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青年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论文文献综述)
董玲玲[1](2021)在《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共青团是共产党的后备军,它为共产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新鲜血液”,共青团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共产党的未来发展前景。反之,共产党能否吸引越来越多的共青团成员加入到共产党当中,是衡量共产党的感召力、影响力、领导力的重要尺度。研究共青团的发展问题是研究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一个侧面。对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的研究其实质是深化和拓展了对西欧共产党和欧洲共产主义问题的研究。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矛盾、冲突、运动发展的“前哨”,青年问题、青年运动、青年组织已经成为观察各国政治发展的“显微镜”和“风向标”。从西方国家新社会运动以来,青年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运动发展的“主力军”,青年已经成为政治参与不容忽视的一支力量并持续发挥着特有的影响力。在金融危机后爆发的一系列激进抗议运动中(如西班牙“愤怒者”运动、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法国“黄马甲”运动等),青年群体都广泛参与其中,并就与自身相关的问题(如青年失业问题、教育问题、性别平等问题等)提出自己的诉求。可以说,关注青年群体、重视青年问题、缓和青年矛盾已经成为普遍共识。然而,对于各国共产党来说,青年问题、青年运动、青年组织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当前国外共产党普遍面临严重的组织和发展困境,重要表现之一是党员人数持续下降、组织力量持续衰减且呈老龄化、碎片化趋势发展,以及共产党的吸引力特别是对于青年的吸引力严重不足。这其中的原因不仅包括共产党自身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的不足,也包括作为“后备军”的共青团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无法在青年群体中产生广泛共鸣,难以吸引青年人加入共青团组织进而加入到共产党当中,为共产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新鲜血液”。这不仅仅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反思的现实问题。本文的研究进路在于,从西欧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开端出发,结合百余年来西欧国际共产主义青年运动史上的若干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主要理论流派等,选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与共产主义政党有着特殊关系的西欧共青团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在溯往历史、立足今朝和展望未来这三重意蕴上对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进行了宏观把握。第一层面:溯往历史。既从宏观层面厘清了西欧共青团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关系及发展的历史脉络,又从微观层面梳理了英国共产主义青年联盟、法国青年共产主义者运动、葡萄牙共产主义青年、西班牙共产主义青年联盟、塞浦路斯联合民主青年组织、意大利共产主义青年联盟、希腊共产主义青年、比利时共产主义行动委员会等数十个具体的共青团组织在现实层面的具体行动。第二层面:立足今朝。在理论层面剖析了西欧共青团组织的性质、指导思想、党团关系、组织基础、理论基础和中心任务等若干基本问题,具体阐释了西欧共青团组织关于青年问题的社会主义方案、对垄断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展望。在现实层面,提出西欧共青团组织正面临着组织的持续分化、政治地位边缘化和身份认同困境的三重实践困境,并明确了造成困境的三大根源正是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基础薄弱、发展的空间受限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整体上仍然处于低潮。第三层面:展望未来。国际金融危机后马克思主义的复归、日益严峻的青年问题亟待解决以及持续爆发的青年抗议运动都昭示着西欧共青团组织并未“走向历史的博物馆”,而是出现了发展的新机遇。面对这种形势,西欧共青团组织应当继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地位、进一步明确政治身份定位、充分运用多元化宣传手段壮大自己,同时争取在青年运动中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
刘亚宁[2](2020)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子夜》称谓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子夜》中关于人的称谓语为研究对象,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文本中的称谓语进行归类分析,以及从情景语境的角度探究称谓语在语言交际中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最后探究出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环境特点。第一部分为绪论。在这一部分中,笔者主要对文章的选题缘起和意义、研究对象的确定过程、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以及语料来源等作了详细的解释说明,其中研究现状部分,主要从专着称谓语、专书称谓语、非专书称谓语、《子夜》中的称谓语研究四个方面进行描写和分析,对学界的研究成果有了初步的了解。第二部分为《子夜》中称谓语概述。这一部分对《子夜》中所包含的称谓语进行了归类分析。首先根据称谓语的使用范围与对象将其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两大类别。在亲属称谓语中,以自己为参照,将亲属人物划分为长辈、同辈和晚辈,将亲属称谓语划分为晚辈对长辈的称谓语、长辈对晚辈的称谓语和同辈之间的称谓语。在社会称谓语中,根据人们在社会中是否将亲属之间使用的称谓语延伸到社会中,将社会称谓语分为拟亲属称谓语与非拟亲属称谓语。在拟亲属称谓语中仿照亲属称谓语的归类情况,将其分为晚辈对长辈的称谓语、长辈对晚辈的称谓语和同辈之间的称谓语。在非拟亲属称谓语中,将称谓语按照其来源与含义分为文化、经济和军政三种类别。第三部分为情景语境中的语域理论与称谓语的相关研究。这一部分以韩礼德情景语境研究中的语域理论为依据,探究不同事件的话语范围、多样性的话语基调、不同的话语方式对称谓语的制约与影响。此处对《子夜》中称谓语在交际中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的进行交际活动。第四部分为通过称谓语看当时的社会特点。这一部分是在前文所分析的《子夜》中所包含的称谓语类型与影响使用因素的基础上,在社会语言学理论支撑下来窥探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上海地区在文化、经济和政治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社会特点。第五部分为结语。首先,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子夜》中所包含的称谓语情况、在交际活动中影响称谓语使用的相关因素以及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特点。之后,简要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日常交际活动以及特定社会时期相关研究的作用。最后,指出了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米华全[3](2020)在《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意识形态建设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也是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工作。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网络已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自由竞争的主要空间。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更多机遇,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已经成为宣传思想工作迫切而重要的任务。高校处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肩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事关根本、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关键之举。对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辨析了相关概念的内涵。然后,从历史发展和现实境遇两个维度切入,回顾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经验,分析了发展机遇和现实挑战。在此基础上,紧扣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实际,构建了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实现路径。按照以上的逻辑思路,本文运用概念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网络调查法、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对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基础、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对策举措等,进行了较为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提出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一方面归纳了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观点,介绍了政治传播学、网络传播学、新媒体等相关理论。另一方面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内涵和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第二,厘清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本文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发展历程划分为探索应对、蓬勃发展和全面推进三个阶段,并从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和目标导向等方面总结了工作经验。同时结合新时代背景,分析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机遇和挑战,着重分析了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三,确立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宏观思路和微观策略。一是明确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工作目标、理念遵循和基本原则。二是针对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内容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方法创新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三是构建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保障机制体系,主要包括责任落实、成效测评和考核激励机制,协同治理和运行监管机制,法律法规和技术保障机制等。