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胼胝体测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叁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联合C平面,胼胝体-小脑幕夹角,胎儿,单纯性小脑延髓池增宽
胼胝体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杨海南[1](2018)在《叁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测量胎儿胼胝体—小脑幕夹角的方法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中晚期妊娠孕妇不同孕周正常胎儿胼胝体-小脑幕夹角(CTA)的参考值范围,并评估其在鉴别单纯性小脑延髓池增宽及Dandy-Walker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经腹叁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联合C平面(VCI-C)技术对406例19~36孕周正常单胎胎儿以及30例单纯性小脑延髓池增宽胎儿的CTA进行测量,探讨CTA与孕周的关系;并按照上述方法测量11例Dandy-Walker畸形胎儿的CTA。同时随机抽取40例正常的单胎胎儿,由两位不同医师及同一位医师分别对其CTA值进行重复性及其一致性信度分析。结果(1)正常单胎胎儿CTA正常参考值范围为:44.23°~69.44°,参考值与胎儿孕周不存在明显相关性(r=0.018,P>0.05);(2)同一医师及两位不同医师测量CTA的ICC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96(0.92-0.98)和0.89(0.81-0.95),有良好重复性及一致性;(3)单纯性小脑延髓池增宽胎儿CTA与正常胎儿组测量结果无明显差异,(55.93±3.98°vs 55.01±5.02°,P>0.05),而Dandy-Walker畸形胎儿CTA较正常胎儿组及单纯性小脑延髓池增宽组的测量结果减小(32.43±3.11°vs 55.01±5.02°,P<0.05;32.43±3.11°vs 55.93±3.98°,P<0.05)。结论采用经腹叁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联合C平面技术测量胎儿CTA的方法有助于鉴别诊断单纯性小脑延髓池增宽和Dandy-Walker畸形,具有一定临床实用性。(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苏淇琛,杨海南,吕国荣[2](2018)在《叁维超声测量胎儿胼胝体-小脑幕夹角的方法及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中晚孕期正常胎儿胼胝体-小脑幕夹角(CTA)正常参考值范围,并评估其在单纯性枕大池增宽(MCM)及DW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叁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3DUS-VCI)技术测量350例21~32孕周正常单胎胎儿CTA,分析其与孕周的关系,并按照上述方法对14例MCM和12例DWM胎儿进行评估。结果 (1)正常胎儿CTA与孕周不存在明显相关(r=0.014,P>0.05);(2)3DUS-VCI测量CTA有良好的重复性及一致性;(3)MCM胎儿CTA与正常胎儿组无明显差异,DWM胎儿CTA较正常组及MCM组明显减小(32.76±6.23)°vs(55.82±5.32)°,t=25.12,P<0.05;(32.76±6.23)°vs(56.66±4.18)°,t=26.04,P<0.05。结论运用3DUS-VCI技术测量胎儿CTA的方法是可行的,有助于单纯性枕大池增宽和Dandy-Walker畸形的鉴别诊断。(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钱晓芹,张津,张冬梅[3](2016)在《叁维超声Xplane成像在测量新生儿胼胝体、透明隔腔及小脑延髓池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叁维超声Xplane成像模式测量新生儿胼胝体、透明隔腔及小脑延髓池,并和二维超声测量方法进行对比,探讨其优势。方法:经前囟门扫查,分别采用普通二维超声及叁维超声Xplane成像模式测量新生儿胼胝体及透明隔腔。经颞窗扫查,采用叁维超声Xplane成像模式测量新生儿小脑延髓池的大小。结果:1部分足月新生儿出生后透明隔腔即消失,早产儿均存在,且早产儿透明隔腔体积大于足月新生儿;2普通二维超声测量方法及叁维超声Xplane成像模式测量胼胝体不同部位前后径及左右径的参考值无明显差异,但采用叁维超声Xplane成像模式明显节约时间;3新生儿小脑延髓池前后径与其体积之间无相关性。结论:采用叁维超声Xplane成像模式测量新生儿胼胝体、透明隔腔及小脑延髓池的大小方便、快捷。(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期刊2016年12期)
曹士考,张徽,刘芳,王菲,彭龙[4](2013)在《超声测量新生儿胼胝体膝部厚度与孕周、出生体重及性别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超声测量新生儿出生时胼胝体膝部厚度,探讨其与孕周、出生体重及性别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出生的148例新生儿,于生后当天在静息或睡眠状态下接受经前囟门矢状位颅脑彩超检查,测量胼胝体膝部厚度。结果随着孕周和出生体重的增加,胼胝体膝部厚度逐渐增加,早产儿与足月儿胼胝体膝部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胼胝体膝部厚度与孕周和出生体重均呈正相关(r=0.68,r=0.62,P<0.01),与性别无关(P>0.05)。结论新生儿胼胝体膝部厚度与孕周、出生体重有关,与性别无关,但远期相关性还需进一步观察。(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药杂志》期刊2013年07期)
