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菜)基地环境条件、污染控制与综合生产技术

绿色食品(菜)基地环境条件、污染控制与综合生产技术

一、绿色食品(蔬菜)基地环境条件、污染控制及综合生产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徐北春[1](2020)在《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同时,由于长期的高产导向,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成为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决策的逻辑起点。在这种决策逻辑下,农业资源过度开发,生产要素过度集约,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农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总体偏低,亟需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玉米是全省第一大作物。玉米的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代表全省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户是玉米生产的具体实践者,是各种农业资源和农用物资的直接利用者,其是否采纳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是玉米生产方式能否转型的关键。受诸多因素影响,吉林省玉米清洁生产至今仍未大规模实现,亟需从农户这一基本生产单元出发,研究其采纳和扩散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影响因素、行为规律和控制策略。本文以正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推广使用的“可降解地膜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例,从农户异质性视角,在准确界定相关概念、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基础上,提出加快推进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并从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国际经验借鉴—生产行为控制5个环节构建核心研究框架。其中,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部分重点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要素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国际经验借鉴部分重点从政策法规和管理措施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施加的影响与作用机制,行为控制策略部分重点从控制行为熵变化的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和外部熵变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策略。重点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第一,系统梳理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供给情况和应用现状,指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但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技术扩散中还存在农民参与程度低、基层技术力量薄弱、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成本分担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视角,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结果显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粮食主产省中处于中下游位置,部分指标处于粮食主产区甚至全国倒数水平。这说明当前吉林省农业生产方式既不环保又不经济,质量效益已成为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加快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刻不容缓。第二,基于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有效与非有效、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逻辑,在有效意愿、非有效意愿甄别和样本分析前提下,建立影响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多元有序选择模型(ologit)。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土地规模和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非清洁生产行为的认知、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农户风险态度和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意愿有显着影响。农户总体采纳意愿强度不高,一般意愿远高于强烈意愿。农户异质性特征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的一般意愿和强烈意愿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影响。第三,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异质性对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进而分析一般意愿、强烈意愿与采纳行为的转化关系,以及农户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和农户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行为有显着影响。农户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实施是意愿强度不断累积的结果。“无意愿”农户、“一般意愿”农户和“强烈意愿”农户实际采纳的概率依次提升,具有“强烈意愿”的农户意愿—行为转化效率最高。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和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存在差异性。第四,综合运用技术扩散理论、博弈论和系统工程理论,分析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由外及里扩散到农业农村并被早期采纳者采纳应用后,在农户内部的扩散机理、扩散效应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内部的技术扩散更多追求互惠和利他,单纯的经济目的不明显。农户基于血缘、亲缘、地缘等社会网络构建的技术扩散渠道,受扩散环境、扩散主体和扩散中介的影响。农户内部技术扩散存在动力机制、传导机制和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主要来源于扩散主体动力、扩散受体动力和扩散环境动力。传导机制主要包括技术传导、效益转移和学习效应。运行机制需要技术供给过程、交流过程和采纳过程的协同作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存在空间效应、时间效应和时空交互效应。空间效应包括近邻效应、等级效应和集聚效应,时间效应包括扩散时间差和技术势能差。时空交互越紧密,越有利于农户内部技术扩散。第五,从农药化肥规制、水污染防治、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三个视角,梳理分析美国、丹麦、日本三个国家关于农业清洁生产的相关政策和控制措施。借鉴三国经验,提出我国亟需完善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农药化肥管理体系,完善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完善统筹环保与农业生产的农药化肥施用体系;亟需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水污染综合防治法律法规,以严格的监管政策和组合措施确保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农业水污染技术创新,引导公众尤其是农民积极参与;亟需健全农业清洁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功能和作用,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业清洁生产。第六,基于系统工程理论,指出农业清洁生产系统是由包括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子系统、农作物生产管理子系统、农产品销售子系统和农业生产服务子系统4个子系统组成的内部系统,以及政策法规子系统、科技服务子系统、农资供给子系统和城镇发展子系统等4个子系统组成的外部系统共同构成。各子系统内要素间相互作用和内外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同时存在,共同推动农业清洁生产系统不断演进。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和随机涨落性4个特征,是典型的耗散结构系统。引入“行为熵”概念,结合前文研究结论,研判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类型及来源。针对熵流来源,从增加负熵流、降低正熵流视角,构建促进清洁生产技术采纳与扩散,推动农业清洁生产发展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耿飙[2](2020)在《农业面源污染规模化防控政策机制研究 ——以洱海种植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以农业清洁生产实践为纽带,针对洱海流域种植农户、规模户、合作社等不同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业规模化防控面源污染高效组织模式是极为必要的,能够有效缓解农业面源污染。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定性与定量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与实证案例结合等研究方法,研究洱海流域稻-蒜轮作模式不同规模经营主体间水稻、大蒜成本收益以及N投入、减施化肥增施有机肥意愿,了解环保型友好农业技术现状,然后深入分析农户土地转出意愿程度,探讨不同经营组织模式间的成员间博弈论关系和当地种植规模经营典型模式案例分析,提出适宜洱海流域农业规模化防控面源污染高效组织模式、运行机制与支持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洱海流域适度规模化的稻-蒜轮作种植经营,不仅大大降低了生产中化肥N养分的投入,从源头上预防农业面源污染。而且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积极采用环境友好型种植经营模式,防控了面源污染风险,且在此基础上获得更高的收益,凸显了规模经营的优势。2.年龄负向影响农户减少化肥量的意愿,农户对有机肥好处的认知正向影响他们减少化肥量的意愿,农户参加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他们减少化肥用量和采用有机肥的意愿均产生正向影响,相比之下,对农户采用有机肥意愿的促进作用更大。因此,引导农户参加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及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户对有机肥作用的认知是加强他们减少化肥用量和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意愿的有效途径。3.规模经营和环保认知提升能显着促进农户采纳多种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与种植规模相比,环保认知对环保型农业技术采用的影响较大。此外,农户改善生活环境的意愿也有助于采用农业技术。4.49.87%的农户愿意转出土地,高于全国17.8%土地转出水平;而显着影响农户土地转出意愿的因素是户主的年龄、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的危害认知和对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态度三方面。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农户对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态度(X10)>农户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的危害认知(X8)>户主的年龄(X2);其他变量对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影响不显着。5.基于博弈论视角下的农业规模化组织分析表明,“企业+股份合作社+基地+农户”在推动农业产业化和运营稳定性上,具有一定优势。与此同时,结合洱海流域典型农业经营稻-鸭模式分析,得出该最佳组织模式的运行机制。最终总结提出农业规模化防控的八项政策措施建议。

台州市人民政府[3](2012)在《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台政发[2011]5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现将《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各自实际,认真组织实施。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依据《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要求和有关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十二五"期末前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

