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扩增分析仪论文-周凤娟,黄倩,郭雯雯,辛勇

基因扩增分析仪论文-周凤娟,黄倩,郭雯雯,辛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因扩增分析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肾肿瘤,Ki-67抗原,基因扩增

基因扩增分析仪论文文献综述

周凤娟,黄倩,郭雯雯,辛勇[1](2016)在《肾癌KI67基因扩增分析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肾癌患者KI67基因扩增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7例肾癌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样本,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KI67基因扩增情况,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KI67基因在47例样本中的扩增率为48.9%(23/47)。KI67基因扩增患者中肿瘤浸润厚度>4 mm比例为72.7%(8/11),明显高于无扩增患者的27.3%(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39)。结论肾癌患者KI67基因扩增率较高,且预示患者存在不良预后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医》期刊2016年07期)

马家芳,孔燕,郭军[2](2016)在《43例肢端型黑色素瘤MITF基因扩增分析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黑色素瘤是侵袭性最强的恶性肿瘤之一,肢端黑色素瘤是黑色素瘤的一种特殊亚型,常见于亚洲黄种人群,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是黑色素细胞生长、分化的重要调节蛋白,在黑色素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分析中国肢端型黑色素瘤患者MITF基因扩增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01-01-2013-04-30北京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43例中国肢端型黑色素瘤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样本,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ITF基因扩增情况,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ITF基因在43例样本中的扩增率为48.8%(21/43)。MITF基因扩增和无扩增患者的年龄(χ2=0.193,P=0.661)、性别(χ2=0.587,P=0.443)、临床分期(χ2=4.837,P=0.184)、血清LDH水平(χ2=0.451,P=0.502)、溃疡(χ2=0.910,P=0.340)、标本来源(χ2=1.406,P=0.236)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是,MITF基因扩增患者中肿瘤浸润厚度≥4 mm比例为72.7%(8/11),明显高于无扩增患者的27.3%(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39)。MITF基因扩增和无扩增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42.4个月(95%CI:29.7~55.1)和46.3个月(95%CI:34.5~5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7,P=0.592。结论中国肢端型黑色素瘤患者MITF基因扩增率较高,且扩增患者中肿瘤≥4mm比例显着高于无扩增患者,预示患者存在不良预后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期刊2016年09期)

孙敏,沈先荣,侯登勇,施展,罗群[3](2012)在《高效柴油降解菌Acinetobacter sp.W3分离鉴定及降解酶基因扩增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柴油污染的海水样品中分离高效柴油降解细菌,分析菌株对柴油的降解能力及降解酶基因,为海洋柴油污染的生物修复奠定基础。选取浙江定海港柴油污染的海水样品,进行降解菌的富集培养;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筛选高效柴油降解菌。利用革兰氏染色、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分析等方法对降解菌株进行种属鉴定。采用紫外吸收法测定菌株对柴油的降解率。采用PCR方法、核酸序列测定和比对,对其降解酶基因进行扩增分析。筛选出一株高效降解菌,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鉴定初步确定为不动杆菌。16S rDNA序列分析及比对结果表明,其16S rDNA序列与威尼斯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venetianus)属的序列同源性达到99.7%,命名为不动杆菌W3(Acinetobactersp.W3),该菌对柴油的7 d降解率达到84.7%。PCR方法从Acinetobactersp.W3菌株中的基因组DNA和质粒DNA上扩增到了大小为540 bp的烷烃羟化酶基因alkB和864 bp的CYP153A部分DNA片段,分别与Acinetobacter venetianus1-D-2的alkB和Acinetobactersp.OC4、Acinetobactersp.EB104的CYP153具有99%和98%的同源性。从定海港口柴油污染海水分离得到一株高效柴油降解菌Acinetobactersp.W3,该菌属于不动杆菌属,含有烷烃降解酶基因,能高效降解柴油污染物,有望应用于海水柴油污染的生物修复。(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2年06期)

