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建设用地增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地管理,建设用地增量配置,相对资源承载力,经济发展
建设用地增量论文文献综述
孔伟,张飞,郭杰,欧名豪[1](2019)在《兼顾经济发展与资源禀赋的增量建设用地区域配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全国省际面板数据为基础,结合建设用地管控分区研究我国建设用地增量指标在不同区域间的科学合理配置。首先基于C-D生产函数原理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测算全国建设用地增量指标总规模,然后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和供求理论构建线性规划模型研究增量指标在地区间的合理配置。研究得出,2015—2030年全国建设用地增量指标总规模预测结果为520.77万hm~2;与仅考虑发展需求因素的配置方案相比较,各地区兼顾经济发展与资源禀赋的增量建设用地配置规模均有所变化,且更符合不同区域资源供给保障能力的约束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胡志杰,蒋梦蝶[2](2019)在《以效益和环境导向提升发展质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最近,南京箔鼎电子科技投资11亿元的高性能锂电负极材料项目在宜兴官林镇开工,一块闲置多年、面积达70亩的土地因此得以新生。从宜兴市了解到,该市确立“建设用地零增量”集约发展模式,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向低端产业开刀、向存量资源要空间,以效(本文来源于《无锡日报》期刊2019-02-13)
孔伟,张飞[3](2017)在《我国建设用地增量指标配置的空间均衡度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2005—201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土地和社会经济数据,构建了建设用地增量指标配置的空间均衡度模型,对我国各省建设用地增量配置的空间合理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共计23个省份处于均衡状态,占全国的74.19%,整体看来建设用地增量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禀赋的空间格局是基本相符的,但各省份之间均衡状态也存在一定差异,处于失衡状态的省份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东北地区。大部分省份建设用地增量指标配置总体较均衡,但部分省份仍存在过度配置或配置不足的状况。过度配置的省份大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配置不足的省份主要包括东北3省和北京、广东、甘肃,东部地区各省相对于供给因素则均属过度配置。对资源禀赋考虑的相对不足导致了我国目前建设用地增量指标配置空间失衡的格局,今后应重视配置强度与供给能力之间的匹配,实现保障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双赢。(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34期)
王关提[4](2017)在《基于农地非农化成本效益分析的增量建设用地指标分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武汉城市圈作为湖北省的社会、经济以及文化发展中心,随着人口不断增加、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建设用地面积急剧增加。建设用地需求的增加迫切需要大量农地转变为建设用地,但耕地的大量减少会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这引发了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选择性难题。然而,土地资源稀缺度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土地利用效率的显着提升。增量建设用地指标在分配过程中出现了指标分配依据不合理、指标分配方式不合理、指标使用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主要障碍。由此,许多学者依据不同理论、不同原则、不同模型对增量建设用地进行优化配置,其中以不同的效益作为优化目标来配置增量建设用地是较为常见的做法。基于增量建设用地的主要来源为农地,对其进行配置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农地非农化收益,还要顾及其成本。以往的研究多注重区域增加单位建设用地多带来的各种效益,而对其成本的研究相对较少。由此,在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基于农地非农化的成本效益分析来进行增量建设用地配置的相关研究是必要的。文章将武汉城市圈作为研究区域,将农地非农化成本分为经济成本、基本生活保障成本、就业成本、粮食安全成本、生态价值损失成本、环境污染损害成本以及资源耗减成本,进而构建模型来测算单位农地的非农化成本。基于测算出来的农地非农化成本与收益,在增量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的前提条件下,以农地非农化成本最小、收益最大、净收益最大为目标并构建约束条件,求解出来叁种目标情景下武汉城市圈的增量建设用地配置方案,并依据不同方案下的脱钩系数达到强脱钩状态的距离来判断何种方案为最优。研究结果表明:(1)2003-2014年间武汉城市圈的单位农地的非农化成本表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从农地非农化的成本构成来看,社会成本与生态成本所占比重较大,占比超过80%。孝感、黄石的单位农地非农化成本在武汉城市圈居于首位,武汉居中。(2)2003-2014年间武汉城市圈的单位农地的非农化收益总体上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其中以孝感、黄冈、咸宁居首。(3)以区域农地非农化成本最小作为增量建设用地优化配置的目标时,2003-2006、2006-2009、2009-2012、2012-2014年间所节约的农地非农化成本分别为1.2亿元、7.41亿元、3.38亿元、7.2亿元。以区域农地非农化收益最大作为增量建设用地优化配置的目标时,2003-2006、2006-2009、2009-2012、2012-2014年这四个时间段内农地非农化所获得的收益比现状建设用地配置所获得的收益分别增加50.07亿元、70.21亿元、203.89亿元、245.13亿元。其中收益最大和净收益最大这两个目标情境下得到的建设用地优化效果相同。(4)武汉城市圈2020年叁种目标情景下的建设用地配置方案所对应的平均d强脱钩分别为0.0828、0.1041、0.1082,以成本最小这个目标来进行增量建设用地优化配置的这个方案为最优。(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孔伟[5](2017)在《我国建设用地增量指标区域优化配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设用地作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资源环境基础,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不仅作为载体而存在为人类的各项建设和经济活动提供空间,同时还是各项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要素投入。中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决定着建设用地的高效利用和区域配置问题始终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根本问题。