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黄芪注射液,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冠心病心绞痛
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论文文献综述
焦娟芳[1](2018)在《黄芪注射液和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药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黄芪注射液和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11日~2017年3月11日我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抽签化分组,即50例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和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结果:虽然两组总有效率不存在差异,但观察组全血高切粘度(3.12±0.35)map.s、全血低切粘度(7.41±0.38)map.s、红细胞压积(35.12±1.36)%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实施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效果更为显着。(本文来源于《北方药学》期刊2018年09期)
王玉珠[2](2012)在《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与探讨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6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3例,对照组33例,观察组给予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剂量为每次100ml,每天1次,同时给予补心气口服液模拟剂进行治疗,剂量为每次10ml,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盐酸川萼嗪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每次100ml,每天1次,同时给予补心气口服液模拟剂进行治疗,剂量与观察组相同,治疗两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通过2周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为27.2%,总进步率为79.2%,对照组显效率为28.0%,总进步率为70.4%,组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心电图疗效显示,观察组显效率为25.2%,对照组为18.3%,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采用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进行治疗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保健营养》期刊2012年22期)
赵嫦颖[3](2010)在《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的作用机理。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选取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的患者作为观察证型。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设计方法,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共7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疗前一般资料、中医症状、实验室检查等情况,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具用可比性。2用药方法:治疗组予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100ml/瓶)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对照组予盐酸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100ml/瓶)静脉滴注,同时黄芪注射液(10ml/瓶,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两组均治疗2周。试验期间均禁止使用除硝酸甘油以外其他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西药。3观察指标:二组患者试验前后各检查一次血、尿、大便常规、肝功能(AST、ALT)、肾功能(Cre、Bun);治疗前后记录一次心绞痛症状(如疼痛的发作次数、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和相关症状体征(如中医症状、舌苔脉象、心率、心律、血压)、心电图等。4统计方法:采用SPSS Statistics 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配对t检验、秩和检验、配对秩和检验、中位数检验等方法。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等;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结果:1心绞痛疗效:心绞痛治疗组显效率为28.6%,总进步率为77.1%,对照组显效率为25.7%,总进步率为71.4%,疗后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疗后组内有显着差异(P<0.05)二组均能降低心绞痛积分,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且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二组治疗心绞痛,降低心绞痛积分,减少发作次数的疗效相当。2心电图疗效:心电图治疗组显效为20%,总进步率为54.3%,对照组显效率为14.3%,总进步率为51.4%,疗后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疗后组内有显着差异(P<0.05),两组均能降低普通心电图各导联ST段下降值总和,且组间无统计学差(P>0.05),说明二组改善心电图效果相当。3中医证候疗效:中医症状治疗组总显效率为31.4%,总进步率为94.3%,对照组总显效率为22.8%,总进步率为88.6%,疗后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疗后组内有显着差异(P<0.05),二组均能降低中医症候总积分,且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二组改善中医症候,降低中医症候总积分疗效相当。4安全性分析: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不良反应,实验室安全性指标也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用于临床安全有效,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主要疗效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期刊2010-04-01)
肖遥[4](2008)在《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临床试验研究,对注射用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作出评价,并探讨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机理,本次试验为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Ⅱ期临床试验,为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方法1临床资料依据《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选取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作为观察证型。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设计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7例,对照组27例,共54例。治疗组和对照组疗前在一般资料、中医症状、实验室检查等情况,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病例具有可比性。2用药方法治疗组给予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100ml/瓶)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补心气口服液模拟剂每次1 0ml,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盐酸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液(100ml/瓶)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补心气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2周。试验期间均禁止使用除硝酸甘油以外其他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西药。3观测指标二组患者试验前后各检查一次血、尿、大便常规、肝功能(AST、ALT)、肾功能(Cre、BUN);每周观察记录一次心绞痛症状(如疼痛的次数、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的服用量)和相关症状体征(如中医症状、舌脉象、心率、心律、血压)、心电图等。4统计方法采用DAS for Clinical Trial 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配对t检验、秩和检验、配对秩和检验、中位数检验等方法。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等;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CMH法。结果1心绞痛疗效心绞痛对照组显效率为29.6%,总进步率为66.7%,治疗组显效率为25.9%,总进步率为74.1%,疗后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组均能降低心绞痛积分,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疗后组内有显着差异(P<0.01),且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二组治疗心绞痛,降低心绞痛积分,减少发作次数的疗效相当。2心电图疗效心电图对照组显效率为14.8%,总进步率为48.1%,治疗组显效率为22.2%,总进步率为48.1%,疗后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组均能降低普通心电图各导联ST段下降值总和,疗后组内有显着差异(P<0.01),且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二组改善心电图效果相当。3中医证候疗效中医症状对照组总显效率为29.6%,总进步率为85.2%,治疗组总显效率为37%,总进步率为92.6%,疗后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组均能降低中医症候总积分,疗后组内有显着差异(P<0.01),且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二组改善中医症候,降低中医症候总积分疗效相当。4安全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不良反应,实验室安全性指标也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临床判定安全有效,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主要疗效指标与对照组(补心气口服液+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治疗)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实验室安全性指标也未发现明显异常。(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学院》期刊2008-05-15)
刘近荣[5](2007)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C18(5μm,4.6×250mm),流动相为乙腈-水(36:64),流速为0.8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黄芪甲苷进样量在5μg~4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3,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5%(RSD=0.57%)。结论本方法测定结果准确、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期刊2007年01期)
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与探讨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6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3例,对照组33例,观察组给予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剂量为每次100ml,每天1次,同时给予补心气口服液模拟剂进行治疗,剂量为每次10ml,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盐酸川萼嗪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每次100ml,每天1次,同时给予补心气口服液模拟剂进行治疗,剂量与观察组相同,治疗两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通过2周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为27.2%,总进步率为79.2%,对照组显效率为28.0%,总进步率为70.4%,组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心电图疗效显示,观察组显效率为25.2%,对照组为18.3%,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采用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进行治疗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论文参考文献
[1].焦娟芳.黄芪注射液和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药理分析[J].北方药学.2018
[2].王玉珠.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2012
[3].赵嫦颖.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
[4].肖遥.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学院.2008
[5].刘近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7
标签:黄芪注射液; 黄芪总皂苷氯化钠注射液; 冠心病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