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形态学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汉口,滨水城市,城市肌理,形态类型学
形态学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姜文欣[1](2019)在《水环境对城市肌理演变的影响机制研究——以汉口滨江地区的形态学图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滨水城市特色人居环境需紧密结合水环境进行建设,城市肌理是城市物质层面的重要体现,分析水环境对城市肌理演变的影响机制有利于设计师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滨水城市肌理更新。本文以典型的沿长江城市武汉汉口滨江地区为例,以形态类型学、水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按照横向分类—纵向剥离—融合关系的思路,形成滨水城市发展要素的总集合,在地块及区域两个尺度上,整理、选取历史要素延续自然脉络进行场所构建和形态设计,优化滨水城市肌理,将滨水城市的景观和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和文化优势,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期刊2019-10-19)
Jia,L,Carlo,M,I,Khan,H,魏建国,袁晓露[2](2019)在《肾髓质癌中SMARCB1蛋白表达缺失的独特机制:20例形态学和分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肾髓质癌是一种罕见但极具侵袭性的肾癌,其发生在具有镰状红细胞病或罕见具有其他血红蛋白病的患者。SMARCB1是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的核心亚基,该蛋白表达缺失是肾髓质癌的主要诊断特征。然而,SMARCB1蛋白表达缺失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作者回顾性分析了两(本文来源于《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倪海涛,仵敏娟,熊俊,徐莎,蒋俊锋[3](2019)在《基于医学形态学全景数字切片下图片导航式学习的反馈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医学形态学是一门古老的基础医学课程,而组织学又是其中较重要的一种。看切片,认结构,述功能便是很好的概括出了组织学的学习方法及脉络,而"看图"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传统组织学看图片,只是一人一台显微镜一盒切片,学生自己看,有问题提问,老师无法完全了解学生的实际掌握能力。而后学校引进了数码互动系统,此套系统,虽较好的解决了一对多的切片观(本文来源于《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期刊2019-08-18)
周光磊[4](2019)在《从分布式形态学看汉语VV型复合词的生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布式形态学的理论框架下,采纳小句分析法,本文得出现代汉语VV型复合词在动结句式的派生过程中复合而来的结论。动结句式可分为结果性和致使性动结句式。结果性动结句的主语从小句内部移位而来,致使性动结句的主语由轻动词v引入句式,实现为致事论元。这一分析可以很好地解释动结句式的论元实现方式,更重要的是,它表明汉语VV型复合词完全可以通过句法方式生成,从而成为句法构词说的又一有力证据。(本文来源于《外语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崔艺耀[5](2019)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学、形态学和相关细胞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不稳定性斑块与临床症状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纤维帽厚度和脂质核心的大小是区别斑块稳定与否的重要参考因素,随着影像学和病理学研究的深入,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中的新生血管(Angiogenesis,AG)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日益受到重视。两者在斑块内的分布、密度和形态是否与临床症状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一种重要的前体细胞,其数量和功能的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探讨内皮祖细胞在血管新生和血管平滑肌中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新生血管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在不同临床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作用,使用内皮祖细胞在体外模拟血管新生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发生,探讨叁者在临床症状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临床收集52名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标本,术前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分为无症状组和症状组2组。