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溶修复论文-蓝莫茗,张鹏,高艺纯,杨文俊,汤叶涛

淋溶修复论文-蓝莫茗,张鹏,高艺纯,杨文俊,汤叶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淋溶修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宝山排土场,淋溶,红麻,苎麻

淋溶修复论文文献综述

蓝莫茗,张鹏,高艺纯,杨文俊,汤叶涛[1](2019)在《大宝山排土场植物稳定修复对模拟酸雨重金属淋溶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广东省韶关市大宝山排土场多金属重度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酸雨淋溶实验,探究淋溶对植物稳定修复(土壤改良+种植红麻/苎麻)后土壤重金属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柱上层(0-10 cm)土壤中施加0.4%石灰+0.2%有机肥,能显着提高淋出液pH值,并大幅度降低0-10 cm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种植红麻和苎麻处理后,淋出液pH值较空白组显着提高,淋溶液淋失量相较于空白处理分别减少了32.5%和12.4%,淋出液中铅、锌、铜、镉重金属含量分别降低了65.2%和71.3%、81.6%和78.5%、79.4%和71.7%以及86.7%和85.3%;且种植红麻、苎麻后,土柱下层(21-30 cm)的土壤铅、锌、铜、镉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相较于空白处理分别降低了16.3%和22.9%、30.5%和17.9%、18.8%和32.5%以及38.1%和29.7%.因此,种植红麻、苎麻不仅能显着降低径流淋溶失量,而且降低了淋出液中重金属含量,减轻了淋出液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在模拟酸性降雨条件下,种植红麻、苎麻并施用改良剂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模式在植物稳定修复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图7表6参42)(本文来源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丛海扬,孙璐,张梅华,蒋继宏[2](2014)在《镉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稳定性的酸性淋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分离得到的对镉具有吸附功能的两株真菌菌株对镉污染土壤样品进行微生物修复治理,并通过酸性淋溶实验模拟自然界酸雨来评价治理效果是否稳定。考察不同p H值的酸性淋溶实验对微生物修复后土壤的p H和镉含量是否产生影响。结果发现,在近80 d的叁种不同p H值的淋溶液的酸性淋溶实验中,经过微生物修复处理后的土壤样品,p H值和镉有效态含量都比较稳定,而空白对照组则出现了大量波动和瞬时峰值的现象。(本文来源于《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期刊2014年12期)

张燕青[3](2014)在《煤矸石的淋溶特性及动电协同PRB原位修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矸石是采煤和洗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在固废总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将煤矸石用作资源化途径不仅能解决占地问题,也能利用煤矸石含碳量较低、稳固性高等特性用于路基材料等。然而,煤矸石中含有大量重金属和酸根离子等有毒有害物质,经过长时间的雨水冲刷和浸泡,污染物质容易析出并入渗至路基沿线的土壤和地下水中。煤矸石作为再生资源对环境可能产生二次污染。因此有必要对煤矸石中污染物的析出特性进行研究,并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污染物对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首先,通过模拟自然降雨淋溶实验对煤矸石中的几种重金属及酸根离子的淋溶特性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改变浸泡时间、固液比和浸泡液pH值进行浸泡实验;通过改变空隙率(煤矸石、粘土和砂砾的质量比)进行动态淋溶实验。浸泡实验表明,金属及酸根离子污染物的浸泡平衡时间为48h;当固液比和pH值降低时,煤矸石中的污染物越容易析出。动态淋溶实验结果表明,煤矸石的空隙率越低时,金属及酸根离子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溶出率越高,越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在此基础上,结合电动力学(EK)原位修复技术和渗透性反应墙(PRB)原位修复技术,能去除土壤中90%以上的金属及酸根离子等污染物,主要是通过改变PRB中的反应介质提高动电技术对金属及酸根离子的修复效率,比较所提出的静电纺丝聚丙烯腈(PAN)、壳聚糖(CTS)及甲醛-环氧氯丙烷改性壳聚糖(MCTS) PRB与电动力学技术联用修复的可行性和高效修复效果。EK/PAN纳米纤维膜PRB系统通过改变初始条件的电压,污染初始浓度,土壤pH值等进行修复实验。当电压为25V,初始离子(Zn2+, Fe3+, Ca2+, SO42-和N03-)浓度为10,25,250,4000,500mg·L-1,土壤初始pH值为1.2时,金属离子的修复率各达到94%以上,酸根离子的修复率接近80%。以壳聚糖及甲醛-环氧氯丙烷改性壳聚糖为反应介质的EK/PRB修复系统在改变反应介质质量的情况下,其酸根离子的修复效果好于EK/PAN纳米纤维膜PRB系统。改性后的壳聚糖机械强度增加,对离子的吸附性能有所提高,EK/MCTS PRB系统的酸根离子修复率均接近90%。(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4-01-01)

