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名固沙植物青蒿种子组成的研究与利用

着名固沙植物青蒿种子组成的研究与利用

一、着名固沙植物——沙蒿种子组成的研究与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1](2020)在《基于大数据的西藏荒漠治理植物优选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荒漠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社会、经济和生态问题,荒漠化的科学治理对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植物种植是荒漠化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针对具体的宜种区域,基于荒漠化类型、成因、生态环境及社会人文环境等影响因素的复杂多样性,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植物的环境适应性,最大程度地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提高我国荒漠治理的成功率、效率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传统荒漠化治理中植物品种选择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基于大数据的植物优选方法,增强了植物优选过程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为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荒漠治理植物优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决策模型研究。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充分考虑植物与生态环境的适宜程度以及植物种植的综合效益,从环境适应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其他等5个方面构建包含21个评价指标的基于大数据的植物优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量化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相关系数的加权模糊相似优先比植物初选决策模型和基于层次分析的植物优选多属性决策模型,并结合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对模型进行改进,为从“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植物优选奠定理论基础。(2)西藏山南荒漠治理植物优选研究与实地验证。首先,结合西藏山南地区的环境特征分析,对种质资源库中的荒漠治理植物进行初步筛选;然后综合地形、土壤、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种植偏好、交通存储、相关政策等其他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计算了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并通过多属性决策模型实现了植物的优选与排序。最后,对植物优选结果进行引种试验,通过实地种植效果验证基于大数据的植物优选方法的可行性,为企业决策提供理论指导。(3)荒漠治理植物种质资源库建设与植物优选决策服务系统研发。在荒漠化治理植物资料汇总与整理的基础上,对种质资源库的建设背景、原则与需求等进行分析,对数据库的字段、结构等进行设计,建立了覆盖全国范围的荒漠治理植物种质资源库,为植物的科学选择提供数据支撑。从系统需求出发,应用大数据分析、数据存储和数据可视化等技术,构建了集分析、评价、决策等功能于一体的荒漠治理植物品种优选系统,为荒漠化地区精准、智能匹配治理植物提供了有效的解决办法。

廖承锐[2](2020)在《西藏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特征及经营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作为“世界屋脊”,和地球南极、北极并列,被称为“世界第三极”。西藏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平均海拔超过4000m,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而敏感,易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影响。雅鲁藏布江中部流域是西藏自治区社会经济中心,由于地表沙物质丰富、气候干冷多风、植被稀疏低矮等,季节性的风沙灾害,给城镇生活和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植被恢复是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升区域生态防护功能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是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治理的两种重要途径,也是林草资源资产增值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以西藏高原河谷沙地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试验,从样方、样带和区域三个尺度,揭示了人工恢复模式下,不同沙地类型、沙障处理及海拔梯度下植被结构、物种多样性与生境因子变化的关系;首次在高寒沙地上,通过地面激光扫描技术(TLS),从植被水平覆盖和垂直结构的角度,揭示了自然恢复模式下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随地形/微地形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恢复模式下沙地典型群落的植被与土壤的关系,阐明了植被恢复模式对植被和土壤变化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了西藏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西藏高原河谷沙地的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沙地类型人工恢复模式下的植被恢复特征存在极大差异。在河滩、河岸和山坡三种不同沙地类型的植被恢复试验中,共有14种植物种存活,不同沙地类型间的植株生长具有不同的特点。综合各植物种组成和生长特征,在河滩流动沙地上,籽蒿的重要值可达25%,生长最好;在河岸流动沙地上,藏白蒿和藏沙蒿的重要值分别为28%和16%,生长状况最优;而在山坡流动沙地上,拉萨狗娃花、花棒和藏沙蒿的长势最好。这些植物种均可以考虑作为植被恢复初期的适生植物种,在不同沙地类型的植被恢复过程中作为最优选择。山坡流动沙地不同海拔的植被恢复过程中,植株生长和土壤质量得到了改善。从先锋期(2011)到发展期(2017),随着植被盖度和高度的显着提高,其对土壤性质的改善极为明显,主要的土壤颗粒组成从中细砂变为了极细砂。在发展期,植株生长以中坡为优,pH值与株高呈显着正相关。沙障处理在人工恢复模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沙障处理下的植被恢复效果不同。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秸秆沙障更有利于植株生长;而石方格及塑料方格的铺设能够提高物种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增强沙地植被恢复潜力。(2)砂生槐群落的自然恢复成效显着。在不同地形条件下,冲积扇中部的个体生长最高。株高和冠幅投影面积呈显着正相关(p<0.01),而株高和海拔、坡度均显着相关(r分别为0.167和0.145,p<0.01)。随着海拔的升高,砂生槐种群的分布密度呈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减小的趋势。在海拔为3593-3643 m,坡度为20°~25°的西南坡,其生境条件最有利于砂生槐种群的生长和分布。(3)在0-20 cm土层上,自然恢复模式下的砂生槐灌丛和长芒草草地的粉砂含量较大,分别为50.77%和62.16%,高于人工恢复模式下的柳树林和藏沙蒿灌丛。四种植被恢复模式中,长芒草草地粉砂含量最高,土壤容重最低。在0-20 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差异不显着,而在20-40 cm土层中,不同模式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依次为:长芒草草地(23.37 g·kg-1)>砂生槐灌丛(17.42 g·kg-1)>藏沙蒿灌丛(14.85 g·kg-1)>柳树林(8.43 g·kg-1)。