刘建华[4](2010)在《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无公害农产品作为政府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项有效政策措施,在保证农产品消费安全做出重要贡献,并对农业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本文在丰富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论基本原理,分析其构成要素和实施成效,从体系微观运行和宏观发展两个层面进行评价,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和战略选择,确定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是现阶段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重要手段,为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参考。本文在理论分析的研究方面,提出了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概念、管理原则和功能作用,结合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运用生态经济学相关原理,丰富发展了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生态系统、生态模型和无公害农产品物品属性等理论。在体系认识的研究方面,主要从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形成和发展入手,提出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是当前中国影响最大的农业生产方式,分析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中标准或规范、生产主体及制度与体系队伍三个不可或缺要素。运用实例对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推行取得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等成果进行总结,对其引领中国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及形成典型模式、维护农产品产地环境、实现农产品可持续发展等成效进行研究,深入分析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作用。在体系运行评价研究方面,对标准体系、生产主体的实施和市场三个方面的体系微观运行层面进行评价;运用SWOT原理从优势、劣势、机遇、制约四个方面在体系宏观发展层面进行评价。其中,体系运行层面分析产地环境和产品标准制定、生产主体的实施、无公害农产品制度建设等方面影响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体系发展层面分析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自身的优势和一些劣势,外部发展的良好机遇及在生态环境、基础建设等方面的制约。在对策建议和战略选择方面,从科学优化标准体系、培育生产主体和完善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完善中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运行的对策,提出以SO战略为核心战略,WO战略和ST战略为补充战略,全面推进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现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发展战略。通过采取科学制定产地环境质量和产品标准、分层次优化生产操作规程;扶持主体采用适宜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鼓励主体运用现代化的组织和管理理念生产、促使主体承担农产品可追溯的社会责任;切实加强服务监管能力、建立以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为条件的产地准出制度和以无公害农产品为基础的市场准入制度等措施;探索建立维护生态环境、加强基础建设、政府调控-市场带动-科学技术的保障体系,完善体系发展。分析无公害农产品国家安全品牌创建、全面实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现现代农业基本要求“三步走”发展战略构想的目标和要求、方式和途径及保障措施。

戴天放[5](2010)在《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紧紧围绕鄱阳湖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这一核心,主要采用历史研究为主,结合生态学、农学和经济学等跨学科研究的方法,探索农业开发与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动规律,总结经验教训并借鉴传统生态农业思想、模式和技术,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对策。考诸鄱阳湖流域农业开发和生态环境变迁史,可以发现历史上鄱阳湖流域农业开发经历了一个由开发不足、到开发适度再到开发过度和环境治理的阶段。相应的,其生态环境也经历了一个由封闭到平衡,再到开始失衡、逐步恶化,再到逐步改善的变迁过程。其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在古代突出地表现为由于垦殖过度所致水土流失所带来的频繁的水旱灾害;到现代,除了上述历史时期存在的自然灾害以外,还有受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其农业环境变迁史可以概括为:远古至秦汉时期,是生态环境由荒凉向开化发展的阶段;隋唐五代时期,是生态环境平衡发展阶段;宋元时期,是生态环境开始失衡阶段;明清时期,是生态环境逐渐破坏恶化的阶段;近代以来,生态环境呈现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建国以来生态环境经历了一个恶化——治理——改善的过程。在此,我们可以得出历史的经验教训:农业开发必须适应复杂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只有全面地把握自然生态环境的总体,才能使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充分地持续地发挥作用,经济社会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相反,如果不顾自然生态环境的复杂性,掠夺性开发资源,就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处理好农业开发与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我国传统生态农业中“三才论”、“三宜说”、精耕细作、培肥地力、基塘农业、用养结合等农业思想、模式和技术,值得继承和发扬。自宋至清,鄱阳湖流域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符合生态农业原理的技术和模式。建国以来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历程经历了自发型生态农业阶段、资源型生态农业阶段、高产型生态农业阶段、优质型生态农业阶段和持续型生态农业阶段等5个阶段,创造的“猪—沼—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我国南方唯一重点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标志着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鄱阳湖流域现代生态农业的成效是显着的,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发展生态产业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经济基础,建设高效生态农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产业的优势所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可区划为3个不同的区域;其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可设计为4大类、18小类;其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构成包括生态结构合理化技术体系及农业系统功能强化(集约化)技术体系。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离不开建立与健全政府扶持政策与实施体系,此外,还要突出围绕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目标与主要障碍因素,对主要组织与制度(政策)安排进行研究、设计与创新。

李铜山[6](2008)在《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作为一个“天大的事”,已经成为一个全世界高度重视和急切解决的问题。就中国来说,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食品安全生产重于泰山。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的事实,政府相关政策措施成效不够明显的情况,以及笔者的调查都表明,目前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方面正面临着高关注度、高期望值与低发展水平、低满意度并存的不和谐状况,已经凸显出监督管理、信息披露、质量追踪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而要解决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问题,绝对不能仅仅满足于个案治理,而需要从根本上分析和反思。通过分析和研究笔者发现,中国还没有实现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其症结之所在,是因为没有建立起健全的长效机制和完善的支撑体系。也正是基于此,本论文借助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博弈论、机制设计理论、无缝隙组织理论等多种理论,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归纳与反馈相结合、案例分析方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和研究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问题,全面拓宽相关理论分析和应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积极探寻中国推进和实现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路径取向和对策建议。本论文共分10章对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具体的结构安排和基本内容如下:第1章为导论。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评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指出了对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深度分析之不足,以及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研究之匮乏,点明了要在明确研究思路、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问题开展深度分析和专题研究。第2章为理论研究。主要诠释了与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相关的一些概念,介绍了信息不对称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博弈论、机制设计理论、无缝隙组织理论等理论基础,阐释了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内在机理以及必要性和紧迫性,为。中国推进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第3章为现状分析。主要阐述了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缘起和发展,洞察了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发展现状,剖析了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障碍性因素和风险因素,论述了中国食用农产品非安全生产的集中体现及致因分析,找出了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还缺少完善的支撑体系和健全的长效机制,进而说明必须将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作为推进中国开展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当务之急。第4章为市场失效分析。主要进行了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外部性问题分析和公共物品问题分析,在运用相关的西方经济学理论进行解析和阐释的基础上,论述了这些问题的主要表现、不良后果和应对措施,阐明了这些问题同时存在且都能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进而揭示出中国要推进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必须引入非市场化的政府监管手段。第5章为博弈分析。主要进行了生产者与消费者行为、合法安全生产者与潜在非法不安全生产者行为、政府执法者与生产者行为的博弈分析,洞察了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过程中各方利益的着眼点,阐明了各种参与者行为方式对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不同影响,还进行了一些理性化的思考、讨论和启迪,进而揭示出中国要推进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必须由政府出面强化监管。第6章为国外借鉴。主要阐述了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主要做法、基本评价、理念和启示以及经验借鉴,查找了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中的明显缺憾,以便洋为中用地学长补短。第7章为长效机制建设研究。主要阐释了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中各种长效机制的涵义和设计要求,列举了国内试图形成这些长效机制的典型个案,解析了这些长效机制的设计目的或目前存在问题,阐述了这些长效机制的建设途径,力争形成一些隐性化、制度化了的方法,使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具有长久的生机和活力。第8章为支撑体系建设研究。主要阐释了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中各种支撑体系的涵义和设计目的,分析了支撑体系构建与长效机制设计之间的照应关系,阐明了现实中存在的缺憾,提出了各种支撑体系的建设思路,力争形成一些显性化、系统化了的构架,使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具有支撑的强劲和坚实。第9章为案例分析。主要以河南猪肉食品安全生产综合示范区建设为例,介绍了示范区概况、建设路径选择、建设运行模式和建设成效,透视了示范区建设运作情况,说明了示范区建设运行模式正是在设计和建设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示范区建设路径选择正是在构架和建设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支撑体系,从而为本论文的主题观点提供佐证实例。第10章为结论和建议。主要归纳了本研究的重要结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运筹科学的建设规划,创造宽松的制度环境,促成明晰的协调体制,探索耦合的监管方式,寻求创新的发展思路,实施得力的配套措施等。最后,还进行了研究总结,指出了有待进一步讨论和研究的问题。本论文以“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为研究宗旨,争取在研究视角、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等方面都有新创意。归纳出来,本论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可能有所创新:一是从新的研究视角为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架构了新的研究框架:二是全面构建了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博弈分析体系;三是系统地提出和阐释了建设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的构想及方略。

