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航行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矢量,水下航行器,深度分组,控制数学建模
航行器论文文献综述
历天宝[1](2019)在《多矢量推进水下航行器深度分组控制数学建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水下航行器控制模型分析算法缺少对矢量动力参数的模型分析计算逻辑,因此造成控制模型分组参量关系分析不足,导致水下航行器控制动力输出量出现偏差的问题。因此,提出多矢量推进水下航行器深度分组控制数学建模分析。通过引入非线性适量运动算法,对水下航行器矢量推进下的运动进行数学模型建立分析;得到运动参数后,引入动力分组控制算法,根据计算得到的运动参数,对水下航行器进行深度分组控制模型的建立计算,从而得到准确的控制参量。最后,通过设计的仿真实验对上述分析结果进行准确性验证,证明提出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22期)
王好贤,董衡,周志权,王军,王成安[2](2019)在《基于温度场剖面的航行器热尾迹红外识别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利用热尾迹区分水下航行器和水面航行器的手段。通过分析热尾迹红外图像,借鉴等位面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基于温度场剖面的航行器热尾迹识别算法。首先构建热尾迹红外图像的叁维示意图,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全局温度特征确定的等间隔温度剖面来对其进行分割,最后将反映温度分布离散程度的自定义参数sigma和反映温度分布离散程度变化情况的自定义参数delta作为特征来判断热尾迹所属类别。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识别算法能有效判断热尾迹所属类别。(本文来源于《红外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陈明,沈钺[3](2019)在《基于QT开发的水下航行器监控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水下航行器监控系统需要完成对水下航行器(AUV)指令控制以及AUV位姿、AUV舱内信息等显示。在此以MOOS-IvP开源软件为基础平台,主要以C/C++语言并辅以JavaScript语言进行开发,涉及到的编程技术主要有QT界面编程。(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产品与流通》期刊2019年11期)
王劭婷,张江[4](2019)在《水下载人航行器观察与通信设备的调试方法及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介绍了某型号水下载人航行器上的观察与通信设备的组成及功能,然后基于该航行器的研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观察与通信设备调试方法。该方法能够单独、串行、并行调试观察与通信设备的各个组件,适用于观察与通信设备在各种试验场合的调试及功能检测,且开发一款人机交互式软件,实现了该调试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9年21期)
张大朋,白勇,章浩燕,朱克强[5](2019)在《海洋缆索对水下航行器的动态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水下拖曳系统在海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海洋拖缆与水下拖体之间的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耦合。尤其是当水下航行器质量较小时,这种影响不可忽略。拖曳缆索的形态变化将直接影响水下航行器的运行轨迹。通过对缆索动态偏微分方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离散化处理,将无法确定缆索单元长度的问题转化为缆索单元可确定问题,并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求解,得到了航行器直航状态下缆索的几何形态图和回转状态时缆索的几何形态图。通过将结果与实验值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误差允许范围内(10%),这说明建立的缆索动态模型对航行器运动状态进行预测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水道港口》期刊2019年05期)
伍赛特[6](2019)在《自主航行器及其技术发展趋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主航行器在对未知自然领域的开拓及探索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现介绍了自主航行器的技术特点及相关分类,并重点研究了其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未来自主航行器的技术重点主要将会集中于智能化、低成本、小型化、高精度、自诊断、高可靠性以及较强的环境适应性等方向。(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9年30期)
