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高山被孢霉,脂质合成,NADPH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论文文献综述
汪企再,王鸿超,陈海琴,赵建新,张灏[1](2018)在《过表达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对高山被孢霉脂质合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山被孢霉是一种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丝状真菌,但其脂质过程中NADPH的来源还没有研究透彻。以高山被孢霉(尿嘧啶营养缺陷型)作为出发菌株,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MTHFD1)对高山被孢霉脂质合成的影响。首先构建了过表达载体pBIG2-ura5s-MTHFD1,采用根癌土壤杆菌介导转化真菌的方法,将二元表达载体转化进高山被孢霉CCFM501中,在筛选培养基SC-CS平板上进行筛选,进而得到稳定遗传MTHFD1基因的过表达菌株(MA-MTHFD1);其次提取MA-MTHFD1菌株基因组进行PCR鉴定,并结合qPCR分析结果,表明MTHFD1基因成功在高山被孢霉中实现了过量表达;最后通过对MA-MTHFD1中的脂肪酸含量、NADPH含量及NADPH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转录水平进行分析,研究MTHFD1基因过表达对脂质合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MTHFD1基因可以提高高山被孢霉脂质合成能力。与原养型高山被孢霉相比,MA-MTHFD1菌株中脂肪酸含量提高了40.13%,NADPH的含量提高了26.45%,而且NADPH合成途径中其他相关基因苹果酸酶(ME)和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的转录水平也发生了上调。这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山被孢霉脂质合成还原力形成中,MTHFD1基因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为解析高山被孢霉中NADPH来源及深入研究脂质合成机制,从而对其胞内脂肪酸代谢通路进行分子水平上的改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汪企再[2](2018)在《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对高山被孢霉脂肪酸合成的调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各种慢性疾病。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a)能够从头合成多种PUFAs,但脂肪酸产量达到瓶颈,急需解析脂肪酸合成机理,对高山被孢霉进行定向分子改造。NADPH可为脂肪酸合成提供还原力,传统来源主要包含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PG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苹果酸酶(ME)和异柠檬酸脱氢酶(IDH)。近年来,细胞和动物水平的研究发现,叶酸代谢途径中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MTHFD)可将5,10-亚甲基-四氢叶酸(5,10-CH_2-THF)转化为5,10-甲炔基-四氢叶酸(5,10-CH-THF),此过程伴随着NADPH的生成,是细胞NADPH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MTHFD在脂肪酸合成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基因组分析表明高山被孢霉中存在MTHFD1和MTHFDL两种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本文通过在高山被孢霉体内对MTHFD1和MTHFDL进行基因操作,首次在分子水平上证明了MTHFD1和MTHFDL在高山被孢霉脂肪酸合成中具有关键作用,并初步研究了MTHFD1和MTHFDL对脂肪酸合成还原力的调控机制,从而为对高山被孢霉进行分子改造,进而重构高山被孢霉脂肪酸代谢通路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通过构建过表达MTHFD1基因重组高山被孢霉(MA-MTHFD1),发现与原养型高山被孢霉相比,MA-MTHFD1菌株中总脂肪酸含量增加了40.1%,其中花生四烯酸(AA)相对含量增加了91.1%,这表明过表达MTHFD1基因显着提高了高山被孢霉内总脂肪酸含量和不饱和度。其次,通过构建过表达和RNA干扰MTHFDL基因重组高山被孢霉(MA-MTHFDL和MA-MTHFDLSilent),发现与原养型高山被孢霉相比,MA-MTHFDL菌株中总脂肪酸含量增加了35.6%,其中AA相对含量增加了80.8%,这表明过表达MTHFDL基因显着提高了高山被孢霉内总脂肪酸的含量和不饱和度;MA-MTHFDLSilent菌株中总脂肪酸含量下降了45.0%,这表明RNA干扰MTHFDL基因显着降低了高山被孢霉内总脂肪酸含量。最后,通过对NADPH水平和产NADPH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分析,结果表明MA-MTHFD1和MA-MTHFDL中NADPH含量分别增加了26.4%和32.4%,MA-MTHFDLSilent中NADPH含量下降了19.0%;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高山被孢霉中,过表达MTHFD1基因和MTHFDL基因后,相关产NADPH基因的转录水平也发生显着性上调,这表明过表达MTHFD1和MTHFDL增强了脂肪酸合成所需还原力NADPH来源;RNA干扰MTHFDL基因后,相关产NADPH基因的转录水平发生显着性下调,这表明干扰MTHFDL降低了脂肪酸合成所需还原力NADPH来源。综上所述,高山被孢霉叶酸代谢途径中的MTHFD1基因和MTHFDL基因在脂肪酸合成所需还原力NADPH合成调控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8-06-01)