李丽,孔燕,李海夫,于玮玮,代杰[4](2010)在《262例中国人黑色素瘤C-KIT基因扩增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中国人黏膜、肢端和非肢端皮肤黑色素瘤C-KIT基因扩增情况。方法采用Real-timeQuantita-tivePCRSYBRgreen染料法检测262例中国人恶性黑色素瘤(MM)C-KIT基因拷贝数变异;存在C-KIT基因扩增的病例,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的方法检测其第9、11、13、17和18外显子突变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117表达情况。结果 21例患者肿瘤组织中C-KIT基因存在明显扩增,黏膜、肢端和非肢端皮肤黑色素瘤C-KIT基因扩增比例分别为10.20%(10/98)、8.24%(7/85)和5.06%(4/79);其中2例C-KIT基因扩增同时伴突变;C-KIT基因扩增与CD117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中国两种最常见的黑色素瘤亚型肢端和黏膜黑色素瘤患者中,部分患者黑色素瘤组织存在C-KIT基因扩增,提示针对这种扩增的特异靶向药物有可能成为该类患者个体化治疗的选择。(本文来源于《临床肿瘤学杂志》期刊2010年05期)

王原,靳耀锋,王康敏,孙润芹,康安静[5](2009)在《婴幼儿血管瘤组织p53基因突变和c-Myc基因扩增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p53基因第4~6外显子突变及c-Myc基因扩增在婴幼儿血管瘤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婴幼儿血管瘤组织25例,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筛选可能有p53基因外显子4~6突变的标本进行测序;运用聚合酶链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CR-PAGE)银染色后条带成像分析法检测c-Myc基因扩增情况,并以10例成人血管瘤组织作对照。结果婴幼儿组14(56.00%)例有p53基因第4外显子错义突变,成人组有2 (20.00%)例,两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婴幼儿组1例第6外显子发现同义突变,第5外显子未发现突变。婴幼儿组16(64.00%)例有c-Myc基因扩增,成人组仅2(20.00%)例,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p53基因第4外显子突变与c-Myc基因扩增呈正相关(γ_s'=0.43,P<0.05)。结论p53基因的突变可能参与了血管瘤组织的增生过程,c-Myc基因扩增可能参与了血管瘤组织增生和消退过程。在血管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二者起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血管瘤组织的增生或诱导其凋亡。(本文来源于《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期刊2009年02期)

潘爱先,赵卫华,陈得增[6](2008)在《基因扩增(PCR)分析仪温度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PCR仪温度控制升降温速度快,精度要求高的特点,文章就PCR仪温度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进行详细讨论,提出硬件设计方案和模糊自整定PID控制算法。实际应用证明,文种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和较强的自适应能力,达到了控制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5期)

赵卫华[7](2008)在《基因扩增分析仪的研究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国内传统的基因扩增分析仪存在体积大、温度调节范围小、控温精度差、升降温速度慢、人机界面不友好等问题,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设计并制作了一种以半导体加热制冷模块为核心的高性能的基因扩增分析仪。首先,分析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技术原理和实现条件,根据基因扩增分析仪系统的具体要求提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研制出以单片机M30627FJPGP为核心的基因扩增分析仪系统,并给出了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以M30627FJPGP作为系统控制核心,根据采集到的当前模块温度,进行智能算法处理得到控制量,通过PWM控制MOSFET的开关达到控制半导体片两端电压的目的,从而完成模块温度的控制。系统配备了打印机和USB接口,同时采用大液晶屏作为人机交换界面,全部汉语提示,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和显示界面。其次,由于基因扩增分析仪被控对象机理复杂,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纯滞后、模型不确定性等特点,而国内传统的基因扩增分析仪温控系统大多建立在一定的模型基础之上,难以保证控温的精度,所以将模糊控制算法引入传统的基因扩增分析仪控温系统构成智能控制系统,利用模糊参数自整定PID控制器在线调整控制参数,借此提高控制效果。最后,给出了系统安装调试运行的过程和仪器实际运行的数据,并结合仪器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了影响PCR仪加热/制冷效果的因素和PCR仪对电磁兼容性的特殊要求。实验表明,该系统控温精度达±0.2℃,升降温速度快,性能稳定。系统软、硬件设计方法对于其它类似高精度温度控制场合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08-06-01)