在理论研究、现状分析和实践探讨的基础上,本文确立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框架,形成了整体而非局部、系统而非零散的研究体系,希望能为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马琳琳[4](2019)在《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希望,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做好青年工作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乎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稳固,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更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因此,中国共产党一向对作为党的青年工作助手、重要社会支柱的共青团及其各项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还专门对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价值定位指明方向、对新形势下共青团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共青团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也确实在为党培养储备青年人才、团结动员青年群众围绕党中心任务建功立业、引导青年群众自觉培育和践行共产主义信仰、服务群众和维护青年群众权益、参与创新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应看到,新时代共青团仍然面临着各种因素诱发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即“四化”问题的挑战,共青团工作还无法有效满足各阶层青年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还存在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这既需要在共青团改革既有成果基础上在实践层面的持续推进,也需要相关研究的及时跟进。因此,对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力争突破多学科研究成果分散、思想理论基础梳理和历史经验总结缺乏系统性、对共青团工作实践历程缺乏宏观把握等不足,从中共党史学的角度整合多学科研究成果,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指导,以历史为启示,以问题为导向,在对党领导共青团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求本溯源的基础上,全面回顾建党以来共青团工作的实践历程,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发展规律,分析青年群体因时代变化所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新需求,探讨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之策。论文主要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先通过系统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作用、青年群体全面解放与发展的途径以及党如何引领青年组织做好青年工作的一些重要论述,界定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理论内核;再通过系统梳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对不同历史阶段青年问题和共青团工作的认识,揭示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时代特点及其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与发展,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研究中国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结合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青年群体总体特征的变化,在不断推进共青团组织及其各项工作革新的过程中,在组织性质、组织结构设计、组织原则、组织环境营造等组织内外部生态建设方面的特色。第三部分系统梳理中国共青团从社会主义青年团星星之火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在全国各地点亮,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燎原之势遍及城乡各行各业,到“文化大革命”的沉沙折戟,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新整顿、恢复、发展及全面活跃的历史进程,并梳理共青团围绕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在思想引领青年、组织动员青年、团结青年、服务青年等方面的重要工作实践及成就,总结共青团工作的基本经验。第四部分先研究新时代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将共青团纳入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体设计之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的革故鼎新、新型城镇化和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的新机遇、新资源、新平台;再结合对新时代青年群体特征的分析,研究这些新变化对共青团组织的有效覆盖、共青团的组织结构、共青团工作的内容与方式方法等提出的新挑战以及共青团组织自身的“四化”问题。第五部分在系统梳理中国共青团工作实践历程、总结共青团工作的基本经验、深入分析新时代共青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共青团工作创新的思路与理念,探讨新时代共青团在思想引领、工作方式方法以及组织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增强青年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创新发展之策。总之,从中国共青团的实践历程来看,共青团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无论是对党、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还是对青年群体的成长成才以及对共青团组织自身的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共青团组织需要在党的领导下,按照“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基本要求,继续继承发扬共青团工作的优良传统,抓住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新发展新变化带来的新机遇,正视来自组织内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问题,把握青年群体的新特征,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布局中寻求共青团工作的新突破,以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青春力量。
侯燕[5](2019)在《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年,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又是影响社会问题的不定因素。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与各种政治力量的走势存在一定内在联系,青年与青年问题也因此始终受到社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者总是把世界的发展进步与青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满腔热情地寄希望于青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把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由于曾从事共青团工作,胡锦涛对于青年和青年问题有着直观感受和深刻理解,他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青年思想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关国家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高度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与青年变化时代特征的科学认识与判断,从而继承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但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任何科学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独特的实践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胡锦涛青年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也有其内在根基,其产生、形成、发展和成熟都遵循社会历史基本规律。改革开放翻开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新篇章,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无限的智慧和热情投入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自身的特征与需求也呈现出相应的时代气息。随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胡锦涛青年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坚持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把青年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以服务青年发展促进青年理想信念的形成与生力军作用的发挥,指引着当代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发展方向。本研究通过对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现实基础以及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回溯和梳理,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总体脉络和逻辑体系,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在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中国化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如何以胡锦涛青年思想为指导,坚持服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高青年素质,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人才保障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本研究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以及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是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理论和文化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党的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胡锦涛自身成长和青年工作经历则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就其发展阶段来看,胡锦涛青年思想经历了由孕育到初步形成、再到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紧密相连。本研究也探讨了胡锦涛青年思想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价值、青年的优势与不足、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等方面的基本观点,这些也恰恰构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立论基础。在总论其形成基础、发展阶段和基本出发点之后,本研究选取胡锦涛青年思想极具时代特征的政治视角、利益视角、人才视角、实践视角、全球视角等维度对其内容构成进行了分论。