白羽,吴海伟,刘颖,马旭,张艳华[3](2017)在《二氢嘧啶脱氢酶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卡培他滨方案治疗结直肠癌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二氢嘧啶脱氢酶(DPYD)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及基因多态性与卡培他滨方案治疗的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治疗的81例结直肠癌患者DPYD、MTHFR基因型的分布情况,用数字荧光分子杂交(DFMH)技术对患者基因型进行测定。药物不良反应评价按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规药物不良反应判定标准3.0(NCI-CTCAE3.0)实施。结果 81例结直肠癌患者DPYD基因检测未发现突变型,而MTHFR基因检测结果分布如下:MTHFR(1298A>C)野生型A/A、杂合突变型A/C和纯合突变型C/C分别为57例(70.37%),21例(25.93%)和3例(3.70%)。MTHFR基因纯合突变型(C/C型)和杂合突变型(A/C型)发生Ⅱ~Ⅳ度恶心呕吐风险高于野生型(A/A),分别为33.33%,19.05%和1.75%(P<0.05)。MTHFR突变型基因发生Ⅱ~Ⅳ度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风险高于野生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我院尚未发现DPYD基因突变型患者,MTHFR基因多态性可以预测卡培他滨方案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7年17期)
王鸿超,张陈,陈殿宁,乔菊园,陈海琴[4](2016)在《高山被孢霉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的克隆、表达和功能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叶酸代谢途径中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MTHFD)可将5,10-亚甲基四氢叶酸氧化为5,10-甲炔基四氢叶酸,此过程会生成NADH或NADPH。对高山被孢霉中的MTHFD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和功能鉴定,可进一步阐明脂质合成所需还原力NADPH的来源。首先对MTHFD序列进行分析,并以p ET28a(+)质粒为载体构建了MTHFD的表达载体,然后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诱导表达。进一步利用Ni金属螯合层析纯化目的蛋白,采用比色法分析酶反应产物,表明纯化蛋白质具有MTHFD活性。高山被孢霉MTHFD对NAD~+和NADP~+均具有催化能力,但更偏好于将NADP~+转化为NADPH。最后对高山被孢霉进行发酵培养,发现MTHFD的转录水平在脂质开始积累后发生了明显的上调,表明MTHFD在高山被孢霉脂质合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很可能是脂质合成所需NADPH的关键来源。这为对高山被孢霉进行分子改造,使之成为高产各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细胞工程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期刊2016年11期)
吴勰,田伊人,许迅辉[5](2016)在《聚合酶链反应-芯片杂交法检测乙醛脱氢酶2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实验的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的住院人数高达250万,死亡人数约20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药物不良反应占全球主要死亡原因的第4~6位。药物代谢相关的酶、药物结合相关的受体、药物转运相关的膜通道、信号传导相关蛋白的编码基因的遗传变异与药物不良反应密切相关[1]。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是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脱氧核糖核酸序列多态性,是决定个(本文来源于《实用医技杂志》期刊2016年08期)
王颖华,应春妹[6](2015)在《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G1958A基因多态性与肿瘤发生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dehydrogenase,MTHFD1)基因1958位点多态性与肿瘤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based 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分析130例肿瘤患者和130名对照组的MTHFD1基因1958位点多态性。结果对照组GG、GA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1.5%、35.4%和3.1%,G和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9.2%和20.8%,与西方人群有差异;肿瘤组GG、GA和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8.5%、36.1%和5.4%,A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3.4%和76.6%;两组MTHFD1基因1958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58位点AA纯合子患肿瘤的风险值(OR)是GG纯合子的1.842倍(95%CI:0.518-6.546)。结论MTHFD1基因1958位点由G→A的变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肿瘤发生的风险性。(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5年51期)
马辰凯,江峰,孙莲萍,金惠明,马杰[7](2013)在《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G1958A多态性与神经管缺陷易感性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MTHFD)G1958A多态性与神经管缺陷(NTD)发生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PubMed、Web of Science外文数据库,查找已发表的相关文献。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MTHFD G1958A基因多态性与NTD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共有6篇文献符合入选标准,涉及348例患儿,1 061例对照;768例NTD母亲,1 974例对照。meta分析显示,MTHFD G1958A位点GG对GA/AA,GG/GA对AA,GG对AA,GA对AA各遗传模型中儿童发生NTD危险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95%CI)分别为0.77(0.58~1.02),0.96(0.71~1.30),0.81(0.56~1.16),1.07(0.78~1.47)。携带MTHFD基因GA基因型和GG/GA基因型母亲相对AA基因型母亲,其子代发生NTD的OR分别为0.73(95%CI:0.50~0.88)和0.68(95%CI:0.55~0.83)。结论母亲MTHFD基因G1958A多态性是子代发生NTD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临床儿科杂志》期刊2013年06期)