陈健[7](2009)在《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珠三角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更加突出。恩格斯指出:“到目前为止存在过的一切方式,都只在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那些只是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累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完全被忽视的”。这种急功近利的生产方式完全是现代产业生产的真实写照。它建立在对自然界的单方面索取和掠夺上,因而生产越发展,对自然界的破坏也越严重。科学技术的片面发展和应用,使这种破坏变本加厉。发展绿色产业就是对人类自身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产生的严重后果的深刻反思结果。我国绿色产业不仅肩负着确保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等经济重任,更承载着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非经济重任。自然资源禀赋及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决定了我国必须走绿色产业发展的道路。绿色产业的提出是为解决我国产业发展中面临的自然资源短缺、产业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而提出的新的发展模式,是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为核心,以适应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目标要求的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其目标体现了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取向,是时代的选择,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本文阐述共分七章,除了第一章导论和第七章结论之外,第二、三、四章着重理论研究,第五、六章着重现实分析。内容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为导论,阐述课题研究背景,分析国内外绿色产业相关理论,在疏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绿色产业的内涵,为论文进一步实证及提出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角度;第二章绿色贸易壁垒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双刃剑”为切入点,分析绿色壁垒产生的背景原因,国际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得出绿色产业是我国应对壁垒的必然选择,也是唯一的出路的结论;第三章系统阐述了绿色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产业代谢理论、物质平衡理论和物质循环理论;第四章立足于绿色产业的划分,阐述绿色产业链的内涵、耦合关系、运行机制和监控体系建设;第五章阐述我国绿色产业,包括绿色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并评价各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第六章以珠三角地区为实例,通过对珠三角地区的绿色产业发展进行具体分析,并运用MATLAB程序计算珠三角地区2001年-2005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状况,得出珠三角在五年间生态赤字稍有好转,并有良性发展的趋势,但目前仍处于“低承载、低足迹、高赤字”的不可持续状态。提出建议如下:(1)继续控制人口的增长;(2)减少经济开发过程中对耕地的占用,合理开发未利用土地:(3)采用生物高新技术,提高自然资源单位面积的生物产量;(4)继续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存量;(5)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生产和消费体系的建议:第七章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本文可能的创新主要是:1、系统地构建了我国绿色产业的研究框架。本文以经济学、管理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总体描述绿色产业链运作机理的基础上,分别从绿色工业、绿色农业和绿色服务业研究了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并结合实证分析提出了推进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构想,从而系统地构建了我国绿色产业的研究框架;2、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以珠江三角洲的个案资料为例,运用生态足迹等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使研究结论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3、注重应用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我国绿色产业的对策建议和政策选择。本文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绿色工业、绿色农业和绿色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并从总体上提出了发展我国绿色产业的政策选择,试图提升本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宋卫国[8](2007)在《黄瓜生产中农药应用过程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药残留污染是影响食用农产品安全的最重要因素。我国鲜食蔬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污染尤其严重。本文以鲜食蔬菜.黄瓜为主要研究对象,回顾我国黄瓜生产中农药污染的现状,遵循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原理,分析我国黄瓜生产中的农药危害和关键控制点,建立农药风险指数评价技术,评价农药控制效果,提出农药应用监控技术,构建我国黄瓜生产中农药应用过程控制体系的框架。通过以上相关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果:第一,调查了国内黄瓜生产中农药控制现状。综合分析我国黄瓜农药危害控制的两个现行体系一无公害黄瓜生产和绿色食品黄瓜生产中存在的不足,系统调查了我国典型农户的农药控制现状和北京、山东两地农药安全使用现状。发现我国农药应用过程控制体系中主要问题为:产地环境中农药控制措施彰显薄弱;农药安全技术指标与实际生产差距大,使用不规范,施用安全风险大;农药的标准限量值和检测方法的数量偏少,缺乏有效的过程监督措施;农药品种结构不合理。采集北京和山东两地土壤和黄瓜样品,监测发现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残留污染普遍存在,两种药剂残留总量在土壤中最高达1.982mg/kg,在黄瓜中最高达0.696mg/kg。第二,建立了农药风险指数评价技术。以科学数据为基础,建立了黄瓜生产田间农药浓度预测和风险指数评价模型。通过运用农药吸附等式、农药一级动力学降解方程等公式,运用农药基本理化参数,预测了农药在环境和植物体的浓度。结果表明,氢氧化铜等29种农药施用后在土壤中残留浓度较高,超过0.01mg/kg;噻虫嗪等8种农药项地下水中的渗漏浓度较高,超过0.1μg/L。结合农药对环境生物和人类的毒理学参数,评价了农药的生态环境风险、人类健康安全风险和登记用量下的实际风险。总体来说,多种杀虫剂实际风险相对较高,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异丙威风险指数均在50-500范围内;杀菌剂中,硫酸铜、敌磺钠、代森锰等农药风险指数均大于1.0。土壤施用的药剂中,恶霉灵、五氯硝基苯风险指数较高,分别为3.496、4.962。与实际检测结果对比证明,农药风险指数评价模型准确性较高,与检测结果偏离不大,许多农药的偏移程度在20%以内。第三,设定了农药安全技术指标。以风险评价为依据,研究建立了黄瓜生产中农药应用过程控制的技术指标体系。根据环境和健康风险指数,排除高风险药剂,在现有登记成分选择了烯酰吗啉、醚菌酯等31种风险较小的农药。结合药效评价,设立了烯酰吗啉、霜脲氰、乙霉威、百菌清、氟硅唑、醚菌酯、福美双、啶虫脒、吡虫啉、顺式氯氰菊酯、抗蚜威、灭蝇胺12种农药用于防治目标病虫害(黄瓜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枯萎病、蚜虫、白粉虱、潜叶蝇)的安全用药技术指标(单次用量、生长季节用药次数、收获前间隔期)和最高残留限量推荐值。以气相色谱分析烯酰吗啉和凝胶渗透层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霜脲氰的技术为研究重点,建立了上述12种农药在黄瓜中的配套检测方法。设立了黄瓜生产中农药使用过程八个环节的标准操作程序(SOP),提出了区域规划、以生产基地带动散户、建立农药使用认证和记录制度以及建立农药使用检查制度四位一体的农药应用过程控制监督机制。第四,构建了我国黄瓜生产中农药应用过程控制体系框架。对我国黄瓜生产中农药控制过程进行危害分析,针对有机磷、有机氯及其它杀虫剂和多菌灵、代森锰锌、异菌脲等传统杀菌剂等主要危害因子,确立了无公害黄瓜中产地环境选择、土壤处理、棚室消毒和病虫害防治是造成农药危害的四个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结合美国蔬菜农药应用过程控制体系的先进经验,构建了以黄瓜生产作物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模块(Integrated Crop and Pest Management Module,ICPMM);黄瓜生产农药使用和监控模块(Pesticide Control Module,PCM)为主体的黄瓜生产中农药应用过程控制技术框架。ICPMM从作物管理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出发,参照无公害黄瓜生产技术,以更为详细的技术操作为支撑,建立了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方案。PCM整合产地环境、农药选择、使用安全指标、最大残留限量、检测技术、监督机制的研究,设定了处理规则,构成了农药使用过程控制技术的框架。本研究对于黄瓜生产中农药的源头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更为农药的过程控制技术提供模式。通过风险指数评价技术、农药使用技术和监督监控技术研究,构建我国农药应用过程控制框架,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赵政阳[9](2007)在《陕西苹果质量安全影响因素及其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食品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目前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也已引起广泛重视。苹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果种类之一,虽然我国是世界第一苹果生产大国,又是主要的出口国,但在果品质量安全控制方面的研究还十分薄弱。陕西是中国第一苹果生产大省,也是世界着名的优质苹果产区,本文试图通过对陕西苹果质量安全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为苹果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依据。2003-2005年,本研究对陕西苹果产区15个以上基地县的果品质量安全和产地环境质量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多点位监测分析,对部分重点县的农资(农药、化肥等)市场与农户使用现状进行了跟踪调查,重点研究了果园生产过程中农药、叶面肥、套袋等生产环节以及汽车尾气等对果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果园生草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调控效应,对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果园生产模式的运行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陕西苹果果实中硝酸盐(NaNO3)和亚硝酸盐(NaNO2)含量水平远低于国家规定限量标准,但果实中农药残留检出率和重金属元素含量均较高,是影响苹果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其中有机磷类农药中的乐果、杀菌剂中的多菌灵是目前农药残留控制的重点,铅、氟、砷、镉等是重金属元素残留污染控制的重点。2.陕西苹果产地环境质量主要指标符合国家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生产的标准要求,其中大气中的SO2和NOx,土壤中的汞、镉、铜、铅元素以及灌溉水中的铅、铬、氟、汞元素含量水平远低于绿色食品苹果的产地环境质量限量标准。按照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虽然大气中的可悬浮物(TSP)、氟化物以及土壤中的砷、铬元素均未超标,但污染指数较高,是产地环境质量的关键控制因子。3.不同农药种类与使用方法对果实中的农药残留量有重要影响。有机磷(毒死蜱、对硫磷)和拟除虫菊酯类(甲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农药在田间果实上的残留降解规律不同;农药施用浓度加大、施用次数增加,会明显提高果实的残留水平。采收前不同间隔期施用杀菌剂,果实中的农药残留量差异较大,采收前30天用药,未检出残留,采收前20天和10天用药均有残留检出,残留量和检出期限随施药浓度加大而增加和延长。4.果园使用福美胂农药,果树树体各部位和果园土壤中的砷元素含量水平均呈增高趋势,其中果树主干皮部、主枝皮部和主根中砷元素积累较多,果实全果、果肉和果心中的砷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表明砷制剂农药参与树体代谢,对苹果树的污染表现持效期长、范围广的特点。5.果实套袋降低了果实中的铅元素含量,果树喷施叶面肥、公路旁的汽车尾气是造成苹果树重金属污染的重要途径。叶面肥中普遍含有铅、铬等重金属元素,叶面喷肥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苹果果实和叶片中的铬、铅含量水平,果实污染主要表现为表皮残留,叶片表现为表面吸附和组织吸收的双重污染。国道公路旁200m范围内,果实、叶片和果园土壤不同程度受到了汽车尾气铅尘污染,其中距公路100m范围内是严重污染区,此范围内果实铅含量水平超过了国家无公害水果质量标准。6.苹果果实的果皮是农药和重金属元素残留的主要部位,果肉和果心部位残留较少。7.陕西渭北旱地苹果园生草,对0-40cm土层的土壤养分和水分变化有重要影响。生草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每年可增加0.1%-0.15%,土壤全N、全P、全K含量呈现“S”型年季变化,水解N、速效P和速效K含量水平提高,牧草与果树存在水分竞争,降低了果园土壤总贮水量。以果园生草为基础、以沼气池为纽带的草、畜、沼、窖、果“五配套”生态果园,增加了有机肥源,降低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生产效益提高。8.无公害果品是目前陕西苹果安全生产的最低要求,发展绿色食品是今后主要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优化区域布局、农资市场监管、农药安全使用、肥料合理使用等是质量安全控制的关键环节;建立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建立以有机肥为主的施肥制度和以果园生草为基础的土壤管理制度以及果实套袋栽培是陕西苹果安全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建议发展以果园生草覆盖为主的土壤管理制度,以沼气池为纽带的生态果园是保证果品安全的主要生产模式。

高群[10](2007)在《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成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常规集约化下的农业生产方式使食品安全问题突出,加之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森严,绿色食品产业在我国兴起并发展。然而,中国的绿色食品产业存在着“运行高成本”的问题,绿色食品产业比较优势不明显,产业竞争优势不强。而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正在于其产业运行的系统成本节约。当前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缺的就是产业集群这种组织形式所带来的竞争优势。从绿色食品产业化向绿色食品产业集群这一组织制度的变迁,将是绿色食品产业运行绩效不断优化的必然战略选择。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缘何而生?生成的路径及其演化的动力机制何在?绿色食品产业依托产业集群这一产业组织形式发展的本质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的求解,有助于为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的建立提供理性的理论前瞻,同时在实践上为绿色食品产业链上的各微观主体判断产业发展轨迹与趋势提供参考。本文依据农业产业化理论、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竞争力理论、制度变迁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尝试运用系统论等理论与方法对“绿色食品产业集群”这一概念的定义、内涵与外延、特征、系统的边界与功能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文章展开了对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生成机理的研究,形成了包括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成的产业动因、生成条件体系、形成路径与机理在内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成机理的理论研究框架。此外,研究中选取了山东寿光绿色蔬菜产业集群生成的案例,在将理论与实践案例的分析相结合外,还从此案例中抽象出可进一步丰富理论成果的启示,根据可持续发展与信息化的时代背景提出绿色食品产业系统向更高级系统演化的战略选择。论文对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概念、内涵与外延、特征、边界等进行了清晰界定,形成了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特征的表状模型图、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成的条件体系概念模型图、绿色食品产业系统结构图;此外,本文引入绿色食品产业熵的概念,建立了对绿色食品产业结构联系熵的测算模型,通过对引起绿色食品产业熵流增加的主体决策过程与动力机制分析,论证了绿色食品产业结构有序度与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形成过程的正相关关系,最后通过对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由萌芽阶段经阈值附近的突变至集群最终形成的模型推导,验证了“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成机理”这一主题的理论假设: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即在一定区域空间内,通过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最终绿色食品产业序得以建立,并以产业集群这一产业组织形式为制度变迁的结果。