无症状组:有颈动脉狭窄但没有局灶性缺血性临床症状;症状组:术前4周内发生的一过性脑缺血症状,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或同侧黑朦。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CDU)或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检查(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通过病理切片分析总结所收集患者斑块标本中新生血管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在数量、形态、分布的不同,与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相关性研究,同时,探讨不同病理类型和不同病理分期中新生血管的特点;使用内皮祖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为成熟的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阐明血管新生和血管平滑肌发生的具体细胞机制。结果共纳入52名患者,其中无症状组患者24名,症状组患者28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各危险因素比较中无差异(P>0.05)。中度狭窄在无症状组中为62.5%,症状组中为71.4%,症状组高于无症状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重度狭窄在无症状组中为37.5%,症状组中为28.6%,无症状组高于症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体形态中,普通斑块在无症状组中的比例高于症状组(P<0.001),破裂性斑块在症状组中的比例高于无症状组(P<0.01),出血性斑块同样为在症状组中的比例高于无症状组(P<0.05)。镜下形态中,4期斑块在无症状组中所占比例高于症状组(P<0.05),6期斑块则为症状组的比例高于无症状组(P<0.001),而5期斑块在两组中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症状组中新生血管的平均横截面积小于症状组(P<0.05),新生血管的密度低于症状组(P<0.001)。新生血管在斑块内的分布,无论基底部、肩部还是纤维帽,症状组均高于无症状组(P<0.001)。症状组中,以不规则分枝状血管为主,主要分布在肩部和纤维帽;而在无症状组中,则以圆形规则血管为主,主要分布在斑块基底部。静脉性新生血管在无症状组中的密度低于症状组(P<0.001),而动脉性新生血管在两组间无差异(P>0.05)。症状组中,不同类型的新生血管在普通斑块、出血斑块和破裂斑块中均存在差异(P=0.04,P=0.01,P=0.02),同时,在4期、5期和6期斑块中,新生血管动静脉密度也存在差异(P=0.04,P=0.02,P<0.001);大体病理,在普通斑块中,4期、5期和6期中的新生血管无差异(P>0.05),而在出血性斑块中,静脉性新生血管的密度高于动脉性新生血管(P=0.02,P=0.03,P<0.001),破裂性斑块中,4期斑块中的新生血管无统计学差异(P=0.18),而在5期和6期斑块中,静脉性新生血管的密度高于动脉性新生血管(P=0.04,P<0.001)。无症状组中的VSMCs高于症状组(P<0.05);稳定性斑块中的VSMCs高于不稳定性斑块(P<0.05);VSMCs在基底部、肩部和纤维帽处,无症状组均高于症状组(P<0.05);随着斑块纤维帽厚度的增加,VSMCs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表现为正相关性。在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有CD133标记的EPCs分布,主要分布在新生血管周围,用动静脉内皮特异性的标记物可明确新生血管的类型;人胚胎来源的EPCs可以在体外诱导分化成为成熟的动静脉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并具有内皮细胞的功能。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新生血管和平滑肌分布与临床症状的发生有关,静脉性的新生血管在临床症状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血管平滑肌通过分泌细胞外基质稳定斑块,并与纤维帽的厚度呈正相关性。使用人胚胎主动脉来源的EPCs可以在体外诱导分化为成熟且具有功能的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背景长期以来,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大量临床研究观察到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主要发生于颈动脉分叉部,因此,颈动脉的形态通过影响血流动力学而在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发生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斑块的稳定性与细胞外基质的“量和质”有关,不同的角度的大小产生不同的血流动力学,进而影响细胞外基质的“量和质”。目的探究颈动脉形态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以及对细胞外基质的影响。研究法临床选取193名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患者分为无症状组和症状组患者。