赵继平[5](2011)在《磁共振正中矢状位胼胝体面积测量在脑萎缩诊断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正常人胼胝体大小与性别及年龄的关系;探讨脑萎缩患者脑萎缩程度与胼胝体萎缩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920例行头颅MRI检查的健康体检者,按年龄段和性别分组,119例脑萎缩患者按脑萎缩程度分组,在SE-T1WI正中矢状面测量胼胝体总面积及正中矢状面颅内面积,计算胼胝体-颅内面积比(简称胼颅比)。所测数据用随机区组设计的ANOVA处理,并做正常人各测量指标-年龄的散点图和曲线拟合方程。结果:①男性胼胝体大于女性胼胝体(P<0.05),而胼颅比无性别差异(P>0.05)。②各测量指标在年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散点图及曲线拟合示胼胝体随年龄呈二次项变化,胼胝体面积(Y)与年龄(X)的最佳拟合方程为[Y=457.346+9.434X-0.113X2]③脑萎缩患者的脑萎缩程度与胼胝体面积之间有显着相关性(P<0.01)结论:胼胝体大小存在性别和年龄的显着差异。胼胝体面积随年龄呈二次项变化。胼胝体的峰值年龄为41-45岁。在脑萎缩患者中胼胝体的萎缩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脑萎缩的程度。(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1-04-25)
张海春,杨杰,陈钟萍,马小燕[6](2010)在《早产儿及胎儿胼胝体超声测量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不同方式测量胎儿及早产儿胼胝体前后径的差异。方法:282例孕28~36周胎儿及222例出生孕周为28~36周的早产儿,分为胎儿组及早产儿组,胎儿组使用超声经母体腹部测量胼胝体前后径,早产儿组在出生当天使用超声经新生儿颅脑测量胼胝体前后径。比较两种方式测量胼胝体前后径的差异。结果:孕28~36周胎儿胼胝体前后径分别为:(34.56±1.27)mm、(35.53±1.30)mm、(37.66±1.41)mm、(37.11±1.53)mm、(38.54±1.99)mm、(38.20±1.07)mm、(39.53±2.13)mm、(42.59±1.57)mm、(43.56±2.31)mm;出生孕周为28~36周的早产儿胼胝体前后径分别为(33.50±1.67)mm、(34.14±2.01)mm、(36.50±1.21)mm、(36.69±1.45)mm、(37.68±2.04)mm、(38.36±1.97)mm、(38.62±1.34)mm、(40.54±1.57)mm、(42.94±2.11)mm。胎儿组经母体腹部测量胼胝体前后径与相同孕周出生早产儿出生当天经颅脑超声测量胼胝体前后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母体腹部与经新生儿颅脑两种方式测量胼胝体前后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胼胝体生长发育数据可以作为早产儿宫外胼胝体生长发育的对照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0年36期)
张文皓[7](2010)在《MRI在测量胎儿胼胝体各径线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磁共振测量得出28~40周正常胎儿胼胝体长度、体部厚度的正常参考值;研究正常胎儿胼胝体长度与双顶径(BPD)及孕周之间的线性关系;探讨轻度侧脑室增宽对胎儿胼胝体发育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收集2008年9月至2009年12月间在我所行胎儿MR检查的457例孕妇MR图像资料,其中409例成功进行测量进入本研究。经磁共振检查胎儿颅脑未见明显异常的239例,占59%,划分为正常组;轻度侧脑室扩张的170例,占41%,划分为轻度侧脑室扩张组。所有孕妇均例行产前超声检查后发现或怀疑胎儿颅脑有异常后行MR检查或者自愿进行产前胎儿磁共振检查。本研究中409名孕妇年龄为23-41岁,平均年龄26.8岁,孕周28-40周(以末次月经时间推算),平均33.5周。所有图像均由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Magnetom SonataMa estro Class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所扫描,T1WI采用FLASH序列;T2WI采用HASTE序列。所有数值均利用PACS系统对胎儿颅脑MR图像放大后进行测量。由两名熟悉胎儿磁共振诊断的医师分别于胎儿颅脑正中矢状位(此平面显示胼胝体结构最清晰)测量胼胝体的长度、体部厚度;于横轴位丘脑层面测量胎儿双顶径。所有数值每位医师均在不同时间分别测量两次,并对两位医师测量的所有数值行误差分析,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结果两位医师所测量的所有数据相关性为r=0.822,两组间的变异系数为3.8%。另外每一位医师对所有胎儿重复测量的两次数据相关性为r=0.935,组内变异系数为1.4%。两位医师之间及每位医师两次测量数据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胎儿胼胝体由28周逐渐增长至40周,28~40周正常胎儿胼胝体长度与孕周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0.0648X2+4.3032X-59.372;体部厚度与孕周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0.0022X2+0.2352X-1.5273,正常胎儿胼胝体各径线及双顶径测量值与孕周呈正相关,并且以孕周为自变量,胼胝体各径线及双顶径测量值为因变量,回归分析拟合最适曲线为二次曲线。正常组胎儿胼胝体长度与双顶径成线性正相关性,计算得出起线性方程为y=1.988x+4.012,x为胼胝体长度,y为胎儿双顶径。正常胎儿胼胝体各径线与轻度侧脑室扩张胎儿胼胝体各径线无明显差别(P>0.01)。结论1.胼胝体长度与体部厚度均与孕周成二次曲线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0.0648X2+4.3032X-59.372、Y=-0.0022X2+0.2352X-1.5273。Y分别为胼胝体的长度和体部厚度,X为孕周。2.胼胝体长度与胎儿双顶径成线性正相关性,线性方程为y=1.988x+4.012,x为胼胝体长度,y为胎儿双顶径3.轻度侧脑室扩张对胎儿胼胝体各径线发育没有太大影响,其胼胝体各径线数据与正常胎儿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本文来源于《泰山医学院》期刊2010-03-01)