二、绿色食品(蔬菜)基地环境条件、污染控制及综合生产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绿色食品(蔬菜)基地环境条件、污染控制及综合生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评述
        1.3.1 农业清洁生产文献综述
        1.3.2 农业技术采纳文献综述
        1.3.3 农业技术扩散文献综述
        1.3.4 农户行为控制文献综述
        1.3.5 相关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清洁生产
        2.1.2 农业清洁生产
        2.1.3 农业技术扩散
        2.1.4 农户异质性
    2.2 范围与对象界定
        2.2.1 研究范围
        2.2.2 研究对象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农户行为理论
        2.3.2 技术扩散理论
        2.3.3 信息扩散理论
        2.3.4 社会网络理论
        2.3.5 系统工程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与分析
    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供给与应用现状
        3.1.1 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
        3.1.2 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
        3.1.3 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现状
    3.2 基于生态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3.2.1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3.2.2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3.2.3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分析
    3.3 基于经济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3.3.1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3.3.2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3.3.3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分析
    4.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4.1.1 研究假说
        4.1.2 模型设定
        4.1.3 变量解释与赋值
    4.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样本分析
    4.3 实证结果与检验
        4.3.1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4.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分析
    5.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5.1.1 研究假说
        5.1.2 模型设定
    5.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5.2.1 数据来源
        5.2.2 样本分析
    5.3 实证结果与检验
        5.3.1 模型结果与分析
        5.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5.4 关于采纳意愿与行为的讨论
        5.4.1 意愿强度与行为转化
        5.4.2 意愿和行为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户内部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与效应分析
    6.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要素分析
        6.1.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主体
        6.1.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受体
        6.1.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渠道及其变动性
    6.2 基于社会网络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
        6.2.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动力机制
        6.2.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传导机制
        6.2.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运行机制
    6.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效应分析
        6.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空间效应
        6.3.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间效应
        6.3.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交互效应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经验借鉴
    7.1 美国农药化肥规制经验及启示
        7.1.1 美国农药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7.1.2 美国化肥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7.1.3 美国经验及启示
    7.2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经验及启示
        7.2.1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政策及措施
        7.2.2 丹麦经验及启示
    7.3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经验及启示
        7.3.1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政策和措施
        7.3.2 日本经验及启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8.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解析
    8.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判定
        8.2.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开放性
        8.2.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平衡性
        8.2.3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线性
        8.2.4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随机涨落性
    8.3 基于熵变模型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分析
        8.3.1 农户清洁生产行为熵变模型构建
        8.3.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的类型
        8.3.3 农业清洁生产内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8.3.4 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农户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农业面源污染规模化防控政策机制研究 ——以洱海种植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农业规模化经营涵义界定
        1.3.2 国外农业规模化经营研究
        1.3.3 国内农业规模化研究
        1.3.4 国内微观视角的规模化防控研究
        1.3.5 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政策研究进展
        1.3.6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农业规模化理论基础
        2.1.1 农业产业化
        2.1.2 生态农业产业化
        2.1.3 农业专业合作社理论
    2.2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2.2.1 “企业+农户”经营模式
        2.2.2 “合作社+企业+农户”经营模式
        2.2.3 “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
        2.2.4 “土地股份合作社”模式
        2.2.5 土地信托模式
    2.3 农业面源污染规模化防控理论基础
        2.3.1 外部性理论
        2.3.2 博弈论
        2.3.3 规模经济
        2.3.4 4R理论
第三章 不同农业规模主体稻-蒜成本效益与化肥N投入研究
    3.1 数据来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被访小农和合作社/企业样本基本特征
        3.2.2 水稻和大蒜的成本收益分析
        3.2.3 不同规模稻、蒜种植化肥N投入量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农户减少化肥用量和使用有机肥意愿分析
    4.1 数据来源
    4.2 研究方法
        4.2.1 Bivariate-Probit模型
        4.2.2 边际效应
    4.3 描述性分析
    4.4 农户减少化肥用量和采用有机肥的意愿分析
    4.5 推断性统计
        4.5.1 农户减少化肥施用量意愿方面
        4.5.2 农户采用有机肥的意愿方面
    4.6 结论与启示
第五章 不同规模种植户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研究
    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研究方法
    5.2 实证分析
        5.2.1 样本基本分析
        5.2.2 农户采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情况
        5.2.3 不同种植规模农户的环保认知情况
        5.2.4 不同规模种植户采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情况
        5.2.5 不同环保认知的种植户采取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情况
        5.2.6 推断性统计分析
    5.3 结论与政策建议
        5.3.1 结论
        5.3.2 政策建议
第六章 规模化防控视角下农民参加土地流转意愿研究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 模型构建
        6.2.1 数据来源
        6.2.2 样本基本情况
        6.2.3 模型构建与回归分析
        6.2.4 变量定义
    6.3 推断性统计分析
    6.4 主要结论
    6.5 政策建议
第七章 基于博弈论视角下的农业规模化组织
    7.1 “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7.2 “委托-代理”模型理论
    7.3 结果分析
    7.4 “企业+农户+合作社+基地”经营模式优势
        7.4.1 有利于农业产业化
        7.4.2 有利于治理面源污染
第八章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最优规模化组织的机制研究
    8.1 洱海地区典型农业经营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8.1.1 农业经营组织模式特征
        8.1.2 稻-鸭农业技术模式内涵
        8.1.3 成本效益分析
    8.2 农业经营组织模式—崇州模式的借鉴
        8.2.1 崇州模式由来
        8.2.2 崇州模式经验借鉴
    8.3 洱海地区农业经营组织模式面临问题
    8.4 推行最优农业经营组织模式运行机制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支持政策
    9.1 主要结论
        9.1.1 洱海流域农户与规模经营组织化肥N投入与成本效益比较研究
        9.1.2 农户减少化肥用量和使用有机肥意愿分析
        9.1.3 不同规模种植户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研究
        9.1.4 洱海流域土地流转的意愿分析
        9.1.5 基于博弈论视角下的农业规模化组织
        9.1.6 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最优规模化组织的机制研究
    9.2 支持政策
        9.2.1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人才(人)支持政策
        9.2.2 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控财政(财)倾斜扶持政策
        9.2.3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基础设施建设(物)等扶持政策
        9.2.4 区域绿色农产品品牌的创建与市场无缝对接扶持政策
        9.2.5 强化规模环保持续行动与环保效果的奖励政策