藏沙蒿灌丛的铵态氮含量高于其它植被恢复模式,因此,在沙地植被恢复模式中,自然恢复模式对于土地退化的防治而言至关重要,应以自然恢复为主,并与人工恢复相结合。沙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叶片全碳、氮、磷与土壤容重、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显着正相关。(4)根据高寒河谷沙地恢复不同沙地类型的植被特征变化采取相应的经营对策。在河滩沙地上,良好的水、气条件有利于乔、灌、草相结合的沿江(河)防风固沙体系的构建,同时,应注重沙障等地面措施的实施;在河岸沙地上,植被恢复模式应贯彻“以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针,自然恢复以围栏封育为主,辅以适生灌丛的补种及飞播种草固沙等人工恢复措施;在山坡沙地上,人工恢复采用沿等高线人工脚踩回头撒播的植被种植方法,在构建完整的恢复体系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形因子的影响,同时,应严格执行围栏封育和禁牧措施。并且,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的过程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保障体系的完善。

薛頔[3](2020)在《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浑善达克沙地是内蒙古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也是京津重要的生态屏障,因其生态脆弱、植被退化,政府部门力图快速恢复植被。面对这一需求,针对不同位置的不同生境及其群落演替阶段精准筛选出适宜生长的植物,对该区域人工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空间信息科学原理和地统计学方法,将样方调查数据和30m生态环境因子空间分布数据相结合,采用TWINSPAN模型划分该区域植物群落类型,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筛选与沙地植物适宜性相关的生态环境因子;通过最大熵模型模拟各类灌草群落生长适宜性分布;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的加权评价模型得到各乔木生长适宜性分布;通过GIS空间分析刻画出各地块适宜恢复的植物种和顶级演替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具体结论如下:1.将浑善达克沙地植物划分为8类群落,其中自然群落为分布于流动沙地的沙米、猪毛菜先锋群落,半流动沙地的披碱草、刺蓬等多年生草本群落,半固定沙地的以苔草、沙蒿等为建群种的灌草群落,固定沙地的以糙隐子草、羊草、沙蒿等为优势种的典型草原群落以及河泛地的芨芨草、地榆等群落;人工恢复的半固定沙地杨柴、黄柳等群落,固定沙地的飞播沙柳、柠条等群落,以及主要分布于沙地东部山地的樟子松、杨树人工林等。通过群落划分为不同演替阶段人工恢复植被精准提供适宜植物。2.以包含数据信息最大化且冗余最少为原则,筛选出影响该区域植物生长适宜性的生态环境因子为土壤p H(KCl)、土壤粘土含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年均降水量、积温、无霜期、大气干燥度、日照时数、年蒸发量、风速、大气气压、相对湿度、坡度、坡向、高程此15个因子。通过筛选为模拟植物生长适宜性分布提供生态环境因子。3.依据当前阶段生态环境条件的空间分布状况,苏尼特右旗及苏尼特左旗北部流动沙地海拔890~1305m、坡度15°以下区域适宜扦插黄柳,海拔978~1305m、坡度15°以下区域适宜设立沙米沙障,半流动沙地海拔890~1580m、坡度15°以下区域适宜栽种雾冰藜、猪毛蒿;正镶白旗、正蓝旗及锡林浩特市北部半固定沙地迎风坡适宜栽种小叶锦鸡儿、冷蒿、沙柳等,背风坡海拔1060~1485m、坡度18°以下区域适宜栽植柠条、杨柴、沙打旺等,丘间沟谷洼地汇水地段适宜种植金莲花、地榆;正蓝旗东南部、克什克腾旗以及多伦县山地阴坡、半阴坡海拔1196~1818m、坡度25°以下区域适宜种植新疆杨、河北杨,阳坡、半阳坡海拔1196~1760m、坡度25°以下区域适宜种植樟子松。4.遵循沙地群落演替规律,结合沙地产业建设,筛选各类生境不同演替阶段植被恢复适宜植物种。流动沙地种植黄柳、沙米;演替2a后进入一、二年生草本群落阶段,西部荒漠草原半流动沙地海拔890~1580m、坡度15°以下区域种植雾冰藜、猪毛蒿等,中部典型草原和东部草甸草原半流动沙地种植冰草、披碱草等乡土牧草封育保护;演替4a后到达多年生根基禾草群落阶段,半固定沙地适宜栽种小叶锦鸡儿、柠条、沙柳等灌木固定沙地;演替10a后荒漠草原以针茅属为主的多年生丛生禾草群落为演替顶级群落,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于固定沙地阳坡、半阳坡海拔1100~1980m、坡度40°以下区域栽植小叶锦鸡儿、沙蒿,阴坡、半阴坡栽植柠条、杨柴等,东北部及东南部山地阴坡、半阴坡种植新疆杨、河北杨,阳坡、半阳坡种植樟子松;演替15a后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将以乔灌草混生的沙地榆疏林为演替顶级群落。

吴剑雄,智颖飙[4](2019)在《鄂尔多斯地区植物区系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鄂尔多斯高原(Ordos Plateau)是我国干旱区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单元。同时,该地区作为我国八个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而备受中外植物生物学和自然地理学界的关注。因此,对其植物区系研究历史的梳理,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具体实践提供科学依据。经过140多年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的不懈探索和系统研究,鄂尔多斯植物区系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无疑是在国内外先辈科学研究

王新友[5](2020)在《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的固碳过程、速率和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荒漠草地(Desert grassland)是我国北方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之一,受到沙漠化的严重威胁。种植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等人工固沙植被(Sand-fixing vegetation)是保护和稳定荒漠草场的重要措施之一,得到政府、群众和学者的一致认同。然而,人工固沙植被的固碳效益长期被忽略,缺乏可靠方法的核算以及详实的实测数据验证。石羊河流域地处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带和气候的敏感区,是我国最早开展防沙治沙与人工固沙植被建设的荒漠草地区域之一,其沙漠化与固沙植被建设在干旱区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本研究主要从实验、模型模拟、验证三个层次展开研究:首先,以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法揭示了典型人工固沙植被梭梭植被固碳以及土壤碳通量的动态变化机理(过程、规律、速率),分析了风蚀和降尘对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固碳作用的影响。然后,基于甘肃省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应用CBP(Carbon benefits project)碳计量模型工具模拟并预测了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的固碳效益和碳储量未来的变化趋势,以及围封和退耕还林情景下的固碳潜力。最后,利用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碳储量的实测数据对CBP模型的测算结果进行了验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人工固沙植被建设显着提高了干旱区沙化土地植被和土壤的有机碳储量,以地上植被和表层0-5 cm土壤提高最为明显。35a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储量达到0.75 kg C/m2,平均固碳速率达到0.02 kg C/m2/a,是流动沙丘的25倍,其固碳速率与同区域沙地稳定天然白刺固沙灌丛植被的固碳速率相当,但其碳储量仅约为稳定天然白刺固沙植被的1/3。