何静[8](2006)在《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的预后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341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病例资料的回顾,分析这些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进一步对部分患者进行相关基因及蛋白的检测,初步探讨这些基因及蛋白的改变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5年至1999年淋巴结阴性乳腺癌临床资料,通过电话或通信随访获得341例患者生存情况。使用SPSS 10.0分析软件,采用Kaplen-Meier法进行全组生存分析,不同临床病理因素对患者预后的显着性分析通过Log-Rank检验完成。在这些患者中选择预后良好组(DFS>5年)及预后不良组(DFS<5年)患者各40例,通过实时定量PCR进行HER2、TOP2A、CCND1及EMS1基因扩增检测,并利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染色研究HER2、TOP2A及CCND1蛋白表达情况,采用x~2检验比较组间基因扩增及蛋白表达的差异。 结果:全组341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48岁,绝经前患者占57.5%,有一半患者肿瘤直径≤2cm,58.4%的患者ER为阳性。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的患者占全组患者的51.3%,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占54.9%。截至2005年12月31日,268例患者无病存活,57例患者出现乳腺癌的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16例患者出现第二原发肿瘤。所有患者中共35例死亡,1例死于脑血管意外,其余34例死于乳腺癌复发转移或第二原发肿瘤。全组患者5年DFS为82.7%,OS为94.1%,估算全组患者10年DFS和OS分别为72.0%和81.4%。全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发病年龄、肿瘤直径,ER状态与患者预后有关,而月经状况、病理类型、手术清扫淋巴结数目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术后辅助化疗与单纯手术相比,生存情况无明显改善。术后内分泌治疗明显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对部分病例进行的基因扩增和蛋白表达分析结果显示,HER2基因扩增及蛋白过表达均与患者预后相关,CCND1、EMS1基因扩增与患者预后相关,CCND1蛋白过表达、TOP2A基因(本文来源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期刊2006-05-01)

张文超[9](2005)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与基因扩增分析仪器(PCR仪)》一文中研究指出较为全面地论述了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与基因扩增分析仪器(PCR仪)。较为详细地阐述了PCR基本原理、PCR结果的检测与分析、实时定量PCR技术、影响PCR效果的因素、PCR技术的应用、PCR仪器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生命科学仪器》期刊2005年03期)

张文超,刘晓光,吴勤勤[10](2004)在《基因扩增分析(PCR)仪温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基因扩增分析(PCR)仪的工作原理及提高PCR仪温度控制精度的技术,详细讨论了温度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研制了一种新颖的PCR温度控制系统。(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基因扩增分析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黑色素瘤是侵袭性最强的恶性肿瘤之一,肢端黑色素瘤是黑色素瘤的一种特殊亚型,常见于亚洲黄种人群,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是黑色素细胞生长、分化的重要调节蛋白,在黑色素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分析中国肢端型黑色素瘤患者MITF基因扩增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01-01-2013-04-30北京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43例中国肢端型黑色素瘤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样本,应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ITF基因扩增情况,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ITF基因在43例样本中的扩增率为48.8%(21/43)。MITF基因扩增和无扩增患者的年龄(χ2=0.193,P=0.661)、性别(χ2=0.587,P=0.443)、临床分期(χ2=4.837,P=0.184)、血清LDH水平(χ2=0.451,P=0.502)、溃疡(χ2=0.910,P=0.340)、标本来源(χ2=1.406,P=0.236)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是,MITF基因扩增患者中肿瘤浸润厚度≥4 mm比例为72.7%(8/11),明显高于无扩增患者的27.3%(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39)。MITF基因扩增和无扩增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42.4个月(95%CI:29.7~55.1)和46.3个月(95%CI:34.5~5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7,P=0.592。结论中国肢端型黑色素瘤患者MITF基因扩增率较高,且扩增患者中肿瘤≥4mm比例显着高于无扩增患者,预示患者存在不良预后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因扩增分析仪论文参考文献

[1].周凤娟,黄倩,郭雯雯,辛勇.肾癌KI67基因扩增分析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校医.2016

[2].马家芳,孔燕,郭军.43例肢端型黑色素瘤MITF基因扩增分析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

[3].孙敏,沈先荣,侯登勇,施展,罗群.高效柴油降解菌Acinetobactersp.W3分离鉴定及降解酶基因扩增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12

[4].李丽,孔燕,李海夫,于玮玮,代杰.262例中国人黑色素瘤C-KIT基因扩增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

[5].王原,靳耀锋,王康敏,孙润芹,康安静.婴幼儿血管瘤组织p53基因突变和c-Myc基因扩增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

[6].潘爱先,赵卫华,陈得增.基因扩增(PCR)分析仪温度控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7].赵卫华.基因扩增分析仪的研究与开发[D].青岛理工大学.2008

[8].何静.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的预后因素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

[9].张文超.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与基因扩增分析仪器(PCR仪)[J].生命科学仪器.2005

[10].张文超,刘晓光,吴勤勤.基因扩增分析(PCR)仪温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4

标签:;  ;  ;  

基因扩增分析仪论文-周凤娟,黄倩,郭雯雯,辛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