        9.2.6 强化规模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的支持政策
        9.2.7 强化原小农转岗就业生计保障支持政策
        9.2.8 责任追究与监督惩罚政策
参考文献
附录 A海流域农户(合作社)问卷调研说明
附录 B洱海流域农户和合作社调查问卷
附录 C稻-鸭模式农业技术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

(4)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萌芽与发展
        1.2.2 世界主要国家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研究
        1.2.3 中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发展
        1.2.4 中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3.1 总体思路与框架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资料来源
    1.5 主要特点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理论分析
    2.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内涵和外延
        2.1.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概念和特点
        2.1.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管理原则
        2.1.3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功能作用
    2.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理论基础
        2.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产业生态学理论
        2.2.4 环境外部性理论
    2.3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理论发展
        2.3.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原理
        2.3.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生态系统
        2.3.3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生态模型
        2.3.4 无公害农产品的物品属性
第三章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3.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3.1.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探索和形成
        3.1.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发展
        3.1.3 中国农产品主导生产方式的分析
    3.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标准体系分析
        3.2.1 产地环境的管理与标准
        3.2.2 农业投入品的管理与标准
        3.2.3 生产过程的管理与标准
        3.2.4 产品的质量标准
    3.3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主体组成结构分析
        3.3.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主体类型分析
        3.3.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主体比例构成及发展趋势
    3.4 制度和体系队伍的建设情况分析
        3.4.1 工作制度建设
        3.4.2 体系队伍建设
第四章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施绩效分析
    4.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取得的成果
        4.1.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特点的形成
        4.1.2 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影响力的扩大
        4.1.3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快速提升
    4.2 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态势分析
        4.2.1 组织化和规模化发展的分析研究
        4.2.2 市场化发展的分析
        4.2.3 产业化发展成效的实例分析
    4.3 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典型模式的形成
        4.3.1 都市无公害农产品的产业化生产模式
        4.3.2 综合农场产业化生产模式
        4.3.3 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生产模式
        4.3.4 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产业化生产模式
    4.4 生态环境作用和影响的实证研究——以黑龙江农垦红兴隆分局为例
        4.4.1 黑龙江农垦红兴隆分局基本概况
        4.4.2 红兴隆分局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主要措施
        4.4.3 取得的成效
        4.4.4 红兴隆分局产地环境评价
第五章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运行评价分析
    5.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体系的运行分析
        5.1.1 标准体系建设的整体情况分析
        5.1.2 标准体系运行作用和效果的分析
    5.2 生产主体的实施效果分析
        5.2.1 生产主体实施的现状分析
        5.2.2 实证分析1——无公害农产品申报材料现状分析
        5.2.3 实证分析2——生产者对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评价分析
    5.3 无公害农产品市场情况的分析
        5.3.1 无公害农产品消费市场的现状分析
        5.3.2 消费者对无公害农产品评价的实证分析
第六章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运行的对策
    6.1 科学优化标准体系,提升标准科技水平
        6.1.1 深入研究,科学制定产地环境质量和产品标准
        6.1.2 分层次优化生产操作规程,增强标准针对性应用
    6.2 培育生产主体,引领中国现代农业生产
        6.2.1 因地制宜,扶持主体采用适宜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6.2.2 提高服务能力,鼓励主体运用现代化的组织和管理理念生产
        6.2.3 加强引导,促使主体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农产品可追溯
    6.3 完善制度建设,保障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可持续发展
        6.3.1 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切实提高服务监管能力
        6.3.2 建立以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为条件的产地准出制度
        6.3.3 推行以无公害农产品为基础的市场准入制度
第七章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战略选择与构想
    7.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SWOT 分析
        7.1.1 优势(Strengths)
        7.1.2 劣势(Weaken)
        7.1.3 机遇(Opportunities)
        7.1.4 制约(Threats)
    7.2 构建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战略选择与保障
        7.2.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战略选择
        7.2.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保障要求
    7.3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战略构想
        7.3.1 创建无公害农产品国家安全品牌阶段
        7.3.2 全面实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阶段
        7.3.3 实现现代农业基本要求的发展阶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5)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学术回顾
    三、研究目标
    四、写作框架
    五、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六、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农业环境与生态农业理论基础
    第一节 流域生态学理论
        一、流域生态学的基础
        二、流域的结构和功能
        三、流域生态系统的特征理论
        四、流域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节 农业环境理论
        一、农业环境的概念和特点
        二、农业环境问题
    第三节 生态农业理论
        一、生态农业的概念与特征
        二、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与农业开发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研究区域的界定
        一、若干地理概念的解释
        二、研究区域说明
    第二节 鄱阳湖的形成、演变及其影响
        一、鄱阳湖的形成
        二、鄱阳湖的演变过程
        三、鄱阳湖演变所带来的影响
    第三节 鄱阳湖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
        一、鄱阳湖流域的原始农业与生态环境(5万年前~前21世纪)
        二、夏商西周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前21世纪~前771)
        三、春秋战国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前770~前221)
        四、秦汉六朝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前220年~589)
        五、隋唐五代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581~959)
        六、宋元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960~1368)
        七、明及清前期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1380~1840)
        八、近代鄱阳湖流域的农业经济演变与生态环境(1840~1949)
        九、新中国鄱阳湖流域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动(1949~今)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历史考察
    第一节 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生态农业精华的必要性
        一、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的历史沿袭性特点
        二、农业技术与特定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特点
        三、农业技术具有民族性特点
    第二节 中国传统生态农业精华对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的启示
        一、"三才论"启示必须注重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
        二、"三宜说"启示生态农业模式必须灵活多样
        三、精耕细作传统启示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应以劳动集约型为主
        四、培肥地力传统启示发展生态农业必须重视土地资源
        五、基塘农业传统启示生态农业必须建立循环生态系统
        六、用养结合思想传统启示保护农业生态资源的重要性
    第三节 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的发展历史
        一、鄱阳湖流域"原始"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发展概况
        二、新中国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历程
    第四节 鄱阳湖流域现代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二、生态农业科技含量不高
        三、生态农业投资短缺
        四、生态农业建设的配套机制不健全
        五、生态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体系构建
    第一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内涵与发展框架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内涵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框架
    第二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的分区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图及各区命名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结果分析
    第三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设计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设计的原则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主要模式设计
    第四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创新
        一、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基本原则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构成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开发主要内容
    第五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政府扶持体系与制度创新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政府扶持目标与发展策略选择
        二、建立与健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政府扶持政策与实施体系
