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间歇内分泌治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前列腺癌,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功能状态
间歇内分泌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彭世波[1](2019)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的疗效,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晚期前列腺癌患者30例,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接受持续性内分泌治疗,观察组接受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5年远期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热、食欲下降、贫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间歇性内分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改善远期疗效,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9年22期)
陈云路[2](2019)在《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与生活质量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间歇性与持续性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2例前列腺癌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25例采用间歇内分泌治疗(IHT),对照组27例采取持续内分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QLQ-C30调查问卷)。结果对照组平均治疗期为20.3个月,平均最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0.024 ng/mL;观察组第一周期平均治疗9.6个月,间歇8.6个月,平均最低PSA0.025 ng/mL。观察组平均进展时间26.5个月,对照组22.3个月,两组生存曲线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 0.05)。两组总生活质量经系统化比较,无显着差异(P> 0.05)。结论在延迟疾病进展到激素非依赖时间方面,间歇性与持续性内分泌治疗比较,无益处。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两种方法没有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17期)
赖冬华,林燕平[3](2018)在《综合护理干预在前列腺癌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前列腺癌间歇性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接受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两组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依从性总评分为(15.24±1.73)分,对照组为(12.36±2.25)分,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8年31期)
赵少雄[4](2018)在《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患者排尿症状评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患者排尿症状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期间我院收治的晚期前列腺癌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进行持续治疗,研究组60例患者进行间歇性内分泌治疗,观察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PSA水平、IP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2/60),对照组为15.00%(9/60)(P<0.05);治疗后研究组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QLQ-C25量表各维度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有利于改善排尿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肿瘤医学》期刊2018年18期)
李超群[5](2017)在《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临床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对晚期前列腺癌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晚期前列腺癌症患者109例将其进行随机的编号分组,分为持续组与间歇组,分别给予持续性内分泌治疗以及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结果间歇组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94.44%明显高于持续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实施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具有显着的疗效,不仅治疗有效率获得提升,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提倡。(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7年93期)
鲁欣[6](2017)在《前列腺癌持续内分泌治疗与间歇内分泌治疗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研究背景恶性肿瘤自进入21世纪以来已超越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而在世界范围内,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男性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近几年我国的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前列腺癌自2008年起已成为泌尿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已成为全世界广为关注的男性重大健康问题。在我国,随着前列腺肿瘤特异性抗原检查和前列腺相关手术的大量开展,前列腺癌患者也逐渐增多。但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由于PSA检查尚未得到普及,使得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多已进入疾病的晚期。因此,前列腺癌的激素治疗也就是内分泌治疗仍然是我们临床上采用最多的治疗方式。1941年,Huggins等专家发现,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睾丸切除术或口服雌激素药物的雄激素剥夺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获得显着缓解。内分泌治疗的目的就是降低患者体内的雄激素水平,使前列腺上皮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前列腺癌患者对内分泌治疗有效,但都会逐渐转变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而且进入此阶段后,中位生存期仅为18个月。如何延长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时间,使患者延缓进入激素非依赖阶段,是目前临床上关注的热点。Klotz等在1986年首次提出了采用间断雄激素剥夺治疗的方法治疗前列腺癌,认为在雄激素的间歇阻断下,体内残存的肿瘤细胞通过雄激素的间断补充,恢复细胞的正常凋亡能力,进而延缓进入雄激素非依赖阶段。但是,间歇内分泌治疗自提出至今,绝大多数临床研究均报道与持续内分泌治疗相比,在总生存期等方面并无明显优势。由于关于间歇内分泌治疗与持续内分泌治疗比较的研究结果都是基于国外人种基因背景的临床研究,而前列腺癌又具有高度的人种特异性(黑种人和白种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黄种人),所以内分泌治疗可能也具有相似的特异性。