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脓毒血症论文-惠雷,郭春

重度脓毒血症论文-惠雷,郭春

导读:本文包含了重度脓毒血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重度烧伤,血浆白蛋白,qSOFA评分,脓毒血症

重度脓毒血症论文文献综述

惠雷,郭春[1](2019)在《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血浆白蛋白水平联合qSOFA评分对脓毒血症预后的评估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了解血浆白蛋白与脓毒血症之间的关系,探讨白蛋白联合qSOFA评分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快速评估的效果,为烧伤病人脓毒血症治疗效果的实时检测提供可行的临床指标。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烧伤科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71例,分为脓毒血症组和无脓毒血症组,记录研究人群的入院当天、7、14天的血浆白蛋白及qSOFA。结果 :脓毒血症组住院天数、烧伤总面积、手术次数均高于无脓毒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脓毒血症组的血浆白蛋白与烧伤面积和手术次数之间存在相关性(P <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274、0.251;住院7天、14天,脓毒血症组血清白蛋白、qSOFA评分均高于无脓毒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7天时,ROC曲线分析白蛋白联合qSOFA评分预测的灵敏度88.6%和特异度79.0%比qSOFA评分单独预测更有效(P <0.05);14天时白蛋白联合qSOFA评分预测的灵敏度89.5%和特异度79.3%比qSOFA评分单独预测更有效(P <0.05)。结论:血浆白蛋白与重度烧伤患者的烧伤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白蛋白联合q SOFA能较好反映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两个指标的动态实时监测结果,对脓毒血症的辅助诊断及预测脓毒血症预后有临床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合理用药探索》期刊2019年08期)

张晓宁[2](2019)在《重度烧伤脓毒血症治疗中应用连续血液净化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分析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常规综合治疗应用在重度烧伤脓毒血症治疗之中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进行治疗的重度烧伤脓毒血症患者中盲选80例纳入本次研究范围之内,实验组40例患者接受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常规组40例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40例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之上进行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对常规组和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实验组在本次治疗中患者血肌酐、APACHE-II评分、血钠、白细胞计数、TNF-a、乳酸、IL-6、CRP、IL-1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综合治疗进行相比较,重度烧伤脓毒血症患者接受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治疗优势明显,可保障患者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降低患者炎性介质,改善患者的脏器功能,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55期)

范大丽[3](2018)在《集束化护理对血液净化治疗重度脓毒血症患者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血液净化治疗重度脓毒血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采用血液净化治疗的重度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血液净化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循环功能、氧合功能、肾功能、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护理满意度、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发生情况及1个月后生存率等各项指标。结果护理干预24 h后,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动脉血氧分压(Pa O2)、氧合指数(Pa O2/Fi O2)、尿量均有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 <0. 05);两组患者血肌酐均有下降,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的置管时间、住院天数、CRBSI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1个月后生存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血液净化治疗的重度脓毒血症患者,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重要脏器的功能,还能减少CRBSI,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护理实践与研究》期刊2018年22期)

温建芳,吴慧锋,贺建平,王鹏森[4](2018)在《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对重度脓毒血症预后的评估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重度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脓毒血症100例作为疾病组,另选取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健康组。疾病组患者给予常规支持治疗,两组均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PCT、CRP水平。比较健康组与疾病组、疾病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疾病组治疗后不同预后情况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结果疾病组PCT和CRP血清因子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疾病组患者中,中、重度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患者,重度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高于中度患者(P<0.05);疾病组患者中,预后不良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结论 PCT及CRP水平在重度脓毒血症患者血清中均异常升高,其对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均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8年08期)