35a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有机碳储量达到2.48 kg C/m2,平均固碳速率达到0.07 kg C/m2/a,是流动沙丘的3.5倍,但只占到稳定天然白刺固沙灌丛的29.4%。35a梭梭人工固沙植被-土壤系统有机碳储量达到3.23 kg C/m2,平均固碳速率达到0.09 kg C/m2/a,较流动沙丘提高了3.4倍,但是只占到稳定天然白刺固沙灌丛的35.1%。显然,人工梭梭固沙植被还存在很大的固碳潜力。2.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地上植被碳储量随种植年限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土壤碳储量随种植年限增加逐渐增加,植被-土壤生态系统的碳储量随种植年限先增加后降低,而后逐渐增加。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地上植被碳储量在0-10a阶段增长快速,10a时达到峰值2.74 kg C/m2,分别是35a、25a和3a的3.65、3.01和6.68倍;而土壤碳储量在35a达到峰值2.48 kg C/m2,分别是25a、10a、3a的1.09、1.56和2.41倍;植被-土壤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在10a时达到峰值4.34 kg C/m2,分别是35a、25a和3a的1.34、1.36和2.99倍,这说明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的碳储量大小受植被碳储量的影响大,意味着梭梭固沙植被的生长状况决定着其生态系统的碳储量。3.风蚀和降尘是沙漠地区最频繁的风沙活动,是影响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汇的重要因子。风蚀被人工固沙植被截留的沙尘引起的碳输入速率,5年平均值为1.12±0.42 g C/m2/a;以35a人工梭梭固沙植被为参考,人工固沙植被阻挡风蚀引起的碳固定速率占到其土壤碳固定速率的1.58%,占到其系统碳固定速率的1.21%。在人工固沙植被下垫面上,降尘引起的碳输入速率为2.47±0.47 g C/m2/a;以35a人工梭梭固沙植被为参考,降尘引起的碳输入速率占人工固沙植被土壤固碳速率的3.48%,占到其系统固碳速率的2.67%。4.土壤碳通量是土壤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典型人工固沙植被——梭梭植被的土壤碳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和日夜变化特征,主要受种植年限、土壤水含量和土壤结皮的影响。不同种植年限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碳通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生长季(8月)的土壤碳通量明显大于非生长季(1月);不同种植年限梭梭固沙植被生长季和非生长季碳通量的日变化均为明显的单峰曲线,且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日最大排放速率出现在12:00-14:00时,最小值出现在8:00时左右。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建设和去结皮处理显着提高了沙漠土壤碳通量,而且不同种植年限的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通量大体上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递增。土壤水含量是影响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通量的关键因素,生长季和非生长季土壤碳通量均与0-5 cm土壤水分显着相关,且均呈二次曲线关系。5.CBP碳计量模型预测显示,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当前(39a)的碳储量为0.81 Tg C,固碳速率为0.045 kg C/m2/a;在0-100a时间尺度内的最大固碳潜力为2.19 Tg C,是当前碳储量的2.71倍,固碳速率为0.19 kg C/m2/a;在35a-100a时间尺度上,人工固沙植被碳储量逐渐减小,并在80a后变成碳源,100a时碳排放达到0.44 Tg C。35a时,CBP碳计量模型预测结果和样地法估算结果两者相差34.5%,这验证了CBP碳计量工具在干旱荒漠区有一定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的碳储量主要分布于民勤县与凉州区,合计占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碳储量的92.4%;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储量达到1.15 Tg C,占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碳储量的84.8%。降低植被死亡率、实施围封和植被建设措施能显着增强人工固沙植被固碳效益。6.0-35a时间尺度上,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的固碳效益随种植年限先增大后减小的机理在于在0-10a期间人工梭梭固沙植被逐渐兴盛,植被碳储量迅速增加,并在10a左右达到峰值,随种植年限的增长,梭梭固沙植被开始衰败和死亡,植被碳储量下降,引起生态系统碳密度减小。调控和提升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固碳效益的关键在于设法使土壤水含量高于植物枯萎点,保证植被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维持荒漠草地稳定。为了维持碳汇效益和避免将来变成碳源,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亟待保育和重新恢复。研究揭示了典型人工固沙植被——梭梭固沙植被固碳过程、规律、速率、土壤碳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干旱区荒漠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计算提供了重要依据;计量了风蚀和降尘在人工固沙植被固碳中的比重,是对干旱荒漠区碳汇估算方法的创新。首次应用了CBP碳计量工具模拟预测了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固碳效益和潜力,并用样地法的估算结果验证了该工具的有效性。本研究为干旱区人工固沙植被碳效益的精确估算和提升提供了参考,对干旱荒漠灌丛草地的生态维持以及科学保育等具有重要意义。

徐先英[6](2019)在《甘肃治沙研究60年回顾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肃位于黄河上游,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有山地、高原、河谷、平川、沙漠、戈壁等多种地貌类型,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分为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地和河西走廊以北地区,其中沙漠、戈壁以及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及河西走廊以北地带,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姆塔格沙漠、戈壁流沙和内陆河形成的沙漠是主要沙源。此外甘肃庆阳环县的沙源,主要来自于毛乌素沙地;甘南玛曲高寒草原沙化草地的沙源主要是就地起沙。据第五次荒