一方面,经济发展引起的用地需求与资源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要求必须不断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我国不同区域之间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的显着差异性,使得对建设用地的需求紧迫性和供给保障能力悬殊,要求必须实现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格局的不断优化。而我国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建设用地指标分解偏重对经济和人口等总量指标的考虑,使得规划配置方案无法顺应当前经济新常态的要求,促进区域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建设用地增量指标的区域配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寻求符合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禀赋的空间差异性特征、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优化配置路径。围绕上述问题,本文在总结、归纳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我国建设用地增量配置现状进行了评价,基于评价结果提出应构建建设用地增量指标区域优化配置的路径;其次,在研究经济发展的建设用地规模扩张、集约度增长响应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设用地管控分区体系;然后,构建数学模型对我国建设用地增量指标进行区域间初始配置,并引入资源配置效率指标对配置方案进行修正,完成了我国建设用地增量指标的区域优化配置;最后,提出差别化的建设用地分区管控策略,为建设用地区域优化配置方案的落实提供政策保障。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在供求理论的指导下,建设用地规模变化主要受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资源禀赋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导致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长,而自然资源禀赋则构成建设用地资源供给的硬约束。基于此,构建数学模型对我国建设用地增量空间配置格局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建设用地增量指标配置整体基本均衡,但各省之间状态差异较大,部分省份处于失衡状态;这与我国建设用地指标分配过程中对由资源禀赋决定的用地供给保障能力差异考虑不足有很大关联。因此,本文提出在我国以后的土地利用规划中对建设用地指标进行区域配置时,应兼顾经济发展需求与供给能力约束两方面因素,尊重区域发展阶段特征的差异,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实现建设用地增量指标的区域优化配置,才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目标最终得以实现。(2)对我国现有区域管控分区体系进行梳理,发现主体功能区划、四大板块、土地利用综合分区、行政区划等虽然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合理利用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针对建设用地的区域差别化管控和优化配置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提出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阶段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区域分异规律,构建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建设用地管控分区体系,为我国建设用地增量指标的区域优化配置提供分区依据。然后,本文基于全国省际面板数据分别建立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源禀赋的区域分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建设用地的扩张规模和集约度增加值都符合库兹涅茨曲线规律,不同地区以建设用地可拓展空间表征的资源禀赋也有较大差异。在此基础上,借助ArcGIS软件将全国31个省(市、区)划分为4类建设用地管控区域,其中优化调整区包括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江苏、浙江、福建,重点发展区包括内蒙古、陕西、山西、新疆、重庆、湖北、黑龙江、吉林、辽宁,适度发展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甘肃、宁夏、西藏,内涵挖潜区包括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湖南、江西、海南、广西、青海。省级层面以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同样的方法,以地市级或县级区域为分区单元进行进一步细分,从而构建多层次的建设用地管控分区体系。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设用地管控分区体系为我国建设用地增量指标的区域优化配置提供了分区基础。(3)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设用地管控分区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线性规划模型,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自然资源禀赋约束完成了我国建设用地增量指标在不同区域间的初始分配。以全国31个省(市、区)2000-2010年的社会经济和土地数据为基础,借鉴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原理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运行计量经济软件stata1 2.0测算得到2011-2020年全国建设用地增量指标总规模为135.40万hm2。以此增量总规模为控制值,在系统控制论、区域协调发展、人地协调、资源稀缺性等理论的指导下,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资源禀赋约束两方面选取非农产业增加值、固定资本投资额增加值、总人口增加值和建设用地可拓展空间、耕地保有量等总量指标,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构建线性规划模型,运行Lindo1 1.0软件完成我国建设用地增量指标在不同区域间进行初始分配;并将分配结果与仅考虑发展需求的分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耦合经济发展需求和资源禀赋约束两方面因素的建设用地增量指标分配方案,更符合不同区域自然资源禀赋条件的约束,尊重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更接近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并重的战略目标。(4)在建设用地增量指标初始分配的基础上,选取建设用地贡献率、集约度增加值、人口城镇化率、人均耕地和人均可拓展空间等能够反映发展阶段特征和资源保障能力的效率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我国各省区建设用地增量指标配置的综合修正系数;然后以全国建设用地增量总规模135.40万hm2为控制值,对我国建设用地增量初始分配方案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建设用地增量指标区域优化配置方案相较于初始分配方案有所变化,全国31个省(市、区)整体上呈现出同一类区域内变化趋同、不同类区域间变化相异的特征。