李瑞芳[8](2013)在《中国山西地区人群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1和蛋氨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生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1(MTHFD1)基因rs2236225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发生的相关性。2.研究蛋氨酸合成酶(MTR)基因rs1805087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生的相关性。3.研究MTHFD1基因rs2236225多态性和MTR基因rs1805087多态性共同作作用下,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生的相关性方法:1.选取187例NSCL/P患者口腔裂隙处的粘膜组织作为试验组,选取157例正常患者口腔内的粘膜组织作为对照组。2.提取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粘膜组织中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的方法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进行检测。3.运用SARS软件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4.采用病例对照分析的方法,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MTHFD1基因rs2236225多态性和MTR基因rs1805087多态性的共同作用下,与NSCL/P的发生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1.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表明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2.病例对照分析的结果显示,MTHFD1、MTR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中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3.MTR的AG、GG基因型相对于AA基因型的比值比(OR)分别为:0.308、0.501。MTHFD1的GA、AA基因型相对于GG基因型的比值比分别为:0.812,0.196。AG-AA型、GG-GA以及GG-AA型相对于AA-GG型的比值比分别是2.078、4.508以及6.497。结论:1.MTHFD1基因rs2236225多态性、MTR基因rs1805087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发生无相关性。2.MTHFD1基因rs2236225多态性和MTR基因rs1805087多态性的共同作用下,提高了NSCL/P发生的风险。(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3-03-16)
李瑞芳,马雪芳,南欣荣[9](2013)在《中国山西地区人群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1和蛋氨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MTHFD)1和蛋氨酸合成酶(MTR)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取187例NSCL/P患者裂隙处的黏膜组织为试验组,157例对照组的正常的口腔黏膜组织为对照组,检测MTHFD1基因(rs2236225位点)和MTR(rs1805087位点)基因型,比较两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基因型分布频率、两个基因的共同作用及其与NSCL/P的发生是否相关。结果 MTR、MTHFD1在两组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R的AG、GG基因型相对于AA基因型的比值比分别为:0.308、0.501。MTHFD1的GA、AA基因型相对于GG基因型的比值比分别为:0.812、0.196。AG-AA型、GG-GA型、GG-AA型相对于AA-GG型的比值比分别是2.078、4.508、6.497。结论 MTHFD1和MTR的基因多态性均与NSCL/P的发生之间没有相关性,但是,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是NSCL/P发生的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国际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3年02期)
郑睿智,孙红敏,黄芬[10](2012)在《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MTHFR)基因C677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MTHFR)基因C677T位点基因型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方法通过在线检索文献资料,搜索MTHFR基因C677T基因多态性与高尿酸血症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报道文献。使用meta分析方法,对提取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9篇文献被纳入分析。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使用固定效应模型。T,C等位基因型频率比较结果为OR=1.94,95%CI=1.64-2.29。合并CT与TT基因型与CC型进行比较,结果为OR=2.61,95%CI=2.15-3.17。将纳入文献按照研究对象的种族进行分组,对于亚洲人群,T,C等位基因型频率比较结果为OR=1.849,95%CI=1.591-2.149。结论结果均提示MTHFR基因C677T位点T型等位基因型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达能营养中心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2-10-23)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各种慢性疾病。