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池蛙论文-金中

古池蛙论文-金中

导读:本文包含了古池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俳句翻译,切字,含蓄,松尾芭蕉

古池蛙论文文献综述

金中[1](2010)在《古池,蛙纵水声传——一词加一句形式的俳句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综述先前俳句翻译的基础上,提出一词加一句形式的俳句译法,并以之对松尾芭蕉的《古池》等作品进行试译。该译法与俳句的内容较为一致,能够反映俳句切字所带来的节奏停顿和俳句的内部结构,便于再现俳句含蓄精练、富于余韵的表现特色。(本文来源于《外语研究》期刊2010年01期)

袁静[2](2006)在《二十世纪以来《古池蛙》在中国的汉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俳句是日本独有的短诗文学,以五、七、五的十七个音为定型,规定含有季语。它由俳谐的发句独立吟咏而来,该称呼在明治中期正冈子规(1867-1902)的俳谐革新运动之后得到推广。俳句形式简洁,富于暗示,余韵悠长,作为日本的代表诗歌广为人知。 提到俳句,“古池蛙飞込水音”是最脍炙人口的一首。其作者松尾邑蕉(1644-1694)是江户时代前期的俳谐诗人,创立了名为蕉风的以幽玄闲寂为主的艺术性极高的俳风,将过去作为语言游戏的俳谐提高到了文学的地位,被后世尊为俳圣,留下了许多珠玉之作。“古池蛙”是芭蕉俳句中最着名的一首,被誉为蕉风开眼之作,描写了静中之动、动中之静的微妙境界,不但以其幽玄闲寂的意境吸引了广大读者,还反映了芭蕉的人生观及艺术观,给予读者哲学启迪,被人们广为传颂,流传到世界各地。 二十世纪以来,我国的翻译工作者不断尝试“古池蛙”的翻译,其中有周作人、成仿吾、葛祖兰、林林、李芒、叶宗敏、王树藩、沈策、罗兴典、彭恩华、檀可、陆坚等人,迄今已提出十几种译案。另外,围绕俳句汉译中的诗形、增字等问题,学界也展开了争论,很多人力主将俳句译为由十七个汉字组成的“5—7—5”的形式。 俳句这种诗歌样式和一般的叙事诗、抒情诗不同,它的省略、写生、抑制主观等表现手法对于诗歌神韵的生成至关重要。然而,这些手法往往易在翻译中走失。翻译俳句时,不但要注重内容上的传达,也要注意表现技法等形式上的传达。 本论文梳理了“古池蛀”的汉译源流,考察了译者的翻译思想,根据译者(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6-04-09)

古池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俳句是日本独有的短诗文学,以五、七、五的十七个音为定型,规定含有季语。它由俳谐的发句独立吟咏而来,该称呼在明治中期正冈子规(1867-1902)的俳谐革新运动之后得到推广。俳句形式简洁,富于暗示,余韵悠长,作为日本的代表诗歌广为人知。 提到俳句,“古池蛙飞込水音”是最脍炙人口的一首。其作者松尾邑蕉(1644-1694)是江户时代前期的俳谐诗人,创立了名为蕉风的以幽玄闲寂为主的艺术性极高的俳风,将过去作为语言游戏的俳谐提高到了文学的地位,被后世尊为俳圣,留下了许多珠玉之作。“古池蛙”是芭蕉俳句中最着名的一首,被誉为蕉风开眼之作,描写了静中之动、动中之静的微妙境界,不但以其幽玄闲寂的意境吸引了广大读者,还反映了芭蕉的人生观及艺术观,给予读者哲学启迪,被人们广为传颂,流传到世界各地。 二十世纪以来,我国的翻译工作者不断尝试“古池蛙”的翻译,其中有周作人、成仿吾、葛祖兰、林林、李芒、叶宗敏、王树藩、沈策、罗兴典、彭恩华、檀可、陆坚等人,迄今已提出十几种译案。另外,围绕俳句汉译中的诗形、增字等问题,学界也展开了争论,很多人力主将俳句译为由十七个汉字组成的“5—7—5”的形式。 俳句这种诗歌样式和一般的叙事诗、抒情诗不同,它的省略、写生、抑制主观等表现手法对于诗歌神韵的生成至关重要。然而,这些手法往往易在翻译中走失。翻译俳句时,不但要注重内容上的传达,也要注意表现技法等形式上的传达。 本论文梳理了“古池蛀”的汉译源流,考察了译者的翻译思想,根据译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池蛙论文参考文献

[1].金中.古池,蛙纵水声传——一词加一句形式的俳句翻译[J].外语研究.2010

[2].袁静.二十世纪以来《古池蛙》在中国的汉译研究[D].四川大学.2006

标签:;  ;  ;  ;  

古池蛙论文-金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