通过颈部超声检查测量获取患者颈动脉血流速度(cm/s)和颈动脉直径(mm),抽血测量患者血液黏度(mPa.s),计算患者血流剪切力大小(dynes/cm2)。根据患者颈动脉CTA检查结果,分别测量患者的颈动脉分叉角大小(°)、颈内动脉角大小(°)和颈动脉分叉角的高度;同时定量测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细胞外基质的含量,主要是胶原和蛋白聚糖的含量。研究结果111名无症状患者和82名症状患者纳入此研究。平均颈动脉分叉角在无症状组中为60.9。± 1.6。,症状组中为67.1。±2.1。;平均颈内动脉角在无症状组中为153.8°±1.5°,症状组中为141.3°±1.5°;平均颈动脉血流层流剪切力在无症状组中为17.57±0.1(dynes/cm2),症状组中为16.7±0.1(dynes/cm2)。颈动脉分叉角在症状组中高于无症状组,而颈内动脉角和颈动脉血流剪切力在症状组中低于无症状组(P<0.05)。正常颈动脉分叉角主要分布在第四颈椎的上1/3,高位颈动脉分叉角主要位于第叁颈椎的上1/3和中1/3,而下位颈动脉分叉角主要位于第五颈椎的中1/3。颈动脉分叉角的大小随着颈动脉分叉角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而颈内动脉角和血流剪切力则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颈动脉分叉角、颈内动脉角和血流层流剪切力随着增加或减少一个椎间盘或是椎体的1/3分别增大或减小4.8°、6.9°和0.6(dynes/cm2);颈动脉分叉角的平均高度在无症状组中为5.8,在症状组中为5.4(P>0.05);平均颈动脉分叉角高度在无症状组中平均位于第四颈椎上1/3,而在症状组平均位于第叁四椎间盘。颈动脉分叉角与血流剪切力呈负相关性;颈内动脉角和血流剪切力呈负相关性;颈内动脉角与剪切力呈正相关性。纤维帽平均厚度在无症状组和症状组中分别为482.7±17.7mm和432.6±16.6mm,无症状组高于症状组(P<0.05),纤维帽最薄处平均厚度在无症状组和症状组中分别为302.7±12.3mm和257.6±12.6mm,无症状组高于症状组(P<0.05)。胶原的含量在无症状组和症状组中分别为55.1±2.4和48.4±1.9(P<0.05);而蛋白聚糖的含量在无症状组和症状组中的含量分别为16.3±0.6和24.6±1.1(P<0.001);胶原在无症状组中主要分布在纤维帽,而蛋白聚糖则更多分布于症状组中的薄纤维帽中,靠近钙化区域和坏死脂质核心区。颈动脉分叉角与纤维帽厚度呈负相关,与胶原呈正相关,与蛋白聚糖呈负相关;颈内动脉角和血流剪切力与纤维帽厚度存在正相关,与胶原呈负相关性,与蛋白聚糖呈正相关。YAP在无症状组和症状组中的含量分别为3153.0±178.7和3647.2±229.5,症状组的含量低于无症状组(P<0.001);YAP主要分布在钙化区域附近和新生血管附近;YAP的分布与颈动脉分叉角呈负相关,但与颈内动脉角和血流剪切力呈正相关。结论临床症状的发生与颈动脉的形态和高度有关,角度较大和位置较高的颈动脉分叉角可产生较大的血流剪切力,其可影响蛋白聚糖的增多和YAP表达的增加,进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9-04-01)
高洁,张鑫,严雪娇,汤敏,范亚娟[6](2019)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对精神分裂症幻听相关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评价精神分裂症幻听相关的特异性脑结构改变。方法纳入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17例(幻听组),非幻听患者16例(非幻听组)。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比较幻听组和非幻听组的灰质体积差异;分析大脑灰质体积变化与幻听症状的相关性。结果与非幻听组相比,幻听组在左侧缘上回、角回、颞上回、颞中回体积显着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左侧缘上回灰质体积与幻听症状评分存在负相关关系(r=-0. 39,P=0. 04)。结论基于脑形态学的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幻听患者存在特异性的脑灰质体积减低,这些灰质体积萎缩可能与内在语言产生、听觉处理和语言感知等脑功能紊乱有关。(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高玉莹[7](2018)在《文心兰‘柠檬绿’花粉败育的细胞形态学观察及分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心兰(Oncidium hybridum)为兰科(Orchidaceae)树兰亚科(Epidendroideae)文心兰属的植物,其花序分支性良好,花形优美,盛开时宛若飞舞的女郎,因此又有跳舞兰之称。文心兰作为我国台湾地区第一大外销切花花卉,主要以文心兰'南茜'(nc.Gower Ramsey)和'柠檬绿'(Onc.Honey Angel)为主,颜色均为单一黄色。然而欧洲国家对黄色系花卉的接受程度不高,在这些国家黄色系花卉代表分离和哀伤,因此若要拓展文心兰的外销市场,需有不同花色品种的育成,来提高市场对文心兰切花的接受程度。但'南茜'和'柠檬绿'具有自交和杂交不亲和性,在自然条件下无法进行天然授粉而获得果荚,并且经多方努力进行杂交试验,仍无法育出新品种。目前,相关研究人员已对'南茜'杂交不亲和性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其花粉败育是导致杂交授粉困难的主要原因。