从坚持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突出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实施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从为大局服务与为青年服务的一致性、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着力服务青年的根本需求等方面讨论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从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执政能力与干部选拔等方面剖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从火热社会实践中的无悔青春、党和国家需要青春力量、伟大时代召唤创业者等方面分析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从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阐述了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最后,提出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坚持党的领导,准确把握青年脉搏,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引导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续奋斗;坚持服务青年,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牢牢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基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胡锦涛青年思想系统且全面地回答了关于青年的基本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既有理论范畴,又是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胡锦涛青年思想内容丰富、时代感强,不仅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而且对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及其科学品质,开拓青年工作的思路、方法、手段,增强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为了阐明胡锦涛青年思想对于开展青年工作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多个案例,从某一角度或某一形式印证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实践价值。比如,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简述了党和青年的特殊关系,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对于青年发展的重要意义,就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论述;以大学青年教师为例,从剖析职业获得感生成入手,对于如何立足青年的基本特征、遵从青年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分析青年的实际状况、在服务中赢得青年进行了探讨;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就共青团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进行了分析;以21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青年自组织为例,讨论了新时期青年社会实践主体的拓展形式,得到的基本结论是,自组织这一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组织形式对于青年参与社会、投身实践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价值,但也存在着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贴近青年、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青年群体的主体作用,积极引领青年成长发展;以孔子学院的形成发展为例,简析青年国际交流状况,以此说明青年拓展世界眼光的重大意义,并印证青年对于促进国际交流、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积极作用。站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青年和青年工作,不难看到胡锦涛青年思想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品质及重大而深刻的时代价值。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青年争夺战愈演愈烈,党的青年工作也面临各种新情况与新挑战,但综观国际国内大势,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深刻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当代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与青年运动的主题,在根本上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完全一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从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出发,全面梳理、分析胡锦涛青年思想对青年工作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成效,对于引领当代中国青年自觉担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责任,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征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与指导价值。
赵子龙,罗鼎钧,黄斯嫄[6](2019)在《政府优惠政策、社会适应性与台生就业创业意愿——基于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台湾大学生在大陆就业创业已经成为促进海峡两岸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维护海峡两岸和平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横截面数据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视角分析大陆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台生社会适应性和台生创业就业意愿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首先,大陆优惠政策与台生就业创业意愿呈现正相关关系。其次,台生对大陆社会的适应程度与其在大陆就业创业的意愿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再次,台生在大陆的社会适应性是大陆优惠政策影响台生就业创业意愿的完全中介变量。基于上述结果,本文提出增强台湾青年学生在大陆的社会适应能力、加快给予台湾青年学生"同等待遇"、建立台湾青年学生就业创业支持体系等建议。
钟晓玲[7](2019)在《新媒体环境下广西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数据显示,近年来15-24岁青年学生报告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呈增长趋势,年度新增感染者在相应年度青年感染总人群中的占比,已由2008年的5.77%上升至2017年的23.58%。同时,广西高校学生艾滋病疫情也不断上升,2010-2016年以来广西新发现报告15-24岁的青少年感染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同性性传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在媒介高度发达的时代,广西利用新媒体开展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传播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结合传播学、广告学、公共卫生学等多学科理论,开展以广西高校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和相关信息获取情况调查,考察其防治健康信息获取情况与艾滋病防治知识了解程度、防治态度之间的关系,期望能探索高校学生群体的新媒体接触习惯和健康信息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新媒体环境下广西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优化策略,提高防治健康信息传播效果。研究发现广西高校学生防治艾滋病知识掌握和态度水平总体偏低,知识会显着影响其态度;学生获取相关防治信息的主动性不高,相比传统大众媒体更倾向从新媒体途径获取信息;此外,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内容缺乏互动性、延续性、针对性,不够深入等,是现阶段主要的不足。基于调查结果,本研究提出了利用高校学生的新媒体接触习惯传播防治信息,发布健康提醒;加强新媒体与传统传播渠道的融合,增强与高校学生的互动;加强新媒体渠道艾滋病健康传播内容建设,提高吸引力;利用新媒体提高针对性,实现健康信息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等传播建议。
毛学勤[8](2017)在《直接接触中的他群感知 ——中国青年学生的德国人刻板印象研究》文中提出刻板印象是指对特定群体的所有成员的概括,包括正面的刻板印象和负面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最重要的作用是帮助人们适应陌生的环境,因而对他群刻板印象的研究成为跨文化适应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接触假设(Allport,1954)为依据,考察中国青年学生对德国人的刻板印象在直接接触的过程中的发展变化,并探究其缘由。本文首先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以问卷法收集数据,借助统计软件Stata12对刻板印象进行测量分析。被试包括交流生和实习生。其中交流生是前往德国进行学习的我国高校本科生,实习生是前往德国进行实习的我国高校研究生。正式实验有三个。实验一纵向考察交流生对德国人的刻板印象在直接接触前、后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直接接触后,被试的刻板印象在热情维度上的均值没有显着变化;在能力维度上的均值则显着下降。实验二横向比较跟德国社会有直接接触的交流生与没有直接接触的国内生,他们对德国人的刻板印象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两组被试的刻板印象在热情维度上没有显着差异;在能力维度上,交流生组的均值明显低于国内生组。实验二的结论与实验一相符。实验三纵向测量实习生的刻板印象在直接接触德国社会前、后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直接接触后,被试的刻板印象在热情维度上的均值显着降低;在能力维度上的均值没有显着变化。实验三的结论与实验一的不符。量化研究的结论验证了本文开篇的假设,即直接接触会对我国青年学生的德国人刻板印象产生影响。除此以外,量化研究的结果还直观地描绘了这一刻板印象的发展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实验三的结论与实验一不符,即交流生和实习生对德国人的刻板印象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具体而言,直接接触后,交流生的刻板印象在热情维度上的均值没有显着变化,而实习生的却显着降低;在能力维度上,交流生的刻板印象的均值显着降低,而实习生的却没有显着变化。对于这一现象,本文采用了质性研究的方法,以访谈法收集数据,用解释性现象学分析的方法予以分析。在热情维度上,受访者对德国人的刻板印象是积极正面的,如“有礼貌”、“友善”、“诚信”、“勇于担当”等;大多数刻板印象在直接接触前已存在,在直接接触中得到加强。虽然交流生对“公用厨房碗不洗”的德国室友颇有怨言,但由于反例的存在,受访者并没有把该现象扩大至整个德国人群体。至于“说话太直接”这一负面刻板印象,由于并非针对特定群体所为,因而未对受访者的群际感知产生明显的消极影响。以上解释了实验一的结论,即在直接接触后,交流生对德国人的刻板印象在热情维度上的均值没有显着变化。“当着我的面批评中国”主要来自实习生的经历。这种针对中国人群体的负面评价给我国青年学生带来了负面情绪,成为拉低热情维度的均值的最大因素。这一现象符合社会认同论关于“内群偏好”的理论,证实了我国青年学生的民族认同;同时也解释了实验三的结论,即在直接接触后,实习生对德国人的刻板印象在热情维度上的均值显着降低。在能力维度上,交流生对德国人原有的刻板印象几乎都是正面的,如“严谨”、“死板”、“遵守规则”、“守时”等。但在直接接触德国社会的过程中,这些刻板印象经历了从“抽象刻板印象”到“具体刻板印象”的转变,受访者的亲身经历让这些刻板印象变得不再那么绝对。在直接接触过程中新形成了三个刻板印象,其中有两个是负面刻板印象,即“低效率”和“官僚”。这就解释了实验一的结论,即在直接接触后,交流生对德国人的刻板印象在能力维度上的均值显着下降。至于实习生,由于他们在本研究之前跟德国社会已有过直接接触,对德国人的刻板印象已经完成了从“抽象刻板印象”到“具体刻板印象”的转变,因而跟前测相比,其刻板印象的均值没有出现显着变化。本文将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考察了我国青年学生对德国人的刻板印象在直接接触前、后的发展变化,并探究了导致这些变化的缘由。在量化研究中所用的语义差异量表是经由先行研究,在刻板印象内容模型(Fiske etal.,2002)的框架下编制,符合我国青年学生现状。在质性研究中,本文受访者涵盖了交流生、留学生、实习生等亚群体,多视角展示了我国青年学生对德国人的刻板印象。本研究不可避免的局限在于,笔者跟德国社会接触的个体经历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本研究源自对我国海外学生群体的关注;目的在于通过探究他群刻板印象在直接接触过程中的发展变化来凝聚经验,以促进我国青年学生群体在异国他乡的跨文化适应。本文结尾部分展望了相关研究的更多可能性。
