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倒性能论文-阚茗溪,钤太峰,郭风法,仵允峰,韩秀兰

抗倒性能论文-阚茗溪,钤太峰,郭风法,仵允峰,韩秀兰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倒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晚播,种植密度,冬小麦,产量

抗倒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阚茗溪,钤太峰,郭风法,仵允峰,韩秀兰[1](2019)在《适期晚播对不同密度冬小麦产量和茎秆抗倒性能的调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在宽幅播种条件下,以大穗型冬小麦品种‘泰农18’为材料,设计常规播期10月10日和适期晚播10月20日2个播期处理,各播期下分别设置225、375、525万株/hm~23个种植密度,研究了播期和密度互作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形成、茎秆重心高度、基部节间机械强度和茎秆抗倒指数的影响,以期明确适期晚播对密植高产冬小麦产量和茎秆抗倒性能的调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播期和种植密度显着影响冬小麦的产量和抗倒性能。各播期间适度密植(375万株/hm~2)可通过提高穗数获得高产,且在两播期间无显着差异。适度晚播显着提高各密度冬小麦抗倒指数;在晚播条件下,随种植密度增加,小麦重心高度提高的幅度、基部节间机械强度降低的幅度显着低于常规播期,从而使得适期晚播密植小麦的抗倒能力仍可维持在较高水平。适度密植小麦可通过适期晚播平衡其产量和抗倒能力,本试验条件下,采用375万株/hm~2的种植密度,在10月20日播种,可协同实现高产、稳产。(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32期)