贾丽娜[4](2012)在《草坪植物修复堆肥重金属的强化及其淋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螯合诱导植物修复(Chelate-enhanced phytoremediation)为原理,以生活垃圾堆肥这一重金属复合污染体系为研究对象,对可渗透水平隔层设置条件下,NTA强化草坪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以及阻碍重金属的垂直迁移进行了研究。此外,还研究了微生物对垃圾堆肥基质草坪体系的影响,以及垃圾堆肥淋洗液替代营养液培植草坪植物中NTA强化富集其中的重金属。该研究为生活垃圾堆肥及其淋洗液中重金属的修复及减少重金属污染下层土壤、堆肥淋洗液的安全有效利用、土壤重金属的修复提供依据。研究表明,不同浓度的NTA处理草坪植物,低浓度(5-10 mmol/kg堆肥)NTA可以提高两种草坪植物种子的萌发率和发芽指数,高浓度NTA(氨基叁乙酸)降低了草坪植物种子的萌发、株高和生物量,5 mmol/kg的NTA最适宜草坪植物的初期生长。NTA能够显着增加黑麦草和高羊茅对重金属的富集,一般而言,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富集随NTA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在高浓度下(20-25 mmol/kg),又表现出下降趋势。NTA影响垃圾堆肥基质草坪建植体系中重金属淋溶迁移特征的研究表明:用垃圾堆肥基质建植草坪时,在垃圾堆肥基质和土壤之间设置水平隔离层(由沸石、蛭石和锯末组成,或者沸石、骨粉和锯末,或者沸石、蟹壳粉和锯末)能有效降低堆肥重金属向下层土壤的迁移,减少了重金属的渗漏风险。在20 mmol/kg NTA的作用下,设置沸石、蛭石和锯末隔层与无隔层、无植物体系相比,Cd、Cr、Cu、Pb 和 Zn 的渗漏分别减少了 58.8%、55.4%、50.0%、55.6%、56.5%。在15 mmol/kg NTA的作用下,设置(沸石、骨粉和锯末)隔层和(沸石、蟹壳粉和锯末)隔层与无隔层、无植物体系相比,Cd、Cr、Ni、Pb、Cu和Zn的渗漏分别减少了 48.4 和 40.8%、44.9 和 62.0%、45.2 和 49.4%、55.5 和 54.4%、69.7和 75.5%、65.9 和 27.1%。接种微生物菌剂可以协同水平隔层增加草坪植物的生物量和株高,并且可以阻碍重金属向下迁移,其中接种复合微生物对增加重金属在植物体内的富集,以及减少Cr和Ni的渗漏最为显着;接种枯草芽孢杆菌能明显阻碍Pb向下迁移显着。利用NTA作为螯合剂,对垃圾堆肥进行淋洗,以不同浓度的淋洗液培植草坪植物,研究了堆肥淋洗液中重金属的植物富集特征。结果表明,浓度为25%和50%的淋洗液可以显着提高草坪植物的生物量和株高,促进植物生长,而淋洗液浓度过高又会抑制草坪植物的生长,说明垃圾堆肥淋洗液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但过高浓度下,其中的重金属毒性效应又会阻碍植物的生长。草坪植物对淋洗液中重金属表现出一定的富集作用,而且重金属含量随着淋洗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以上结果说明,适宜浓度的垃圾堆肥淋洗液可以替代营养液培植草坪植物,而通过草坪植物的富集又可达到修复其中重金属的目的,这样可以实现垃圾堆肥淋洗液的安全有效利用。(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2-03-29)