郭舒鹏[9](2017)在《国家与社会之间—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政治学分析》文中指出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是苏联共产党领导的、针对青年群体开展工作的社群组织,在苏联政党-国家"高度集中""高度集权"的经济政治体制与具有时代特征的青年群体的博弈下,具有国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双重面向,成为国家与社会张力的交汇点。在国家属性下苏联共青团具有着针对青年群体开展政治教育与思想宣传、向苏联各级党和国家机构组织输送优秀人才资源、参与国家经济社会与军事建设、协助苏联共产党完成社会治理任务、促进国际青年交流、颁发荣誉与奖励这样的基本功能,在社会属性下,苏联共青团研究青年问题、关注与实现苏联青年群体的利益、丰富青年群体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活动;并且随着苏联国家与社会的互动进行了调适与变革,调适党团关系、调适工作作风、扩大组织规模、丰富组织活动,共青团组织也产生了偏离与质变,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与共青团国际青年旅游局以及苏联共青团与摇滚乐的案例中充分地体现出来。世界青年节的案例中,世界青年联欢节提供了一个平台,外国青年带着西方文化与生活方式与苏联青年进行交流。苏联官方主动要求开放的需求又为青年互动交流打开了大门。在互动中,苏联青年渐渐接受了来自西方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而苏联官方的控制又加速这样的过程并且滋生出了 "阳奉阴违"的行为。世界青年联欢节后,苏联官方成立的共青团国际青年旅游局成这样的机构在面对国家的矛盾状态以及青年工作的持续需求时,从国际交流中获益,获取利益的欲望也渐渐侵蚀了苏联官方对于国际青年旅游局的控制,而苏联官方加强控制的需求让它不能够在互动中将利益最大化。在苏联共青团与摇滚乐的案例中,在面对来自于苏联青年以及国际青年群体摇滚文化的压力时,苏联党和国家的压制并不能够奏效,反而更加增强了摇滚运动的势头,共青团通过调适自身的方式,自己建立或者吸收源自社会的非官方摇滚乐队来增强控制。在与摇滚文化互动的过程中,共青团自身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共青团员理解、接受并喜爱上了这样的文化方式。同时,共青团内部存在相当一批领导人,背后支持并资助摇滚乐队的表演。共青团逐渐异化为给摇滚乐队提供资助的平台与工具,成为摇滚群体获得力量的来源。经过调适与改变,来自于苏联共青团内部的力量侵蚀了共青团自身,使得整个组织失效而产生质变。最终由于组织内部精英阶级的利益攫取与非正式组织的组织资源夺取,苏联共青团走向了解散的命运,随着苏联的解体一起走向崩溃解体。中国共青团改革应当吸取苏联共青团的历史教训。
兰亚明[10](2013)在《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为历代中国青年所接受、传播和实践的过程。大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不仅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需要,而且是加强党的后备力量建设、提高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的需要。论文围绕总结中国共产党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经验、新形势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理论与实践两个问题进行探讨。针对第一个问题,论文较为系统地梳理总结了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做法与经验。革命战争年代,争取革命胜利是党面临的首要任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围绕争取胜利这一目标,与革命斗争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式上以短期集训为主,内容上侧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革命斗争形势教育、党的纲领、军事指挥及政治工作等,培养对象主要为各级党团组织、军队、苏区政府的青年骨干。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引起社会主义阵营思想混乱的形势下,为扞卫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事业,中国共产党着手深入思考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培养未来接班人的问题,“提高社会主义的政治觉悟”、“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学习毛泽东着作运动”、“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成为这一时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内容与特征。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吸取“文化大革命”中“左”的教训,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转到正确路线上来,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际,着眼现代世界对人的素质要求,强调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0世纪90年代,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时代发展趋势,中国共产党强调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突出理想信念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着力培养优秀青年干部等。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进一步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推进,并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四个‘新一代”等重要思想。针对第二个问题,论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在问卷调查采集第一手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认知与认同情况、政治信仰、针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看法等。总体情况良好,但有几点值得注意:认知结构不平衡,认同及政治信仰出现分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投入与效果落差较大,教育方式与青年学生的理论诉求不协调。二是分析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面临的挑战。青年学生成为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对象,互联网导致舆论控制与思想文化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多元化社会思潮的浸蚀,宗教信仰在大学校园的流行,社会现实问题的冲击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造成消解和负面影响。三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和当代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与规律,梳理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内容体系,分别从理论知识、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综合素质与能力等四个层面作具体展开。四是结合当前高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际,论述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基本原则、工作机制、具体路径等。基本原则为“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面上教育与骨干培养相结合、目标管理与跟踪考核相结合”;工作机制包括“健全选拔机制、完善培训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巩固保障机制”等;具体路径则分别从“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拓展骨干培训项目、构建实践教育体系、扶持学生红色社团、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等不同角度进行阐述。最后,论文结语中简要归纳了中国共产党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主要经验: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必须坚持着眼继承和发展党的事业,与培养后备力量和未来接班人相结合;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各个历史阶段党肩负的具体任务相结合;必须坚持创新方式方法,与尊重青年成长成才规律相结合。
二、浅析青年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青年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论文提纲范文)
(1)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主要概况 |
2.1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关系理析 |
2.1.1 西欧共青团组织与青年运动的关系 |
2.1.2 西欧共青团组织与其他青年组织的关系 |
2.1.3 西欧共青团组织与共产党的关系 |
2.2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历史发展脉络 |
2.2.1 20 世纪初苏俄影响下建立的早期共产主义青年组织 |
2.2.2 二战爆发后西欧共青团的发展壮大与世界民主青年联盟的建立 |
2.2.3 20世纪60年代“五月风暴”后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由盛转衰 |
2.2.4 苏东剧变后西欧共青团组织的重建与转型 |
2.2.5 欧洲共产主义青年组织区域联合的新动向 |
第3章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基本原则及主要代表组织 |
3.1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基本原则 |
3.1.1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思想 |
3.1.2 坚持各国共产党的领导与独立的组织地位及民主集中制原则 |
3.1.3 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培养未来的共产党员 |
3.2 西欧共青团的主要代表性组织 |
3.2.1 英国共产主义青年联盟 |
3.2.2 法国青年共产主义者运动 |
3.2.3 西班牙共产主义青年联盟 |
3.2.4 意大利共产主义青年联盟 |
3.2.5 希腊共产主义青年 |