王宁[7](2019)在《不同围封年限对正蓝旗草地土壤和植被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究不同围封年限对正蓝旗沙质草地土壤和植被的影响,本文选取正蓝旗图古日格嘎查区域内不同围封年限(0、3、7、10、15年)的沙质草地为研究对象,以未实施围栏封育措施的沙质草地为对照。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室内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不同的围封年限条件下沙质草地群落土壤和植被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旨在为退化沙质草地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对植被恢复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围封年限的增加,研究区内群落中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生物量均显着增加(P<0.05),围封15年时均达到最大值,比对照(围封0年)分别提高91%、5%和939%,但围封年限超过10年后,以上各项指标增加不显着,同时考虑到Simpson指数增加对围封区植被恢复的负面作用,所以在综合考虑围封成本、草地利用以及该地区退化草地恢复的效果可知,当围封年限为10年时,研究区内围封对于植被恢复方面的综合效果达到最优。(2)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围封年限0~3年,土壤容重的变化差异不显着(P>0.05),该结果说明对沙质草地进行短时间围封,对土壤容重方面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当围封年限为7~15年的时候,土壤容重发生明显下降,然而不同的短历时围封年限之间土壤容重变化差异不明显。当围封年限达到15年时,在0~20cm 土层和20~40cm 土层内,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均达到了最大值,0~20cm 土层分别比对照提高59.15%、57.19%、67.77%、159.19%、69.57%、52.86%、41.87%和 82.47%;20~40cm 土层分别比对照提高 47.25%、47.59%、47.12%、22.56%、36.71%、53.54%、86.16%和 29.60%,全量养分变化不显着,土壤pH值呈现下降趋势。(3)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当围封年限达到15年时,在0~20cm 土层和20~40cm 土层内,尿酶、土壤转化酶、土壤碱性磷酸酶均达到了最大值,0~20cm 土层分别比对照提高105.64、61.18%、55.43%;20~40cm 土层分别比对照提高73.01%、119.68%、38.81%。随着土层的深度增加时,土壤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发生递减,且随着围封年限的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4)对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围封15年之后,0~20cm 土层内,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真菌数量、微生物量碳及微生物量氮均达到了最大值,分别比对照提高52.13%、58.63%、105.94%、105.23%、1.61%;在 20~40cm 土层内,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真菌数量、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均达到了最大值,分别比对照提高65.75%、38.21%、69.70%、81.04%、0.58%。(5)通过利用主成分分析(PCA)的方法,对不同围封年限对土壤综合质量影响的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围封年限的增加,土壤综合质量逐步提高,在围封15年后综合效果达到最优。

冯宝林[8](2019)在《“绿色奇迹”—榆林治沙问题研究(1949-2015)》文中指出防沙治沙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一项需要长期奋斗的任务。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分析以往防沙治沙的经验,对于我国乃至世界治沙工作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通过广泛查阅档案,参考大量相关学术成果,通过调查、对比分析等方法,发现榆林治沙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是半干旱地区荒漠化成功治理的一个典范,因此本文对新中国成立后榆林治沙采取的举措、取得的主要成效、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旨在进一步了解榆林治沙。绪论部分从三个方面描述了为什么选择榆林治沙问题研究、研究的意义何在,介绍了国内外防沙治沙的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基本框架、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文章的第一部分介绍了榆林的荒漠化历程,简要描述了榆林的建制沿革和地貌特征,扼要分析了荒漠化在榆林的发展演变、榆林沙区的概况、荒漠化给榆林带来的危害以及榆林荒漠化的成因。文章的第二部分介绍了榆林治沙的政策与举措,国家、陕西省、榆林市对于榆林治沙给出的一些政策,以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榆林治沙从五六十年代的大办国营农场,到七十年代的集体大规模治理,再到八十年代的承包治理,最后到九十年代之后的沙产业发展,治害与致富并举。文章第三部分介绍了榆林治沙取得的成效,不仅是生态方面、经济方面这些荒漠化治理的普遍成效方面,而且还形成了榆林治沙精神,榆林人民从建国以来形成的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治沙技术方法。同时介绍了榆林治沙的主要经验和榆林治沙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马国强[9](2019)在《黑沙蒿及其多糖对绒山羊瘤胃发酵参数、营养物质消化、血液抗氧化与免疫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黑沙蒿及其多糖对绒山羊瘤胃发酵参数、营养物质消化、血液抗氧化与免疫指标的影响,为反刍动物生产中合理利用黑沙蒿及其多糖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本论文分为体外发酵(试验一)和体内试验(试验二~试验四)两个部分。试验一主要研究不同剂量的黑沙蒿原粉或黑沙蒿多糖对绒山羊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筛选适宜的添加剂量。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分为1个对照组和8个试验组。对照组(CON组)以基础日粮为底物;试验1~4组,分别在其发酵底物中添加1%(SH1组)、2%(SH2组)、3%(SH3组)和4.5%(SH4组)的黑沙蒿原粉;试验5-8组,分别在其发酵底物中添加0.1%(DT1组)、0.2%(DT2组)、0.3%(DT3组)和0.45%(DT4组)的黑沙蒿多糖,每个组设3h、6h、9h、12h与24h五个发酵时间点,每个发酵时间点6个重复。结果得出,添加黑沙蒿或其多糖均可显着提高体外培养液中的pH值与NH3-N浓度,抑制原虫数量,提高BCP浓度。二者还可提高产气量,减少试验初期VFA的生成,降低乙酸/丙酸比例。由多项组合效应指数(MFAEI)可知,黑沙蒿对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大于黑沙蒿多糖。且在黑沙蒿各剂量组中,以添加3%的黑沙蒿效果较好,在黑沙蒿多糖各剂量组中,以添加0.3%的黑沙蒿多糖效果较好。试验二主要研究了黑沙蒿对绒山羊瘤胃发酵参数、营养物质消化及血液抗氧化与免疫指标的影响的影响。选取12只体重相近(38.03±2.42 kg)的2岁阿尔巴斯白绒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沙蒿组,每组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沙蒿组饲喂添加3%黑沙蒿的日粮,试验期21天。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3%的黑沙蒿,可显着提高绒山羊的日增重、DM与CP等的表观消化率,降低料肉比。日粮添加3%黑沙蒿可抑制瘤胃原虫的增殖,降低瘤胃中NH3-N浓度、6h后乙酸、TVFA浓度以及乙丙比,提高pH值、BCP浓度的含量。黑沙蒿还可显着增加绒山羊血清中CAT的活性,以及IL-1β、IL-6、TNF-α等免疫因子的含量。试验三研究了添加黑沙蒿多糖对绒山羊瘤胃发酵参数、营养物质消化及血液抗氧化与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四比较研究了黑沙蒿与其多糖对绒山羊上述指标的影响,试验动物与试验二相同。试验三分为对照组与沙蒿多糖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沙蒿多糖组饲喂添加0.3%黑沙蒿多糖的日粮。试验四分为沙蒿组与沙蒿多糖组,沙蒿组饲喂添加3%黑沙蒿的日粮,沙蒿多糖组饲喂添加0.3%黑沙蒿多糖的日粮。试验期均为21天。试验三结果得出,在日粮中添加0.3%黑沙蒿多糖,可显着提高绒山羊的日增重、DM、CP与ADF等的表观消化率,降低料肉比,显着提高绒山羊对DM、CP与ADF等的表观消化率,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黑沙蒿多糖可抑制瘤胃原虫的增殖,提高瘤胃BCP、乙酸、丙酸以及TVFA浓度。同时,黑沙多糖可显着增加绒山羊血清中CAT与GSH-Px的活性与IL-6与NO的含量,提高IL-6与NO的含量。试验四的结果表明,黑沙蒿组的绒山羊日增重以及对DM、CP、NDF的消化率显着高于黑沙蒿多糖组,料重比正好相反;黑沙蒿组的NH3-N以及晨饲Oh后原虫的含量显着低于黑沙蒿多糖组;黑沙蒿组的CAT、GSH-Px活性以及IL-1β、IL-6与TNF-α的含量显着高于黑沙蒿多糖组,但NO的含量显着低于黑沙蒿多糖组。综上,添加黑沙蒿与多糖均可改善绒山羊的瘤胃发酵性能,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增强血液抗氧化与免疫能力,最终提绒山羊的增重性能;且黑沙蒿的效果优于其多糖。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3%的黑沙蒿或0.3%的黑沙蒿多糖饲喂效果较好。

