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东亚经济周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经济周期同步性,产业内贸易,相关性,国际政策协调
东亚经济周期论文文献综述
李林玥[1](2018)在《东亚经济周期协动性、产业内贸易结构及国际政策协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多维度面板回归分析法证明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周期同步性具有正向且重要的作用。同时,本文还通过实证分析比较了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周期协动性所受到的影响更多是来自产业内贸易渠道而不是贸易总量本身。随着亚洲国家间贸易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国家之间的经济周期同步性会通过贸易传导而加大。产业间贸易使专业化分工更加精细,这将导致经济周期同步性的降低,然而,与此相反,产业内贸易的加深则可能使经济周期同步性增强。此外,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之一,经济周期同步性的重要性很可能言过其实。(本文来源于《金融评论》期刊2018年01期)
李林玥[2](2017)在《东亚经济周期协动性、产业内贸易结构及国际政策协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多维度面板回归分析法证明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周期同步性具有正向的且重要的作用。同时,本文还通过实证分析比较了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周期协动性所受到的影响更多是来自产业内贸易渠道而不是贸易总量本身。(2)随着亚洲国家间贸易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国家之间的经济周期同步性会通过贸易传导而加大。(3)产业间贸易使专业化分工更加精细,这将导致经济周期同步性的降低,然而,与此相反,产业内贸易的加深则可能使经济周期同步性增强。(4)此外,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之一,经济周期同步性的重要性很可能言过其实。(本文来源于《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2017年会暨2017新兴经济体论坛(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期刊2017-11-03)
顾国达,任祎卓,郭爱美[3](2016)在《垂直专业化贸易对国际经济周期传导的影响——来自中国与东亚9国(地区)间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修正GEM模型而发展了一个引入垂直中间产品贸易和水平中间产品贸易对国际经济周期传导的全球经济理论模型(IMT-GEM),并利用1991-2014年中国与东亚9国(地区)间的面板数据对此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垂直专业化贸易对国际经济周期协动性具有显着、稳定的正向作用;且随着垂直专业化指数的提高,国际经济周期的协动性亦随之增强,从而丰富了"贸易—经济周期协动性之谜"的谜底理论。实证研究还发现,在对东亚经济周期协动性的传递上,除垂直专业化外,产业间贸易相对产业内贸易的作用较大,一些非贸易变量如FDI、产业结构差异度和政策协调程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研究结论对于合理把握垂直专业化贸易这把"双刃剑"、促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一定启示。(本文来源于《财贸经济》期刊2016年07期)
王成[4](2016)在《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与东亚经济周期协动性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周期波动出现了协动性,即经济体同步扩张或收缩的现象。引起国家之间的经济周期波动协动性的主要因素很多,由于外商直接投资(FDI)在国际经济往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被纳入作为研究影响经济周期协动性的重要的外来冲击因素,基于东亚与中国经济的联系以及作为中国外商直接投资重要的互动地区,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和东亚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有利于把握中国经济与东亚经济周期运行规律,加强经济合作和政策协调,从而促进中国经济平稳发展。本文选取了东亚主要的14个经济体,对它们与中国之间的双边经济周期协动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通过实际增长率分析得知中国FDI增长率波动的幅度要大大超过GDP增长率的波动幅度,并且FDI增长率的波动与经济周期的波动呈现出相关性。本文构建经济指标分别衡量了中国与东亚各经济体的双边经济周期协动性、外商直接投资、贸易和产业内贸易情况,结合HP滤波分析对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东亚经济体的GDP序列进行分解,提取周期波动项后,得出东亚的经济波动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步性。本文并且还研究样本时间跨度内存在的共同扩张期和收缩期,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FDI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在FDI对中国与东亚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变化分析中,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的经济周期协动性和直接投资存在正相关关系,当两个经济体之间的双边FDI强度增大,它们之间的经济周期协动性就增强,但实证分析结果虽然表明FDI对经济周期协动性影响的方向是正向的,但是在统计上并不显着。最后基于文章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提出重视反周期政策的制定和提高外资利用效率,合理引入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建议,注重发挥FDI对经济扩张时期的有利影响,避免外资来源过于集中,放大中国与投资来源地区的经济负面互动,缓解由于总量波动过大和比例失衡所引起的周期波动,从而确保经济的平稳运行。(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6-06-01)
顾国达,任祎卓[5](2016)在《要素分工对国际经济周期传导的影响——来自中国与东亚9国(地区)间的经验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基础上设定的产品内分工对国际经济周期传导的理论命题及推论,运用1991-2014年中国与东亚9国(地区)间的行业面板数据进行了检验。结论表明:(1)随着资本、技术、劳动、资源密集型行业的垂直专业化程度呈阶梯性下降,它们对国际经济周期的影响亦随之依次呈阶梯性减弱以至为负。(2)强流动要素中间产品贸易对国际经济周期的影响大于弱流动要素中间产品贸易对国际经济周期的影响,而这主要取决于要素中间产品的要素替代弹性和中间产品替代弹性的"两个弹性"大小。(本文来源于《国际贸易问题》期刊2016年04期)