第4章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探索 |
4.1 西欧共青团组织对青年问题的认识 |
4.1.1 青年问题的具体表现 |
4.1.2 青年问题产生的制度性根源 |
4.1.3 青年问题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
4.2 西欧共青团组织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思考 |
4.2.1 当代资本主义陷入持续的衰退与危机 |
4.2.2 新自由主义模式的危机 |
4.2.3 对冷战后欧盟和北约的资本主义经济军事一体化实质的新认识 |
4.3 西欧共青团组织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认识 |
4.3.1 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根源的剖析 |
4.3.2 对实现社会主义不同道路的分析 |
4.3.3 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方案的探析 |
第5章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境遇及未来前景 |
5.1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所面临困境的主要表现 |
5.1.1 组织的持续分化及其碎片化发展 |
5.1.2 政治力量衰减及其地位的边缘化 |
5.1.3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分野及特色不足 |
5.1.4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身份认同困境 |
5.2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困境的根源 |
5.2.1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整体上仍处于低潮 |
5.2.2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基础薄弱 |
5.2.3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空间受限 |
5.3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发展前景 |
5.3.1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新机遇 |
5.3.2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新策略 |
5.3.3 西欧共青团组织在左翼阵营中的新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西欧共青团及其他政党组织中外文对照 |
附录二 当代世界共产党党章党纲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 |
附录三 西欧共青团章程纲领选编选译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致谢 |
(2)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子夜》称谓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 |
四、研究现状 |
(一)专着称谓语研究 |
(二)专书称谓语研究 |
(三)非专书称谓语研究 |
(四)《子夜》的称谓语研究 |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七、语料来源 |
第一章 《子夜》称谓语概述 |
第一节 亲属称谓语分类 |
一、晚辈对长辈的称谓语 |
二、长辈对晚辈的称谓语 |
三、同辈之间的称谓语 |
第二节 社会称谓语分类 |
一、拟亲属称谓语 |
二、非拟亲属称谓语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情景与称谓语 |
第一节 不同事件性质的话语范围制约称谓语的使用 |
一、讨论性话语范围与称谓语 |
二、目的性话语范围与称谓语 |
第二节 多样性的话语基调制约称谓语的使用 |
一、权势地位与称谓语 |
二、接触频率与称谓语 |
三、情感态度与称谓语 |
第三节 不同的话语方式制约称谓语的使用 |
一、口语中的称谓语 |
二、书面语中的称谓语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通过称谓语看当时的社会特点 |
第一节 从称谓语看当时的文化 |
一、等级礼仪文化 |
二、民主平等思想 |
第二节 从称谓语看当时的经济 |
一、社会群体矛盾激烈 |
二、有钱人士热衷投机 |
第三节 从称谓语看当时的政治 |
一、缺乏强有力统一政权 |
二、军政保障少数人利益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本文结论 |
(一)称谓语的分类情况 |
(二)交际活动 |
(三)20 世纪30 年代的社会特点 |
二、本文研究的作用 |
(一)对交际活动的作用 |
(二)对特定社会时期相关研究的作用 |
三、本文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2 主要的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资源 |
2.1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1.2 列宁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2.1 毛泽东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2.2 邓小平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2.3 江泽民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2.4 胡锦涛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3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论述 |
2.3.1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观点 |
2.3.2 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论述 |
2.4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借鉴 |
2.4.1 政治传播及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 |
2.4.2 网络传播及“把关人”理论 |
2.4.3 新媒体及自媒体理论 |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概念辨析 |
3.1 网络意识形态的概念解析 |
3.1.1 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 |
3.1.2 网络意识形态的特征功能 |
3.1.3 网络意识形态的主要类型 |
3.2 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 |
3.2.1 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 |
3.2.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 |
3.2.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要素 |
3.2.4 高校网络与现实意识形态建设关系辨析 |
3.3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特点及价值 |
3.3.1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特点 |
3.3.2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意义 |
第四章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 |
4.1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历程 |
4.1.1 探索应对阶段(1994年—2003年) |
4.1.2 蓬勃发展阶段(2004年—2011年) |
4.1.3 全面推进阶段(2012年至今) |
4.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
4.2.1 推动阵地建设,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体系基本建成 |
4.2.2 加强内容供给,“正能量”在网络空间中赢得话语权 |
4.2.3 健全法律法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制度机制不断完善 |
4.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启示 |
4.3.1 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占领意识形态网络阵地 |
4.3.2 坚持创新导向,推进理论创新和话语体系创新 |
4.3.3 坚持目标导向,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育人导向 |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境遇和问题分析 |
5.1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机遇 |
5.1.1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阵地不断拓展 |
5.1.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方式更加多样 |
5.1.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法规不断完善 |
5.1.4 青年学生网民的主体地位更加彰显 |
5.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
5.2.1 网络意识形态生成“个体化”“离散化”的冲击 |
5.2.2 网络意识形态内容“碎片化”“泛娱乐化”的冲击 |
5.2.3 网络意识形态传播“去中心化”“圈群化”的冲击 |
5.2.4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戏谑化”“视觉化”的冲击 |
5.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1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理论创新滞后、阐释力不足 |
5.3.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依托载体乏力、影响力不足 |
5.3.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单一、吸引力不足 |
5.3.4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队伍欠缺、引导力不足 |
5.3.5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责任落而不实、管控力不足 |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理念和原则 |
6.1 坚持以掌握“三权”,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 |
6.1.1 牢牢掌握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
6.1.2 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6.2 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 |
6.2.1 “五大发展理念”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高度契合 |
6.2.2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 |
6.3 坚持以“四个相统一”为原则 |
6.3.1 坚持党的领导与育人为本相统一 |
6.3.2 坚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相统一 |
6.3.3 坚持线上治理与线下推进相统一 |
6.3.4 坚持宏观引领与精准施策相统一 |
第七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
7.1 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内容建设 |
7.1.1 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
7.1.2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培育 |