周洁,王旭,朱玉磊,刘惠惠,陈翔[2](2019)在《氮肥运筹模式对小麦茎秆抗倒性能与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氮肥运筹对小麦茎秆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以淮北地区主栽小麦品种烟农19和新麦26为供试材料,通过氮肥施用量和基追比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施氮量设135、180、225和270 kg·hm~(-2)四个水平,分别用N1~N4代表;氮肥基追比设10∶0、7∶3、5∶5和3∶7四个水平,分别用R1~R4代表),分析了不同氮肥运筹下小麦茎秆基部第二、第叁节间抗倒特征和产量差异。结果表明,小麦的株高、重心高度、倒伏程度和倒伏率均随着氮肥总施用量和基施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N4水平下烟农19和新麦26的株高、重心高度比N1水平分别增加8.73%和12.9%。在N4R1处理下倒伏率最大,达到56%。在N3条件下小麦茎秆基部第二、第叁节间粗度、秆壁厚度、茎秆强度和抗倒伏指数均高于其他施氮水平,较N1水平分别增加18.89%、15.16%、33.03%、48.42%和48.95%。在相同氮肥施用总量条件下,R3处理的茎秆粗度、秆壁厚度显着大于其他处理,以N3R3处理的茎秆基部第二、第叁节间抗倒形态特征最优。在相同追肥比例条件下,不同施氮总量间小麦产量表现为N3>N4>N2>N1;当氮肥总施用量相同,不同追肥比例下产量表现为R3>R2>R1>R4;两个品种产量均以N3R3处理最大,分别为8 279.14和8 062.36kg·hm~(-2),比产量最低的N1R1处理分别增产21.75%和15.82%。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180~225kg·hm~(-2)、基追比5∶5可作为淮北平原小麦的抗倒、丰产与稳产的氮肥运筹模式。(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邵庆勤,周琴,王笑,蔡剑,黄梅[3](2018)在《种植密度对不同小麦品种茎秆形态特征、化学成分及抗倒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旨在明确不同种植密度下小麦品种的抗倒性能差异,为小麦生产中品种选择及其合理密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8个小麦品种,副区为2个密度处理,分析小麦茎秆形态结构、化学成分及抗倒伏能力的差异。[结果]小麦种植密度由基本苗300万·hm-2增加到450万·hm-2,小麦株高、基部节间长度及重心高度分别增加1.77%、6.11%和3.59%,基部节间直径及节间壁厚分别降低5.56%和10.25%,茎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分别降低4.14%、7.60%和13.68%,机械强度下降17.59%,倒伏指数上升14.77%,最终导致倒伏率及倒伏程度显着上升,增幅达295.08%和53.57%。从品种来看,‘矮抗58’和‘洛麦23’的植株较矮,重心高度较低,基部节间长度较短,节间直径和节间壁厚较大,茎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较高,机械强度较大,倒伏指数较小,‘矮抗58’未发生倒伏现象,‘洛麦23’发生少量倒伏,产量也较高;‘烟优361’的植株和重心高度较高,节间直径和节间壁厚较小,茎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最低,机械强度最小,倒伏指数最大,倒伏率和倒伏程度最高,产量中等。相关分析表明:化学成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均与抗倒性能显着相关,木质素含量对抗倒伏的贡献最大。[结论]密度过大不能达到增产效果,反而增加了倒伏概率。‘矮抗58’和‘洛麦23’的植株较矮,重心高度较低,基部节间粗短,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抗倒性能较好,产量较高,适宜种植。(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吕添,王红光,李东晓,李浩然,李瑞奇[4](2018)在《不同春生叶龄期追氮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和抗倒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兼顾冬小麦高产和抗倒伏的春季最佳追氮时期,设置品种、追氮期二因素裂区试验,其中,2015-2016年以山农16(SN16)和石新828(SX828)2个品种为主区,2016-2017年以藁优2018(GY2018)、科农2009(KN2009)和石4366(SH4366)3个品种为主区,两年均以春3、4、5、6叶伸出时分别追施总施N量240kg·hm-2中的50%氮肥(分别用N3~N6表示)为副区。在关键生育时期调查群体总茎数,成熟期调查茎秆抗倒伏相关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拔节至孕穗期一般以N3或N4处理总茎数最多,开花至成熟期一般以N4处理的穗数最多,N5处理的成穗率最高;孕穗期至开花后24d,N4处理的叶面积指数(LAI)最大,N6处理的最小;大部分品种以N4处理的株高最高,不同叶龄期追氮处理的重心高度则因品种而异;N4处理小麦基部第2节间最长,节间充实度和机械强度最小,N3和N4处理的抗倒指数最低。抗倒指数和机械强度与株高、重心高度、节间长度均呈极显着负相关,与节间直径、茎壁厚度和充实度均呈极显着正相关。不同叶龄期追氮对每公顷穗数和穗粒数的影响较小,大部分小麦品种以N4处理的穗数最多,且施氮处理间的差异一般不显着。石新828和藁优2018各施氮处理千粒重的差异不显着,另外3个品种N4处理的千粒重高于其他处理。5个品种中除藁优2018以N5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外,其他品种均以N4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且均与N5处理的差异不显着。综合来看,春4叶期追氮产量性状最优而倒伏风险最大;春5叶期追氮的籽粒产量与春4叶期追氮的差异不显着,但其抗倒能力显着提高,可以兼顾高产和抗倒伏,因此,春5叶期为河北平原春季最佳追氮时期。