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脱氮论文-邵汝英,蔡凯,王镔,蒋伟群

高效脱氮论文-邵汝英,蔡凯,王镔,蒋伟群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效脱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硝化作用,废水治理,氨氮降解菌,微生物鉴定

高效脱氮论文文献综述

邵汝英,蔡凯,王镔,蒋伟群[1](2019)在《高效脱氮菌的分离、鉴定及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富集培养法从高氨氮废水中分离得到1株高效氨氮降解菌,命名为LSH2。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产碱杆菌。脱氮实验结果显示:当溶解氧值(Dissolved Oxygen,DO)为4.0~6.0 mg/L,培养24 h时,可使初始浓度为121 mg/L的氨氮下降到17 mg/L,氨氮去除率达86%。以组合载体为填料,挂膜后对污水进行处理,停留时间48 h,氨氮去除率可达87%。针对该菌的研究对建立脱氮体系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环境保护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李文甫,杜柳冰,刘思莹,翁美遂,舒琥[2](2019)在《一株高效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脱氮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广州市西朗珠江水产研究所养殖池中分离新型好氧反硝化细菌,旨为开发新型生物脱氮工艺奠定基础。利用3种不同筛选培养基分离好氧反硝化细菌,测定在单一氮源培养基中发酵的生长曲线和脱氮性能,通过形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分离得到一株高性能好氧反硝化菌株BB-17,该菌株在单一氮源培养基中以28℃,180 r/min振荡培养时,其对数期出现在6-24 h,氨氮去除率在18 h达93.92%,硝态氮去除率在48 h达66.11%,亚硝态氮去除率在48h达99.10%。BB-17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与Pseudomonas vancouverensis(AJ011507)比对具有98.41%同源性,确定BB-17为假单胞菌属并命名为Pseudomonas sp. BB17。(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9年09期)

魏阳,侯彬,陈琛,韩庆吉,汪元南[3](2019)在《驯化高效脱氮菌增强模拟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中国农村污水的治理迫在眉睫,人工湿地对农村污水的治理具有投资少、仪器维护运行简单、美化环境等特点。同时在人工湿地系统中,吸收和降解污染物主要是由生物群体完成的。以小型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前期驯化的高效脱氮菌株为菌种,构建了叁种不同接种方式下各反应器对氮素的去除效率,对比确定微生物强化人工湿地的最优菌群的接种方式;评价了所构建实验室小型人工湿地系统的去污效果,进行了微生物强化实验室小型人工湿地处理模拟废水的工艺研究。同时驯化培养了高效脱氮菌株,以实际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保证出水中氨氮(NH4+-N)、总氮(TN)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要求。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驯化培养的微生物对强化人工湿地具有重要作用,在去除污水中的氮方面有良好的效果。较不加菌的氮去除效果,一次加菌与二次加菌实验组有显着性差异。二次加菌实验组中NH4+-N、TN去除率最高,分别增加到99. 6%、86. 6%。培养驯化的微生物对氮的分解去除作用比湿地系统中自然生长的常规微生物更快更高效,证明了微生物强化技术在所构建的实验室小型人工湿地系统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对农村污水治理提供合理依据。(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17期)