因此,本研究打算从细胞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两个方面对'柠檬绿'花粉败育问题进行初步探讨,藉此找出其花粉败育的原因,为文心兰杂交育种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文心兰花粉的细胞形态学观察通过对文心兰不育品种'柠檬绿'、'南茜'和可育品种'巧克力'的花粉团形态进行观察,发现'柠檬绿'和'南茜'的花粉团药室明显变扁,外壁凹陷、皱缩,组成花粉团的花粉粒排列非常紧密,形状不规则,并且'柠檬绿'成熟的花粉团中无明显的花粉粒附着现象。花粉粒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与可育品种'巧克力'相比,不育品种'柠檬绿'的花粉粒大小和形状不规则,花粉壁发育不连续,有很多孔洞(并非萌发孔)。显微观察发现,'柠檬绿'花粉细胞大小和形状不规则,细胞质高度液泡化。花粉母细胞的DAPI染色结果显示,'柠檬绿'花粉母细胞在减Ⅰ末期及减Ⅱ末期形成的子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未实现均等分配,从而产生的四分体小孢子中含有数目不等的染色体。在减Ⅱ末期,甚至会形成叁分体小孢子或多分体小孢子。综上所述,'柠檬绿'花粉败育可能与以下问题有关:1.花粉壁发育异常。此问题会造成花粉细胞内含物外流,而内含物的外流将无法为小孢子的正常发育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进而影响小孢子的正常发育。2.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异常。'柠檬绿'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出现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联会和重组等环节异常,从而导致小孢子中含有数量不等的染色体,影响其正常发育。2文心兰与堇花兰花粉转录组测序比较分析以文心兰和堇花兰花粉为材料,采用第二代高通量Illumia HiSeqTM4000测序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利用qRT-PCR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本研究共获得132,789条Unigenes,按照差异倍数不低于4(|log2Ratio|≥4)且错误发现率不高于0.001(FDR≤0.001)为条件筛选出48,066条DEGs,其中上调表达的基因16,527条,下调表达的基因31,539条。与花粉发育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的数目是1200个,其中上调基因数量475个,下调表达基因数量725个,涉及花粉发育、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花粉壁形成、减数分裂等相关基因。从上述1200个差异基因中挑选了 145个进行层次聚类分析,筛选出31条具有显着性差异表达的基因,上调表达的基因7条,下调表达的基因24条。为了验证RNA-Seq测序数据的可靠性,本研究从31条显着差异表达基因中选取了 9条基因进行qRT-PCR分析,结果表明这9个差异表达基因qRT-PCR试验结果与测序数据一致性很好,表明转录组测序结果可信度高。结合上述分析结果,以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为依据,从上述9条差异表达基因中选取了 5条基因进行进一步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这5条差异基因在可育植株堇花兰和'巧克力'中的表达量均显着高于'柠檬绿',差异倍数均大于3,证明筛选出的基因确实为'柠檬绿'和堇花兰花粉发育过程中显着差异表达的基因。3文心兰OnMAD2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及定量表达分析参考文心兰'柠檬绿'花粉团转录组数据库中OnMAD2基因的已知序列,本试验对文心兰OnMAD2的CDS区进行了验证和一系列分析。RT-PCR结果显示:OnMAD2的基因编码区624bp,编码207个氨基酸;gDNA长度为961bp,含有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文心兰OnMAD2属于HORMA超家族,具有HORMA结构域,文心兰OnMAD2与石斛兰MAD2(PKU87023.1)的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深圳拟兰(PKA55503.1)。OnMAD2的蛋白序列与其他物种的MAD2蛋白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均在70%以上,说明MAD2蛋白在植物中具有很强的保守性。不同组织器官的qRT-PCR结果显示:文心兰OnMAD2在根中具有极高的表达水平,在假鳞茎中的相对表达量最低,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推测该基因可能在根中能够正常表达。不同花期的qRT-PCR结果显示:文心兰OnMAD2在半开放期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其次是盛开前期,在盛开期的相对表达量最低。推测该基因可能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起控制染色体分离的作用。4文心兰OnMYB106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及定量表达分析参考文心兰'柠檬绿'转录组数据库中OnMYB106基因的已知序列,本试验对文心兰OnMYB106的CDS区进行了验证。RT-PCR结果显示:OnMYB106的基因编码区819bp,编码272个氨基酸;gDNA长度为1005bp,含有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OnMYB106属于SANT超家族,具有2个连续的MYB结构域,是一个典型的R2R3-MYB。