汪昱坤[10](2019)在《榆林市沙地植物园沙生植物展示区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的问题变得越发明显,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原则的背景下,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治沙防沙任务显得尤为重要。沙地植物园的研究建设是推动城市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沙地植物园应该在所处地区,满足人民生活需求,提供游览科普场所的同时,还原当地湿地、草原、森林等多种生态系统,重现自然风光,保护自然环境。本文选取榆林市沙地植物园沙生植物展示区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对植物园及沙地植物园的概念、发展进程、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素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归纳,对北方常见的沙生植物及其用途进行分析和整理,对陕北地区文化和沙生植物文化元素进行提取和凝练,并结合对国内外植物园、沙地植物园经典案例的分析,总结沙地植物园设计的相关理论策略、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本文通过对榆林市沙地植物园沙生植物展示区设计的思路主题、景观布局及其节点植物进行设计,从而展示榆林市在长期治沙固沙过程中所采用的典型沙生植物,展现榆林市的沙生植物文化和长久以来所奋斗的“人进沙退”成就,营造别样的荒漠和沙漠景观,并提供市民游客科普、游憩、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通过对榆林市沙地植物园沙生植物展示区这一案例进行设计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对相关的文献和资料进行梳理,总结得出榆林当地的风俗文化和沙生植物文化内涵。其中榆林地区的风俗文化主要包括陕北说书、陕北唢呐、靖边跑驴、陕北道情、府谷二人台等形式,同时分布规律是以长城为界限,划分南北,南边以农耕文化为主,而长城北部则以游牧文化为主。榆林地区的地形气候孕育了丰富的沙生植物,从而衍生出沙生植物文化坚强、生命力顽强、忠贞不渝的丰富内涵。2.通过初步研究统计,我国北方常见的沙生旱生植物共计30科60属67种,其中以豆科植物为主。根据功能用途,我们可以将其分为食用、饲用、药用、固沙造林、油料作物等九大类。3.以榆林市沙地植物园沙生植物展示区为设计实践,对该项目基地进行综合分析。以展示沙生植物、沙生植物文化和榆林当地风俗文化为设计主题;以倡导人类重视自然、重现自然、保护自然为设计理念;以植物园、沙生植物资料的收集整理、陕北风俗文化沙生植物文化与项目景观设计的融合为设计思路,完成景观实践方案设计,并对各个分区及其对应景观节点进行设计和植物搭配设计。希望通过本次对榆林市沙地植物园沙生植物展示区的设计研究得到的结论,能对其他的沙地植物园在设计方法和思路上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二、着名固沙植物——沙蒿种子组成的研究与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着名固沙植物——沙蒿种子组成的研究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大数据的西藏荒漠治理植物优选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荒漠化治理中植物品种选择方法
        1.2.2 荒漠治理植物优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2.3 荒漠大数据研究与应用
        1.2.4 国内外研究小结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1.4 课题来源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与技术
    2.1 荒漠治理植物优选理论基础
    2.2 荒漠大数据采集技术
    2.3 植物优选挖掘分析方法
    2.4 系统开发关键技术
    2.5 本章小结
3 荒漠治理植物优选决策模型研究
    3.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1 评价对象
        3.1.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1.3 指标体系的构建
        3.1.4 指标的量化
    3.2 基于相关系数的加权模糊相似优先比植物初选决策模型
        3.2.1 基于模糊相似优先比法的决策模型
        3.2.2 基于模糊相似优先比法的改进
    3.3 基于层次分析的植物优选多属性决策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西藏山南荒漠治理植物优选与验证
    4.1 问题描述
    4.2 植物初选流程
        4.2.1 数据预处理
        4.2.2 气象特征分析
        4.2.3 海明距离计算
        4.2.4 模糊相关矩阵建立
        4.2.5 相似顺序序列评估
        4.2.6 相关系数比较排序与植物初选
    4.3 植物优选流程
        4.3.1 综合权重确定
        4.3.2 综合评价
    4.4 有效性分析与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荒漠治理植物优选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大数据平台介绍
    5.2 荒漠治理植物种质资源库分析与设计
        5.2.1 种质资源库建设背景
        5.2.2 种质资源库需求分析
        5.2.3 种质资源库设计
        5.2.4 种质资源库实现
    5.3 荒漠治理植物品种优选系统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
        5.3.1 系统需求分析
        5.3.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5.3.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5.3.4 系统实现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2)西藏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特征及经营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干旱区植被恢复研究
        1.2.2 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模式研究现状
        1.2.3 植被恢复的群落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1.2.4 地形及土壤因子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野外调查
        2.2.2 群落分析
        2.2.3 土壤与植被样品分析
        2.2.4 雷达数据处理
        2.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不同沙地类型人工恢复模式下植被特征变化
    3.1 三种类型沙地植被恢复特征
        3.1.1 植物种类的差异
        3.1.2 植株生长的差异
        3.1.3 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3.1.4 植被与土壤的关系
        3.1.5 讨论
        3.1.6 小结
    3.2 沙障对沙地植被恢复的影响