王勃迪,宋新山,王俊锋,王宇晖[4](2019)在《基于4种固相碳源的人工湿地高效脱氮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湿地虽具有较好的脱氮禀赋,但对于低碳氮比污水,其仍存在因碳源电子供体不足所导致反硝化效率较低的问题。将同等碳含量的小麦秸秆、棉花、可生物降解塑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废报纸分别投加至垂直流人工湿地,研究其对反硝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材料均可释放有效的碳源,明显提高人工湿地对硝酸盐的去除率,其中,投加废报纸的人工湿地对NO_3—N去除率最高可达96.71%,比未添加固相碳源的人工湿地提高60%。在人工湿地系统内,4种固相碳源的释碳过程基本不产生NH_4~+—N和NO_2—N,且兼具成本低廉、无二次污染等优势。(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高洪萍[5](2019)在《新型高效可循环模拟汽油低共熔脱氮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燃油产品的清洁化处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低共熔剂具有传统萃取脱氮剂不可比拟的优点。本文以实现燃油深度脱氮为目标,设计制备叁大体系,并结合分子水平的理论模拟计算研究其制备及萃取机理。以脂肪醇/芳香醇为氢键供体、以季铵盐为氢键受体,设计制备低共熔剂,研究其密度、粘度、互溶度等基本性质与低共熔剂不同组分之间的关系。将低共熔剂应用于模拟汽油萃取脱除非碱性氮化物过程中,筛选出两种性能优良的低共熔剂[TBAC][ETA]_2、[TBAC][BBA]_2,运用FT-IR和~1H NMR等技术表征其结构。优化其脱氮工艺:剂油比为1:10、萃取温度30℃、萃取时间15 min、静置时间1 h,对模拟油中吲哚的萃取效率分别为99.81%、95.66%。萃取剂经反萃取再生后,重复使用6次脱氮效果无明显变化,循环使用性好。根据密度泛函理论,对低共熔剂分子进行结构优化,得到其最稳定构型,然后对其最稳定构型进行静电势和约化密度梯度的分析。研究发现制备的低共熔剂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是氢键、范德华力等,并且这些弱的相互作用力在萃取脱氮过程的也发挥重要作用。以呋喃甲醇、季铵盐为原料,设计制备低共熔剂,研究其不同组分及比例对其基本性质的影响。筛选出性能优异的萃取剂[TBAC][FAL]_2,对其结构进行FT-IR和~1H NMR等表征。将低共熔剂应用于模拟汽油脱氮过程中,优化工艺:剂油比为1:10、萃取温度30℃、萃取时间15 min、静置时间1 h、转速为800 r/min,对模拟油中氮化物吡咯的萃取效率可达97.17%,对吲哚的萃取效率可达99.70%。萃取剂经反萃取再生后,重复使用5次,脱氮效率在90%以上。结合理论分子模拟计算,对低共熔剂分子及萃取脱氮过程进行计算和分析,发现氢键、范德华力等弱的作用力是低共熔剂形成及脱氮过程的主要作用力。以酸类化合物、酰胺类化合物为原料,设计制备一系列低共熔剂。探讨所形成的低共熔剂的不同组分、比例与萃取效率之间的关系。筛选脱氮性能优异的萃取剂[NMEA][DBPA],采用FT-IR和~1H NMR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将低共熔剂应用于模拟汽油脱碱性氮化物喹啉和非碱性氮化物吲哚过程中,优化其脱氮工艺:剂油比为1:7、萃取温度30℃、萃取时间60 min、静置时间1 h、转速为800 r/min,[NMEA][DBPA]对吲哚的萃取效率为83.78%,喹啉的萃取效率为94.52%。所制备的低共熔萃取剂对模拟油中碱性氮化物的萃取效果明显优于非碱性氮化物。萃取剂经反萃取再生后,重复使用4次仍具有很好的萃取性能。结合芳香醇类低共熔剂和呋喃甲醇类低共熔剂的模拟计算分析,可以从分子、原子角度推测低共熔剂分子可能存在的萃取脱氮机理。本文成功设计制备了叁大体系的低共熔萃取剂,并将它用于模拟汽油脱氮过程中,运用实验与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低共熔剂制备及萃取机理,为实现燃油的清洁化处理提供了高效绿色新途径。(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李翔,廖焰焰,夏婷婷,王筱兰[6](2019)在《高效脱氮好氧反硝化菌的筛选及其污水处理工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活性污泥中驯化、筛选并分离出1株能有效去除氨氮的菌株LX 1-3,经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副球菌属(Paracouccus sp),NCBI Gen Bank登录号为MH156598.