赵丹,蔡爱露,刘炜,辛忠秋,杨泽宇[8](2009)在《叁维超声测量胎儿胼胝体体积》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叁维超声体积自动测量技术建立不同孕周胎儿胼胝体的正常范围参考值。方法:对筛选出的21~36周正常胎儿共160例进行颅脑叁维超声容积扫查,采用VOCAL技术测量胎儿胼胝体体积,并分析其与孕周的关系。结果:应用VOCAL技术可以测量胎儿胼胝体的体积,正常胎儿胼胝体体积与孕周高度相关(r=0.956,P<0.001)。结论:建立孕周胼胝体体积正常参考值将有利于评价正常神经系统发育以及协助诊断胼胝体发育不全。(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期刊2009年09期)
赵丹[9](2008)在《叁维超声体积自动测量技术测量胎儿胼胝体体积与孕周相关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拟应用叁维超声显示不同孕周胎儿的胼胝体,并利用体积自动测量技术(VOCAL)测量其体积,旨在建立其与孕周之间的关系,为评价胎儿胼胝体提供更加真实准确的参考指标,并探讨其在评价胎儿神经系统发育中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08-12-01)
刘芳,刘皎然,杜志芳,郑一博,曹士考[10](2008)在《新生早产儿脑胼胝体超声测量值》一文中研究指出胼胝体是两侧大脑半球主要的白质连接,其生长情况可以代表复杂的脑神经结构发育的总体情况[1-2]。Anderson等[1]研究证实早产儿运动发育迟滞、脑瘫与出生2~6周龄时胼胝体长度生长率低下有关。颅脑超声可床旁早期监测胼胝体的生长发育,间接了解早产儿脑发(本文来源于《中国新生儿科杂志》期刊2008年04期)
胼胝体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中晚孕期正常胎儿胼胝体-小脑幕夹角(CTA)正常参考值范围,并评估其在单纯性枕大池增宽(MCM)及DWM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叁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3DUS-VCI)技术测量350例21~32孕周正常单胎胎儿CTA,分析其与孕周的关系,并按照上述方法对14例MCM和12例DWM胎儿进行评估。结果 (1)正常胎儿CTA与孕周不存在明显相关(r=0.014,P>0.05);(2)3DUS-VCI测量CTA有良好的重复性及一致性;(3)MCM胎儿CTA与正常胎儿组无明显差异,DWM胎儿CTA较正常组及MCM组明显减小(32.76±6.23)°vs(55.82±5.32)°,t=25.12,P<0.05;(32.76±6.23)°vs(56.66±4.18)°,t=26.04,P<0.05。结论运用3DUS-VCI技术测量胎儿CTA的方法是可行的,有助于单纯性枕大池增宽和Dandy-Walker畸形的鉴别诊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胼胝体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1].杨海南.叁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测量胎儿胼胝体—小脑幕夹角的方法和应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8
[2].苏淇琛,杨海南,吕国荣.叁维超声测量胎儿胼胝体-小脑幕夹角的方法及临床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8
[3].钱晓芹,张津,张冬梅.叁维超声Xplane成像在测量新生儿胼胝体、透明隔腔及小脑延髓池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6
[4].曹士考,张徽,刘芳,王菲,彭龙.超声测量新生儿胼胝体膝部厚度与孕周、出生体重及性别的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
[5].赵继平.磁共振正中矢状位胼胝体面积测量在脑萎缩诊断中的价值[D].青岛大学.2011
[6].张海春,杨杰,陈钟萍,马小燕.早产儿及胎儿胼胝体超声测量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0
[7].张文皓.MRI在测量胎儿胼胝体各径线中的应用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0
[8].赵丹,蔡爱露,刘炜,辛忠秋,杨泽宇.叁维超声测量胎儿胼胝体体积[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9
[9].赵丹.叁维超声体积自动测量技术测量胎儿胼胝体体积与孕周相关性的研究[C].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暨第十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8
[10].刘芳,刘皎然,杜志芳,郑一博,曹士考.新生早产儿脑胼胝体超声测量值[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8
标签:叁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联合C平面; 胼胝体-小脑幕夹角; 胎儿; 单纯性小脑延髓池增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