李南[6](2015)在《简论东亚经济周期的同步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东亚区域内贸易、直接投资和金融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区域内经济体的经济周期变得日益同步.本文用BK滤波和主成分法检验东亚9个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周期.结果表明,东亚经济周期的同步性在衰退期程度较高,已经形成共同的经济周期.(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24期)
孙振朝[7](2015)在《东亚经济周期协动性的金融传导渠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金融传导的角度,构建以双边利率相关,汇率相关,双边货币相关等为自变量,经济周期协动性为因变量的面板数据分析模型,分别考察利率波动,汇率波动,和货币量波动对东亚9经济体周期协动性的作用和效果,同时对中国和周边国家的联系单独进行分析,加入投资强度的影响,进一步揭示经济波动的金融传导渠道。研究结果表明东亚各国经济周期波动金融传导中,货币供应有显着正效应,而利率和汇率变化也均为正相关,其中贸易相关也为显着正相关。对比中国和周边各国的金融传导影响发现,引入利率等相关因素后会削弱贸易的因素,汇率和货币供应成为主要因素,贸易和周期成负相关,这和东亚9经济体的结果不同,这从侧面揭示了东亚各国对中国贸易的依赖性,表明中国在这几大经济体中的主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5-12-01)
李南[8](2015)在《人民币作为东亚货币锚的经济周期条件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稳定让人民币作为东亚货币锚的候选。任何货币锚选择都需要真实经济作为基础,中国经济周期对东亚其他经济体周期的影响是人民币作为货币锚的关键。本文运用马尔可夫势态转换模型,研究中国经济周期对东亚八个经济体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周期对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马来西亚的经济周期影响明显,具备作为货币锚的条件;对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周期影响也较大。并从加大政治互信、促进自由贸易协定建设成效和加大直接投资力度叁方面提出建议。(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研究》期刊2015年32期)
肖文,潘家栋,李晓霞[9](2015)在《中国与东亚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与东亚地区经贸合作将不断扩大,产业内分工形式日益兴盛,使得产业内贸易成为影响中国与东亚经济周期协动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和中间产品产业内贸易为切入点,阐述了产业内贸易影响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具体路径,并利用面板数据,就产业内贸易对中国与东亚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双边贸易强度,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周期协动性的正向影响更为显着,且资本密集型产品产业内贸易较劳动密集型产品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周期协动性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如何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运行,推动中国在东亚经济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合理调整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浙江学刊》期刊2015年03期)
李南[10](2014)在《东亚经济周期同步性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东亚11个经济体亚洲开发银行(ADB)亚洲区域一体化中心的季度GDP增长数据,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法、BP滤波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提炼东亚共同经济周期。实证分析显示:东亚各经济体的经济周期相关性在增加,波动比较一致,同步性程度较高,受区域外因素影响较大。从2001年到2011年,东亚各经济体逐步形成5次共同经济周期趋势;在世界经济收缩的2001年、2008年都有同步的收缩,之后在经济企稳、政府采用扩张性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下,又有同步的复苏与繁荣。(本文来源于《厦门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东亚经济周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采用多维度面板回归分析法证明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周期同步性具有正向的且重要的作用。同时,本文还通过实证分析比较了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周期协动性所受到的影响更多是来自产业内贸易渠道而不是贸易总量本身。(2)随着亚洲国家间贸易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国家之间的经济周期同步性会通过贸易传导而加大。(3)产业间贸易使专业化分工更加精细,这将导致经济周期同步性的降低,然而,与此相反,产业内贸易的加深则可能使经济周期同步性增强。(4)此外,作为衡量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之一,经济周期同步性的重要性很可能言过其实。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东亚经济周期论文参考文献
[1].李林玥.东亚经济周期协动性、产业内贸易结构及国际政策协调[J].金融评论.2018
[2].李林玥.东亚经济周期协动性、产业内贸易结构及国际政策协调[C].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2017年会暨2017新兴经济体论坛(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2017
[3].顾国达,任祎卓,郭爱美.垂直专业化贸易对国际经济周期传导的影响——来自中国与东亚9国(地区)间的证据[J].财贸经济.2016
[4].王成.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与东亚经济周期协动性影响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6
[5].顾国达,任祎卓.要素分工对国际经济周期传导的影响——来自中国与东亚9国(地区)间的经验证据[J].国际贸易问题.2016
[6].李南.简论东亚经济周期的同步性[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7].孙振朝.东亚经济周期协动性的金融传导渠道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
[8].李南.人民币作为东亚货币锚的经济周期条件探索[J].商业经济研究.2015
[9].肖文,潘家栋,李晓霞.中国与东亚产业内贸易对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J].浙江学刊.2015
[10].李南.东亚经济周期同步性实证分析[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