对该菌株进行反硝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菌培养的最适条件为30℃,最适p H值为7. 0~7. 3,48 h后脱氮率为30. 7%.将该菌与1株高耐盐季也蒙毕赤酵母(KX447139)搭配,脱氮效率有显着提高.在好氧条件下,按照好氧反硝化菌与高效耐盐菌1∶1的接菌量配比接入污水中,30℃反应48 h后,氨氮去除率为86. 36%.该研究为提高污水脱氮处理效率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张珏[7](2019)在《硝酸废水的高效生物脱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硝酸废水广泛存在于金属加工、氟化工等行业当中,具有pH低、硝酸盐氮浓度高、碳氮比(COD/TN,C/N)低的特点,采用传统生物方法处理脱氮困难,无法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连续进水序批式反应器在传统序批式反应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在耐负荷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本研究对比了不同工况下连续进水序批式反应器的运行效果,优化了反应器处理基质,改进了工艺技术,并解决了工程应用上的难点,为该工艺的工程应用奠定基础。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在碳源充足的条件下,反应器可以处理pH=1.3的硝酸废水,有效脱除99%的TN。2.乙酸钠、乙酸钠+甲醇(COD_(乙酸钠)/COD_(甲醇)=5/1)两种碳源的最佳C/N均介于3.5/1~3/1之间。甲醇作碳源的C/N不宜小于3.2/1,且需要补充碱性试剂,投加量控制在0.79 g/L(NaOH/废水)可使反应器内的pH稳定在7.4±0.1。同时对比出水溶解性总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浓度和运行成本后,得到甲醇与磷酸二氢钾作碳源和磷源要分别优于乙酸钠与磷酸氢二钾,出水水TDS的含量最低仅为1481 mg/L,吨水处理成本只需13.8元。3.曝气工艺能比搅拌工艺更有效地吹脱活性污泥中的微气泡,更好地提高污泥沉降性能;同时还能去除尾水中的一部分剩余COD,降解速率(COD/MLSS)约为18.8 mg/(g·h)。曝气产生的溶解氧在静置约50 min之后便能由氧饱和状态降至缺氧状态,不会影响反应器下一个周期反硝化脱氮反应的进行。4.反应器的容积负荷与污泥负荷(NO_3~--N/MLSS)在提高至0.68 kg/(m~3·d)与0.61 kg/(kg·d)后仍然可以去除硝酸废水99%以上的TN,此时NO_3~--N的处理速率可以达到28 mg/(L·h)。且通过理论分析后认为利用膜出水,将现有SBR工艺改进为AO-MBR工艺是可行的。5.反硝化污泥在停止运行20 d后仍能保持较高的脱氮活性,因此反应器重新启动后脱氮性能可以在1-2个小时内快速恢复。相比之下,受pH冲击的活性污泥则自我修复过程略长。6.ORP可以用于有效指示反硝化进程,但pH不行。ORP<-250 mV时可以认为反硝化脱氮效果较好;-250 mV<ORP<0 mV时,需要对出水NO_3~--N进行进一步检测后才能准确判断反应器处理效果;若ORP>0 mV,则可以断定反应器的反硝化效果不理想。(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王震文[8](2019)在《高效厌氧脱氮工艺降解乙二醇废水》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能源结构是基于煤炭的,因此在我国乙二醇制备方法是基于合成气经草酸酯合成乙二醇。草酸酯法生产乙二醇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具有高电导率(高硝酸盐和高亚硝酸盐)、高COD、色度深、pH低及水质变化大等特点。本课题尝试采用一种新型高效厌氧脱氮反应器及组合工艺降解该类废水,发现其对于COD及硝酸盐均有极佳的去除率,并同时降低了废水的电导率。本研究给乙二醇废水开发的工艺和技术具备规模化应用和推广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资源节约与环保》期刊2019年03期)