        3.2.1 植被种类的差异
        3.2.2 植株生长状况的变化
        3.2.3 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3.2.4 讨论
        3.2.5 小结
    3.3 基于TLS不同海拔植被恢复特征的动态变化
        3.3.1 土壤性质和植株生长的变化
        3.3.2 土壤性质随海拔的变化
        3.3.3 植株生长随海拔的变化
        3.3.4 讨论
        3.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TLS自然恢复模式下砂生槐群落的植被特征变化
    4.1 不同地形土壤状况
        4.1.1 土壤粒度特征
        4.1.2 土壤性质的变化
    4.2 株高分级与个体数量随地形的变化
    4.3 空间分布随微地形的变化
        4.3.1 个体分布随高程的变化
        4.3.2 个体分布随坡度的变化
        4.3.3 个体分布随坡向的变化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恢复模式下高寒河谷典型群落的植被特征研究
    5.1 沙地不同群落间的土壤状况
        5.1.1 土壤物理性质
        5.1.2 土壤养分含量
    5.2 沙地不同优势植物种的植株生长与叶片养分
    5.3 讨论
        5.3.1 植被特征变化对土壤性质的响应
        5.3.2 叶片养分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藏高原沙地植被可持续经营对策
    6.1 植被恢复现状与存在问题
        6.1.1 现状
        6.1.2 存在的问题
    6.2 植被恢复的影响因素
        6.2.1 自然条件
        6.2.2 人为干扰
    6.3 可持续经营对策建议
        6.3.1 对策
        6.3.2 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3)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沙地植物适宜性研究进展
        1.2.1 栽种试验阶段
        1.2.2 地理区划阶段
        1.2.3 定量分析阶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3.4 研究方法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空间数据来源与处理
        2.2.2 样本数据调查与处理
3 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群落分类
    3.1 植物群落分类方法
    3.2 植物群落分类结果
4 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生态环境因子筛选
    4.1 沙地植物影响因子初选
    4.2 生态环境因子筛选方法
        4.2.1 植物适宜性影响因子筛选
        4.2.2 生态环境因子冗余分析
    4.3 生态环境因子筛选结果
5 灌草群落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析
    5.1 灌草群落适宜生长空间分布初选
    5.2 各类植物群落主导生态环境因子提取
    5.3 各类植物群落生态环境因子适宜范围分析
    5.4 各类灌草群落生长适宜性地块精准空间分布
    5.5 浑善达克沙地灌草适宜生长空间分布
    5.6 各类生境灌草群落适宜生长空间分布
    5.7 本章小结
6 乔木种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析
    6.1 乔木种生长适宜性空间分布初选
    6.2 沙地乔木生态环境因子权重确定
        6.2.1 层次分析法定权
        6.2.2 熵权法定权
    6.3 生长适宜性生态环境因子等级划分
    6.4 各乔木种生态环境因子等级划分
    6.5 生长适宜性评价模型的建立与适宜性分级
    6.6 各乔木种生长适宜性地块精准空间分布
    6.7 浑善达克沙地乔木适宜生长空间分布
    6.8 本章小结
7 当前阶段适宜生长植物空间选择
    7.1 当前阶段适宜生长植物空间分布
    7.2 地块植物种生长适宜性空间查询
    7.3 地块植物种生长适宜性空间选择
8 不同演替阶段适宜植物空间布局
    8.1 不同群落演替阶段的植物适宜性
        8.1.1 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演替
        8.1.2 典型草原植物群落演替
        8.1.3 草甸草原植物群落演替
    8.2 沙地演替过程适宜植物种变化
    8.3 演替过程中地块适宜植物种空间选择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清单
致谢

(4)鄂尔多斯地区植物区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以外国人为主的植物考察与采集阶段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学者的植物采集、调查与科学研究
三、鄂尔多斯市科技工作者对鄂尔多斯植物区系的研究成果

(5)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的固碳过程、速率和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人工植被固碳作用的研究进展
        1.2.1 人工植被固碳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2.2 人工固沙植被固碳作用研究
        1.2.3 人工固沙植被固碳影响因素研究
        1.2.4 碳计量方法研究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土壤
        2.1.5 水文与水资源
        2.1.6 植被
    2.2 研究方法
        2.2.1 野外调查实验
        2.2.2 实时监测实验
        2.2.3 室内实验
        2.2.4 样地碳储量计算方法
        2.2.5 基于CBP碳计量模型的碳效益模拟预测与验证方法
        2.2.6 数据统计与处理
第三章 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梭梭植被碳储量演变过程、规律与影响因素
    3.1 结果与分析
        3.1.1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系统动态变化特征
        3.1.2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储量演变过程和规律
        3.1.3 风蚀和降尘对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固定的影响
    3.2 讨论
        3.2.1 固沙植被建设对荒漠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机制
        3.2.2 固沙植被建设对荒漠草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的影响机制
        3.2.3 固沙植被建设对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机制
        3.2.4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碳储量的影响因素
    3.3 小结
第四章 石羊河流域典型人工固沙植被——梭梭植被的土壤碳通量特征
    4.1 结果与分析
        4.1.1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碳通量日变化特征
        4.1.2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碳通量均值比较
        4.1.3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碳通量的影响因素
    4.2 讨论
        4.2.1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碳通量动态变化特征
        4.2.2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碳通量的影响因素