在灌水条件常成为限制因素的该地区小麦生产中,春4叶至春5叶期根据水源情况灌水和随水追施氮肥,都是比较适宜的。(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苏玉环,陈冬梅,刘保华,马永安,王雪香[5](2018)在《黄淮北部麦区主推小麦品种茎秆抗倒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淮北部麦区10个主推小麦品种为试材,在灌浆期发生倒伏的情况下,分析了2组不同抗倒性品种的倒伏情况和茎秆特性。结果表明:抗倒组品种济麦22、石4185、邯麦13和邯麦15在全生育期均未发生倒伏,不抗倒组品种石麦15、冀麦585、中麦155和山农14在蜡熟期均发生了5级倒伏。抗倒组品种平均株高为76.8 cm,平均株高构成指数为0.50,茎基部第1节和第2节节间总长度为9.36 cm,茎基部第1节、第2节的节间充实度分别为30.17和14.50 mg/cm,开花至乳熟期和开花至蜡熟期的茎部干物质输出率分别为16.44%和35.34%。与不抗倒组品种相比,抗倒组品种株高低、株高构成指数大、茎基部节间短且充实度高、生育后期茎基部干物质输出率低,这些茎秆特性均有利于提高小麦的抗倒性。(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潘佳楠[6](2018)在《内蒙古阴山丘陵区藜麦高产群体抗倒性能及其调控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国内藜麦品种倒伏严重导致减产及栽培技术研究滞后的现状,本研究通过广泛收集引进藜麦不同基因型材料,在内蒙古阴山丘陵地区旱作条件下,比较不同藜麦品种的生长发育、力学特征、光合特性、物质积累等差异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筛选抗倒高产型藜麦新品种。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藜麦品种的茎秆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力学特征、光合特性、茎秆生理生化指标、倒伏率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揭示藜麦群体抗倒伏生理机制,明确藜麦抗倒伏群体的适宜种植密度范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田间品种鉴选试验初步筛选出几个抗倒性能较好,具有3750kg/hm~2以上高产潜力的藜麦品种,其共同特征表现为株高中等、茎秆粗壮、分枝较多、叶面积大、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高、茎秆强度大、叶片光合效率及单株粒重表现较高,包括H4、C3、A4、LL-1、L5及Z1共六个品种。上述藜麦品种,若能辅之以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可在内蒙古阴山丘陵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2)藜麦植株倒伏类型主要是茎折,发生倒伏的主要时期为成熟期,受种植密度和品种间差异的影响,倒伏有可能在灌浆期提前发生。藜麦株高、茎粗、主茎分枝数、穗干重、茎干重、单位茎长干重、力学特征、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与藜麦茎秆抗倒伏性能密切相关,是评价茎秆抗倒伏能力的重要指标。(3)在内蒙古阴山丘陵地区,髙秆藜麦品种陇藜一号(LL-1)和矮秆藜麦品种K2获得最高经济产量的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17.15万株/hm~2和15.33万株/hm~2。在此合理密度范围内,藜麦植株个体发育良好,群体结构合理,生育前期群体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增加较快,叶片光合效率较高;灌浆期茎秆粗壮、分枝数较多,绿叶面积、穗干重、茎秆干重、单位茎长干重、茎秆强度、抗性生理指标等下降相对缓慢,维持了较高的群体物质生产能力及较强的茎秆抗倒伏能力,这是藜麦实现抗倒高产的生理基础。(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赵玉花[7](2018)在《播期对山东冬小麦产量和抗倒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播期对冬小麦的产量和抗倒性能有一定影响,为了明确播期不同所造成的影响,安排早播、传统播期和适期晚播这叁个播期,分析两种冬小麦品种的产量和抗倒性能。试验证明,适期晚播能够显着降低小麦的茎秆重心高度、株高和基部节间长,提升茎秆的机械强度,并与早播、传统播期中的籽粒产量相当。所以,适期播种能够在高产的同时,使小麦的抗倒能力得到显着提升。(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王树林,王国平,王燕,张谦,冯国艺[8](2017)在《麦棉套作模式下差量播种对小麦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麦棉套作模式下,通过调整小麦边行与内行播种量,探索防止小麦倒伏与增产的新途径。[方法]于2016-2017年在曲周试验站开展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因素为边行播种量,设225kg·hm~(-2)(B1)与300kg·hm~(-2)(B2)两个水平,副因素为内行播种量,设150kg·hm~(-2)(T1)、225kg·hm~(-2)(T2)、300kg·hm~(-2)(T3)3个水平;调查小麦秸秆直径、断裂拉力、倒伏率等抗倒性能指标与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结果]随播量增加,边行与内行小麦主茎基部第二节间直径与断裂强度下降,单位面积穗数、产量呈上升趋势,穗粒数、千粒重呈下降趋势;边行与内行相互影响显着,内行播量增加对边行小麦生长存在负效应,边行播量增加同样抑制内行小麦生长。综合来看,当边行播量在300kg·hm~(-2),内行播量在150kg·hm~(-2)时小麦平均产量最高,内行倒伏率接近最低。[结论]在麦棉套作模式下,采用增加边行播量,降低内行播量的差量播种方式,有利于防止小麦倒伏,提高小麦产量。(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12期)

