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间论文-聂亚珍,沈燕,张莉,秦金波

地方政府间论文-聂亚珍,沈燕,张莉,秦金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方政府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方政府,区域一体化,合作机制

地方政府间论文文献综述

聂亚珍,沈燕,张莉,秦金波[1](2019)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地方政府间利益合作机制的建构——以黄石黄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外区域合作发展实践证明,区域合作是促进区域资源有效配置的有效方式。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区域合作已成为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区域合作,区域资源合理分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逐渐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发展局面,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的深入推进,当前推进跨江合作正当其时,大势所趋。通过对黄石、黄冈两地开展跨江合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现实基础条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深入推进两地跨江合作发展的思路举措,为我省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提供决策参考。(本文来源于《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张震,王雪姣,华洁莹[2](2019)在《破除我国地方政府间信息壁垒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协同治理理论的兴起为解决跨部门、跨地域的相关难题提供了新的切入角度,也为破除我国地方政府间的信息壁垒提供了有益启示。由于受传统治理模式的影响,当前我国地方政府间的信息共享仍存在着利益冲突、标准分歧、人才缺乏和安全隐患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政府应通过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推进标准化建设、培养大数据人才、强化安全保障等措施,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更加快速、及时、准确地为公众提供社会服务。(本文来源于《决策与信息》期刊2019年11期)

王路昊,林海龙,锁利铭,冯小东[3](2019)在《地方政府间经济合作到创新合作:自我升级与上级驱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解释如何理解从经济合作到创新合作这一近年来在我国区域一体化中新兴的现象。借助协议数据,以长叁角经济区为案例,本文通过QAP方法进行了模型的验证。研究发现,城市政府的自我升级和省政府的上级驱动共同推动了经济合作到创新合作的变迁。具体而言,无论上级政府是否介入,既有的经济合作对于新的创新合作都有着显着的正面影响;而地方政府之间,同性"相吸"和"相斥"共生的现象则反映了自我升级当中的"强强联手"和"向外扩散"这两种基本合作模式;最后上级政府的权威规划则更多反映出了合法性逻辑,而非效率逻辑。本文还指出,创新合作仅仅被视作经济合作的简单升级是存在危险的,政策工具的单一性、上级政府的合法性逻辑以及上级压力下的特殊信任机制等都制约着创新一体化。尽管区域一体化是当今的主流趋势之一,但府际合作不可能也不应该是解决诸多公共问题的"万能药方"。(本文来源于《公共管理评论》期刊2019年02期)

吴红梅[4](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纵向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变迁、经验与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纵向地方政府间关系经历了以改革为引领的市管县体制改革和以创新为引领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改革内容主要围绕省、地市与县的财政关系、行政关系的调整而展开,改革的目标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都不同程度优化了资源配置,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和县域经济的发展。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特征,纵向地方政府间在关系主体、关系内容、关系模式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变革。(本文来源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福龙[5](2019)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地方政府间横向合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方政府间横向合作水平对于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构建地方政府间横向合作指标体系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文献研究、质性访谈和德尔菲法构建政府间横向合作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以指标重要性赋值、满分比和变异系数作为指标筛选条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系数,形成了政策制度、目标协调、利益协调、信息沟通和社会文化5个一级评价指标,以及12个二级指标和35个叁级指标的政府横向合作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区域协调发展中地方政府横向合作提供可行的切入点。地方政府间横向合作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政策制度、利益协调和信息沟通应成为当前地方政府间横向合作的工作重点。(本文来源于《行政管理改革》期刊2019年10期)

陆立军,陈丹波[6](2019)在《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策略的污染治理效应:机制与实证》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中国环境规制政策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的特点,本文构建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策略的演化博弈模型,运用中国省级数据和空间自滞后模型,验证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策略的污染治理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政府通过权衡成本和收益实施环境规制策略,存在"逐底竞争"和"趋好竞争"两个均衡点;地方政府提高环境规制强度能明显降低本地区的污染排放,但会引发污染的就近转移;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的污染治理效应由东向西逐渐增强,而污染转移效应则由东向西逐渐减弱;创新补偿效应是推动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策略由"逐底竞争"向"趋好竞争"转变的主要方式。(本文来源于《财经论丛》期刊2019年12期)