        4.2.3 人工梭梭固沙植被土壤碳通量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机制
    4.3 小结
第五章 基于CBP的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碳效益研究
    5.1 结果与分析
        5.1.1 基于CBP碳计量工具的石羊河流域人工植被碳效益预测
        5.1.2 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CBP计量碳效益的实测验证
        5.1.3 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碳汇提升策略
    5.2 讨论
        5.2.1 人工固沙植被固碳效益的变化
        5.2.2 人工固沙植被固碳效益的影响因素
        5.2.3 与其他研究中固碳效益的比较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甘肃治沙研究60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甘肃治沙研究的发展阶段
    (一)沙漠考察与定位、半定位试验阶段(1959—1964)
    (二)大规模治沙工程建设阶段(1964—1979)
    (三)治沙科研进入新发展阶段(1980—1993)
    (四)治沙科研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93—2008)
    (五)治沙科研再上新台阶(2009—至今)
二、治沙科研主要进展
    (一)科学考察
        1. 对河西走廊沙区的考察(50年代末—60年代)
        2. 区域性专题考察(70年代中—80年代末)
        3. 沙区农业系统调查(90年代—2000年)
        4. 沙漠、戈壁和高寒沙化草地科学考察(2000年—2019年)
    (二)代表性研究
        1. 治沙理论研究
        2. 风沙运动规律与近地表沙尘研究
        3. 沙旱生植物引种驯化研究
        4. 绿洲边缘积沙带研究
        5. 沙地水分平衡与固沙造林研究
        6. 固沙植被水文过程研究
        7. 青土湖输水的生态响应研究
        8. 逆境胁迫下沙旱生植物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9. 民勤绿洲生态环境演变研究
        1 0. 沙旱生植物物候研究
        1 1. 荒漠生态定位观测研究
        1 2. 区域荒漠化监测研究
        1 3. 退化植被恢复研究
    (三)主要治沙措施
        1.“固身消顶、截腰分段”治沙技术
        2.“前挡后拉”固沙技术引进与应用
        3. 植物治沙技术
        4. 机械固沙技术
        5. 化学治沙技术
        6. 综合治沙技术与模式
        7. 沙旱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沙产业发展
    (四)合作与交流
        1. 国内合作与交流
        2. 国际合作与交流
三、存在主要问题
四、研究展望
    (一)加强治沙理论研究。
    (二)加强退化防护体系自我恢复与人工修复机制及稳定性调控技术研究。
    (三)加强防沙治沙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研究与应用。
    (四)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五)加强防沙治沙平台与人才队伍建设。
    (六)积极加强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

(7)不同围封年限对正蓝旗草地土壤和植被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2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2.1.3 技术路线
    2.2 研究区域概况
    2.3 研究方法
        2.3.1 理化性质
        2.3.2 酶活性
        2.3.3 微生物数量
3 不同围封年限对植物恢复的影响
    3.1 结果与分析
        3.1.1 植物种类分析
        3.1.2 不同围封年限植物多样性与均匀度指数的变化
        3.1.3 不同围封年限植物生物量的变化
    3.2 本章小结
4 不同围封年限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4.1 不同围封年限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1.1 不同围封期限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4.1.2 不同围封期限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2 不同围封期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2.1 不同围封期限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4.2.2 不同围封期限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4.2.3 不同围封期限对土壤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4.2.4 不同围封期限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4.3 不同围封期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4.3.1 不同围封年限对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
        4.3.2 不同围封年限对土壤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4.3.3 不同围封年限对土壤真菌数量的影响
        4.3.4 不同围封年限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4.4 不同围封年限研究区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4.4.1 模型的选取
        4.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4.3 不同围封年限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绿色奇迹”—榆林治沙问题研究(1949-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防沙治沙研究现状
        (二)国外防沙治沙研究现状
        (三)榆林防沙治沙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
        (一)基本框架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榆林荒漠化的历程
    一、榆林的建制沿革和地貌特征
        (一)榆林行政历史沿革
        (二)榆林的地质地貌特征
    二、榆林荒漠化的演变与榆林沙区概况
        (一)榆林荒漠化的演变
        (二)榆林沙区概况
    三、榆林荒漠化的危害与成因
        (一)榆林荒漠化的危害
        (二)榆林荒漠化的成因
第二章 榆林防沙治沙的政策与举措
    一、榆林防沙治沙的政策
        (一)国家的政策
        (二)陕西省的政策
        (三)榆林市的政策
    二、榆林防沙治沙的举措
        (一)沙逼人退,大办国营农林场
        (二)人与沙漠相持,集体大规模治理
        (三)人进沙退,承包治理
        (四)沙产业发展,治害与致富并举
第三章 榆林防沙治沙的成效、经验与不足
    一、榆林治沙的成效
        (一)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二)经济收入得到提高
        (三)成就荒漠化治理的典范
        (四)形成了榆林治沙精神
        (五)涌现出一批治沙英模
        (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治沙技术体系
    二、榆林治沙的主要经验
        (一)领导坚持不懈,紧抓治沙
        (二)政策方面的优势
