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理查德赖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理查德·,赖特,《土生子》,暴力,身份
理查德赖特论文文献综述
邵笑[1](2019)在《暴力之下的身份仪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运用弗朗茨·法侬的后殖民主义暴力理论,着重探讨托马斯·比格在“摩尼教世界”中如何从自我意识和自我身份当中寻找自我,完成了一场自我成长仪式。法侬认为,住在黑人贫民窟内的土着人民以某种侵略方式来面对自我困境。被囚禁在黑人贫民窟里的比格受到白人的压迫,同时也具有反抗的倾向。霸权主义遏制了比格的男子气概,否定了他说话的权利,加深了他的精神创伤,最终使比格无法获得公正的对待。比格脱离了社会和文化的依赖,无法与自己周围的黑人社会以及白人社会保持和谐的关系,难以走出自我困境。与此同时,比格内心充满欲望,想要对白人世界进行反抗。被推到社会边缘的比格,从一个被殖民暴力压迫的男孩发展为利用“工具性暴力”的血腥男孩。最后,比格通过“绝对暴力”的救赎作用,实现了自我意识的转变,接受了自我的身份和即将到来的死刑判决。比格既是压迫社会之下的受害者也是压迫社会中的反抗英雄。(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4-01)
蔡文娟,周海平[2](2018)在《理查德·赖特小说的讽刺特色——小说《土生子》讽刺艺术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黑人作家赖特的代表作《土生子》是黑人文学中一部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品。小说中讽刺手法的运用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力量。本文着重讨论其讽刺特色。首先赖特通过具有鲜明反差的视角折射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从而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其次小说的人物命名的讽刺特色强化了人物的个性本质;再有小说的情节设置也运用了反讽构思,使读者对种族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崔莹[3](2018)在《精神分析批评方法的实际应用——以理查德·赖特《黑孩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从弗洛伊德的"叁我"理论为研究工具,解读《黑孩子》主人公赖特在成长中的心理变化过程,以及在现实生活中身体上反映出的实际行动。(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期刊2018年10期)
谭惠娟[4](2017)在《理查德·赖特《黑小子》的饥饿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理查德·赖特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非裔美国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黑小子:美国饥饿》是一部经典美国自传体小说。通过自我意识和他者意识,赖特书写了身体饥饿和精神饥饿,并融入了对黑人民族、美国社会乃至人类生存的冷静观察,具有浓厚的批判性和哲理性。通过对大自然的描写,赖特质疑和谴责了种族歧视,表达了美国黑人群体渴望融入美国主流话语、建构自己身份的政治诉求与情感呼声。《黑小子》问世后,赖特也跻身于现代美国伟大作家之列。(本文来源于《外国语文》期刊2017年06期)
代莹[5](2017)在《理查德·赖特《土生子》中白人种族歧视的福柯权力观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现代黑人小说之父"理查德.赖特以其独到的观察视角及细腻的描写极大推动了20世纪美国文学的发展。其代表作《土生子》所塑造的"新黑人"形象颠覆了人们以往对黑人的思维定式,揭示美国黑人遭受的生存困境。美国白人社会作为主流文化对黑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限制体现了福柯的权力规训理论。在如同监狱般的美国社会中无形的歧视与规训使比格变成权力的被压迫者。(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7年24期)
朱桃英[6](2016)在《理查德·赖特俳句中的黑人美学及生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20世纪享誉世界的美国黑人作家,赖特的小说与诗作受到了整个美国文学界乃至全球的文学界的影响与关注。他的文学创作涉及面非常广泛,包括诗作、小说、散文,还有各种游记等等。在这些内容中,最被全球文学推崇的就是他的小说集,借此许多美国人给他定义为着名黑人小说家。但是他的诗歌却很少被文学界触及,也少有人问津。实际上,理查德·赖特的诗集虽然流传不是特别广泛,但是他在整个诗作(本文来源于《短篇小说(原创版)》期刊2016年23期)