OnMYB106与水稻的OsMYB106(OC_Os08g33660.1)的进化距离最近,推测这两个基因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都属于调控花粉发育的一类转录因子。不同组织器官的qRT-PCR结果显示:文心兰OnMYB106在花器官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在其它组织部位虽有表达,但表达量都很低,推测该基因可能在花器官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不同花期的qRT-PCR结果显示:文心兰OnMYB106在花苞期的表达量最高,盛开期时只有微量表达,推测该基因属于花粉发育“早期”表达的基因,主要调控花粉壁的合成。5文心兰OnMAD2和OnMYB106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瞬时转化本试验利用传统的酶切连接法将OnMAD2和OnMYB106目的基因与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相连接,成功构建了两个过表达载体p1301-MAD2-GUS和p1301-MYB106-GUS。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过表达载体转入文心兰PLBs中进行瞬时转化,RT-PCR检测结果显示:阳性对照和转基因PLBs中均有GUS和潮霉素基因。qRT-PCR与RT-PCR的检测结果相一致,GUS基因仅在阳性对照和转基因PLBs中有表达。目的基因的qRT-PCR结果显示:相对于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文心兰OnMAD2与OnMYB106在转基因PLBs中均呈现极显着升高,综合上述结果说明p1301-MAD2-GUS和p1301-MYB106-GUS两个过表达载体瞬时转化成功。(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8-12-01)
杨卓娅,王双坤,李瑛,王毅,王永明[8](2018)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前瞻功能的神经机制:基于体素的形态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前瞻功能是指个体在头脑中提前模拟和体验未来事件的能力。个体通过想象和体验未来事件可能带来的愉悦或悲伤感受,从而做出趋近或回避的适应性行为。前瞻功能影响个体的情绪调节,决策,动机水平和目标导向行为。以往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前瞻功能缺陷,然而目前尚未有研究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前瞻功能缺陷的神经机制。另一方面,虽然以往在健康人群中的研究发现工作记忆是前瞻功能的重要组成成分,但是目前尚不清楚工作记忆如何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前瞻能力。方法:我们招募了37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8名年龄、性别及受教育水平匹配的健康对照。所有被试完成了前瞻功能任务,字符数字广度测验和结构核磁共振成像扫描。研究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探讨两组被试的灰质体积,及其与前瞻功能和工作记忆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想象未来事件时细节量减少,清晰度下降。在患者组,工作记忆缺陷与细节量减少密切相关。VBM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灰质体积的下降与细节量及清晰度的降低相关。此外,在患者组,右侧海马的灰质体积与细节量呈显着正相关。最后,中介效应分析发现,患者组右外侧前额叶的灰质体积在前瞻功能和工作记忆的关系中发挥了中介作用。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前瞻功能缺陷与前额叶及右侧海马灰质体积的下降相关。并且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右外侧前额叶的灰质体积可以中介工作记忆和前瞻功能的关系。(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2)
张芳,杨蕾,李盼盼,李彦楠,徐丽[9](2018)在《叁七茜草复方有效组分宫内缓释系统调控大鼠子宫内膜形态学及出凝血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叁七茜草复方有效组分(SQ)宫内缓释系统调控大鼠子宫内膜出凝血机制。方法:选定32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SQ-IUD组、IUD模型组、缓释材料(LR)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观察大鼠子宫大体形态学、子宫内膜形态学,ELISA检测宫腔冲洗液内前列环素(PGI2)、血栓烷(TXA2)、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含量。结果:在子宫大体形态学方面,SQ-IUD组充血水肿和渗出粘连程度较IUD模型组明显减轻;在子宫内膜形态学方面,SQ-IUD组上皮细胞脱落、腺体扩张、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较IUD模型组明显减轻;在PAI-1、t-PA方面,SQ-IUD组PAI-1的含量较IUD模型组明显升高,SQIUD组、IUD模型组PAI-1的含量分别为(205. 