梁媛,曹心德,施尧[5](2011)在《模拟填埋状态和降雨条件下含磷材料修复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淋溶和迁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含磷材料由于其成本低、效率高,被广泛的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钝化修复中,其对Pb的修复作用非常明显,对Cr、Cd、Cu和Zn等重金属的修复也均有报道。目前,含磷材料主要集中在对单一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而对于多种重金属并存的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较少,特别是在土壤修复后环境条件的改变如何影响各重金属的淋溶、迁移性等方面的研究更是鲜见报道。本研究采用磷灰石矿尾料(PR)、重过磷酸钙肥料(TSP)及两种物质的混合(PR+TSP)处理Pb、Cu、Zn复合污染土壤。(本文来源于《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期刊2011-09-21)

林凯[6](2009)在《严重汞污染土壤汞的淋溶特征及其淋洗修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汞作为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已引起世界各国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日本海外协力集团1997-1999年在贵州清镇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研究数据表明贵州清镇地区百花湖上游农田土壤,因曾经利用含汞工业废水灌溉而受到严重的汞污染,被汞污染土壤中汞含量高达24~347mg·kg~(-1),远远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叁级标准。调查范围内,被汞污染的土壤面积117.4hm~2,其中需要紧急处理的为60hm~2。目前虽然汞污染源已切断,但已被汞污染的土壤是否成为二次污染源,并对下游百花湖水库构成威胁?有文献表明清镇地区被汞污染的土壤中,汞在降雨作用下有一定流失,土壤溶出汞的浓度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体标准。可见,该地区汞污染土壤极有可能形成二次污染的污染源,尽管土壤溶出汞的浓度不高,但会持续性的污染下游百花湖饮水水源。不过文献未对汞的溶出情况进行进一步研究。为此,研究清镇地区严重汞污染土壤汞的淋溶特征及其修复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贵州清镇地区严重汞污染土壤典型地区为研究对象,在模拟降水及去离子水作用下,对严重汞污染土壤进行了淋溶实验,研究土壤汞的流失情况,并对其是否影响下游百花湖饮用水源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淋洗试验,初步探索淋洗法修复严重汞污染土壤的可行性。主要实验研究结果如下:1、在降水和去离子水淋溶作用下,严重汞污染土壤中汞的溶出浓度为0.06~6.21μg·L~(-1),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体标准限值(≤0.00005mg·L~(-1))的0.2~123.3倍。pH值为7.74的降水作用下,紧急需要处理的60hm~2严重汞污染稻田土壤中汞溶出量为26.1kg·a~(-1)。试验结果证实清镇地区严重汞污染土壤会成为二次污染的污染源。土壤中汞在水力作用下随着地表径流可以向附近地区迁移,并随着地表径流最终达到下游百花湖水库,对其饮水水源水质安全构成一定威胁。应引起足够重视。2、降水淋溶实验表明,淋溶液中汞浓度在淋溶1L时达到最大,为6.21μg·L~(-1),随后缓慢溶出,淋溶到22L后趋于平衡,淋溶至第22L~32L溶出汞的浓度较低,平均仅为1.46μg·L~(-1),这说明土壤中水溶态、可交换态等不稳定态汞在淋溶前期很快被淋出,难溶性的汞则被缓慢释放出来。淋溶试验结果表明,淋溶液的pH为中性偏碱性时土壤汞更容易溶出。3、淋洗剂筛选表明,常用10余种淋洗剂对严重汞污染土壤汞的去除率为16.5%~37.5%。其中NaOH溶液对汞的去除率最高,达到37.5%,乳化剂次之,为32.8%,第叁是EDTA,对汞的去除率达到28.6%。淋洗剂浓度为1.0mol·L~(-1)、pH值为9.0、振荡时间为24h、液固比为10:1时,严重汞污染土壤中汞的去除率达到最佳淋洗条件,其中EDTA对汞的去除率为32.7%,乳化剂对汞的去除率为36.9%。淋洗试验表明,对汞除去率的影响因子依次为淋洗剂浓度、振荡时间、pH值、液固比。4、淋洗法修复清镇地区严重汞污染土壤,虽然试验表明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尚不能将严重汞污染土壤的汞处理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叁级标准,不能达到淋洗修复的目的。而淋洗法可去除严重汞污染土壤中的水溶态、可交换态等不稳定态的汞,从而控制清镇地区严重汞污染土壤汞的溶出对下游百花湖水库饮水水源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09-06-01)