        三、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的组织制度创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一、主要结论
    二、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食品(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影响因素研究
        1.2.2 食品(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监管必要性研究
        1.2.3 食品(食用农产品)生产者的安全动机、成本和效益研究
        1.2.4 食品(食用农产品)消费者的安全行为研究
        1.2.5 政府监管食品(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行为研究
        1.2.6 既有相关研究评述
    1.3 本论文研究来源、假设和思路
        1.3.1 研究来源
        1.3.2 研究的基本假设
        1.3.3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 本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
        1.4.1 论文结构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可能的创新
2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理论分析
    2.1 引言
    2.2 相关概念诠释
        2.2.1 食用农产品
        2.2.2 食用农产品安全
        2.2.3 安全食用农产品
        2.2.4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
        2.2.5 食用农产品非安全生产
        2.2.6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2.2.7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支撑体系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2 外部性理论
        2.3.3 公共物品理论
        2.3.4 博弈论
        2.3.5 机制设计理论
        2.3.6 无缝隙组织理论
    2.4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内在机理
        2.4.1 产前环节
        2.4.2 产中环节
        2.4.3 产后环节
    2.5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5.1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客观必要性
        2.5.2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现实重要性
        2.5.3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时间紧迫性
    2.6 本章小结
3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现状分析
    3.1 引言
    3.2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缘起和发展现状
        3.2.1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缘起和发展
        3.2.2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发展现状
    3.3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3.3.1 资源障碍
        3.3.2 规模障碍
        3.3.3 市场障碍
        3.3.4 成本障碍
        3.3.5 贸易障碍
        3.3.6 素质障碍
    3.4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风险分析
        3.4.1 国内生产困扰
        3.4.2 国外市场风险
    3.5 中国食用农产品非安全生产的集中体现及致因分析
        3.5.1 中国食用农产品非安全生产的集中体现
        3.5.2 中国食用农产品非安全生产的致因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市场失效分析
    4.1 引言
    4.2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
        4.2.1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中信息不对称的主要表现
        4.2.2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良后果
        4.2.3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中信息不对称导致不良后果的成因
        4.2.4 解决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应对措施
    4.3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外部性问题分析
        4.3.1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外部性的主要表现
        4.3.2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外部性的经济效率损失
        4.3.3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外部性所导致的不良后果
        4.3.4 解决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外部性问题的应对措施
    4.4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公共物品问题分析
        4.4.1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存在公共物品属性的主要表现
        4.4.2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公共物品属性的主要影响
        4.4.3 解决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公共物品问题的应对措施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博弈分析
    5.1 引言
    5.2 生产者与消费者行为的博弈分析
        5.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5.2.2 模型的基本表述
        5.2.3 模型的求解
        5.2.4 现实思考
    5.3 合法安全生产者与潜在非法不安全生产者行为的博弈分析
        5.3.1 博弈要素的设定
        5.3.2 模型的构架及说明
        5.3.3 博弈模型均衡求解
        5.3.4 对博弈均衡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5.4 政府执法者与生产者行为的博弈分析
        5.4.1 博弈模型基本假设
        5.4.2 政府执法者和生产者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
        5.4.3 政府执法者和生产者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发达国家和地区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理念及其借鉴
    6.1 引言
    6.2 发达国家和地区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主要做法
        6.2.1 美国的主要做法
        6.2.2 欧盟的主要做法
        6.2.3 日本的主要做法
    6.3 发达国家和地区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做法的基本评价
        6.3.1 美国管理科学、法制完善、运作透明
        6.3.2 欧盟管理严、认证严、追究严
        6.3.3 日本两部门管理、行政部门权力大、措施精细化
    6.4 发达国家和地区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理念及其启示
        6.4.1 发达国家和地区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理念
        6.4.2 发达国家和地区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理念的启示
    6.5 发达国家和地区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经验借鉴
        6.5.1 建立权威的专门统管机构
        6.5.2 完善规范的技术标准体系
        6.5.3 实施透明的管理法规制度
        6.5.4 采取切实的有效控制手段
    6.6 本章小结
7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设计
    7.1 引言
    7.2 策动诱导机制
        7.2.1 目标导向机制
        7.2.2 价格调节机制
        7.2.3 政策激励机制
        7.2.4 诚信承诺机制
    7.3 运行操作机制
        7.3.1 标准规范机制
        7.3.2 技术创新机制
        7.3.3 科学测评机制
        7.3.4 污染控制机制
    7.4 市场促动机制
        7.4.1 市场准入机制
        7.4.2 跟踪反馈机制
        7.4.3 质量信号机制
        7.4.4 强制退出机制
    7.5 监管保障机制
        7.5.1 法规约束机制
        7.5.2 监测预警机制
        7.5.3 责任追溯机制
    7.6 本章小结
8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支撑体系构建
    8.1 引言
    8.2 宏观调控体系
        8.2.1 政策法规体系
        8.2.2 行政管理体系
        8.2.3 市场拓展体系
        8.2.4 壁垒规避体系
    8.3 生产监控体系
        8.3.1 清洁生产体系
        8.3.2 农资监管体系
        8.3.3 农业标准体系
        8.3.4 HSE管理体系
    8.4 质量管理体系
        8.4.1 质量标准体系
        8.4.2 检验监测体系
        8.4.3 质量认证体系
        8.4.4 质量仲裁体系
    8.5 技术保障体系
        8.5.1 生产技术体系
        8.5.2 环境建设体系
        8.5.3 安全信息体系
        8.5.4 考核指标体系
    8.6 本章小结
9 案例分析——河南猪肉食品安全生产综合示范区建设
    9.1 引言
    9.2 河南猪肉食品安全生产综合示范区概况
        9.2.1 基本情况
        9.2.2 示范内容
        9.2.3 基本任务
        9.2.4 实现目标
    9.3 河南猪肉食品安全生产综合示范区建设路径选择
        9.3.1 “摸清家底”
        9.3.2 选(制)定标准
        9.3.3 开展安全生产控制技术示范
        9.3.4 开展检验检测技术示范
        9.3.5 开展法律法规监管示范
        9.3.6 拓宽信息渠道
        9.3.7 强抓教育培训
        9.3.8 建设产业组织
    9.4 河南猪肉食品安全生产综合示范区建设运行模式
        9.4.1 政府推动
        9.4.2 技术支撑
        9.4.3 企业自律
        9.4.4 意识提升
    9.5 河南猪肉食品安全生产综合示范区建设成效
        9.5.1 猪肉食品安全基地建设进展良好
        9.5.2 示范区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全面提升
        9.5.3 猪肉食品安全人才队伍得到培养锻炼
    9.6 河南猪肉食品安全生产综合示范区建设运作透视
        9.6.1 运行模式与长效机制建设
        9.6.2 路径选择与支撑体系建设
    9.7 本章小结
10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和相关讨论
    10.1 研究结论
        10.1.1 中国还没有实现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
        10.1.2 中国没有实现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症结在于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存在缺失
        10.1.3 要建设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就必须强化政府监管
        10.1.4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及经验
        10.1.5 健全的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需精准设计和多途径建设
        10.1.6 完善的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支撑体系需精心构架和多思路建设
        10.1.7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需采取组合式、创新性的对策措施
    10.2 对策建议
        10.2.1 运筹科学的建设规划
        10.2.2 创造宽松的制度环境
        10.2.3 促成明晰的协调体制
        10.2.4 探索耦合的监管方式
        10.2.5 寻求创新的发展思路
        10.2.6 实施得力的配套措施
    10.3 相关讨论
        10.3.1 本论文的研究总结
        10.3.2 本论文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调查问卷1: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2:食用农产品生产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相关论文及科研一览
致谢

(7)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珠三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一) 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
        (二) 对新时期我国发展模式的思考
        (三) 绿色壁垒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障碍
        (四) “绿色奥运”带来了绿色契机
        (五) “毒奶粉事件”导致的信任危机
    二、绿色产业相关理论研究动态
        (一) 绿色产业概述
        (二) 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关系的研究述评
        (三) 绿色经济的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和可能的创新
        (一) 研究的基本框架
        (二) 研究重点与难点
        (三)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绿色产业: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必然选择