卢想[9](2017)在《氮密互作对冬小麦安农0711茎秆抗倒性能和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以小麦安农0711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密度为主区,设四个密度水平,分别为:120×104/hm2(D1),180×104/hm2(D2),240×104/hm2(D3),300×104/hm2(D4);氮肥为副区,设四个氮素水平,分别为:150 Kg/hm2(N1),210 Kg/hm2(N2),270Kg/hm2(N3),330Kg/hm2(N4)。研究了氮肥、密度及其互作对小麦茎秆基部节间形态特征、力学特征、化学成分、抗倒指数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旨为探讨小麦安农0711在淮北地区最适宜的播种密度和合理的施氮量,为其在淮北地区高产栽培、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氮、密互作对安农0711茎秆基部节间形态特征的影响氮肥和播种密度对小麦茎秆节间形态特征有显着影响,且氮密两者存在显着互作效应。不同氮素水平下,随着播种密度加大,基部1、2、3节间长度和株高明显增加,重心高度相应提高,茎秆明显变细,茎壁变薄。不同播种密度下,随着氮肥量的增加,基部1、2、3叁节间长度和株高明显增加,重心高度相应提高,茎秆变细,茎壁变薄。氮、密互作显着影响小麦茎秆节间形态特征。茎秆节间形态显着性分析表明,基部1、2、3叁节间长度,株高和重心高度受密度效应显着,氮肥效应较小;而茎秆基部第2节间粗度和茎壁厚度受氮肥效应较显着,且存在氮、密互作效应。2.氮、密互作对安农0711茎秆节间力学特征和抗倒指数的影响氮肥和密度显着影响小麦茎秆基部节间机械强度、抗倒指数。不同氮素水平下,随着播种密度加大,茎秆基部节间机械强度、抗倒指数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各处理间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密度下,随着氮肥量的增加,茎秆基部节间机械强度、抗倒指数亦呈下降趋势,且各处理间差异显着。小麦茎秆形态特征与茎秆抗倒指数关系密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茎秆抗倒指数与株高、重心高度和茎节间第2、3节长度均呈极显着负相关(-0.5580**、-0.6540**和-0.5360**;-0.7620**、-0.7740**和-0.3850**);小麦株高与重心高度呈极显着正相关(0.7450**)。茎节间第2、3节茎粗和壁厚与抗倒指数呈极显着正相关(0.0655**、0.3720**;0.0960**、0.7450**)。可见适当降低小麦株高和茎秆重心高度,增加基部第2、3节间粗度、茎壁厚度和抗倒指数,将显着增强茎秆抗倒能力。3.氮、密互作对茎秆基部节间化学成分的影响氮、密互作显着影响小麦安农0711基部1、2、3节间木质素含量、纤维素含量、可溶性总糖、氮含量。不同氮素水平下,随着播种密度的加大,基部1、2、3节间木质素含量、纤维素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和含氮量均呈下降趋势,且不同处理间差异显着。不同播种密度下,随着氮肥量的增加,基部1、2、3叁节间木质素、纤维素含量和可溶性总糖呈下降趋势,而含氮量呈上升趋势。氮密互作显着影响小麦基部化学成分。基部化学成分显着性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茎秆基部化学成分受氮肥效应影响显着,其中基部第2节间木质素、氮含量和可溶性总糖存在显着氮、密互作效应。小麦茎秆节间化学成分与抗倒指数关系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茎秆基部叁节间木质素含量、纤维素含量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与抗倒指数均呈极显着正相关(0.8750**,0.9201**和0.9380**),而茎秆基部1、2、3叁节间氮含量与抗倒指数均呈极显着负相关(-0.6272**,-0.6381**,-0.7080**)。可见,提高茎秆基部节间木质素含量、纤维素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和降低氮含量有利于提高小麦茎秆抗倒能力。4.氮、密互作对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氮肥和密度显着影响小麦光合性能。小麦安农0711旗叶叶绿素含量(SPAD)随着氮肥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而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小麦叶绿素含量(SPAD)呈逐渐降低趋势,且花期叶绿素含量(SPAD)显着高于灌浆中期。不同氮素水平下,小麦安农0711旗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随着播种密度加大而降低,而胞间CO2浓度呈增加趋势。不同密度下,小麦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随着氮肥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而胞间CO2浓度呈降低趋势。