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失衡论文-李文彬,沈涵,张晓炜

平衡失衡论文-李文彬,沈涵,张晓炜

导读:本文包含了平衡失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公民满意度,政务公开,公民参与,政府沟通

平衡失衡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彬,沈涵,张晓炜[1](2019)在《从失衡到平衡:我国地方政府提升公民满意度策略存在的不足及应对》一文中研究指出公民满意度受到政府因素、公民因素和两者互动关系的影响。在提高公民满意度策略方面,包含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优化政府内部管理的外源性满意度路径和以满足公民偏好、表达权、参与权和知情权需求以及改善官民关系为中心的内源性满意度路径。我国地方政府提升满意度的策略呈现重政府导向、弱公民导向、轻官民关系的内外源满意度"失衡"的特点。地方政府应加强公民需求侧和改善官民关系的措施,推进以政府数据开放为核心的政府信息公开,强化公民对社会治理、公共预算和公共政策过程的实质性参与,注重营造政府与公民的良好沟通关系,重建内外源满意度的平衡。(本文来源于《广东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玲,彭华民[2](2019)在《逻各斯的失衡与道的平衡——循证社会工作的西学话语和东渐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社会工作话语体系的发展要体现中国特色,但目前仍处于西方学徒状态,表现为知识话语二元对立、理论话语西方靶向和实务话语碎片化,原因在于社会工作话语体系只在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本土化,本体论仍以西方的逻各斯为哲学基础。基于逻各斯的西方循证社会工作处于狭义循证和广义循证张力中,形成失衡的话语体系:哲学基础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理论范式的二元对立、实践模式的狭隘倒退。本土循证社会工作延续了这种失衡,造成理论范式的专业化和本土化对峙、实践模式狭隘化和相对化并存。重构本土循证社会工作话语体系应以道代替逻各斯作为哲学基础,让理论范式回归关系视角,使实践模式基于社区空间和单元时间进行变通、实现对立失衡向圆融平衡的转向,从而为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话语体系建构提供自主思路。(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刘蓓[3](2019)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公私权配置的失衡与平衡》一文中研究指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公权力和私权利配置失衡已经造成了连锁恶果,亟需通过科学制度建构扭转公私权配置失衡的现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的公权力与私权利配置需要秉持一系列科学的配置原则。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公私权静态配置的关键在于划定公权力的边界和建构私权利谱系,实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的公私权均衡配置需要贯彻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公私权配置的基本原则,建构公私权配置的静态与动态机制,采取更加切实的落实措施。(本文来源于《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闵二虎,何小龙,杨明[4](2019)在《从“失衡”走向“平衡”:高职烹饪专业人才供需矛盾的现状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烹饪专业人才供给矛盾,提出从专业发展与产业发展吻合、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联合、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耦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结合、教学成果与企业生产切合等五方面入手优化烹饪专业人才供给结构,推动烹饪专业人才结构的提升,使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相适应。(本文来源于《河北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04期)

王安全,王小艳[5](2019)在《乡村教育供给中人与物配置的失衡现象与平衡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教育供给是按一定标准给乡村需要的人提供教育资源的一种行动方式。由于政府教育资源总量的有限性、市场经济主导下追求教育利益最大化以及乡村教育政策本身的局限性,乡村教育供给中人与物配置的失衡现象时常出现。其突出表现为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乡村教育供给中人与物的配置在比例关系上的失调,即量上的不相适应和质上的相互分裂。因此,需加强计划经济的干预,完善乡村教育供给政策,实现二者配置平衡发展。(本文来源于《现代教育管理》期刊2019年07期)

张江涛,梁开岩[6](2019)在《经常账户失衡和再平衡的趋势研究——基于中美两国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近10年来,中国经常账户长期保持顺差,但顺差规模整体呈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而美国的经常账户则持续保持逆差。中国经常账户顺差主要源于货物贸易方面较强的出口竞争力。从2006年至2018年,美国对中国贸易顺差的贡献度一直居于首位,中国也是美国贸易逆差最重要的来源方。两国之间经常账户失衡的客观原因主要源于彼此经济金融发展阶段的差异及产业链的互补性,主观上与美国限制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以及两国进出口统计口径的差异性有一定关系。中国一直在积极主动调整、改善经常账户失衡的状况,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于美国而言,主要应从内因上寻求缩小贸易逆差的途径,改变过度进口消费的现状,降低对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限制。在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过程中,中国要吸取日本的教训,保持国内既定的深化改革促开放等发展战略不动摇,防范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泡沫风险,谨慎实施资本账户开放。(本文来源于《国际金融》期刊2019年07期)

李金慧[7](2019)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失衡现象及生态平衡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改善,人才的培养趋于全能型,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也因此与时俱进。本文以信息技术环境为背景,通过分析当前大学英语课堂中存在的生态失衡现象,探讨实现生态平衡的途径,旨在加强大学英语课堂的合理性,构建高效和谐的生态课堂,为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英语人才提供建议。(本文来源于《北极光》期刊2019年06期)