7.1.3 不断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
7.2 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
7.2.1 深化媒介融合,构筑校园全媒体阵地 |
7.2.2 深化思政课改革,构筑课堂教育阵地 |
7.2.3 深化实践锻炼,构筑课外教育阵地 |
7.2.4 强化阵地管理,确保导向正确、管控有力 |
7.3 强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队伍建设 |
7.3.1 进一步壮大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队伍 |
7.3.2 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 |
7.3.3 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队伍的媒介素养 |
7.4 改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方法 |
7.4.1 坚持“疏”“堵”结合,强化议程设置 |
7.4.2 实现“两个转变”,突出隐性教育 |
7.4.3 把握网络话语特征,转换话语方式 |
7.4.4 树立大数据思维,推进精准施策 |
第八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保障机制 |
8.1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责任落实、成效测评和考核激励机制 |
8.1.1 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责任落实机制 |
8.1.2 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成效测评机制 |
8.1.3 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考核激励机制 |
8.2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协同治理和监控管理机制 |
8.2.1 构建高校内部、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协同治理机制 |
8.2.2 构建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应急预警、应对处置和评估反馈机制 |
8.3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法律法规和信息技术保障机制 |
8.3.1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
8.3.2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信息技术保障机制 |
第九章 结语: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共青团工作的思想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观 |
(一)青年是重要的革命力量,代表着未来和希望 |
(二)接受教育和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是青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
(三)先进青年组织应担负起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重任 |
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青年观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毛泽东的青年观 |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青年观 |
(三)新时代习近平的青年观 |
第二章 共青团的组织特色 |
一、共青团的组织性质 |
(一)跟着共产党走:共青团组织的政治性 |
(二)领着青年走: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 |
(三)与青年同步走:共青团组织的群众性 |
二、共青团的组织结构 |
(一)共青团组织的结构形态 |
(二)共青团纵横网状结构的优势 |
三、共青团的组织原则 |
(一)共青团“三个服从”的原则 |
(二)共青团代表大会制度 |
(三)共青团民主选举制度 |
(四)上下级团组织互通情报、互相监督制度 |
(五)共青团集体领导制度 |
四、共青团的组织职能 |
(一)共青团的政治职能 |
(二)共青团的社会职能 |
五、共青团的组织环境 |
(一)共青团与党的关系 |
(二)共青团与全国青联的关系 |
(三)共青团与全国学联的关系 |
第三章 共青团工作的实践轨迹 |
一、共青团工作的历史前奏 |
(一)共青团工作开展的思想前奏 |
(二)共青团工作开展的组织奠基 |
(三)共青团工作开展的力量储备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青团工作的开创 |
(一)占领思想高地:开展面向青年的教育宣传 |
(二)发动有生力量:革命运动中对青年的组织动员 |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有序深入 |
(一)政治学习中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 |
(二)抗美援朝运动中爱国主义教育 |
(三)社会主义建设中集体主义教育 |
四、文化大革命期间共青团工作的中断与初步恢复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恢复与发展 |
(一)共青团的工作由恢复和发展开始走向全面活跃 |
(二)共青团的工作制度化、科学化探索 |
(三)共青团工作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 |
六、共青团工作的历史经验 |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共青团工作的政治保障 |
(二)坚持理论建设是共青团工作的思想保障 |
(三)坚持服务大局是共青团工作发展的工作重点 |
(四)坚持融入青年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力量源泉 |
第四章 新时代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
(一)中国共产党对共青团思想引领提出更高期待 |
(二)“互联网+”为共青团工作方式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
(三)新型城镇化为扩大共青团覆盖面奠定基础 |
(四)社会组织发展为共青团职能发挥提供平台 |
二、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 |
(一)青年群体结构多元分化影响共青团工作覆盖力 |
(二)青年思想与需求多样化影响共青团工作引领力 |
(三)组织资源有限供给与离散影响共青团工作组织力 |
(四)行政化与机关化风气遗存影响共青团工作凝聚力 |
第五章 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 |
一、共青团工作创新的理念 |
(一)以青年为本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原则 |
(二)增强技术性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核心 |
(三)完善制度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突破口 |
二、中国梦视域下的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创新 |
(一)“中国梦”与共青团思想引领的价值定位 |
(二)共青团思想引领路径的多元化 |
三、新媒体视域下的共青团工作方式创新 |
(一)共青团网络工作的新环境 |
(二)共青团对青年网络话语体系的把握 |
(三)共青团构建新媒体话语体系的新理念 |
四、社会治理视域下的共青团工作的创新 |
(一)青年组织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重要变量 |
(二)成为“枢纽型组织”: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的发展方向 |
(三)跨界搭台:增强共青团的枢纽性有效途径 |
(四)扁平化与品牌化: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的有益探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基础与发展阶段 |
第一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理论文化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思想 |
二、列宁斯大林的青年思想 |
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青年思想 |
四、中西方文化中的青年观点 |
第二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形成发展的现实依据 |
一、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
二、现实需求: 青年工作面临的任务与挑战 |
三、个人因素: 胡锦涛自身的成长与青年工作经历 |
第三节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 |
一、胡锦涛青年思想孕育阶段 |
二、胡锦涛青年思想初步形成阶段 |
三、胡锦涛青年思想丰富完善阶段 |
第二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
第一节 青年的地位与价值 |
一、“青年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伟大力量” |
二、“党离不开青年,青年更离不开党” |
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取决于青年,未来更需要青年去创造” |
第二节 青年的优势与不足 |
一、青年“最具创造活力” |
二、青年“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 |
三、青年要“认真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
第三节 青年工作的旨归与要求 |
一、培养目标: “四个新一代” |
二、实现路径: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 |
三、基本原则: “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 |
第三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政治视角 |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审视青年和青年问题 |
一、扩大党在青年群体中的执政基础 |
二、注重对青年的引导方式 |
第二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指引 |
一、强化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
二、青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三、推进青年道德建设 |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年工作 |
一、服务科学发展是青年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以青年为本 |
三、发挥青年在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
第四节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论析——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例 |
第四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利益视角 |
第一节 “把为大局服务和为青年服务结合起来” |
一、“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
二、服务青年是党的宗旨在青年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
第二节 寓引导教育于服务之中 |
一、全党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
二、青年工作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 |
第三节 “竭诚服务青年” |
一、服务青年学习成才 |
二、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
三、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以大学青年教师职业获得感生成为例 |
第五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人才视角 |