45±16. 03) pg/m L、(177. 22±22. 08) pg/m L(P <0. 05),SQ-IUD组t-PA的含量较IUD模型组明显降低,SQ-IUD组、IUD模型组t-PA的含量分别为(3. 20±0. 29) ng/m L、(3. 61±0. 47) ng/m L(P <0. 05);在TXA2、PGI2方面,SQ-IUD组二者的含量较IUD模型组均明显升高,SQIUD组、IUD模型组TXA2的含量分别为:(260. 88±23. 40) pg/m L、(228. 68±31. 31) pg/m L(P <0. 05),SQ-IUD组、IUD模型组的PGI2含量分别为:(235. 25±23. 59) pg/m L、(200. 88±22. 90) pg/m L(P <0. 05);在TXA2/PGI2方面,SQ-IUD组的比值较IUD模型组略低,SQ-IUD组、IUD模型组的TXA2/PGI2比值含量分别为:(1. 12±0. 15)、(1. 14±0. 14)(P> 0. 05)。结论:叁七茜草缓释系统可明显减轻IUD放置后子宫炎症反应,改善子宫内膜形态;叁七复方有效成分可能通过调节t-PA、PAI-1和TXA2、PGI2平衡而起到防治IUD出血不良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8年10期)
陈功鑫,张微,王浩,于婷婷,刘迪[10](2018)在《桑黄子实体发生的形态学过程及转录组学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桑黄(Sanghuangporus sanghuang),为桑黄属,是珍贵的大型药用真菌。其子实体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因此,子实体的形成对桑黄药用价值的开发应用就显得十分重要。特别目前桑黄的抗癌作用,护肝作用,降低血糖,降低血脂作用十分显着。在桑黄的生活史中,子实体的发生揭示着桑黄的营养生长已经完成,逐渐进入到生殖生长。为了研究上的方便,人们普遍认为菌丝体一旦营养生长结束,马上就会进入到生殖生长阶段;而实际上子实体在生长过程中要受到光、温度、水分和通气等各种环境因素以及固有的遗传因素等的影响。因此,本文从桑黄子实体发生的形态学过程、环境影响因素以及不同时期的转录组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桑黄的栽培驯化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菌物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8-08-11)
形态学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肾髓质癌是一种罕见但极具侵袭性的肾癌,其发生在具有镰状红细胞病或罕见具有其他血红蛋白病的患者。SMARCB1是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的核心亚基,该蛋白表达缺失是肾髓质癌的主要诊断特征。然而,SMARCB1蛋白表达缺失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作者回顾性分析了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形态学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姜文欣.水环境对城市肌理演变的影响机制研究——以汉口滨江地区的形态学图析为例[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2019
[2].Jia,L,Carlo,M,I,Khan,H,魏建国,袁晓露.肾髓质癌中SMARCB1蛋白表达缺失的独特机制:20例形态学和分子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9
[3].倪海涛,仵敏娟,熊俊,徐莎,蒋俊锋.基于医学形态学全景数字切片下图片导航式学习的反馈机制研究[C].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2019
[4].周光磊.从分布式形态学看汉语VV型复合词的生成机制[J].外语研究.2019
[5].崔艺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病理学、形态学和相关细胞机制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9
[6].高洁,张鑫,严雪娇,汤敏,范亚娟.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对精神分裂症幻听相关机制的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
[7].高玉莹.文心兰‘柠檬绿’花粉败育的细胞形态学观察及分子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8
[8].杨卓娅,王双坤,李瑛,王毅,王永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前瞻功能的神经机制:基于体素的形态学研究[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9].张芳,杨蕾,李盼盼,李彦楠,徐丽.叁七茜草复方有效组分宫内缓释系统调控大鼠子宫内膜形态学及出凝血机制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
[10].陈功鑫,张微,王浩,于婷婷,刘迪.桑黄子实体发生的形态学过程及转录组学机制研究[C].中国菌物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