孙全胜[8](2019)在《当代中国城乡居民权利失衡的历史沿革与平衡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城乡居民权利的实现提供了基本的政治保障,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城乡居民权利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衡:农民不能享受到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权益;农村只是城市的附属,没有获得应有的发展机会和福利保障,导致城乡差距难以缩小,从而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会秩序。历史地看,中国城乡居民权利失衡很大程度上根源于以重工业为重心的产业政策、城乡二元结构和不合理的体制。同时,中国城乡居民权利失衡的发展历程也能够为实现二者权利平等化为目标的平衡路径研究提供镜鉴。构建中国城乡居民权利的平衡路径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城乡居民权利平等化的经济制度与法律制度研究提供镜鉴建设;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本文来源于《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潘光逸[9](2019)在《威望平衡与失衡:大国如何管理威望冲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国际政治中的威望。尽管威望是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因素,但既有研究对威望的关注依然是零散的。为研究威望对大国外交倾向的影响,本文将区分国家对威望情境的不同理解,认为“威望平衡”与“威望失衡”是两种国家有关威望的认知形式,它们由一国对自身实力与威望比较的威望满足水平和一国对自身地位认知的地位满足水平两个维度共同塑造。因而是由自我认知与主体间互动构成的产物。当一国认为其实力和威望相符、对本国国际地位相对满意时,倾向于产生威望平衡的认知,并因此偏好缓和政策、维护现有国际秩序;当一国认为其实力与威望有较大差距、对本国国际地位不满意时,容易产生威望失衡的认知,倾向于外交冒险和修正国际秩序。基于不同维度的分析,本文认为在无政府状态下,威望平衡的认知能够缓解大国冲突和采取激进政策的可能。相反,在威望失衡认知的影响下,大国选择激进政策的可能性会增加、冲突会加剧。同时,根据实力与威望对比的不同层次和国际地位的不同,可以将威望失衡的大国分为“实力大于威望的地位追求国”“实力大于威望的地位守成国”“实力小于威望的地位追求国”和“实力小于威望的地位守成国”四种类型,它们的政策动机存在区别,但外交结果都趋于恶化大国关系、导致国际冲突。同时,本文还发现一国对实力与威望对比认知与地位次序认知会相互影响。针对两种威望认知形式,本文根据研究框架选取19世纪欧洲协调下的大国外交为威望平衡的相关假设提供了历史案例;以一战前的德国、冷战时期的英国与苏联和“911”事件后的美国验证了威望失衡的假设,从而揭示了威望失衡对如何对国家选择激进的、非理性政策倾向产生影响。同时,基于历史案例的经验和威望的作用机制,本文分析了当前中美关系中的威望冲突和威望管理,并讨论了在两国间构建共同威望的可能性。本文的研究贡献在于,一方面,理清了不同威望认知对国家政策的不同影响,为国际关系中的威望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概念解释,弥补了既有研究在对威望不同类型理解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在理论意义上提供了分析大国威望冲突的一个新的整合性视角,揭示了威望动机的运行机理。因此,在今天中美关系就国际领导权的竞争日益增长、各领域冲突愈发严重的情况下,对国际威望的剖析及其管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将对两国关系的缓和以及国际体系的稳定有所裨益。(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23)

[10](2019)在《你搞平衡,下级就会失衡》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领导来说,平衡是艺术,搞平衡是权术。我们倡导领导要讲究平衡艺术,因为没有平衡,团队就难以和谐,也就没有合力。但我们反对领导搞平衡,因为领导搞平衡,下级就会失衡。可以说,一个"搞"字,把平衡的权术性表达得淋漓尽致——主观故意,动机不端,目的不纯。因此,领导搞平衡,下级一定会失衡。下级失衡的后果就是矛盾丛生、力量分散。(本文来源于《领导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平衡失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社会工作话语体系的发展要体现中国特色,但目前仍处于西方学徒状态,表现为知识话语二元对立、理论话语西方靶向和实务话语碎片化,原因在于社会工作话语体系只在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本土化,本体论仍以西方的逻各斯为哲学基础。基于逻各斯的西方循证社会工作处于狭义循证和广义循证张力中,形成失衡的话语体系:哲学基础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理论范式的二元对立、实践模式的狭隘倒退。本土循证社会工作延续了这种失衡,造成理论范式的专业化和本土化对峙、实践模式狭隘化和相对化并存。重构本土循证社会工作话语体系应以道代替逻各斯作为哲学基础,让理论范式回归关系视角,使实践模式基于社区空间和单元时间进行变通、实现对立失衡向圆融平衡的转向,从而为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话语体系建构提供自主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平衡失衡论文参考文献

[1].李文彬,沈涵,张晓炜.从失衡到平衡:我国地方政府提升公民满意度策略存在的不足及应对[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9

[2].刘玲,彭华民.逻各斯的失衡与道的平衡——循证社会工作的西学话语和东渐重构[J].社会科学.2019

[3].刘蓓.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公私权配置的失衡与平衡[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9

[4].闵二虎,何小龙,杨明.从“失衡”走向“平衡”:高职烹饪专业人才供需矛盾的现状与对策[J].河北职业教育.2019

[5].王安全,王小艳.乡村教育供给中人与物配置的失衡现象与平衡方式[J].现代教育管理.2019

[6].张江涛,梁开岩.经常账户失衡和再平衡的趋势研究——基于中美两国的视角[J].国际金融.2019

[7].李金慧.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失衡现象及生态平衡构建研究[J].北极光.2019

[8].孙全胜.当代中国城乡居民权利失衡的历史沿革与平衡路径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9].潘光逸.威望平衡与失衡:大国如何管理威望冲突?[D].南京大学.2019

[10]..你搞平衡,下级就会失衡[J].领导科学.2019

标签:;  ;  ;  ;  

平衡失衡论文-李文彬,沈涵,张晓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