第一节 人才强国与青年人才培养 |
一、青年人才是最重要战略性资源 |
二、“提高青年整体素质” |
三、完善青年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 |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青年教育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 |
二、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
三、以青年成才为终极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
第三节 社会环境与青年成长 |
一、树立“多样化人才”和“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 |
二、“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
三、青年的成才路径 |
第四节 执政能力与青年干部选拔 |
一、青年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
二、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
三、创新青年干部选拔机制 |
第五节 案例分析: 共青团如何以改革凝聚青年人才——以高校共青团发展路向为例 |
第六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实践视角 |
第一节 “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无悔、永恒的青春” |
一、社会实践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
二、人民群众的实践是青年学习提高的大课堂 |
三、“投身实践是青年成长的必由之路” |
第二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智慧和力量 |
一、“奉献是崇高的精神境界” |
二、青年要艰苦奋斗 |
三、时代呼唤千千万万青年志愿者 |
第三节 “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 |
一、当代青年“生恰逢时”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青年汲取营养和力量的源泉” |
三、创新思维是青年发展的希望所在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自组织——社会实践主体的新拓展 |
第七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之全球视角 |
第一节 青年要努力拓展世界眼光 |
一、起点: 把握国际竞争主动权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
二、任务: “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 |
三、基点: “始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第二节 青年是和谐世界的重要建设者 |
一、“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
二、青年是和平发展的生力军 |
三、青年“肩负着开创世界人民美好未来之使命” |
第三节 加强各国青年之间的交流 |
一、青年交流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重视留学工作 |
三、构建青年交流的长效机制 |
第四节 案例分析: 青年国际交流状况论析——以孔子学院为例 |
第八章 胡锦涛青年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促进青年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一、青年运动要坚持党的领导 |
二、准确把握青年脉搏 |
三、优化青年发展的社会环境 |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青年的主体自觉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青年接续奋斗 |
二、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 |
三、搭建更为广阔的青年创新实践平台 |
第三节 坚持服务青年,把握青年工作的生命线 |
一、注重青年的利益实现 |
二、增强服务青年的实效性 |
三、推进青年工作改革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政府优惠政策、社会适应性与台生就业创业意愿——基于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H1:大陆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越大,对台湾学生在大陆创业就业意愿的影响就越显着 |
H2:台湾青年学生对大陆社会的适应性越强,在大陆就业创业的意愿越强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 |
(三)模型构建和变量说明 |
1、因变量 |
2、自变量 |
3、控制变量 |
四、分析结果 |
五、政策建议 |
(一)增强台湾青年学生在大陆的社会适应能力 |
(二)落实给予台湾青年学生的“同等待遇” |
(三)完善台湾青年学生就业创业支持体系 |
(7)新媒体环境下广西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广西艾滋病流行现状 |
1.1.2 高校学生艾滋病流行现状 |
1.1.3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艾滋病传播 |
1.1.4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及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4 理论基础 |
1.4.1 知识、态度、行为理论模式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5.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5.3 文献述评 |
2 广西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进展 |
2.1 传播者提高重视,强化组织协调,明确工作职责 |
2.2 高校积极发挥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主要阵地的作用 |
2.2.1 加强组织传播,促进校园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建设 |
2.2.2 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传播质量与效果 |
2.2.3 部分高校已形成独具特色、创新发展的健康教育传播经验 |
2.3 机遇与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的广西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 |
2.3.1 机遇 |
2.3.2 挑战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实施步骤 |
3.4.1 问卷设计 |
3.4.2 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
3.5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1 广西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相关信息获取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
4.1.1 样本基本情况 |
4.1.2 广西高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基本情况 |
4.1.3 广西高校学生防治艾滋病健康信息获取情况 |
4.1.4 广西高校学生对目前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看法 |
4.1.5 艾滋病健康信息获取情况与防治知识、态度的相关性分析 |
4.1.6 人口学统计因素与防治知识、态度的相关性分析 |
4.2 讨论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新媒体环境下广西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建议 |
5.2.1 利用高校学生的新媒体接触习惯传播防治信息,发布健康提醒 |
5.2.2 加强新媒体与传统传播渠道的融合,增强与高校学生的互动 |
5.2.3 加强新媒体渠道艾滋病健康传播内容建设,提高吸引力 |
5.2.4 利用新媒体提高针对性,实现健康信息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直接接触中的他群感知 ——中国青年学生的德国人刻板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核心概念 |
1.2.1 刻板印象的定义 |
1.2.2 国民刻板印象与国家印象、国民性格的区别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民刻板印象研究 |
1.3.2 直接接触中的国民刻板印象研究 |
1.4 研究问题及方法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理论框架 |
2.1 刻板印象的功能 |
2.1.1 积极的功能 |
2.1.2 消极的功能 |
2.1.2.1 导致并合法化偏见及歧视 |
2.1.2.2 刻板印象威胁 |
2.2 社会认同论 |
2.2.1 社会范畴化 |
2.2.2 群际歧视 |
2.2.3 社会认同和社会比较 |
2.3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及偏差地图 |
2.3.1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 |
2.3.1.1 双维度假设 |
2.3.1.2 混合刻板印象假设 |
2.3.1.3 社会结构相关假设 |
2.3.1.4 内群偏好假设 |
2.3.2 偏差地图 |
2.4 接触假设理论 |
2.4.1 刻板印象的稳定性 |
2.4.2 接触假设的提出及补充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量化研究的实施与结果 |
3.1 测量方法 |
3.2 先行研究 |
3.2.1 被试 |
3.2.2 实验一 |
3.2.2.1 数据收集 |
3.2.2.2 结果 |
3.2.3 实验二 |
3.2.3.1 数据收集 |
3.2.3.2 结果 |
3.3 测量工具 |
3.4 正式研究 |
3.4.1 实验一: 交流生在直接接触前、后的刻板印象比较 |
3.4.1.1 研究设计与假设 |
3.4.1.2 被试与数据收集 |
3.4.1.3 结果 |
3.4.2 实验二: 交流生与国内生的刻板印象比较 |
3.4.2.1 研究设计与假设 |
3.4.2.2 被试与数据收集 |
3.4.2.3 结果 |
3.4.3 实验三: 实习生在直接接触前、后的刻板印象比较 |
3.4.3.1 研究设计与假设 |
3.4.3.2 被试与数据收集 |
3.4.3.3 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质性研究的方法与实施 |
4.1 资料收集 |
4.1.1 收集方法 |
4.1.1.1 焦点小组访谈法 |
4.1.1.2 半结构式访谈 |
4.1.2 受访者 |
4.1.2.1 交流生 |
4.1.2.2 留学生 |
4.1.2.3 实习生 |
4.1.3 收集过程 |
4.1.3.1 建立访谈关系 |
4.1.3.2 准备访谈提纲 |
4.1.3.3 进入访谈现场 |
4.1.3.4 录音与转录 |
4.2 资料分析 |
4.2.1 分析方法 |
4.2.1.1 解释学和现象学 |
4.2.1.2 解释性现象学分析 |
4.2.2 分析过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情维度的刻板印象 |
5.1 关于“礼貌” |
5.1.1 瞬间意识回到了国内 |
5.1.2 说话太直接 |
5.2 关于“理解” |
5.2.1 善解人意是最高标准 |
5.2.2 你们真的吃狗吗? |
5.3 关于“友善” |
5.3.1 真的做到和谐 |
5.3.2 非常乐意帮助你 |
5.3.3 当着我的面批评中国 |
5.4 诚信 |
5.5 关于“担当” |
5.5.1 勇于承担历史责任 |
5.5.2 公用厨房碗不洗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能力维度的刻板印象 |
6.1 关于“严谨”与“死板” |
6.1.1 严谨?也有马虎的时候 |
6.1.2 死脑筋!也有灵活的时候 |
6.2 关于“遵守规则” |
6.2.1 红灯!闯还是不闯? |
6.2.2 钻法律的空子 |
6.2.3 还是一个很整洁的民族 |
6.3 关于“守时” |
6.3.1 中国的火车绝对准时得多 |
6.3.2 守时?感觉跟我们也差不多 |
6.4 关于“爱阅读” |
6.5 负面刻板印象 |
6.5.1 效率低下 |
6.5.2 官僚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及局限 |