张晓敏[7](2016)在《理查德·赖特小说的文化构建与价值传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理查德·赖特(1908-1960)作为公认的非裔美国文学作家,其小说、诗歌和政论性散文对非裔美国文学的发展与黑人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赖特的作品,诸如《汤姆叔叔的孩子们》(1938)、《土生子》(1940)、《黑孩子》(1945)、《局外人》(1953)、《野蛮假日》(1954)和《长梦》(1958)等均已被视为非裔美国文学经典。文学作为一种文化产物,是基于作家所处年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而创作出来的。有责任感的作家必须关心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同时政治、社会和历史也为作家的的创作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素材。作为黑人群体的一份子,赖特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个黑人在当时的美国社会里意味着什么:城市里种族之间的藩篱与禁闭,法律上的不合理,政治上的压迫和经济上的剥削,都使当时的美国黑人苦不堪言。在那个种族主义充斥美国社会的年代,作为知识分子的赖特用笔墨控诉了他的愤懑。从这个意义上说,探讨赖特小说的创作意图和思想内涵,特别是从小说中塑造的黑人形象入手,分析其内心活动、行为模式与语言表述,既有助于理解作品主题内涵与叙事策略相互统一的文学性贡献,也为观察美国20世纪前半叶的种族主义逻辑与社会现实提供了更为清晰的论证,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学评论界普遍认为,赖特在1945年之前“抗议”文学主题特征鲜明,因此被学术界视为“抗议小说”创作阶段。这些文学作品主要指赖特的四部中长篇小说《汤姆叔叔的孩子们》、《土生子》、《黑孩子》和《长梦》。其中,最后一部小说《长梦》是赖特旅居法国时创作的作品,但在题材上同样彰显了“抗议”的主题。在这些“抗议”题材的小说中,赖特重复着一个主题:在美国黑人与白人之间存在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这不仅是当时美国社会种族偏见的直接衍生物,而且也阻碍了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理解赖特“抗议小说”类型定位所遵从的文化逻辑较为恰当的方式是探讨他的创作意图和作品内涵,因此,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通过剖析赖特及同时期黑人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困境,从作家的创作意图入手,剖析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为赖特“抗议小说”文化逻辑的形成提供可信服的论证。赖特的“抗议小说”既向读者展示特定时代城市贫民区中黑人的痛苦挣扎,也细致地表现出黑人个体乃至美国边缘群体的反抗精神,其用意不仅仅在于描写黑人在美国的悲惨遭遇,而且试图通过震撼人心的文学作品来唤醒黑人的反抗意识,同时也警示白人否定黑人性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赖特的“抗议小说”可被视为黑人在面对社会压迫、被迫生存于杜波伊斯所言的“双重意识”、远离传统文化的困境下艰难地在美国寻找自我认同、反思黑人民族性的缺陷、并试图重新塑造“黑人性”的尝试。这种文化逻辑是理解赖特小说的关键,也是赖特对非裔美国文学传统所做的杰出的贡献。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同时也有其特定的表现形式。如果说赖特通过“抗议”题材的小说展示了他特有的文化逻辑,那么,细腻的心理描写和象征主义手法是赖特小说艺术的一大特色,或者说,也是他所采用的一种叙事策略。因此,从心理描写、甚至是从对心理变态者的准确刻画出发,借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福柯的权力机制来剖析赖特小说中人物复杂的心理,阐释主人公看似变态、残忍、冷漠的行为背后所存在的必然性与象征性,是解读赖特文本的必由之路。赖特小说中的心理描写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剖析,即表层的仇恨、恐惧和压抑以及深层的、或者说是潜意识层面的梦境与幻觉,而心理动机的背后则是外部社会因素所造成的。在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基础上,赖特能娴熟地运用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表现出主人公存在意义上的荒诞性。如果说心理探索重在揭示白与黑、强与弱、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那么赖特笔下主人公的种种心理症候,也正是美国当代政治的反映与隐喻,从中不难发现赖特在政治和哲学上对传统二元对立结构的超越,以及由这种超越所带来的美学风格与叙事策略的转变。显然,作为“抗议文学”的先驱,赖特是哈莱姆文艺复兴和芝加哥文艺复兴运动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其作品不仅具有鲜明的革命性,而且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赖特对美国社会的种族问题、阶级问题和黑人文化问题所做出的文学反思,拓宽了非裔美国文学的题材与主题。正是缘于赖特的卓绝贡献,美国着名黑人学者勃莱顿·杰克逊甚至把1940年至1957年这段时期称为“赖特时代”。赖特作为20世纪叁、四十年代非裔美国作家的杰出代表,掀起了一场文学改革的潮流,引领了一大批作家,其作品中蕴涵的社会价值观在现当代非裔美国文学中得到了传承与发展。赖特拒绝迎合白人读者的阅读口味,坚持展现美国黑人自己的声音,从而改变了非裔美国作家创作的前景。在非裔美国文学史上,正因为有了赖特继往开来的历史作用,才迎来了后来的詹姆斯·鲍德温、拉尔夫·埃利森和托妮·莫里森等非裔作家的辉煌成就,从而使非裔美国文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可以说,赖特的小说创作是非裔美国人文化发展与自身觉醒意识不断强化的必然结果。从文学史意义上讲,赖特的重要作用在于承上启下,开创了非裔美国文学新的历史篇章。在其创作中,赖特不仅强调黑人民族的自省与反思,同时也对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予以关注。