孙昌武,潘景业[5](2017)在《血清降钙素原评估重度烧伤并发脓毒血症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评估重度烧伤并发脓毒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2月在某院重症医学科治疗的重度烧伤合并脓毒血症80例患者作为烧伤脓毒血症组,选择同一时间段未出现脓毒血症的78例重度烧伤患者做为烧伤非脓毒血症组,另外将50例健康者做为正常对照组,根据预后将烧伤脓毒血症组患者分为死亡组(n=16)和存活组(n=64),分别在患者入院第1d、第3d和第5d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对PCT水平进行检测,观察比较不同时间点不同病情患者PCT的变化,并绘制血清PCT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烧伤脓毒血症死亡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1)烧伤脓毒血症组和烧伤非脓毒血症组在入院后1d、3d、5d的PCT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而烧伤脓毒血症组患者上述不同时间点PCT水平也显着高于烧伤非脓毒血症组(P<0.05);(2)烧伤脓毒血症中,死亡患者在入院后1d、3d、5d的PCT水平显着高于存活患者(P<0.05);(3)对16例重度烧伤合并脓毒血症患者死亡预测的血清PCT值的ROC曲线下总面积为0.980,当血清PCT截点值为10.8ng/mL时,对烧伤脓毒血症死亡患者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8%和100.0%。结论:PCT对重度烧伤后合并脓毒血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较高的评估能力和预测价值。(本文来源于《数理医药学杂志》期刊2017年12期)

黄波[6](2017)在《术后重度脓毒血症患者检测CRP和PCT对疾病病情及预防判断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术后重度脓毒血症患者检测CRP和PCT对疾病病情和预后判定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诊治术后重度脓毒血症患者92例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预后分为A组(病情好转或治愈出院,71例)和B组(病情恶化或死亡,21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3,7 d的CRP、PCT水平,并采用ROC曲线预测CRP和PCT与重度脓毒血症患者不良预后关系。结果:治疗前及治疗3,7 d A组患者CRP水平均低于B组(P<0.01)。治疗前及治疗1,3,7 d A组患者PCT水平均低于B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得出CRP、PCT在术后重度脓毒血症患者不良预后中有重要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在0.65~0.75。结论:CRP、PCT在术后重度脓毒血症患者中检测能对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作出判断。(本文来源于《华夏医学》期刊2017年04期)

樊蕴辉,郝正玮,戈艳蕾,赵雅宁[7](2016)在《参附注射液治疗重度脓毒血症的效果及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参附注射液治疗重度脓毒血症的效果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参附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ICU治疗的168例重度脓毒血症患者,以治疗过程中全程加用参附注射液的患者为治疗组(82例),以未加用者为对照组(86例),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重度脓毒血症的效果及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以治疗7 d为观察点,治疗组好转45例,迁延22例,死亡15例;对照组好转35例,迁延25例,死亡2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测APACHEI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 d时的APACHEI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II评分、SIRS评分、降钙素原(PCT)等是提高脓毒血症疗效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重度脓毒血症有较好疗效,临床应用应注意患者APACHEII评分、SIRS评分及PCT水平等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6年14期)

邵一鸣[8](2016)在《血小板计数与重度烧伤患者脓毒血症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血小板计数与重度烧伤患者脓毒血症的关系。方法:收集133例重度以上烧伤患者住院期间前14天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烧伤面积及深度,年龄、性别,住院日等数据。分两组:脓毒血症组(G1)、非脓毒血症组(G2),每组按年龄分叁个亚组:儿童亚组、青壮年亚组、老年亚组。按血小板减少程度分为四组:血小板重度减少组、血小板中度减少组、血小板轻度减少组、血小板正常组。结果:133例患者中,91例发生脓毒血症。G1与G2组患者比较前14天平均血小板计数、平均白细胞计数、平均中性粒比、烧伤面积平均值、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烧伤患者伤后均有血小板减少,脓毒血症组血小板减少幅度及持续时间均较非脓毒血症组大,脓毒血症组青年患者烧伤面积较老年及儿童烧伤面积大,住院时间长,手术次数多。叁个亚组血小板平均值、白细胞平均值、中性粒比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青年亚组中的两组(G1,G2)血小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儿童组及老年亚组的两组(G1,G2)血小板、白细胞、中性粒比值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血小板计数在重度烧伤患者早期均出现一过性降低,脓毒血症患者血小板降低的幅度及持续时间均明显增加,对早期预测脓毒血症及预测脓毒血症预后有临床指导意义。2、不同年龄段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血小板的变化对脓毒血症反应有差别,青壮年患者较儿童及老年患者血小板计数降低更为明显,持续时间长,对早期预测脓毒血症及预测脓毒血症预后更有临床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6-05-01)