卢伟强,毛银,李国辉,邓禹,赵运英[9](2019)在《脱氮副球菌DYTN-1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总氮》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脱氮副球菌的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一体的特点,测定其去除污水中总氮(total nitrogen,TN)的效果。污水中TN在24 h内可被游离状态的脱氮副球菌DYTN-1由100 mg/L降低至20 mg/L以下。为了提高对TN的去除效率,对游离细胞进行了固定化,以不同的二价金属阳离子作为交联剂对脱氮副球菌细胞进行细胞固定化。结果表明:固定化的细胞DYTN-1可以在8 h内使得污水中TN的含量由100 mg/L降低至20 mg/L以下,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正交试验优化后,12批次污水中大部分批次达标所用时间在3 h以内。固定化的最佳条件为: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含量为3%,SA与菌种比例为1∶1,氯化钡浓度为0. 1 mol/L,固定化时间为5 h,固定化后的脱氮副球菌DYTN-1可以显着提高废水中的总氮的去除效率。(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工业》期刊2019年09期)

黄晓遇,谭炳琰,李淳峰,陈雨佳,韦童[10](2019)在《柱前衍生-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测定生物脱氮反应器中痕量信号分子AI-2》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污水生物脱氮工艺中污泥菌群间的群体感应作用,建立了柱前衍生-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定量检测介导细菌种间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I-2的方法。取反应器的泥水混合液,经0.45μm滤膜过滤后,用氨基磺酸掩蔽亚硝酸盐干扰,并与2,3-二氨基萘(DAN)发生衍生化反应,衍生化产物用C18固相萃取柱进行固相萃取,经氮吹浓缩后上机分析。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进行分离,乙腈与水(含0.1%甲酸)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使用荧光检测器(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71 nm和503 nm)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在1~200 ng·mL~(-1)范围内呈现出了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 ng·mL~(-1),回收率为55.08%~59.25%,相对标准误差为2.98%~10.41%。该方法适用于杂质干扰多的痕量信号分子AI-2定量分析,可为生物脱氮工艺中信号分子AI-2介导群体感应研究提供有效的分析方法。(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高效脱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广州市西朗珠江水产研究所养殖池中分离新型好氧反硝化细菌,旨为开发新型生物脱氮工艺奠定基础。利用3种不同筛选培养基分离好氧反硝化细菌,测定在单一氮源培养基中发酵的生长曲线和脱氮性能,通过形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分离得到一株高性能好氧反硝化菌株BB-17,该菌株在单一氮源培养基中以28℃,180 r/min振荡培养时,其对数期出现在6-24 h,氨氮去除率在18 h达93.92%,硝态氮去除率在48 h达66.11%,亚硝态氮去除率在48h达99.10%。BB-17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与Pseudomonas vancouverensis(AJ011507)比对具有98.41%同源性,确定BB-17为假单胞菌属并命名为Pseudomonas sp. BB17。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效脱氮论文参考文献

[1].邵汝英,蔡凯,王镔,蒋伟群.高效脱氮菌的分离、鉴定及功能分析[J].环境保护科学.2019

[2].李文甫,杜柳冰,刘思莹,翁美遂,舒琥.一株高效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脱氮性能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19

[3].魏阳,侯彬,陈琛,韩庆吉,汪元南.驯化高效脱氮菌增强模拟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4].王勃迪,宋新山,王俊锋,王宇晖.基于4种固相碳源的人工湿地高效脱氮机制[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高洪萍.新型高效可循环模拟汽油低共熔脱氮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

[6].李翔,廖焰焰,夏婷婷,王筱兰.高效脱氮好氧反硝化菌的筛选及其污水处理工艺优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张珏.硝酸废水的高效生物脱氮技术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8].王震文.高效厌氧脱氮工艺降解乙二醇废水[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

[9].卢伟强,毛银,李国辉,邓禹,赵运英.脱氮副球菌DYTN-1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总氮[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

[10].黄晓遇,谭炳琰,李淳峰,陈雨佳,韦童.柱前衍生-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测定生物脱氮反应器中痕量信号分子AI-2[J].环境工程学报.2019

标签:;  ;  ;  ;  

高效脱氮论文-邵汝英,蔡凯,王镔,蒋伟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