小麦光合性能指标显着性分析表明,小麦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受密度效应影响较显着;而小麦叶绿素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受氮肥效应影响显着,且存在显着氮、密互作效应。5.氮密互作对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密度和氮肥对小麦安农0711产量及构成因素均有显着影响。低密度D1、D2处理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安农0711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高密度D3、D4处理下,单位有效穗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穗粒数呈增加趋势;而随着播种密度的加大,穗粒数却呈降低的趋势。播种密度和氮肥水平显着影响小麦子粒产量。相同氮素水平下,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小麦籽粒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产量在D2N3处理下最高,为8951.8Kg/hm2。相同播种密度下,随施氮量的增加,小麦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氮肥量由150kg/hm2增加到330kg/hm2时,增产幅度降低,产量下降。本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安农0711高产抗倒的施氮量为210-270kg/hm2,播种密度为180-240×104/hm2。(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郑孟静[10](2017)在《不同小麦品种抗倒性能差异的内在机制及其对氮密互作的调控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田生产中,增加氮肥投入及群体密度可通过增加群体生物量来提高产量。然而,过高的氮肥及密度导致分蘖过多,破坏群体结构,茎秆发育细弱,机械强度及韧性下降,容易发生倒伏,减产严重。由于不同品种的遗传背景差异,茎秆质量存在变异。因此,阐明小麦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基因型差异对品种改良、发挥小麦抗倒增产潜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栽培措施可以通过调控小麦茎秆的质量来影响其抗倒性能。细胞壁中的木质素对评价茎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木质素赋予植株以结构刚性,显着影响茎秆的机械强度。因此,阐明栽培措施对小麦茎秆木质素代谢的调控及与抗倒伏关系,不仅是基础研究的必要,同时对大田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于2014-2016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实验站进行了两个生长季的大田试验。试验一:抗倒伏差异的基因型试验,该试验选用茎秆抗折力存在差异的8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为潍麦8号(WM8)、临麦4号(LM4)、山农11(SN11)、山农23(SN23)、莱州95021(LZ95)、济麦22(JM22)、山农16(SN16)、周麦22(ZM22)。试验二:栽培措施调控试验,以抗倒伏能力差异显着的SN16(倒伏敏感型)和SN23(抗倒伏型)为试验材料,设置叁个氮肥水平,分别为120(N1)、240(N2)、360(N3)kg/hm2,叁个密度水平,分别为75(D1)、225(D2)、375(D3)万株/hm2。利用生理学、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系统阐明小麦抗倒伏的基因型差异及氮肥和密度对小麦茎秆木质素代谢的调控机制及与抗倒伏的关系,旨在为品种抗倒潜力挖掘及优化抗倒栽培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品种小麦茎秆抗倒伏差异的生理机制利用茎秆强度测定仪,在小麦开花期(DC,65)、乳熟期(DC,75)和蜡熟期(DC,85)分别测定了8个品种茎秆基二节间的抗折力。自开花后,茎秆抗折力因茎秆光合同化物的分解转运,充实度下降而逐渐降低。通过比较不同材料间茎秆抗折力,人为将8个品种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抗倒伏型和倒伏敏感型。两组品种抗折力存在显着差异,但组内极端性品种sn11和sn16与其相对应的组内品种差异显着。在蜡熟期测定了两组品种的形态特征,包括株高、重心高度、重心高度占株高的比重、茎粗和茎秆充实度。结果表明,抗倒伏型品种的植株高度高于倒伏敏感型品种,重心高度在两组品种中差异不显着,但抗倒伏型品种的重心高度占株高的比重显着低于倒伏敏感型品种。抗倒伏型品种的茎秆粗度和茎秆充实度(茎秆密度)显着大于倒伏敏感型品种。说明在选择抗倒伏型品种或改良品种过程中,以重心高度占株高的比重、茎粗和茎秆充实度作为参考指标,而对株高和重心高度应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通过解剖结构的观察,深入分析不同品种茎秆抗折力差异的原因。