    一、绿色壁垒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 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背景与原因
        (二) 绿色壁垒的国际发展趋势
    二、绿色壁垒是我国经济发展面对的“双刃剑”
        (一) 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
        (二) 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
    三、绿色产业是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必然选择
第三章 绿色产业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产业代谢理论
        (一) 代谢理论的来源
        (二) 物质代谢理论
        (三) 产业代谢理论
    二、物质平衡理论
        (一) 总量平衡与分量平衡
        (二) 克尼斯等环境经济学家的物质平衡理论
        (三) 质量平衡方法
        (四)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五) 对环境恶化与资源过量使用关系的分析
    三、物质循环理论
        (一) 物质循环概念分析
        (二) 生物系统中的碳循环
        (三) 循环经济理念
        (四) 循环经济的概念
        (五) 循环经济的基本实施原则、方法和核心标准
第四章 绿色产业链的构建
    一、绿色产业的分类
        (一) 产业分类
        (二) 绿色产业分类
        (三) 绿色产业的划分
    二、绿色产业链与传统的生产方式
        (一) 产业链与传统的生产方式
        (二) 绿色产业链的概念及简化模型
    三、绿色产业链的构建原理
        (一) 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二) 因地制宜
        (三) 系统集成
    四、绿色产业链构建的诊断
        (一)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二) 诊断指标体系
        (三) 诊断指标
    五、绿色产业链构建的方法
        (一) 主导产业链优选
        (二) 引入补链企业
        (三) 横向共生、纵向耦合
        (四) 绿色产业链构建层次
        (五) 绿色产业链支撑系统设计
        (六) 绿色产业链构建的操作步骤
    六、绿色产业链构建的技术
    七、绿色产业链的效益
        (一) 绿色产业链环境效益
        (二) 绿色产业链经济效益
    八、绿色产业链的运行机制
        (一) 企业与绿色产业链
        (二) 政府与绿色产业链
        (三) 社会与绿色产业链
    九、绿色产业链在各产业中的构建方向
        (一) 绿色农业产业链的构建
        (二) 绿色工业产业链的构建
        (三) 绿色服务业产业链的构建
第五章 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主要领域
    一、我国绿色工业的发展
        (一) 绿色工业对传统环保理念的冲击和突破
        (二) 工业绿色化与绿色工业节能
        (三) “清洁生产”:绿色工业的本质
        (四) 生态工业园的建设
        (五) 我国绿色工业发展评价
    二、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
        (一) 从“有机农业”到“绿色农业”
        (二) 绿色农业的发展目标
        (三) 绿色农业的组织实施
        (四)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评价
    三、我国绿色服务业的发展
        (一) 绿色消费与绿色服务
        (二) 绿色服务业的主要领域及其基本要求
        (三) 绿色流通的组织实施
        (四) 绿色营销的组织实施
        (五) 我国绿色服务业发展评价
第六章 绿色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以珠三角为例
    一、珠三角现代产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一) 珠三角的概况
        (二) 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三) 珠三角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压力
        (四) 珠三角现代产业面临的转型
    二、珠三角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一) 珠三角绿色工业发展现状
        (二) 珠三角绿色农业发展现状
        (三) 珠三角绿色服务业发展现状
    三、对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定量评价—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法
        (一)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二)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假定
        (三)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四) 生态足迹分析法在珠三角的应用分析
        (五)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局限性
    四、珠三角绿色产业发展前瞻
        (一) 改变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 控制人口数量
        (三) 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提倡绿色生活消费
        (四) 提高生物生产用地的面积和质量
        (五) 加快一体化整合,明确发展潜力所在
第七章 发展我国绿色产业的政策选择
    一、构建和完善我国的绿色壁垒建设体系
        (一) 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监测、调查制度
        (二) 建立绿色壁垒预警机制,实现对外贸易管理服务的前置化
        (三) 实施质量安全战略,构建和完善出口产品标准体系和检验检疫体系
        (四)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五) 构建外贸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实行标准化生产
        (六) 完善外贸体制,形成外向型经济的强大合力
        (七) 实行环境外交
    二、调整产业结构
        (一) 发展绿色科技,促进传统产业的绿色化进程
        (二) 发展绿色生产力,提高资源生产力
        (三) 调整产业结构,从企业做起
    三、加大对绿色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一) 构建我国绿色产业的投资机制
        (二) 强化绿色立法、执法,严禁国外污染源进入
        (三) 发展绿色科技,培养绿色人才
        (四) 增强绿色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新时尚
        (五) 依据国际标准,培植绿色企业
    四、加强对绿色产业的宏观管理
        (一) 加强国家绿色企业认证的标准化工作
        (二) 建立绿色产业的信息服务机构与分类、统计及审计系统
        (三) 充分发挥政策与市场的作用
        (四) 制定适合各地特色的绿色发展战略
        (五)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六) 加强统一领导,完善绿色产业的组织管理体系
        (七) 打破产业分割,地域分割,加强宏观指导和协调
        (八) 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大力发展绿色第三产业
        (九) 尽快统一绿色核算体系
参考文献
附件: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MATLAB计算程序
致谢

(8)黄瓜生产中农药应用过程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农药应用过程控制技术研究的必要性
        1.1.1 蔬菜产品和环境污染严重
        1.1.2 蔬菜生产和农药使用的重要性
        1.1.3 农药污染控制技术手段薄弱
        1.1.4 国际农药禁用和限用要求我国加强农药控制和替代研究
        1.1.5 国际贸易的需求
        1.1.6 全程控制理论的提出为农药污染全程控制提供发展契机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农药全程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1.2.2 农药安全性风险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我国黄瓜生产中农药控制现状研究
    2.1 我国无公害和绿色黄瓜生产的农药控制技术体系现状
        2.1.1 产地环境控制
        2.1.2 作物管理和农药投入过程控制
        2.1.3 农药投入监督监控技术体系
    2.2 我国典型农户黄瓜生产农药控制现状调查
        2.2.1 调查方法
        2.2.2 结果与分析
        2.2.3 讨论与结论
    2.3 我国黄瓜生产农药危害状况调查
        2.3.1 我国黄瓜生产中农药使用状况调查
        2.3.2 我国黄瓜生产中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残留现状
        2.3.3 我国黄瓜上农药登记状况调查
    2.4 小结
        2.4.1 我国农药应用过程控制体系的现状
        2.4.2 我国农药过程控制体系建设的对策
第三章 我国黄瓜生产中农药危害分析
    3.1 危害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3.1.1 危害和危害分析
        3.1.2 农药危害
        3.1.3 危害分析的内容
    3.2 黄瓜产品特征和生产操作技术流程
    3.3 农药的危害及其特征
        3.3.1 农药毒理学和安全风险
        3.3.2 相关农药在我国的危害情况
    3.4 造成危害的关键点分析
    3.5 黄瓜生产中农药危害关键点的控制
        3.5.1 产地环境选择
        3.5.2 土壤处理
        3.5.3 棚室消毒
        3.5.4 病虫害防治
    3.6 小结
第四章 农药风险指数评价技术研究
    4.1 农药环境浓度预测
        4.1.1 基本公式
        4.1.2 相关参数计算
        4.1.3 农药在环境中的浓度预测
    4.2 农药风险指数评价
        4.2.1 渗漏风险
        4.2.2 土壤残留风险
        4.2.3 环境生态风险
        4.2.4 农药对人类的健康风险指数
        4.2.5 农药总风险
    4.3 数据来源
    4.4 参数设定
    4.5 结果与分析
        4.5.1 浓度预测
        4.5.2 风险指数评价
    4.6 小结
第五章 农药应用过程控制技术指标研究
    5.1 低风险农药筛选和用药次数研究
        5.1.1 筛选方法
        5.1.2 结果与分析
        5.1.3 讨论与结论
    5.2 农药收获间隔期和最大残留限量研究
        5.2.1 研究方法
        5.2.2 结果与分析
        5.2.3 讨论与结论
    5.3 农药的剂量控制效果评价
        5.3.1 农药对黄瓜灰霉病的剂量控制效果评价
        5.3.2 农药对黄瓜白粉病的剂量控制效果评价
        5.3.3 农药对黄瓜枯萎病的剂量控制效果评价
        5.3.4 农药对黄瓜霜霉病的剂量控制效果评价
        5.3.5 低风险杀虫剂对黄瓜害虫的剂量控制效果
        5.3.6 石灰氮日光消毒技术对黄瓜多种病虫害的控制效果评价
        5.3.7 讨论与结论
    5.4 小结
第六章 黄瓜生产中的农药监控技术研究
    6.1 农药安全操作规范(Safe Operation of Pesticides,SOP)建立
    6.2 农药使用监督机制研究
        6.2.1 区域规划
        6.2.2 生产基地带动农户模式
        6.2.3 建立农药使用认证和记录制度
        6.2.4 建立农药使用检查制度
    6.3 田间农药检测体系
        6.3.1 黄瓜中烯酰吗啉和霜脲氰检测技术研究
        6.3.2 黄瓜中醚菌酯检测技术
        6.3.3 黄瓜中氟硅唑检测技术
        6.3.4 黄瓜中福美双残留检测技术
        6.3.5 黄瓜中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6.3.6 黄瓜中灭蝇胺残留检测技术
        6.3.7 黄瓜中抗蚜威残留检测技术
        6.3.8 黄瓜中达螨灵残留检测技术
    6.4 小结
第七章 我国黄瓜生产农药应用过程控制体系框架建立
    7.1 ICPMM
        7.1.1 产地环境管理
        7.1.2 农业设施器具管理
        7.1.3 植物材料(种子、幼苗和成株)管理
        7.1.4 肥料与水的管理
        7.1.5 病虫害和农药管理使用
    7.2 PCM
        7.2.1 产地环境
        7.2.2 农药选择
        7.2.3 农药安全使用
        7.2.4 田间监测
        7.2.5 黄瓜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
        7.2.6 黄瓜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7.2.7 处理规则
    7.3 小结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8.1 我国黄瓜生产中农药应用过程控制现状
    8.2 农药控制体系的危害分析
    8.3 黄瓜生产田间农药浓度预测与风险指数评价模型
    8.4 黄瓜生产中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指标和检测方法
    8.5 黄瓜生产中农药控制的监督机制
    8.6 我国黄瓜生产中农药应用过程控制体系框架
    8.7 创新性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黄瓜生产农药使用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2 黄瓜上登记杀菌剂和杀虫剂品种的理化参数
附录3 黄瓜上登记杀菌剂和杀虫剂毒理参数
附录4 黄瓜上登记杀菌剂和杀虫剂的生态毒性参数
附录5 供试药剂剂型和供应厂家
附录6 农药的各项风险指数
附录7 用药记录表
致谢
作者简历

(9)陕西苹果质量安全影响因素及其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目的与意义
    1.2 农产品及果品质量安全问题
        1.2.1 农产品及果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提出
        1.2.2 有关概念的界定
        1.2.3 苹果质量安全现状及问题
        1.2.4 果品的质量安全控制
    1.3 产地环境与果品安全生产
        1.3.1 影响果品安全生产的环境因素
        1.3.2 果园生态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
    1.4 果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与安全生产技术
        1.4.1 果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及其控制
        1.4.2 果品安全生产体系及生产制度
