲踞式出发测试,从运动学与动力学角度对整个游泳出发技术的特征进行揭示,对比分析找出的差异为日后教练员对运动员出发技术的改进提供帮助,为训练确定目标。并把所测队员的15m出发成绩与出发技术的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探讨,找出相关指标使教练员指导出发技术训练更具有针对性,为上海游泳队日后出发成绩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标准。本文获得研究结果如下:1、上海游泳队一级运动员的预备姿势比健将运动员重心靠后,后膝关节角度较小,造成蹬离出发台时转动角度较大,不利于打破身体平衡,快速启动,导致离台时间与动作衔接的时间变慢,此外反应时慢于健将运动员,且具有差异性。2、运动员在离台阶段包括叁段发力,依次为反应时-手离台时刻、手离台-后腿离台时刻、后腿离台-前腿离台时刻,通过分析发现上海游泳队健将运动员在反应时-手离台时刻与手离台-后腿离台时刻的阶段比一级运动员发力更充分,完成技术动作的速度及离台速度较快,具有差异性。3、上海游泳队一级与健将运动员的腾空姿势和入水姿势上差异不大,而入水时间与入水水平速度具有差异性。4、上海游泳队健将运动员在水下滑行阶段比一级运动员,游进速度较快,游进距离较长,打腿次数较多,具有差异性。5、上海游泳队健将运动员与一级运动员相比出水距离较长,出水时间也较长,具有差异性。6、上海游泳队运动员的离台阶段、入水阶段、水下滑行阶段、出水阶段都在存在较高相关性指标,其中离台与水下阶段影响最大,并且离台阶段影响着入水,水下滑行阶段影响着出水,因此上海游泳队日后要多以这两个阶段为训练的重点。7、上海游泳队运动员与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在离台时间、离台水平速度与入水口直径仍然有差距,需要进一步提高,向世界水平靠拢。(本文来源于《北京体育大学》期刊2017-05-09)

殷志平,吴义锋,吕锡武[9](2016)在《基于一级动力学模型的水培蔬菜滤床氮磷去除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培蔬菜滤床(HVFB)净化及经生化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尾水,并选用一级动力学模型开展HVFB氮磷去除动力学试验研究.基于Arrhenius公式采用试验数据分析水温与一级反应面积速率常数K间关系,采用乘幂和指数回归方程拟合20℃时面积速率常数K20与水力负荷间关系,并构建滤床模型拓展式.Arrhenius拟合结果表明,番茄滤床的氨氮、总氮(TN)和总磷(TP)的温度系数θ值分别为1.08,1.06和1.01,空心菜滤床θ值分别为1.07,1.04和1.00,氨氮、TN的K值与水温呈显着正相关,氨氮的K值受水温影响更为敏感,TP的K值与水温无明显关系.在拟合K_(20)与水力负荷关系上,乘幂回归整体上较指数回归具有更高的准确性.考虑了水温和水力负荷因素的一级动力学模型拓展式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增强TN去除效率(水温小于19.5℃)和TP去除效率(水温大于19.5℃),可有效提高HVFB整体进水水力负荷.(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刘静溪,刘刚金,李超,Sten,Strmberg,Mihaela,Nistor[10](2015)在《厌氧发酵产甲烷潜力实验一级动力学修正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厌氧发酵物料产气量研究常利用一级动力学模型计算物料相关参数,但传统一级动力学模型存在使用简单数学模型去描述复杂生物化学过程的问题,导致计算误差较大。为解决传统一阶动力学模型的局限性,本实验建立了可估算产甲烷潜力与反应动力学系数的新一阶动力学模型。采用全自动甲烷测试仪(AMPTSⅡ)1模型校准与验证测试了来自45种物料的193个样本。新模型以平均0.9951的高相关系数精确拟合累积产甲烷曲线图。模型估算的最高产甲烷潜力相对误差平均为3.01%。模型对快速降解物料组和极慢降解物料组动力学系数的估算误差(分别为10.89%和5.34%)较慢速降解组动力学系数的估算误差(33.16%)低。通过统计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传统一级动力学模型拟合失败时,推荐使用新模型拟合复杂累积产气曲线。(本文来源于《2015年中国沼气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德沼气合作论坛论文集》期刊2015-12-15)

一级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将柴油馏分中硫化物按照其加氢脱硫反应难易程度分为叁个集总,建立了柴油深度加氢脱硫反应叁集总一级动力学模型。运用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对柴油馏分中不同类型硫化物的反应规律以及工业上几种不同类型柴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反应性能特点进行了分析。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在脱硫率为70%时,集总1已经完全脱除,生成油中剩余未转化硫化物全部为集总2和3硫化物,且随着反应深度的加深集总3的比例逐渐提高,脱硫率达到98%后,加氢精制油剩余硫化物80%以上为集总3硫化物,4,6位含空间位阻作用的二苯并噻吩(DBT)硫化物的脱除是深度脱硫反应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相比于另外两个集总硫化物,集总3的脱除反应提温敏感性较差,较高的压力和较低的空速下有利于这部分硫化物的脱除。运转评价结果也表明催化剂1相比于催化剂2和3在深度加氢脱硫反应过程受热力学平衡限制作用更加明显:以原料2为反应进料,在反应压力6.0 MPa、体积空速1.0 h-1条件下催化剂1加氢脱硫生成油硫含量随反应温度变化曲线在370℃下出现拐点。而在相同压力、体积空速1.5 h-1条件下,催化剂2和3上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产品硫含量逐渐降低,在试验的温度范围内,未出现温度拐点。催化剂2和3表现出了更好的对集总3的脱除效率以及更好的提温敏感性,更适合工业装置上深度脱硫反应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一级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涂响,廖海清,陈少华,宋永会.紫外/芬顿过程中目标污染物降解拟一级稳态动力学模型研究[C].201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2019

[2].柳伟,方向晨,刘继华,郭蓉,宋永一.柴油深度脱硫叁集总一级动力学模型建立[J].当代化工.2019

[3].耿春香,陆诗建,孙岳涛,李欣泽,赵东亚.单乙醇胺吸收CO_2拟一级反应动力学研究[J].能源工程.2018

[4].葛华才,杜娟,王黎明.一级反应网络动力学模拟软件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8

[5].俞孟辰.一次性递增负荷运动对中老年一级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8

[6].李清方,陆诗建.氨水吸收CO_2的一级反应动力学研究[J].山东化工.2018

[7].朱立宾,陆诗建.单乙醇胺吸收CO_2拟一级反应动力学研究[J].山东化工.2018

[8].刘鹏.上海游泳队健将与一级运动员蹲踞式出发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7

[9].殷志平,吴义锋,吕锡武.基于一级动力学模型的水培蔬菜滤床氮磷去除模拟[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10].刘静溪,刘刚金,李超,Sten,Strmberg,Mihaela,Nistor.厌氧发酵产甲烷潜力实验一级动力学修正模型的建立[C].2015年中国沼气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德沼气合作论坛论文集.2015

标签:;  ;  ;  ;  ;  

一级动力学论文-涂响,廖海清,陈少华,宋永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