雷叙川,王娜[7](2019)在《地方政府间的政策创新扩散——以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政策创新扩散的规律可以有效预测并引导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行为,提高政策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本文以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为研究对象,对该政策在地级市层面的创新扩散路径进行分析,并利用事件史分析(EHA)模型验证了外部制度因素与城市内生因素对地方政府政策创新扩散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上级政府的行政命令和省内其他城市的竞争压力会加快地方政府政策创新扩散行为的发生;地级市的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财政依赖度对于地方政府的政策创新扩散行为都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而城市行政级别与地方政府政策创新扩散意愿并不存在显着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地方治理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许小桦,雷国铨[8](2019)在《地方政府间农产品质量规制策略博弈研究——以福建省产茶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地方政府的农产品质量规制策略存在一定的博弈关系。本文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并以福建主要茶叶产区为例,分析未引入约束机制、引入中央政府监察约束以及市场品牌授权等3种情况下的地方政府间农产品质量规制策略。研究结果发现,无约束条件下的地方政府间质量规制策略与其外部效应并不相关,而是由规制的成本与收益比较决定;加入中央政府监察约束条件后,通过调整地方政府的行为受处罚力度、经济因素对于绩效的比重能够一定程度上影响规制策略的实施;通过市场的品牌授权,降低规制成本,提升收益的贴现系数,能够促进地方政府执行质量规制策略,减少"搭便车"现象,净化农产品市场环境。(本文来源于《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期刊2019年05期)

郑书耀,瞿丞醍,李尧磊[9](2019)在《地方政府间生态扶贫策略的演化博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未引入约束机制与引入约束机制两种情境下,相邻地方政府间生态扶贫的演化博弈模型,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得到地方政府的行为演化规律和演化稳定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外部效应的存在并不会影响地方政府生态扶贫的策略选择,生态扶贫成本、积极生态扶贫正效益、消极生态扶贫负效益、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消极生态扶贫惩罚力度、政绩考核中生态环境质量指标权重系数等变量,是影响地方政府生态扶贫策略的重要因素;在未引入约束机制情况下,地方政府根据成本—收益决定生态扶贫策略;在引入约束机制情况下,通过降低生态扶贫成本、加大惩罚力度及提高政绩考核中生态环境质量指标的权重系数可以提高地方政府生态扶贫积极性。(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9年10期)

李俊杰,张红[10](2019)在《地方政府间治理空气污染行为的演化博弈与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方政府治理空气污染的执行力度是影响区域空气质量的直接因素,文中研究影响地方政府治理空气污染行为的因素。文章内容从演化博弈视角探讨地方政府自身及地方政府间协同治理空气污染的决策演化过程。研究显示,中央政府抽查行为,对地方政府的治理成本补贴,增大对地方政府的奖励与惩罚,增大对区域联合治理行为的惩罚与奖励,有助于提升地方政府治理空气污染行为的执行效力。研究结果表明,多元共治、互动监察、利益补偿等对提升地方空气污染治理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运筹与管理》期刊2019年08期)

地方政府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协同治理理论的兴起为解决跨部门、跨地域的相关难题提供了新的切入角度,也为破除我国地方政府间的信息壁垒提供了有益启示。由于受传统治理模式的影响,当前我国地方政府间的信息共享仍存在着利益冲突、标准分歧、人才缺乏和安全隐患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政府应通过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推进标准化建设、培养大数据人才、强化安全保障等措施,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更加快速、及时、准确地为公众提供社会服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方政府间论文参考文献

[1].聂亚珍,沈燕,张莉,秦金波.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地方政府间利益合作机制的建构——以黄石黄冈为例[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张震,王雪姣,华洁莹.破除我国地方政府间信息壁垒的思考[J].决策与信息.2019

[3].王路昊,林海龙,锁利铭,冯小东.地方政府间经济合作到创新合作:自我升级与上级驱动[J].公共管理评论.2019

[4].吴红梅.改革开放以来纵向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变迁、经验与趋势[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

[5].王福龙.区域协调发展中地方政府间横向合作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行政管理改革.2019

[6].陆立军,陈丹波.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策略的污染治理效应:机制与实证[J].财经论丛.2019

[7].雷叙川,王娜.地方政府间的政策创新扩散——以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为例[J].地方治理研究.2019

[8].许小桦,雷国铨.地方政府间农产品质量规制策略博弈研究——以福建省产茶区为例[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9

[9].郑书耀,瞿丞醍,李尧磊.地方政府间生态扶贫策略的演化博弈分析[J].生态经济.2019

[10].李俊杰,张红.地方政府间治理空气污染行为的演化博弈与仿真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9

标签:;  ;  ;  

地方政府间论文-聂亚珍,沈燕,张莉,秦金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