        1.4.3 果品安全生产关键技术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思路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陕西苹果质量安全现状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的采集
        2.1.2 样品预处理
        2.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2.1.4 分析评价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果实中农药残留现状分析
        2.2.2 果实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水平现状分析
        2.2.3 果实中硝酸盐含量水平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2.3.1 影响陕西苹果质量安全的因子
        2.3.2 关于苹果质量安全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第三章 陕西苹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产地概况及布点方法
        3.1.2 样本采集和前处理
        3.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大气质量的评价分析
        3.2.2 果园土壤质量的评价分析
        3.2.3 产地灌溉水质量的评价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3.3.1 陕西苹果产地环境质量主要控制因子及对苹果安全生产的影响
        3.3.2 关于产地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第四章 苹果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途径及对果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选择及试验设计
        4.1.2 样品采集
        4.1.3 样品预处理
        4.1.4 测定指标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农药使用对果品安全性的影响
        4.2.2 果园使用砷制剂农药的残留污染分析
        4.2.3 叶面喷肥对苹果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
        4.2.4 果实套袋对苹果果实铅含量的影响
    4.3 小结和讨论
        4.3.1 不同农药种类对苹果安全生产的影响
        4.3.2 农药使用方法对苹果安全生产的影响
        4.3.3 关于生产过程中的重金属残留污染问题
        4.3.4 关于苹果果实不同部位的农药和重金属残留问题
第五章 苹果安全生产几个相关问题的实地调查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调查方法
        5.1.2 测定指标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陕西苹果产区主要农资应用现状分析
        5.2.2 公路旁苹果园铅污染分析
        5.2.3 生态果园建设模式分析
        5.2.4 果园生草的生态调控效应
    5.3 小结和讨论
        5.3.1 农资使用及对果品安全生产的影响
        5.3.2 汽车尾气对果品安全生产的影响及其控制
        5.3.3 生态果园建设与果品安全生产
第六章 陕西苹果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
    6.1 原理与方法
        6.1.1 原理
        6.1.2 研究方法
    6.2 分析与讨论
        6.2.1 陕西苹果安全生产技术体系的构成要素
        6.2.2 陕西苹果的质量安全生产目标
        6.2.3 陕西苹果质量安全的关键控制环节
        6.2.4 陕西苹果安全生产关键技术措施
        6.2.5 陕西苹果安全生产制度与生产模式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假设的提出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的假设树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1.2.1 绿色食品
        1.2.2 绿色食品产业化
        1.2.3 产业集群及相关概念
        1.2.4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生成机理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1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的国内外研究述评
        1.4.2 产业集群生成机理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4.3 对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成机理研究的启示
    1.5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
        1.5.1 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
        1.5.2 采用的研究方法
        1.5.3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成机理的理论依据
    2.1 绿色食品产业化理论
        2.1.1 农业产业化理论与绿色食品产业化理论的内在联系
        2.1.2 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之于绿色食品产业化理论
    2.2 产业竞争力理论
        2.2.1 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
        2.2.2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理论
    2.3 制度变迁与产业集群生成理论
        2.3.1 产业发展的制度变迁与组织制度创新需求
        2.3.2 产业集群的生成是产业运行绩效提升的制度选择
    2.4 耗散结构理论
        2.4.1 自组织形成的条件
        2.4.2 自组织形成的路径与机制
    2.5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成机理的研究框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对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系统的认识
    3.1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内涵界定
        3.1.1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定义
        3.1.2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内涵
    3.2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特征
        3.2.1 产业集群的一般特征
        3.2.2 农业产业集群与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
        3.2.3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识别特征
    3.3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系统的剖析
        3.3.1 系统要素构成
        3.3.2 系统的边界与外部环境分析
        3.3.3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自组织特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成的产业动因
    4.1 绿色食品产业的特征分析
        4.1.1 具有绿色农业的弱质性
        4.1.2 具有战略产业的重要性
        4.1.3 具有环境产业的正外部性
        4.1.4 具有导致生产与市场行为变异的信息不完全性
    4.2 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制约及出路
        4.2.1 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制约:高成本风险
        4.2.2 决定绿色食品产业竞争力的因素
        4.2.3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制度变迁路径:从产业化到产业集群
    4.3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系统成本节约”的竞争优势
        4.3.1 多种集群效应对绿色食品产业链上各环节成本的降低
        4.3.2 区域“存量绿色资源”的有效整合
        4.3.3 区域内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4.3.4 区域治理优势有利于规避产业的“柠檬问题”
        4.3.5 形成“区域绿色”为内涵的品牌识别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成的条件体系
    5.1 环境资源条件
        5.1.1 自然资源禀赋—绿色食品生产的自然环境
        5.1.2 政治法律条件—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政策
        5.1.3 社会文化条件—绿色健康的消费理念
        5.1.4 经济条件—绿色食品的消费市场需求
        5.1.5 技术条件—绿色食品产业的技术发展
    5.2 微观基础条件
        5.2.1 实践中的绿色食品产业现状
        5.2.2 绿色食品企业的资源能力
        5.2.3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5.2.4 绿色食品交易市场
        5.2.5 绿色食品产业的五种竞争力量
    5.3 集聚条件
        5.3.1 地方政府规制
        5.3.2 绿色食品行业协会的监督与促进
        5.3.3 产业沟通平台
        5.3.4 区域绿色品牌共造
        5.3.5 区域学习与创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成的路径及机理
    6.1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成的路径
        6.1.1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系统的生成类型
        6.1.2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成的路径分析
    6.2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系统生成的动力与标志
        6.2.1 基本假设
        6.2.2 绿色食品产业嫡的导入
        6.2.3 生成各阶段的主体决策过程及其动力机制
        6.2.4 生成的标志:绿色食品产业结构的有序化
    6.3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系统生成的过程模型
        6.3.1 由萌芽始发的量变过程分析
        6.3.2 阈值附近的突变分析
    6.4 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成机理的阐释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案例研究:寿光绿色蔬菜产业集群的生成
    7.1 寿光绿色蔬菜产业集群生成的条件体系
        7.1.1 生成的环境资源条件
        7.1.2 生成的产业微观基础条件
        7.1.3 集聚条件
    7.2 寿光绿色蔬菜产业集群生成的路径与机理
        7.2.1 生成的动力
        7.2.2 生成中的主体决策过程
        7.2.3 生成演变过程中的内在机理
    7.3 寿光绿色蔬菜产业集群生成案例的启示
        7.3.1 对于促进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成的启示
        7.3.2 促进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向更高级集群系统升级演变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成的对策与建议
    8.1 政府:引导、推动、服务集群成长
        8.1.1 确立区域发展目标,完善集群发展政策
        8.1.2 创新投融资体制,积极利用各类资本
        8.1.3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8.1.4 培育特色工业园区,提升园区的载体功能
        8.1.5 引导、推进流通体系、中介组织和基础设施建设
        8.1.6 加强领导,促进绿色品牌打造
    8.2 企业:分工、协作、提升集群的竞争合作水平
        8.2.1 参与分工
        8.2.2 加强协作
        8.2.3 提高营销水平
        8.2.4 提升竞争力
    8.3 社会:建立健全以行业协会为中心的中介服务机构支撑集群发展
        8.3.1 发展行业协会
        8.3.2 提供金融法律服务
        8.3.3 强化科教服务
        8.3.4 推行循环经济模式
        8.3.5 营造区域绿色文化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四、绿色食品(蔬菜)基地环境条件、污染控制及综合生产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D]. 徐北春. 吉林大学, 2020(03)
  • [2]农业面源污染规模化防控政策机制研究 ——以洱海种植业为例[D]. 耿飙.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11)
  • [3]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J]. 台州市人民政府. 台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2(03)
  • [4]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理论与实践[D]. 刘建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0)
  • [5]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 戴天放.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8)
  • [6]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研究[D]. 李铜山.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7)
  • [7]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珠三角为例[D]. 陈健.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8]黄瓜生产中农药应用过程控制技术研究[D]. 宋卫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05)
  • [9]陕西苹果质量安全影响因素及其控制研究[D]. 赵政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10]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生成机理研究[D]. 高群. 福建农林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绿色食品(菜)基地环境条件、污染控制与综合生产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