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岩石圈论文-胡其峰

中国岩石圈论文-胡其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岩石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岩石圈结构,南北向构造带,地壳厚度,深部探测

中国岩石圈论文文献综述

胡其峰[1](2014)在《中国岩石圈时空演化框架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北京2月7日电 胡其峰7日从中国地质科学院获悉,由中科院院士李廷栋等主持的“中国岩石圈叁维结构”研究获得重大突破,科学家系统总结和论述了全国及重点区段岩石圈结构构造及其演化、地球物理场及地球化学场的基本特点,划分了中国岩石圈构造单元,初步建立了中(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4-02-08)

李廷栋[2](2010)在《中国岩石圈的基本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及邻区岩石圈结构构造十分复杂,并具有若干明显的特点:中国大陆地壳西厚东薄、南厚北薄,青藏高原地壳平均厚度为60~65km,最厚达80km;东部地区一般为30~35km,南中国海中央海盆平均只有5km;中国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47.6km,大大超过全球地壳39.2km的平均厚度。中国大陆及邻区岩石圈亦呈西厚东薄、南厚北薄的变化趋势,青藏高原及西北地区岩石圈平均厚度为165km,塔里木盆地中东部、帕米尔与昌都地区岩石圈厚度可达180~200km。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以东,包括边缘海为岩石圈减薄区,厚度为50~85km。西部岩石圈、软流圈"层状结构"明显,反映了板块碰撞汇聚的动力学环境;东部岩石圈、软流圈呈"块状镶嵌结构",岩石圈薄,软流圈厚,反映了地壳拉张、软流圈物质上涌的特点,并在东亚及西太平洋地区85~250km深处形成一巨型低速异常体。中国东部上、下地壳及地壳、岩石圈地幔之间普遍存在"上老下新"年龄结构。(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10年03期)

袁学诚,李廷栋[3](2009)在《中国岩石圈叁维结构雏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岩石圈的流变习性,可以将中国岩石圈分成3层,即:弹性上地壳、塑性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它们的构造各不相同,并且各层间呈现复杂的关系。在新疆地区,上地壳推覆迭置形成以叁山四盆为特点的盆山构造,驮伏在一系列东西走向的条带状背型构造与向型构造的下地壳之上。在强烈隆升中的西藏地区,它的周边是差异隆升,但它的腹部地区的弹性上地壳完整未遭破坏。这是因为它的腹部的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发生局部熔融,上地壳被局部熔融的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顶托,以液压的方式整体抬升。华北地区,则是软流圈上升破坏了岩石圈地幔,形成新生地幔与残留地幔并存的蘑菇云岩石圈地幔构造。并由于软流圈的上升,使地壳拉张减薄形成裂谷盆地。中国大陆下除了东北吉辽地区太平洋板块向大陆俯冲外,东部其他地区都没有发现太平洋板块俯冲的证据。中生代以来中国东部发生的岩石圈巨变不是太平洋板块向中国大陆的俯冲而造成的,而是软流圈物质上涌的结果。因此,中国大陆当今的构造动力,是西部由印度板块俯冲推挤和东部东亚-西太平洋软流圈上升构成的二元系统。这两个动力系统的分界是南北地震带。在南北地震带以西整体处在压缩环境中;南北地震带以东,则处在拉张环境中。正是由于应力场由压缩转变成拉张产生的剪应力造成了南北地震带。华北地区所以成为地震活动地区是因为它的岩石圈地幔已被强烈的改造成为蘑菇云构造,热流上升,弹性层急剧减薄,弹性极限下降所致。(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期刊2009年01期)

袁学诚,李廷栋[4](2008)在《中国岩石圈叁维结构雏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岩石圈的流变习性,可以将中国岩石圈分成叁层,即:弹性上地壳、塑性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它们的构造各不相同,并且各层次间呈现复杂的关系。在新疆地区,上地壳推覆迭置形成以叁山四盆为特点的盆山构造,驮伏在一系列东西走向的条带状背型构造与向型构造的下地壳之上。在强烈隆升中的西藏地(本文来源于《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期刊2008-08-01)

李廷栋[5](2007)在《中国岩石圈研究现状主要成果和亚洲岩石圈研究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中国岩石圈研究现状1,区域地球物理探测:图中红色为工作程度较高地区;黄色与绿色为工作程度较低地区。已完成全国陆域1:100万重力测量2,区域航空磁测:各种比例尺航磁测量,陆域基本全覆盖(935万km2);海域大部分完成(210万km2),共约完成1145万km~2。其中,1:100万—1:50万航磁855万km2 1:25万—1:20万航磁304万km~2。(本文来源于《第五届全国地质制图与GIS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07-12-01)

高锐,管烨,许惠平[6](2007)在《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据集成与共享研究——中国岩石圈叁维结构数据库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1.背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比较系统地开展了岩石圈结构调查研究。原地质矿产部、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院和有关大学,通过实施一系列国家及部门的攻关、攀登、重点基础研究等计划以及与国际合作研究, 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深部地球物理调查基础数据。初步构建了中国大陆岩石圈内部结构的框架和非均一性组成特征,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同时也为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地质灾害(本文来源于《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叁届年会论文集》期刊2007-10-01)

