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401121;2重庆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401121;3重庆卓创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401147
【摘要】通信设施的共享建设对于城市群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信设施共建,不仅有利于城市之间的信息共享,也有利于居民信息的保护,从而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本文主要从设施共建机制的设想、通信设施共建机制的规划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重庆市通信设施及廊道规划为例,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群;通信设施;共建共享
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之间也在谋求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共同利用,这些城市逐步形成一个整体,城市圈也就慢慢地建立起来。城市群要实现信息的共享,通信机制的建立就是实现信息共享的一个重要途径。通信信息共享模式,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以此来实现城市群的相关建设,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出一定的力量。
通信设施共建机制的设想
(一)共建机制设想的背景
共建机制设想背景主要是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加以考虑的:宏观上,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化不断推进,城市群越来越多,通信共享机制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具体而言,从政策上来说,我国政府在多次会议就强调了城市化的建设问题,并制定了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从城市的发展来说,实现城市资源共享,正确引导城市通信设施合理运行。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必须建立通信共享设施,提高城市的服务能力。
从微观上,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新的通讯手段进行交流,这些通信工具给人们的日常交流带来了方便,但是同样存在着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因此要加大对信息的管制,避免出现类似电信诈骗等情况的出现。而城市群通讯共建就有利于提高对信息的管制,共建的设想也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产生的。
(二)设想既定的目标
通讯共建的设想在宏观与微观的背景下产生,设想还需要一个既定的目标,这样才有利于后期规划的实施。具体而言,通讯共享机制的相关建设,要将城乡的发展协调起来,促进两者共同发展,要能够发挥宽带在城市功能、民生问题上的重要作用。
同时,还要将通讯机制建设,与城市的社会发展等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设施建设的服务性,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设施共建机制的具体规划
(一)规划所要遵循的原则
通讯设施的具体规划,首先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加大对设施的建设力度,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对于机制的建设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原则主要包括: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要求,按照循序渐进、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规范通信设施及廊道建设与管理,创造良好建设环境,保障建设顺利进行等原则。这些原则的设置,有力的保障其建设的通行权,并能减少通信设施及廊道重复建设,节约城市空间资源,助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规划的修改问题
为将通信设施落实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将通信设施纳入控规管理,指导后续阶段设施建设工作。还必须要注意控规修改问题。不占地的通信设施规划修改结合规划地块配套建设的通信局所、基站等设施,在原规划增加配套设施符号,并增加相应控制要求。通过用地配套设施的修改,在规划层面确定相应地块内可配套建设通信设施。占地的通信设施规划需根据实际需求,对需要独立占地的通信局所,本规划根据布点选址,调整原有相应控规地块为通信用地并独立编号。
城市群通信设施共建共享机制设想与规划具体案例分析
以重庆市通信设施及廊道规划为例,为更好落实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通过的五大功能区发展战略,为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提供高效、安全的信息保障,正确引导重庆市通信设施及廊道建设合理布局,依法保障通信网络规范建设、平稳运行,需对重庆市通信设施及廊道进行合理规划。通过对重庆市通信设施及廊道进行合理规划,可以有效指导通信设施和廊道建设,完成其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宽带网络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功能、保障民生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具体原则和规划如下:
具体布局,分为中心机楼和通信机房;中心机楼需独立占地,其占地面积不小于4800平方米;通信机房按通信网络需求进行设置,可设置于公共设施、公用设施或公共绿地内,也可依附于建筑物内,宜采用矩形平面,建筑面积不小于245平方米,同时预留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的建筑物顶部或凸出平台安装基站设备,其预留位置上方南向45度范围内需无建筑物阻挡。通信基站分为地面站和楼面站;地面站优先选择设置在城市道路、绿地、广场、公园等公共区域并利用市政设施;楼面站优先利用行政办公楼、地铁站点、商业楼宇等公共建筑附建。空间条件满足时宜设置基站机房,机房可单独设置于城市道路、绿地、广场、公园等公共区域,也可依附于建筑物内;通信基站预留面积地面站不小于21平方米、楼面站不小于50平方米,设置基站机房时预留面积需增加20平方米。规划区域内,通信基站综合模型如表1所示。
通信管道: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快速路、城市主干道路、城市次干道路、城市支路等应同步规划通信管道或预留通信走廊。通信管道走廊优先选择人行道,其次为道路绿化带、中央分隔带,最后为路肩、慢车道、边坡或路侧隔离带,禁止布置于快车道内,其中心线应平行于道路中心线或建筑红线。规划道路红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40米时,应在道路两侧规划通信管道;小于40米时,通信管道应规划在建筑密集的一侧。微波通道:微波通道设置应结合城市发展的需要;公用网、专用网微波通道宜纳入公用通道,并应共用杆塔;微波通道应根据城市现状条件并结合城市规划用地和空间布局,将其保护范围内通道宽度及建筑限高的保护要求,作为城市规划和建筑物高度控制的依据。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逐步加快,为了更好的利用信息资源,各个城市通过建立通信共建的机制,来对信息进行管理,提高信息的利用率,保护居民信息安全。本文主要从通信机制设想加以展开,机制的设想主要分为背景、目标两个方面,背景主要是从宏观城市的发展,微观主要是从用户信息安全加以考虑的。设想目标的设置,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为进行后期的规划。通讯共建机制的规划,本文主要论述了规划的所要遵从的原则,通过这些原则的设立,不仅能够提高规划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通信建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路洪卫.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04:59-65.
[2]方创琳.中国城市群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J].地理学报,2014,08:1130-1144.
[3]陈群元.环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基础设施共建模式探析[J].城市,2012,09:20-2[4]方创琳.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的新格局及新趋向[J].地理科学,2011,09:1025-1034.
[5]方创琳,张舰.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的政策保障机制与对策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0:107-113.
[6]覃成林,周姣.城市群协调发展:内涵、概念模型与实现路径[J].城市发展研究,2010,12: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