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西藏中学校400036
摘要: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对于学生主体性的认可程度越来越高,强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意识。这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个人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客观的差距。如果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就必须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采用分组分层教学,确保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保护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自信心。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分组分层教学法应用策略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差异,这是课堂教学所要面对的客观事实。越是突出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对于这种差异性的认识就要越深刻。在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日益凸显的今天,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必要施行分组分层教学法,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进一步提高,根据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以确保学生的课堂自主意识不受到压制、学习兴趣不受到影响。
一、按学习积极性进行分组,促进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
学习积极性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也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起着很大程度上的决定作用。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学生往往成绩会较好,知识基础也较为牢固,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也较强;反之,学习积极性较差的学生不仅成绩往往不是很理想,而且知识基础也相对薄弱。在进行分组分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实施分组分层教学的划分标准,而且要施行搭配式的分组方式,在每个学习小组之中都有积极性高和积极性相对较低的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之内既相互协作又相互竞争。这种良性的竞争会让原本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更加具有上进意识,而原本成绩较好、积极性较高的学生也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二、根据学生基础,实施分层次教学
学生在经历了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之后,其形成的数学基础难免会参差不齐。对于这个客观存在的差距,教师首先要给予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实施分层次教学,确保每个基础水平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最佳的学习体验,收获尽可能多的学习成果。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除了要确保课程内知识内容的传授之外,也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发散教学,促进学生形成更好的能力,以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实施难度水平较高的教学策略;对于基础水平一般的学生就可以以巩固课内知识为主,促进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而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则要注重补足这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重点放在基本概念等基础知识之上。
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同样要结合分组教学进行,虽然在教学方面进行分层,但是在小组之内学生之间又会相互带动,促进各个基础层次水平的学生的转化。
三、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是要注重学生在短时间之内能够达到的知识水平,而不是仅仅为学生设定一个长远的学习目标。这样,学生在不断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会逐渐增长学习的自信心,从而进入更好的学习状态。在学习目标设定的过程中,教师同样要遵循分组分层原则,根据学生最近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情况为学生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面对这个学习目标的时候既不会感到过多的压力,同时又不会产生懈怠的心理。而设定了目标对应着教师就是要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对于学生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在完成学习目标过程中的情况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价,既要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学习目标完成的情况,同时也要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知自我、反思自己的学习历程。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对于没有完成目标的学生教师也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并帮助学生分析这段时间的学习情况,找出没有达成目标的原因,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和提高,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四、设置不同层次的课后作业,促进学生课内知识的巩固
对于课后作业教师也要注重层次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难度和数量不同的课后作业。一方面,课后作业能够有效地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另一方面,课后作业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更加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对于成绩较为优秀、课程知识接受程度较高的学生,要注重作业的发散性,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对于成绩中等,接受程度一般的学生,则要突出重视对于学生课内既得知识的巩固,促进学生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而对于成绩较差、知识接受程度较低的学生,则要尽量以课内的例题为主,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课后作业的分层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目的性和成就感。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和基础水平的学生要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学生更为全面的发展和提高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负起教育责任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收获丰硕的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薛玲余新课标下分层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