周海丰,戈艳蕾,李红艳,王红阳[9](2016)在《参附注射液联合低剂量氢化可的松对重度脓毒血症患者血浆HLA-DR和PCT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低剂量氢化可的松对重度脓毒症患者血浆单核细胞表面人类白细胞抗原DR位点(HLA-DR)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重度脓毒血症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1组(33例)和观察2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观察1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参附注射液;观察2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参附注射液+低剂量氢化可的松。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 d、3 d、7 d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PCT水平。比较两组患者7 d内的病死率。结果治疗后7 d对照组死亡19例,观察1组死亡14例,观察2组死亡8例,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和7 d,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HLA-D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0.9±4.1)%、(24.3±5.4)%比(16.8±3.2)%;(21.8±5.3)%、(26.3±6.1)%比(17.8±4.9)%],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PCT水平低于对照组[(14.1±2.3)μg/L、(10.3±2.4)μg/L比(19.0±3.1)μg/L;(10.4±2.4)μg/L、(6.3±2.1)μg/L比(16.8±3.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HLA-DR水平高于观察1组,PCT水平低于观察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低剂量氢化可的松可有效地降低PCT水平,提高HLA-DR水平,促进重度脓毒症患者的转归。(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6年07期)

邵一鸣,李德绘[10](2015)在《血小板计数与不同年龄段重度烧伤患者脓毒血症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与不同年龄段患者重度烧伤患者脓毒血症的关系。方法:收集133例重度以上烧伤患者住院期间前14 d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值、烧伤面积及深度、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分两组:脓毒血症组(G1)、非脓毒血症组(G2)。每组按年龄分3个亚组:婴幼儿亚组、青壮年亚组、老年亚组。结果:133例患者中,91例发生脓毒血症。两组患者前14 d平均血小板计数、平均白细胞计数、平均中性粒比、烧伤面积平均值、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亚组血小板平均值、白细胞平均值、中性粒比平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青年亚组中两组(G1、G2)血小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婴幼儿组及老年亚组进行两组(G1、G2)血小板、白细胞、中性粒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计数在重度烧伤早期出现一过性降低,脓毒血症患者血小板降低幅度及持续时间均增加。青壮年患者较婴幼儿及老年患者血小板计数降低明显,对脓毒血症的预测意义更强。(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5年23期)

重度脓毒血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本文分析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常规综合治疗应用在重度烧伤脓毒血症治疗之中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进行治疗的重度烧伤脓毒血症患者中盲选80例纳入本次研究范围之内,实验组40例患者接受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常规组40例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40例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之上进行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对常规组和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实验组在本次治疗中患者血肌酐、APACHE-II评分、血钠、白细胞计数、TNF-a、乳酸、IL-6、CRP、IL-1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综合治疗进行相比较,重度烧伤脓毒血症患者接受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治疗优势明显,可保障患者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降低患者炎性介质,改善患者的脏器功能,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重度脓毒血症论文参考文献

[1].惠雷,郭春.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血浆白蛋白水平联合qSOFA评分对脓毒血症预后的评估价值[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9

[2].张晓宁.重度烧伤脓毒血症治疗中应用连续血液净化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3].范大丽.集束化护理对血液净化治疗重度脓毒血症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

[4].温建芳,吴慧锋,贺建平,王鹏森.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对重度脓毒血症预后的评估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

[5].孙昌武,潘景业.血清降钙素原评估重度烧伤并发脓毒血症的临床价值[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

[6].黄波.术后重度脓毒血症患者检测CRP和PCT对疾病病情及预防判断效果[J].华夏医学.2017

[7].樊蕴辉,郝正玮,戈艳蕾,赵雅宁.参附注射液治疗重度脓毒血症的效果及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6

[8].邵一鸣.血小板计数与重度烧伤患者脓毒血症的关系[D].广西医科大学.2016

[9].周海丰,戈艳蕾,李红艳,王红阳.参附注射液联合低剂量氢化可的松对重度脓毒血症患者血浆HLA-DR和PCT水平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6

[10].邵一鸣,李德绘.血小板计数与不同年龄段重度烧伤患者脓毒血症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15

标签:;  ;  ;  ;  

重度脓毒血症论文-惠雷,郭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