7.3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国民刻板印象调查问卷(一) |
附录二: 国民刻板印象调查问卷(二) |
附录三: 德国人刻板印象调查问卷(一) |
附录四: 德国人刻板印象调查问卷(二) |
(9)国家与社会之间—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政治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及评述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历史轨迹 |
一、共青团的成立与早期斗争 |
二、共青团的发展和演变 |
第三章 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结构与功能 |
一、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看苏联共青团的结构及其功能 |
二、苏联共青团的政治功能 |
三、苏联共青团的社会功能 |
四、小结 |
第四章 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调适与变革 |
一、苏联党团关系的演变 |
二、共青团的内部调适 |
三、苏联共青团的渐变与质变 |
第五章 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解体及后果 |
一、内部:共青团自身的质变 |
二、外部:非正式组织夺取共青团组织资源 |
三、解体及其后果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综述 |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与成果综述 |
二、概念阐释 |
(一) 什么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
(二)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特征 |
三、研究理路与篇章布局 |
(一) 研究理路与主要方法 |
(二) 篇章结构与基本内容 |
(三)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意义 |
第一节 青年成长成才保持正确方向的需要 |
一、青年是现实力量与未来力量的融合体 |
二、青年优点与培养青年 |
三、青年缺点与引导青年 |
第二节 巩固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需要 |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与党的思想建设 |
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与党的组织建设 |
三、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与党的制度建设 |
第三节 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继有人的需要 |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
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
三、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
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第四节 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
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是发展与克思主义的需要 |
三、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实践 |
第一节 毛泽东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与实践 |
一、五四前后毛泽东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轨迹 |
二、早期及革命年代毛泽东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实践 |
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实践 |
第二节 邓小平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与实践 |
一、培养“四有”新人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青年教育的根本任务 |
二、邓小平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脉络 |
三、邓小平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江泽民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与实践 |
一、江泽民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脉络 |
二、江泽民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四节 胡锦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与实践 |
一、胡锦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脉络 |
二、胡锦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三章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面临的挑战分析 |
第一节 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压力 |
一、青年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对象 |
二、西方国家对青年意识形态渗透的具体手段 |
第二节 网络新兴媒介构成的挑战 |
一、网络新兴媒介信息传播与教育功能的特征分析 |
二、网络新兴媒介对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消极影响 |
第三节 多元社会思潮的浸蚀与消解 |
一、对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产生消解作用的社会思潮 |
二、多元思潮对青年政治信仰及思想行为的影响分析 |
第四节 宗教信仰的精神皈依与迷茫 |
一、大学生信教人数增幅较大比例较高 |
二、大学校园流行宗教信仰的原因分析 |
三、宗教信仰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 |
第五节 社会现实问题的冲击与挑战 |
一、市场经济利益格局多元化导致培养工作的复杂化 |
二、社会转型期矛盾突显消解青年的精神追求与理想 |
三、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消褪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特色 |
第六节 当代青年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现状调研分析 |
一、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情况 |
二、青年学生重大是非问题判断与政治信仰情况 |
三、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情况 |
四、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看法 |
第四章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内容体系 |
第一节 培育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
一、认真学习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 |
二、把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 |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青年发展与成才 |
第二节 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 |
一、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化为自觉认同 |
二、培养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与自身实践融合 |
第三节 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提升个人修养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年发展的契合性 |
二、当前高校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三、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道德建设理论实践模式 |
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与道德建设自我教育 |
五、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坚持道德的实践本质 |
第四节 培养具有示范引领性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
一、民族精神与世界眼光相结合 |
二、全面发展与个性培育相结合 |
三、专业知识与领导能力相结合 |
第五章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基本原则、工作机制与具体路径 |
第一节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基本原则 |
一、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原则 |
二、面上教育与骨干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
三、目标管理与跟踪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
第二节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工作机制 |
一、健全选拔机制 |
二、完善培训机制 |
三、建立激励机制 |
四、巩固保障机制 |
第三节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具体路径 |
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
二、拓展骨干培训项目 |
三、构建实践教育体系 |
四、扶持学生红色社团 |
五、发挥党员示范作用 |
结语:中国共产党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经验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浅析青年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D]. 董玲玲. 吉林大学, 2021(01)
- [2]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子夜》称谓语研究[D]. 刘亚宁.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 米华全.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4]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D]. 马琳琳.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5]胡锦涛青年思想研究[D]. 侯燕. 扬州大学, 2019(06)
- [6]政府优惠政策、社会适应性与台生就业创业意愿——基于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J]. 赵子龙,罗鼎钧,黄斯嫄. 台湾研究, 2019(03)
- [7]新媒体环境下广西高校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传播研究[D]. 钟晓玲. 广西大学, 2019(01)
- [8]直接接触中的他群感知 ——中国青年学生的德国人刻板印象研究[D]. 毛学勤. 南京大学, 2017(06)
- [9]国家与社会之间—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政治学分析[D]. 郭舒鹏. 南京大学, 2017(08)
- [10]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若干问题研究[D]. 兰亚明. 南京大学,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