        (三)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
        (四)依靠科技人员和科学技术
        (五)因地制宜治沙造林
    三、榆林治沙的不足
        (一)补偿机制存在问题
        (二)林分质量不高,天然林资源锐减
        (三)资源开发与治理保护的矛盾
        (四)缺乏治沙造林人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9)黑沙蒿及其多糖对绒山羊瘤胃发酵参数、营养物质消化、血液抗氧化与免疫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简介
    1.2 黑沙蒿
        1.2.1 黑沙蒿概述
        1.2.2 黑沙蒿的饲用价值
        1.2.3 黑沙蒿的活性物质
        1.2.4 黑沙蒿及其多糖对动物免疫抗氧化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1.2.5 黑沙蒿及其多糖对动物增重性能的影响
    1.3 瘤胃微生物与瘤胃发酵参数
        1.3.1 瘤胃微生物
        1.3.2 瘤胃中碳水化合物的降解
        1.3.3 瘤胃中含氮物质的降解
        1.3.4 瘤胃内环境
    1.4 技术路线图
2 试验研究
    2.1 黑沙蒿及其多糖对绒山羊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2.1.1 前言
        2.1.2 材料与方法
        2.1.3 结果
        2.1.4 讨论
        2.1.5 小结
    2.2 黑沙蒿对绒山羊瘤胃发酵、营养物质消化、血液抗氧化与免疫指标的影响
        2.2.1 前言
        2.2.2 材料与方法
        2.2.3 结果与分析
        2.2.4 讨论
        2.2.5 小结
    2.3 黑沙蒿多糖对绒山羊瘤胃发酵参数、营养物质消化、血液抗氧化与免疫指标的影响
        2.3.1 前言
        2.3.2 材料与方法
        2.3.3 结果与分析
        2.3.4 讨论
        2.3.5 小结
    2.4 黑沙蒿及其多糖对绒山羊瘤胃发酵参数、营养物质消化、血液抗氧化与免疫指标的影响
        2.4.1 前言
        2.4.2 材料与方法
        2.4.3 结果与分析
        2.4.4 讨论
        2.4.5 小结
3 论文总体讨论与结论
    3.1 论文总体讨论
        3.1.1 黑沙蒿及其多糖对绒山羊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及营养物质降解的影响
        3.1.2 黑沙蒿及其多糖对绒山羊血液抗氧化免疫指标的影响
        3.1.3 黑沙蒿及其多糖在绒山羊生产中的应用
    3.2 论文总体结论
    3.3 创新点
    3.4 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榆林市沙地植物园沙生植物展示区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小结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沙生植物园景观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2.1 植物园相关理论
        2.1.1 植物园的概念
        2.1.2 植物园的分类
        2.1.3 植物园功能
    2.2 沙地植物园概述
        2.2.1 沙地植物园概念
        2.2.2 沙地植物园发展进程
    2.3 植物园设计要素
        2.3.1 景观布局和分区
        2.3.2 道路规划设计
        2.3.3 园林建筑小品设计
    2.4 景观设计理论
        2.4.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4.2 植物造景理论
        2.4.3 植物群落学理论
第三章 沙生植物研究
    3.1 沙生植物概况
        3.1.1 沙生植物的概念
        3.1.2 我国沙生植物资源概况
    3.2 沙生植物分类研究
        3.2.1 沙生饲用植物
        3.2.2 药用植物
        3.2.3 食用植物
        3.2.4 固沙造林植物
        3.2.5 工业及编制用植物
        3.2.6 蜜源植物
        3.2.7 油料植物
        3.2.8 绿肥植物
        3.2.9 珍稀保护植物资源
    3.3 我国北方常见沙生植物研究
    3.4 沙地植物景观研究
        3.4.1 生态角度
        3.4.2 自然发展规律角度
        3.4.3 空间结构和景观营造角度
    3.5 沙生植物文化
第四章 案例研究
    4.1 甘肃省民勤县沙生植物园
        4.1.1 简介
        4.1.2 启示
    4.2 吐鲁番沙漠植物园
        4.2.1 简介
        4.2.2 启示
    4.3 美国亚利桑那凤凰城沙漠植物园
        4.3.1 简介
        4.3.2 启示
第五章 榆林市历史文化研究
    5.1 榆林市概况
        5.1.1 区位交通
        5.1.2 行政区划
        5.1.3 自然环境
    5.2 历史文化
    5.3 民俗文化
第六章 沙地植物园沙生植物展示区景观设计研究
    6.1 项目概况
    6.2 现状分析
        6.2.1 场地概况
        6.2.2 区位分析
        6.2.3 道路交通分析
    6.3 指导思想与园区定位
        6.3.1 指导思想
        6.3.2 园区定位
    6.4 设计原则
        6.4.1 整体性与开放性的原则
        6.4.2 生态性原则
        6.4.3 经济性原则
        6.4.4 参与性原则
        6.4.5 多样性原则
    6.5 规划布局
        6.5.1 总体布局
        6.5.2 结构分析
        6.5.3 功能分区
        6.5.4 道路分析
        6.5.5 视线分析
    6.6 分区设计
        6.6.1 展示观赏区
        6.6.2 科普教育区
        6.6.3 亲子活动体验区
        6.6.4 沙化防治展示区
        6.6.5 安静休闲区
    6.7 植物种植设计
        6.7.1 植物分区设计
        6.7.2 主要植物名录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着名固沙植物——沙蒿种子组成的研究与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大数据的西藏荒漠治理植物优选决策研究[D]. 王雪.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
  • [2]西藏高寒河谷沙地植被恢复特征及经营对策研究[D]. 廖承锐.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3]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生长适宜性精准空间分布研究[D]. 薛頔.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鄂尔多斯地区植物区系研究进展[A]. 吴剑雄,智颖飙. 鄂尔多斯学研究2017年论文集, 2019
  • [5]石羊河流域人工固沙植被的固碳过程、速率和效益研究[D]. 王新友. 兰州大学, 2020(10)
  • [6]甘肃治沙研究60年回顾与展望[J]. 徐先英. 甘肃林业, 2019(04)
  • [7]不同围封年限对正蓝旗草地土壤和植被的影响[D]. 王宁.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绿色奇迹”—榆林治沙问题研究(1949-2015)[D]. 冯宝林.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9]黑沙蒿及其多糖对绒山羊瘤胃发酵参数、营养物质消化、血液抗氧化与免疫指标的影响[D]. 马国强.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10]榆林市沙地植物园沙生植物展示区景观设计研究[D]. 汪昱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着名固沙植物青蒿种子组成的研究与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