对开花后10天的茎秆基部第二节间进行取样并用faa固定,制作石蜡切片后进行番红固绿对染。茎秆横切面木质化组织呈红色,非木质化组织呈绿色。结果显示,抗倒材料的木质化程度及面积与抗倒弱的材料存在显着差异。抗倒材料的木质化程度及面积显着高于倒伏弱的材料。其中抗倒伏型品种中抗折力最大的sn11的染色程度显着高于倒伏敏感型品种的抗折力最小的sn16。利用caseviewer扫描切片软件量化大、小维管束的数目及面积。结果表明,除了抗倒伏型品种sn11的小维管束数目显着高于倒伏敏感型品种sn16,其他处理没有表现出相似的规律。而抗倒伏型品种的小维管束面积和大维管束数目显着高于倒伏敏感型品种。说明小麦茎秆小维管束面积和大维管束数目较高的品种抗倒伏能力较强。利用溴乙酰方法测定了茎秆木质素积累量。分析表明,不同抗倒伏型品种的茎秆木质素积累量存在显着差异。抗倒伏型品种的木质素显着高于倒伏敏感型品种。其中抗折力最高的sn11的木质素含量最高,而抗折力最低的sn16的木质素含量最低。相关分析表明,茎秆抗折力与木质素积累量、茎粗、充实度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说明选择木质素积累量高、茎秆粗壮、充实度的高的品种可以降低倒伏的风险。2氮肥和密度对小麦茎秆木质素代谢的调控及与抗倒伏的关系氮肥和密度处理对小麦茎秆基部第二节间的抗折力具有一定的调控效应。相同氮肥水平下,增加种植密度会降低茎秆抗折力;氮肥对抗折力的影响因不同的密度水平而存在差异。在低密度条件下(d1),施氮量从n1增加到n2,茎秆抗折力增强;由n2增到n3时,抗折力反而减弱,表现为n2d1>n1d1>n3d1。增加种植密度后(d2和d3),增加施氮水平则抗折力逐渐减弱。对表观性状的分析结果显示,同一氮肥水平下,增加群体密度导致单株鲜质量降低、重心高度上移、重心高度占株高的比例增加,茎秆细弱、茎秆充实度降低。进而使茎秆弯曲力矩降低、茎秆质量变劣,降低茎秆抗折力。在低密度水平下,增加施氮量会使单株鲜重增加、重心高度占株高比重降低、茎秆粗壮、茎秆充实度高,增加了茎秆质量,提高了抗折力。然而,增加种植密度导致上述指标降低。对开花后10天的茎秆基部第二节间进行取样faa固定,制作石蜡切片并进行番红固绿对染。茎秆横切面木质化组织呈红色,非木质化组织呈绿色。结果显示,小麦茎秆的表皮细胞、厚壁组织细胞、维管束鞘细胞及导管和管胞被染成红色。说明木质素主要在这些组织部位进行沉积。氮肥和密度对茎秆木质化程度具有显着的影响。随密度的增加,茎秆木质化程度呈降低趋势。除d1处理下,不同施氮量间差异不显着外,d2和d3处理下,增加施氮量会降低茎秆木质化程度。通过量化茎秆基部第二节间大、小维管束的数量及面积发现,n1和n2处理下,不同密度处理间小维管束数量没有明显的趋势。在高氮肥和高密度条件下(n3d3),小维管束的数量显着低于其他处理。相同氮肥水平下,大维管束数量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相同密度条件下,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通过双光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时期木质素的自发荧光发现,木质素的自发荧光信号强度随生育进程呈逐渐增强的趋势。木质素在各生育时期的积累速率不同,在基二节间形成后的0-28天是木质素积累速率相对较快,之后积累仍在继续,但相对比较缓慢。相同氮肥水平下,增加群体密度会降低茎秆木质素的积累量。在低密度群体下(d1),增加施氮量会增加木质素的积累,但过量施氮(n3)导致木质素积累量的降低。增加种植密度(d2和d3)后,木质素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处理下木质素合成途径关键酶活性和基因表达丰度发现,不同处理下木质素含量的差异是由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咖啡酰氧甲基转移酶(comt)、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ccr)和肉桂醇脱氢酶(cad)的活性及表达丰度存在差异。较高的pal、comt、ccr和cad活性及表达丰度促进木质素的合成积累。利用碱性硝基苯氧化法降解小麦茎秆中的木质素,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uplc-ms/ms)定性及定量不同处理间茎秆中木质素单体的含量。小麦茎秆中木质素单体的形式为h、g和s型,其中g型和s型单体是小麦茎秆中木质素的主要形式。氮肥和密度对木质素单体含量具有显着的调控效应。增加种植密度使h型单体增加,s型单体降低,g型单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n1处理相比,增加施氮量使h型和G型单体增加,S型单体降低。由此可知,S型单体与茎秆的机械强度有关。在品种改良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S型单体的含量来提高茎秆的抗倒伏能力。减少群体密度及氮肥投入可以提高茎秆的抗倒伏能力,但由于穗数不足,产量显着降低。因此,在生产中需综合考虑,选择适宜的群体密度及氮肥投入量,既保持较高的茎秆质量,同时获得较高的产量。本试验中,品种SN16的N1D2和N2D2处理,品种SN23的N2D2和N3D2处理能够获得较高的茎秆强度且产量相对较高。(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7-04-28)