其中优化调整区有较大幅度的缩减,重点发展区有一定幅度的增加,适度发展区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内涵挖潜区则有一定的缩减。经过资源配置效率因素修正的建设用地增量指标区域配置方案的差异性与各区域自身的发展阶段特征和资源供给保障能力的差异性是基本相符的,其中适度发展区的增加比例最高,重点发展区次之,内涵挖潜区有所减少,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优化调整区减少比例最高,不同类型区域之间的差异格局也基本符合目前专家提出的要实现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目标需要先经过增量指标减量化过程的观点。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最后提出,要确保建设用地增量指标的区域优化配置目标能够实现,必须针对经济发展和资源禀赋的差异性特征采取差别化的建设用地利用和管理策略:优化调整区应结合区域发展战略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土地供应结构优化,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等对土地的替代效应;重点发展区建设用地的需求压力应主要通过强化建设用地供应门槛约束与适度增加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来缓解;适度发展区应在提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同时,适当给予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倾斜,以满足作为代价性损失的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的用地需求,保证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内涵挖潜区应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减少新增建设用地供应量,提高新增建设用地供应门槛,倒逼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加强存量建设用地挖潜,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孙驰[6](2016)在《基于适宜性评价的增量城镇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推动建设用地不断扩张,特别是城镇建设用地扩张迅速。目前,我国城镇建设用地仍以外延扩张为主,盲目扩张城镇建设用地,导致大量的农用地及生态保护用地被侵占,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为保证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粗放型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亟待转变,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必须实行规模控制,合理配置城镇建设用地已成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判断一定类型的土地作为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时是否适合以及适宜程度,它有助于认识区域适宜城镇建设用地的空间差异,为优化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布局、选择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展方向、探寻新的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提供合理的依据,同时对于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解决建设用地增加与耕地减少、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提供参考。在增量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下,结合适宜性评价结果合理配置城镇建设用地,才能避免盲目用地,实现城镇建设用地的理性扩张。本研究在总结、归纳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城镇建设用地配置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在景观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首先对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现有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程度划分标准,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模型,运用训练所得的评价模型,评价研究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在增量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下,基于适宜性评价结果和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原则,制定增量城镇建设用地空间配置规则,研制研究区增量城镇建设用地合理配置方案;综合考虑增量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和空间布局两方面,提出优化增量城镇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的政策建议,构建增量城镇建设用地空间优化配置的政策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BP神经网络模型运用于城镇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中切实可行:运用BP神经网络进行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避免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和对客观数据的过分依赖,能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适宜评价结果的精度;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能够为增量城镇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提供科学、准确的适宜性信息支持;(2)基于适宜性评价结果和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原则,制定城镇建设用地空间配置规则,能够引导增量城镇建设用地合理配置,为土地规划方案中城镇建设用地合理布局提供参考;(3)构建了增量城镇建设用地空间优化配置的政策体系,优化增量城镇建设用地空间配置必须从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着力优化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两方面入手。(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6-05-01)