从文本创作上看,赖特的一系列作品赋予了非裔美国小说以新的主题元素、丰富的表现手法与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连接哈莱姆文艺复兴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再度繁荣的非裔美国文学的桥梁。除了作为成功的小说家被载入史册以外,赖特对于种族问题、阶级压迫等社会问题也时常撰文,直抒己见,还是一位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美国黑人社会活动家;此外,赖特与约翰·里德俱乐部等美国左翼文艺界的合作与分歧,对于中国学术界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及其文艺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新的社会需求和新的阐释理论为重新评估赖特的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空间。赖特小说思想的复杂性和深刻性,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与丰富性都值得学术界做进一步的挖掘和阐释。(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6-06-01)
钟蕾[8](2016)在《意象、主体与读者的同构——理查德·赖特俳句中现代主义元素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赖特俳句中对意象的营造、抒情主体性的独特显现以及读者互动参与式的阅读所带来的不同凡响的阅读效果,这些都使他的诗歌创作打上了很深的现代主义烙印。在全球化背景、多民族融合和多种思潮交汇冲突的时代语境中,赖特的俳句创作不仅是文学发展潮流的一个实践和印证,同时也将给世界格局之下的政治性话语空间带来文学层面上的思考和启示。(本文来源于《国外文学》期刊2016年01期)
孙曼[9](2015)在《美国少数族裔之黑人文学中的现实主义——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中的现实主义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是由大量移民组成的,使其少数族裔文学繁荣发展,其中黑人文学占据不可取代的地位,代表是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赖特成功塑造了与以往黑人形象不同的主人公和其强烈的向白人抗议的意识,《土生子》也因此被称为"抗议小说"。赖特在小说中不仅运用了大量的传统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还结合了新型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心理描写,成功的揭露了别格悲剧的根源——美国社会制度。(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世界》期刊2015年11期)
王柔化[10](2015)在《解析理查德·赖特《黑孩子》中的“饥饿”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笔者依据自己的理解,对《黑孩子》中"饥饿"这一主题进行详细的阐述。(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5年27期)
理查德赖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美国黑人作家赖特的代表作《土生子》是黑人文学中一部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品。小说中讽刺手法的运用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力量。本文着重讨论其讽刺特色。首先赖特通过具有鲜明反差的视角折射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从而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其次小说的人物命名的讽刺特色强化了人物的个性本质;再有小说的情节设置也运用了反讽构思,使读者对种族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理查德赖特论文参考文献
[1].邵笑.暴力之下的身份仪式[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
[2].蔡文娟,周海平.理查德·赖特小说的讽刺特色——小说《土生子》讽刺艺术的运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
[3].崔莹.精神分析批评方法的实际应用——以理查德·赖特《黑孩子》为例[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
[4].谭惠娟.理查德·赖特《黑小子》的饥饿书写[J].外国语文.2017
[5].代莹.理查德·赖特《土生子》中白人种族歧视的福柯权力观解读[J].青年文学家.2017
[6].朱桃英.理查德·赖特俳句中的黑人美学及生态研究[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6
[7].张晓敏.理查德·赖特小说的文化构建与价值传承研究[D].吉林大学.2016
[8].钟蕾.意象、主体与读者的同构——理查德·赖特俳句中现代主义元素的探析[J].国外文学.2016
[9].孙曼.美国少数族裔之黑人文学中的现实主义——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中的现实主义手法[J].生物技术世界.2015
[10].王柔化.解析理查德·赖特《黑孩子》中的“饥饿”主题[J].中外企业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