段雷,周益,杨永森,赵大为,张冬保[7](2008)在《酸化及化学修复剂对森林土壤有机物淋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我国重庆典型的酸化森林土壤,针对自然酸沉降条件下以及投加2种碱性化学修复剂(石灰石和菱镁矿)后土壤溶液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OM)动态变化展开观测,研究土壤酸化和化学修复对森林土壤碳库的潜在影响.为期3a的研究表明,修复剂加入后,由于土壤溶液pH值迅速升高,凋落物层DOM的淋溶在较短时间内有明显升高,但是这种效果难以持久;同时,投加修复剂后矿质土壤DOM的浓度显着降低,上层土壤溶液的DOC浓度由对照样地的(20.32±3.19)mg.L-1分别降低到石灰石样地的(15.69±2.39)mg.L-1和菱镁矿样地的(11.44±1.87)mg.L-1.矿质土壤溶液的DOC浓度可能与土壤溶液pH值呈负相关关系,与离子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因此从长期来看,修复剂加入不会引起凋落物层有机质向矿质土层加速迁移,并可缓解由于酸化而导致的土壤有机物加速淋溶和碳库降低.(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08年02期)

吴龙华,骆永明,章海波,裴永新[8](2001)在《有机络合强化植物修复的环境风险研究 II.不同质地对EDTA淋溶土壤中重金属的动态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土柱淋溶试验研究了EDTA对不同质地土壤中Cu、Zn、Cd、Pb淋溶作用的影响及其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土壤质地对EDTA淋溶重金属元素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这些金属的淋失主要发生在淋溶初期,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潜在风险。(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2001年04期)

淋溶修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分离得到的对镉具有吸附功能的两株真菌菌株对镉污染土壤样品进行微生物修复治理,并通过酸性淋溶实验模拟自然界酸雨来评价治理效果是否稳定。考察不同p H值的酸性淋溶实验对微生物修复后土壤的p H和镉含量是否产生影响。结果发现,在近80 d的叁种不同p H值的淋溶液的酸性淋溶实验中,经过微生物修复处理后的土壤样品,p H值和镉有效态含量都比较稳定,而空白对照组则出现了大量波动和瞬时峰值的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淋溶修复论文参考文献

[1].蓝莫茗,张鹏,高艺纯,杨文俊,汤叶涛.大宝山排土场植物稳定修复对模拟酸雨重金属淋溶的响应[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

[2].丛海扬,孙璐,张梅华,蒋继宏.镉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稳定性的酸性淋溶研究[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4

[3].张燕青.煤矸石的淋溶特性及动电协同PRB原位修复研究[D].东华大学.2014

[4].贾丽娜.草坪植物修复堆肥重金属的强化及其淋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5].梁媛,曹心德,施尧.模拟填埋状态和降雨条件下含磷材料修复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淋溶和迁移性研究[C].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2011

[6].林凯.严重汞污染土壤汞的淋溶特征及其淋洗修复研究[D].贵州大学.2009

[7].段雷,周益,杨永森,赵大为,张冬保.酸化及化学修复剂对森林土壤有机物淋溶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8

[8].吴龙华,骆永明,章海波,裴永新.有机络合强化植物修复的环境风险研究II.不同质地对EDTA淋溶土壤中重金属的动态作用[J].土壤.2001

标签:;  ;  ;  ;  

淋溶修复论文-蓝莫茗,张鹏,高艺纯,杨文俊,汤叶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