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a)能够从头合成多种PUFAs,但脂肪酸产量达到瓶颈,急需解析脂肪酸合成机理,对高山被孢霉进行定向分子改造。NADPH可为脂肪酸合成提供还原力,传统来源主要包含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PG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苹果酸酶(ME)和异柠檬酸脱氢酶(IDH)。近年来,细胞和动物水平的研究发现,叶酸代谢途径中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MTHFD)可将5,10-亚甲基-四氢叶酸(5,10-CH_2-THF)转化为5,10-甲炔基-四氢叶酸(5,10-CH-THF),此过程伴随着NADPH的生成,是细胞NADPH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MTHFD在脂肪酸合成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基因组分析表明高山被孢霉中存在MTHFD1和MTHFDL两种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本文通过在高山被孢霉体内对MTHFD1和MTHFDL进行基因操作,首次在分子水平上证明了MTHFD1和MTHFDL在高山被孢霉脂肪酸合成中具有关键作用,并初步研究了MTHFD1和MTHFDL对脂肪酸合成还原力的调控机制,从而为对高山被孢霉进行分子改造,进而重构高山被孢霉脂肪酸代谢通路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通过构建过表达MTHFD1基因重组高山被孢霉(MA-MTHFD1),发现与原养型高山被孢霉相比,MA-MTHFD1菌株中总脂肪酸含量增加了40.1%,其中花生四烯酸(AA)相对含量增加了91.1%,这表明过表达MTHFD1基因显着提高了高山被孢霉内总脂肪酸含量和不饱和度。其次,通过构建过表达和RNA干扰MTHFDL基因重组高山被孢霉(MA-MTHFDL和MA-MTHFDLSilent),发现与原养型高山被孢霉相比,MA-MTHFDL菌株中总脂肪酸含量增加了35.6%,其中AA相对含量增加了80.8%,这表明过表达MTHFDL基因显着提高了高山被孢霉内总脂肪酸的含量和不饱和度;MA-MTHFDLSilent菌株中总脂肪酸含量下降了45.0%,这表明RNA干扰MTHFDL基因显着降低了高山被孢霉内总脂肪酸含量。最后,通过对NADPH水平和产NADPH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分析,结果表明MA-MTHFD1和MA-MTHFDL中NADPH含量分别增加了26.4%和32.4%,MA-MTHFDLSilent中NADPH含量下降了19.0%;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高山被孢霉中,过表达MTHFD1基因和MTHFDL基因后,相关产NADPH基因的转录水平也发生显着性上调,这表明过表达MTHFD1和MTHFDL增强了脂肪酸合成所需还原力NADPH来源;RNA干扰MTHFDL基因后,相关产NADPH基因的转录水平发生显着性下调,这表明干扰MTHFDL降低了脂肪酸合成所需还原力NADPH来源。综上所述,高山被孢霉叶酸代谢途径中的MTHFD1基因和MTHFDL基因在脂肪酸合成所需还原力NADPH合成调控中起重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论文参考文献
[1].汪企再,王鸿超,陈海琴,赵建新,张灏.过表达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对高山被孢霉脂质合成的影响[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8
[2].汪企再.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对高山被孢霉脂肪酸合成的调控作用[D].江南大学.2018
[3].白羽,吴海伟,刘颖,马旭,张艳华.二氢嘧啶脱氢酶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卡培他滨方案治疗结直肠癌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
[4].王鸿超,张陈,陈殿宁,乔菊园,陈海琴.高山被孢霉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的克隆、表达和功能鉴定[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6
[5].吴勰,田伊人,许迅辉.聚合酶链反应-芯片杂交法检测乙醛脱氢酶2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实验的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6
[6].王颖华,应春妹.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G1958A基因多态性与肿瘤发生的相关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
[7].马辰凯,江峰,孙莲萍,金惠明,马杰.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G1958A多态性与神经管缺陷易感性的meta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3
[8].李瑞芳.中国山西地区人群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1和蛋氨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生的相关性[D].山西医科大学.2013
[9].李瑞芳,马雪芳,南欣荣.中国山西地区人群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1和蛋氨酸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3
[10].郑睿智,孙红敏,黄芬.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MTHFR)基因C677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C].达能营养中心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
标签: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 高山被孢霉; 脂质合成; NA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