本研究希望通过基于国人遗传背景下的持续内分泌治疗和间歇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回顾性研究,阐明我国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和欧美国家相比存在种族差异,并藉此制定中国人特异的前列腺癌间歇内分泌治疗方案。二、研究内容第一部分:前列腺癌随访数据库的构建目的:通过构建前列腺癌随访数据库,对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录入管理,最终进行数据导出并进行统计分析。方法:构建3个版本的前列腺癌临床数据库,第一版数据库在Win XP系统下,基于Microsoft Access 2003软件,命名为PC-follow V1.0。第二版数据库在Win 7系统下,基于Microsoft Access 2010软件,命名为PC-follow V2.0。第叁版数据库PC-follow V3.0,开发环境为Apache服务程序+My SQL数据库+PHP语言,采用网络数据库的B/S架构。数据库包含了前列腺癌患者的基本信息、诊疗信息和随访信息,可通过多种查询模式进行数据导出。结果:目前PC-Follow已包含我科2000年5月至2017年3月所有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姑息性电切、根治性放疗和内分泌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3166例。结论:前列腺癌随访数据库能够全面的存储患者的各项信息资料,为今后的门诊随访和数据统计分析提供了便利。第二部分:前列腺癌持续内分泌治疗体系的构建和患者随访目的:探讨持续内分泌治疗对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和生存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使用持续内分泌治疗方法的前列腺癌患者,进行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结果:1、患者年龄:确诊时年龄大于70岁与小于70岁相比,在PSA进展时间和总生存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2、初始PSA值:初始PSA大于100ng/ml的患者(15.5个月)与PSA小于100ng/ml的患者(24.09个月)在PSA进展时间上有统计学差异,在总生存时间方面无统计学差异。3、Gleason评分:分为6分、3+4、4+3和大于7分4组,PSA进展时间分别为28个月、34.13个月、21个月和11.5个月;总生存时间分别为51.33个月、68.56个月、53.94个月和31个月。结论:持续内分泌治疗组中,低危前列腺患者相比高危患者能获得更长的PSA进展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第叁部分:前列腺癌间歇内分泌治疗体系的构建和患者随访目的:探讨间歇内分泌治疗对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和生存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使用间歇内分泌治疗方法的前列腺癌患者,给予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6个月。当PSA<0.2ng/ml后停药,每月复查PSA,每2个月进行随访。停药后,分为3组,分别为PSA 0-4ng/ml、PSA 4-10ng/ml、PSA 10-20ng/ml、PSA>20ng/ml时开始用药。当PSA<0.2ng/ml后再次停药。结果:1、PSA进展时间分别为44.92个月(间歇组)和19.4个月(持续组);总生存中位时间分别为62个月(间歇组)和36.5个月(持续组)。PSA进展时间和总生存时间方面间歇内分泌治疗组显着优于持续内分泌治疗组。2、COX回归相关系数中,间歇内分泌治疗组中与患者骨转移情况、Gleason评分和用药标准依次相关;持续内分泌治疗组中与患者骨转移情况、Gleason评分和PSA进展时间依次相关。3、对患者年龄、PSA、Gleason和用药标准进行了分层分析:患者年龄:确诊时年龄大于70岁与小于70岁相比在PSA进展时间和总生存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初始PSA值:初始PSA大于100ng/ml的患者(33.37个月)与PSA小于100ng/ml的患者(60.38个月)在PSA进展时间上有统计学差异,在总生存时间方面无统计学差异;Gleason评分:分为小于6分、3+4、4+3和大于7分4组,PSA进展时间分别为57.8个月、55.75个月、40.75个月和46.7个月;间歇用药标准:分为0-4ng/ml、4-10ng/ml、10-20ng/ml和>20ng/ml组,PSA进展时间分别为35.8个月、51.64个月、47.83个月和34.75个月。4、对间歇内分泌组和持续内分泌组的患者按骨转移和Gleason评分分组进行统计分析:骨转移分层:无骨转移患者中,间歇治疗组与持续治疗组相比,PSA进展时间显着延长,而总生存时间无统计学差异;骨转移患者中,间歇治疗组与持续治疗组相比在PSA进展时间和总生存时间方面均显着延长;Gleason评分分层:低Gleason评分组(3+3、3+4)中,间歇治疗组和持续治疗组在PSA进展时间和总生存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高Gleason评分组(4+3、4+4、4+5、5+4、5+5)中,间歇治疗组与持续治疗组相比,在PSA进展时间和总生存时间方面均显着延长。结论:对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间歇内分泌治疗组在PSA进展时间和总生存时间方面显着优于持续内分泌治疗组,预示我国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和欧美国家相比存在种族差异。第四部分:内分泌治疗期间的睾酮监测对前列腺癌疗效和预后相关的研究目的:探讨内分泌治疗期间的睾酮监测对前列腺癌疗效和预后相关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接受持续内分泌治疗方法的前列腺癌患者与81例间歇内分泌治疗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在低睾酮水平下(<3ug/L):间歇组进展时间、OS均高于持续组(39.63/10.23个月,24.32/13.39个月)。结论:患者的初始睾酮水平和高危前列腺癌之间存在负相关。在初始低睾酮水平的情况下,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更有效果。第五部分: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经济学因素和并发症对患者随访的影响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中经济、并发症和依从性对随访的影响。方法:通过门诊、电话随访统计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间歇内分泌治疗组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为69.1%,停药期间并发症缓解率为91.1%。结论:内分泌治疗方案的制定,应考虑经济、并发症和依从性等因素,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选择。(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期刊2017-11-01)
罗文强,张心如[7](2017)在《前列腺癌间歇性内分泌治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前列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对于超过60岁的男性。世界范围内,前列腺癌发病率在男性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临床上前列腺癌主要治疗方法为根治性手术或放射治疗。而对于转移性前列腺癌或无法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和根治放射治疗的患者,内分泌治疗为首选治疗。而且近年来前列腺癌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的重要性及认可度逐渐提高,本文将对前列腺癌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最新的研究进展作一总结,以期为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临床泌尿外科杂志》期刊2017年09期)