赵亚玲,陈斐[7](2019)在《水下航行器电子设备环境应力测试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下航行器作为特殊的航行器,其特殊性直接反映在自身工作环境为高湿、高压的水下环境。在水下环境中航行器携带电子设备受到外界影响较大,传统的应力测试方法无法在水下环境中进行。因此,提出水下航行器电子设备环境应力测试方法研究。考虑到水下环境无法手动测量温度、压力等应力参数,提出方法采用电子感应信息技术,通过采用温度、压力传感器对电子设备相关参数进行采集;接着对应引入温度与压力算法,计算得到准确数据后,通过引入应力分析算法,对温度、压力数据进行综合性应力计算,得到电子设备的最终环境应力数值;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证明提出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20期)
王懿嘉[8](2019)在《OCDMA系统的水下航行器扩频通信编码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CDMA系统通信编码方式受到通信波段与波在数据量的制约,已经无法直接通过传统扩频方式过渡至OCDMA系统,因此针对此问题提出OCDMA系统的水下航行器扩频通信编码方法研究。首先通过光子晶体载波算法,对信号载波波束进行转换计算,提升通信波束的数据容载量;接着引入OCDMA频域扩容算法,对增容后的通信波束进行频段提升绑定,实现数据与波频的统一;最后通过仿真实验的方式,对比提出方法前后的信号载波量与信号强度,证明提出算法具有扩频能力强、稳定性好的特点。(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20期)
刘洋,孙显鹏,徐超,孙玉祥,孙玉臣[9](2019)在《无人水下航行器控制技术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无人水下航行器是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水下平台,它的控制与传统有人水下航行器控制存在明显区别,目前仍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解决。论文从无人水下航行器技术现状分析、面临的技术挑战及未来的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可为无人水下航行器控制系统设计和使用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舰船电子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边靖伟,寇立伟,项基[10](2019)在《应用PSO和SVM的水下航行器黑箱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型水下航行器不断涌现,现有水下航行器数学模型已难以与实际模型吻合.为更好了解新型水下航行器实际模型以及预测新型水下航行器运动,提出应用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参数寻优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水下航行器黑箱建模方法.首先根据水下航行器的运动状态信息和推进器力,应用支持向量机构造出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然后通过粒子群智能优化算法获得支持向量机的最佳参数组合,进而实现水下航行器的黑箱建模,最后根据推进器力是否时变,分别以新型四旋翼水下航行器的两种空间运动进行实验验证,并以均方根误差作为空间运动预测结果的评价标准.试验结果表明,基于粒子群参数寻优和支持向量机所构建的水下航行器黑箱模型对空间运动预测具有较小的均方根误差,空间运动预测结果与实际运动基本一致,所建黑箱模型与实际模型基本吻合,能有效预测水下航行器运动状态.(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航行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了一种利用热尾迹区分水下航行器和水面航行器的手段。通过分析热尾迹红外图像,借鉴等位面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基于温度场剖面的航行器热尾迹识别算法。首先构建热尾迹红外图像的叁维示意图,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全局温度特征确定的等间隔温度剖面来对其进行分割,最后将反映温度分布离散程度的自定义参数sigma和反映温度分布离散程度变化情况的自定义参数delta作为特征来判断热尾迹所属类别。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识别算法能有效判断热尾迹所属类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航行器论文参考文献
[1].历天宝.多矢量推进水下航行器深度分组控制数学建模分析[J].舰船科学技术.2019
[2].王好贤,董衡,周志权,王军,王成安.基于温度场剖面的航行器热尾迹红外识别算法[J].红外技术.2019
[3].陈明,沈钺.基于QT开发的水下航行器监控系统[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
[4].王劭婷,张江.水下载人航行器观察与通信设备的调试方法及实现[J].电子测试.2019
[5].张大朋,白勇,章浩燕,朱克强.海洋缆索对水下航行器的动态响应[J].水道港口.2019
[6].伍赛特.自主航行器及其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机电信息.2019
[7].赵亚玲,陈斐.水下航行器电子设备环境应力测试方法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9
[8].王懿嘉.OCDMA系统的水下航行器扩频通信编码方法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9
[9].刘洋,孙显鹏,徐超,孙玉祥,孙玉臣.无人水下航行器控制技术的发展[J].舰船电子工程.2019
[10].边靖伟,寇立伟,项基.应用PSO和SVM的水下航行器黑箱建模[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