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亚裔美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视野,饮食书写,亚裔美国文学,民族主义思想
亚裔美国文学论文文献综述
何新,张习涛[1](2019)在《调和五“裔”:饮食书写与亚裔文学边缘崛起——兼论亚裔美国文学的民族主义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视野与亚裔美国文学研究在反文化霸权和东方主义偏见、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对话等方面的诸多切合点,使两者具有了互释效果。"调和五味"儒家传统这一特有饮食、审美、文化概念转化为亚裔美国文学书写后获得了审美、文化等多重增值效果,华裔作家借助特色饮食文化成功融入美国主流文学。在亚裔美国文学的"边缘崛起"中,饮食书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印刷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陈海贝[2](2019)在《亚裔美国文学各族裔作家作品民族化主题的历史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亚裔美国文学具有浓烈的民族化色彩,是作家本人在跨民族适应过程中不同民族思想、文化碰撞的产物。对于亚裔美国文学研究而言,深入掌握各族裔作家作品民族化主题的历史变迁是十分必要的。以华裔、日裔和韩裔美国文学作品为例,探讨各族裔作家作品中民族化主题的演变,从而丰富文学研究的内容。(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陈海贝[3](2019)在《亚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美国民族主义思想的体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美国的诸多文学作品,惊讶地发现美国亚裔作家的文学作品普遍呈现出一种比较鲜明的弱势群体的自我意识在其中。而这种具有明显自我意识的亚裔文学作品,长期以来一直都被美国的本土文化所挤压与贬斥,而生存在美国那个年代里的亚裔作家,以弱势群体的身份艰难的行走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冲突中。(本文来源于《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曹卉[4](2019)在《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中的民族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主要是在反叛欧洲文学的基础上发展的。其主要内容为对美国传统文学批评进行研究,并提出不同观点,但研究中心主要为美国文学理念。由于亚裔美国文学批评在发展中坚信,亚裔美国人的族裔认同为美国民族认同的一部分,在发展文学批评思想中,应将亚裔美国批评思想予以认同并诠释,以此作为美国民族认同,并将美国传统文学批评理念进行完善以及诠释。基于此,主要对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中的民族思想进行研究,以期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亚裔美国批评文化,以此提升其在国际文学中的地位,并为未来批评文学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卢旭晨,赵亚珉,闫丽芳[5](2018)在《从《所罗门之歌》看莫里森对非裔美国文学的继承与超越》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女权思潮的崛起和种族意识的觉醒,性别和种族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所罗门之歌》作为美国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经典之作,不仅继承了非裔美国文学性别和种族两大传统主题,而且将其推向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新层次,反映了高度的民族文化自信。(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8年12期)
孙乐[6](2018)在《华裔美国文学语境中的“亚裔美国感性”与“男性气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亚裔美国感性"和"男性气质"是长期以来用来度量华裔美国文学的两大核心概念。二者曾被华裔美国文学作家用来颠覆并重塑美国华裔的刻板印象,但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又呈现出多样的目标和策略。本文试图从历史语境、主题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探究二者在雷庭招、赵健秀、黄哲伦叁位华裔美国男作家作品中的流变,及其在华裔美国文学语境中的存在意义和文学价值。(本文来源于《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期刊2018年01期)
沈思[7](2018)在《关于亚裔美国文学共生共荣的华裔美国文学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亚裔美国文学现已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其基本组成内容的华裔美国文学也随之发展,主要是因为二者存在共生共荣这一发展关系。本文首先介绍了相关定义,然后分析了华裔美国文学的历史语境和基本现状,最后对其展开发展探究。希望本文分析能够拓展文学空间,促进文学领域有序发展。(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于丽,朱荣华[8](2018)在《重构亚裔男性气质——裘帕·拉希莉对亚裔美国文学性别之战的超越》一文中研究指出亚裔美国文学的性别大战导致亚裔男性总是难逃阉割或暴力的刻板印象,然而美国当红印裔女作家裘帕·拉希莉对亚裔男性气质的书写是别具一格的。一方面拉希莉通过塑造技术知识型男性气质彰显了亚裔男性的经济权力,使其从边缘走向中心;另一方面她刻画了亚裔男性极具人格魅力的双性同体男性气质,消除了两性之间严格的性别等级。拉希莉凭借真实立体的人性书写打破了亚裔美国男性的刻板印象,超越了亚裔美国文学性别之战,体现了对男性卓越的人文情怀和对性别发展趋势的期许。(本文来源于《江苏外语教学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Yukuo,Wang[9](2018)在《20世纪非裔美国文学与文化——杰瑞·沃德教授访谈录(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访谈的形式,对话当代着名非裔美国文学研究者沃德教授,探讨20世纪非裔美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的种族、性别与"后种族"等问题,并就非裔美国小说、戏剧与诗歌的发展,以及当代非裔美国文学批评的发展变化,与沃德教授进行了深度交流,简要勾勒了20世纪非裔美国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外国语言与文化》期刊2018年02期)
田云燕[10](2017)在《亚裔美国历史发展对华裔美国文学创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创作与历史的关系密切,当然华裔美国文学的创作也不例外。华裔美国文学创作特点和题材都是和历史的发展密切相关,其中包括华裔美国史以及中国历史。所以想去要理解、欣赏华裔美国文学,对华裔美国历史知识的了解则至关重要。本文从华裔美国文学的创作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以及美国的国内外形势决定了华裔美国作家和作品的命运,这两个方面来阐释亚裔美国历史发展对华裔美国文学创作的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7年24期)
亚裔美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亚裔美国文学具有浓烈的民族化色彩,是作家本人在跨民族适应过程中不同民族思想、文化碰撞的产物。对于亚裔美国文学研究而言,深入掌握各族裔作家作品民族化主题的历史变迁是十分必要的。以华裔、日裔和韩裔美国文学作品为例,探讨各族裔作家作品中民族化主题的演变,从而丰富文学研究的内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亚裔美国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1].何新,张习涛.调和五“裔”:饮食书写与亚裔文学边缘崛起——兼论亚裔美国文学的民族主义思想[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
[2].陈海贝.亚裔美国文学各族裔作家作品民族化主题的历史变迁[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
[3].陈海贝.亚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美国民族主义思想的体现[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9
[4].曹卉.亚裔美国文学批评中的民族思想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
[5].卢旭晨,赵亚珉,闫丽芳.从《所罗门之歌》看莫里森对非裔美国文学的继承与超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
[6].孙乐.华裔美国文学语境中的“亚裔美国感性”与“男性气质”[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8
[7].沈思.关于亚裔美国文学共生共荣的华裔美国文学探微[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
[8].于丽,朱荣华.重构亚裔男性气质——裘帕·拉希莉对亚裔美国文学性别之战的超越[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8
[9].Yukuo,Wang.20世纪非裔美国文学与文化——杰瑞·沃德教授访谈录(英文)[J].外国语言与文化.2018
[10].田云燕.亚裔美国历史发展对华裔美国文学创作的影响[J].北方文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