张尤明[7](2016)在《增量建设用地供给模式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通过征收转变为国有,并作为城市的新增土地进行交易,是增量土地供应的普遍现象。然而,在土地征收-出让的过程中,土地收益分配并不合理,从而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与此同时,全国各地近年来围绕土地征收制度、收益分配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一系列制度改革进行了广泛的探索活动,使得增量建设用地以不同的新型方式得到供给,以试图实现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本文试图从制度变迁理论出发,构建增量建设用地供给模式创新的动力机制,探索其制度创新的动因,同时结合各地的实践案例,获取制度创新的经验,为我国未来增量建设用地供给制度的改革提供相应的建议。本研究共分为四章,其中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探讨了本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并提出本研究中涉及一些专业名词的基本概念,同时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找到论文研究的创新方向,并最终选择了制度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来进行本文的研究工作。第二章是本研究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过程,根据制度变迁理论,增量建设用地模式创新的过程为:在原有的土地征收——出让模式的基础上,先有的制度环境发生变化并产生外部利润,外部利润积累到一定程度便会促使相关利益群体根据自身的利益目标而进行博弈,将外部利润进行内部化,并在控制交易费用的基础上选择了制度创新。同时该章节还对各种创新模式下的主要交易费用与传统模式下的交易费用进行对比,发现制度创新过程中交易费用变化的方向。在第叁章中,作者结合案例地区的创新实践活动来具体分析动力机制的运行细节,首先对各创新模式的具体分析,然后将各创新模式归纳总结而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创新模式总是合乎当时的制度环境而产生,或产生于是制度环境保留的例外以及国家的特别政策支持。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往往能够加速创新模式的形成,驱使各创新主体主动寻求创新,追逐土地稀缺性状况下的土地增值收益,并在尊重农民传统意识观念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制度创新。模式创新过程中交易费用的控制主要来自于新的模式下创新主体对土地产权的明确界定和维护,一个良好的收益分配制度是使得各方达成利益一致的关键,而最终的收益分配结果决定了该创新模式持续时间的长短。本研究的第四章则是结论部分,对前两章的内容进行总结,同时提出了增量建设用地供给模式创新的一些建议:合法合规、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明析土地产权归属以及公平的收益分配制度是创新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6-05-01)
张达[8](2014)在《国土部:建设用地要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土部日前制定下发《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要求严控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存量,严控城市新区无序扩张,加强建设用地全程监管及执法监察,同时制定鼓励政策,形成节约集约用地的激励机制。 《指导意见》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节约集约用地的主要目标(本文来源于《证券时报》期刊2014-09-26)
石萌[9](2014)在《2009年以来淄博市淄川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增量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对淄博市淄川城区2009年-2013年建设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为基础,对淄川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增量的规模、空间、功能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受土地政策变化、全球经济危机、城乡规划引导等因素的影响,五年来淄川城区的城市空间主要向西部外延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增长与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预期尚有差距,城市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所占比例较大,其他用地基本符合淄博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对城市建设用地的预期。(本文来源于《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规划实施与管理)》期刊2014-09-13)
许静,赵若言[10](2014)在《“锅里”的少了如何用好“碗里”的每一块地》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前我们是端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现在90%都在‘碗里’!”眉山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李杰说:“原来省里留存的指标多,现在90%的增量土地自由裁量权都在基层,我们清楚自己碗里有多少‘米’,可供多少人‘吃’,供地安排可以一盘棋考虑。‘锅里’的盼头少了(本文来源于《四川日报》期刊2014-07-29)
建设用地增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报讯 最近,南京箔鼎电子科技投资11亿元的高性能锂电负极材料项目在宜兴官林镇开工,一块闲置多年、面积达70亩的土地因此得以新生。从宜兴市了解到,该市确立“建设用地零增量”集约发展模式,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向低端产业开刀、向存量资源要空间,以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建设用地增量论文参考文献
[1].孔伟,张飞,郭杰,欧名豪.兼顾经济发展与资源禀赋的增量建设用地区域配置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9
[2].胡志杰,蒋梦蝶.以效益和环境导向提升发展质量[N].无锡日报.2019
[3].孔伟,张飞.我国建设用地增量指标配置的空间均衡度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7
[4].王关提.基于农地非农化成本效益分析的增量建设用地指标分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7
[5].孔伟.我国建设用地增量指标区域优化配置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
[6].孙驰.基于适宜性评价的增量城镇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
[7].张尤明.增量建设用地供给模式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
[8].张达.国土部:建设用地要严控增量盘活存量[N].证券时报.2014
[9].石萌.2009年以来淄博市淄川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增量特征研究[C].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规划实施与管理).2014
[10].许静,赵若言.“锅里”的少了如何用好“碗里”的每一块地[N].四川日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