抗倒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解氮肥运筹对小麦茎秆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以淮北地区主栽小麦品种烟农19和新麦26为供试材料,通过氮肥施用量和基追比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施氮量设135、180、225和270 kg·hm~(-2)四个水平,分别用N1~N4代表;氮肥基追比设10∶0、7∶3、5∶5和3∶7四个水平,分别用R1~R4代表),分析了不同氮肥运筹下小麦茎秆基部第二、第叁节间抗倒特征和产量差异。结果表明,小麦的株高、重心高度、倒伏程度和倒伏率均随着氮肥总施用量和基施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N4水平下烟农19和新麦26的株高、重心高度比N1水平分别增加8.73%和12.9%。在N4R1处理下倒伏率最大,达到56%。在N3条件下小麦茎秆基部第二、第叁节间粗度、秆壁厚度、茎秆强度和抗倒伏指数均高于其他施氮水平,较N1水平分别增加18.89%、15.16%、33.03%、48.42%和48.95%。在相同氮肥施用总量条件下,R3处理的茎秆粗度、秆壁厚度显着大于其他处理,以N3R3处理的茎秆基部第二、第叁节间抗倒形态特征最优。在相同追肥比例条件下,不同施氮总量间小麦产量表现为N3>N4>N2>N1;当氮肥总施用量相同,不同追肥比例下产量表现为R3>R2>R1>R4;两个品种产量均以N3R3处理最大,分别为8 279.14和8 062.36kg·hm~(-2),比产量最低的N1R1处理分别增产21.75%和15.82%。在本试验条件下,施氮量180~225kg·hm~(-2)、基追比5∶5可作为淮北平原小麦的抗倒、丰产与稳产的氮肥运筹模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倒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阚茗溪,钤太峰,郭风法,仵允峰,韩秀兰.适期晚播对不同密度冬小麦产量和茎秆抗倒性能的调控效应[J].中国农学通报.2019

[2].周洁,王旭,朱玉磊,刘惠惠,陈翔.氮肥运筹模式对小麦茎秆抗倒性能与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9

[3].邵庆勤,周琴,王笑,蔡剑,黄梅.种植密度对不同小麦品种茎秆形态特征、化学成分及抗倒性能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8

[4].吕添,王红光,李东晓,李浩然,李瑞奇.不同春生叶龄期追氮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和抗倒性能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8

[5].苏玉环,陈冬梅,刘保华,马永安,王雪香.黄淮北部麦区主推小麦品种茎秆抗倒性能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18

[6].潘佳楠.内蒙古阴山丘陵区藜麦高产群体抗倒性能及其调控机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7].赵玉花.播期对山东冬小麦产量和抗倒性能的影响[J].农业工程技术.2018

[8].王树林,王国平,王燕,张谦,冯国艺.麦棉套作模式下差量播种对小麦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9].卢想.氮密互作对冬小麦安农0711茎秆抗倒性能和产量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2017

[10].郑孟静.不同小麦品种抗倒性能差异的内在机制及其对氮密互作的调控响应[D].山东农业大学.2017

标签:;  ;  ;  ;  

抗倒性能论文-阚茗溪,钤太峰,郭风法,仵允峰,韩秀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