滕吉文[7](2007)在《中国岩石圈物理学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与思考(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多年来在岩石圈物理学研究中已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并促进了中国地球科学的发展。然而在这21世纪之际,基于国家战略需求和自主创新的方针对岩石圈物理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在这样的思维前提下对岩石圈物理学的科学内涵和发展导向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和思考,并明确指出当今在这一学科领域应该做些什么,核心问题是什么,又存在哪些关键性的科学问题。研究结果提出,高精度的地球物理场观测与岩石圈内壳、幔精细结构(2维和3维)的刻划;在地球内部力系作用下,深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深部物质运移的物理-力学-化学作用过程及深层动力学响应乃是深化对地球本体的认识和揭示成山、成盆、成岩、成矿和成灾的根本机理所在。为此,在本世纪的上、中叶,在地球科学领域中地球物理学研究必为先导。本文最后对岩石圈物理研究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本文来源于《Applied Geophysics》期刊2007年01期)

李廷栋,耿树方[8](2006)在《中国岩石圈叁维结构和编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专项计划包括叁个项目:中国岩石圈叁维结构数据库、六个区段(地区)的岩石圈叁维结构专题研究、中国岩石圈叁维结构和编图。开展“岩石圈叁维结构”研究是为了揭示中国岩石圈叁维结构特征及其演化规律,深化对中国大陆形成、演化及大陆动力学的认识,查明岩石圈叁维结构特征与矿产资源(含能源)形成、分布以及与地质灾害成因(本文来源于《“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四——“十五”地质行业重要地质科技成果资料汇编》期刊2006-12-01)

李晓明[9](2006)在《地球的“CT”图像什么样?》一文中研究指出$T地球科学家研究岩石圈,对于探讨地质规律、解析矿产成因、评估地质环境质量和 地质灾害形成机理,以及洞察大陆演化的动力学过程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岩石圈研究起步较晚,但进步很快多学科多方法的配合,才能达到对(本文来源于《地质勘查导报》期刊2006-10-31)

赵凡[10](2006)在《1.45亿年前地质活动造就东部内生大矿》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网讯(赵 凡)刚刚结题的《中国岩石圈叁维结构专项研究》成果表明,我国东部滨太平洋带岩石圈的减薄和地幔物质上涌或软流圈底辟上涌,是导致本区晚中生代大规模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的主导因素。    中国东部85%-90%的内生矿床形成于燕山期,花岗岩侵入与成(本文来源于《中国国土资源报》期刊2006-10-23)

中国岩石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及邻区岩石圈结构构造十分复杂,并具有若干明显的特点:中国大陆地壳西厚东薄、南厚北薄,青藏高原地壳平均厚度为60~65km,最厚达80km;东部地区一般为30~35km,南中国海中央海盆平均只有5km;中国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47.6km,大大超过全球地壳39.2km的平均厚度。中国大陆及邻区岩石圈亦呈西厚东薄、南厚北薄的变化趋势,青藏高原及西北地区岩石圈平均厚度为165km,塔里木盆地中东部、帕米尔与昌都地区岩石圈厚度可达180~200km。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以东,包括边缘海为岩石圈减薄区,厚度为50~85km。西部岩石圈、软流圈"层状结构"明显,反映了板块碰撞汇聚的动力学环境;东部岩石圈、软流圈呈"块状镶嵌结构",岩石圈薄,软流圈厚,反映了地壳拉张、软流圈物质上涌的特点,并在东亚及西太平洋地区85~250km深处形成一巨型低速异常体。中国东部上、下地壳及地壳、岩石圈地幔之间普遍存在"上老下新"年龄结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岩石圈论文参考文献

[1].胡其峰.中国岩石圈时空演化框架建立[N].光明日报.2014

[2].李廷栋.中国岩石圈的基本特征[J].地学前缘.2010

[3].袁学诚,李廷栋.中国岩石圈叁维结构雏型[J].中国地质.2009

[4].袁学诚,李廷栋.中国岩石圈叁维结构雏型[C].亚洲大陆深部地质作用与浅部地质—成矿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2008

[5].李廷栋.中国岩石圈研究现状主要成果和亚洲岩石圈研究展望[C].第五届全国地质制图与GIS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7

[6].高锐,管烨,许惠平.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据集成与共享研究——中国岩石圈叁维结构数据库建设[C].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叁届年会论文集.2007

[7].滕吉文.中国岩石圈物理学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与思考(英文)[J].AppliedGeophysics.2007

[8].李廷栋,耿树方.中国岩石圈叁维结构和编图[C].“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四——“十五”地质行业重要地质科技成果资料汇编.2006

[9].李晓明.地球的“CT”图像什么样?[N].地质勘查导报.2006

[10].赵凡.1.45亿年前地质活动造就东部内生大矿[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

标签:;  ;  ;  ;  

中国岩石圈论文-胡其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