张飞,杨志刚,马旭东[8](2017)在《晚期前列腺癌间歇与持续性内分泌治疗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晚期前列腺癌间歇与持续性内分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就诊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94例选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47例对照组实施持续性内分泌治疗,47例观察组实施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组间在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比较,组间血清PSA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间歇性内分泌方式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实施治疗效果更理想,且安全性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7年24期)
江琳,李小江,贾英杰,刘宏根,唐艺晏[9](2017)在《益气解毒祛瘀方联合间歇内分泌疗法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益气解毒祛瘀方联合间歇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前列腺癌患者49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行间歇内分泌治疗(全雄激素阻断),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解毒祛瘀方治疗。比较两组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时间、平均间歇时间、间歇期最低PSA值、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疲乏、潮热、贫血)发生率。结果:截至观察终点,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患者22例,其中治疗组8例,对照组14例,两组平均转化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歇期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1周期、第2周期间歇期最低PS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叁周期、第四周期间歇期间最低PSA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情绪功能、总健康水平、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情绪功能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潮热、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疲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解毒祛瘀方联合间歇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能延长治疗间歇时间、延长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时间,并且能减轻内分泌治疗的不良反应,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7年15期)
杨亚汉[10](2017)在《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对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对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从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化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中选出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进行6~9个月的内分泌治疗,依据疗效评估将对内分泌治疗敏感患者随机分为间歇治疗组与持续治疗组,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情况进行观察。结果:间歇治疗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其生活评定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要明显对持续治疗组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副作用包括潮热、乏力、贫血、体质量减轻骨质疏松方面发生率比持续治疗组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及5年内发展成为非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对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来说是疗效满意、安全可行的,可显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前提是需要在对肿瘤情况密切监测下进行。(本文来源于《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7年15期)
间歇内分泌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比较间歇性与持续性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2例前列腺癌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25例采用间歇内分泌治疗(IHT),对照组27例采取持续内分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QLQ-C30调查问卷)。结果对照组平均治疗期为20.3个月,平均最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0.024 ng/mL;观察组第一周期平均治疗9.6个月,间歇8.6个月,平均最低PSA0.025 ng/mL。观察组平均进展时间26.5个月,对照组22.3个月,两组生存曲线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 0.05)。两组总生活质量经系统化比较,无显着差异(P> 0.05)。结论在延迟疾病进展到激素非依赖时间方面,间歇性与持续性内分泌治疗比较,无益处。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两种方法没有明显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间歇内分泌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1].彭世波.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间歇性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9
[2].陈云路.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与生活质量对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3].赖冬华,林燕平.综合护理干预在前列腺癌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8
[4].赵少雄.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患者排尿症状评分的影响[J].现代肿瘤医学.2018
[5].李超群.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
[6].鲁欣.前列腺癌持续内分泌治疗与间歇内分泌治疗的比较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7
[7].罗文强,张心如.前列腺癌间歇性内分泌治疗进展[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7
[8].张飞,杨志刚,马旭东.晚期前列腺癌间歇与持续性内分泌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
[9].江琳,李小江,贾英杰,刘宏根,唐艺晏.益气解毒祛瘀方联合间歇内分泌疗法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7
[10].杨亚汉.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对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