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探测论文-刘晓璐,刘东升,郭丽君,雷连发,冯金燕

微波探测论文-刘晓璐,刘东升,郭丽君,雷连发,冯金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波探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基微波辐射计,无线电探空,廓线,精度

微波探测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璐,刘东升,郭丽君,雷连发,冯金燕[1](2019)在《国产MWP967KV型地基微波辐射计探测精度》一文中研究指出MWP967KV型地基微波辐射计是我国自主研发,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大气微波遥感探测设备,为了实现国产设备在气象业务中的应用,需对设备的探测精度进行对比分析。利用2015年8月—2018年3月四川盆地南部山区的无线电探空数据和地基微波辐射计数据,分析晴空和有云天气条件下温度廓线、相对湿度廓线和水汽密度廓线及相关物理参数的精度。结果表明:晴空、层积云和高积云的微波辐射计与探空仪的温度、水汽密度和相对湿度相关系数整体上分别在0.9890,0.9665,0.5868以上,均达到0.01显着性水平。3种参数廓线的相关系数整体均呈地面大于高空,仅温度廓线相关系数达到0.01显着性水平,相对湿度廓线和水汽密度廓线在高空的相关系数未达到0.01显着性水平。3种参数的相关性整体上温度最高,水汽密度次之,相对湿度最低。温度、相对湿度和水汽密度的均方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2.8℃,22%和1.38 g·m~(-3),温度廓线和相对湿度廓线在层积云和高积云的云中及云上的精度明显降低,均方根误差较云层下温度升高1℃~2℃,相对湿度增大10%~20%。逆温层会影响廓线及物理参数的精度。晴天或云天等大范围相似天气条件下,探空气球飘移距离与温度廓线、相对湿度廓线和水汽密度廓线偏差的相关性较弱。(本文来源于《应用气象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卢海梁,李一楠,宋广南,李淑婧,李鹏飞[2](2019)在《海面目标星载微波辐射无源探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全天时、全天候、隐蔽性探测海面舰船目标,提出将高分辨率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作为星载微波辐射无源探测系统,用于探测海面舰船目标.提出一种新方法用于定量化评估微波辐射无源探测系统探测目标的能力;建立系统关键指标、目标微波辐射截面和探测距离间的关系,分别推导微波辐射无源探测系统的探测概率方程和探测距离方程;开展仿真分析和机载验证实验,其结果均表明高分辨率星载综合孔径微波辐射无源探测技术探测海面舰船目标是可行的.高分辨率星载微波辐射无源探测系统可作为我国天基预警体系的重要补充.(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毫米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周晨,张军,乔贺[3](2019)在《MP-3000型地基微波辐射计探测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利用南京MP-3000型地基微波辐射计与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2016年逐日探测的温湿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微波辐射计与探空测量温、湿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两者观测58层高度的温度、相对湿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59和0.86,均达到0.01显着性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设备工程》期刊2019年18期)

赵峰,蔡卫童,张龙龙,芦雨,武申申[4](2019)在《基于平衡探测的微波光子链路线性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抑制微波光子链路中的非线性失真因子可以提高MPL的带宽和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电极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和平衡探测的线性化方案,该方案结合了相位控制,优化偏置电压以及平衡探测技术,理论分析结果显示,系统可消除二阶谐波失真(HD2),抑制叁阶交调失真(IMD3)和五阶交调失真(IMD5)。利用OptiSystem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显示:二阶交调失真和HD2被完全消除,IMD3和IMD5被抑制在基底噪声以下,其中,IMD3被抑制约45.76 dB,叁阶SFDR达到114 dB·Hz~(2/3),五阶SFDR达到137.97 dB·Hz~(4/5)。(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郑超继,姜兴,李小明,彭麟,安虹瑾[5](2019)在《脑神经活动微波探测的模拟实验及安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利用微波对大脑神经活动进行探测,对脑神经活动微波探测的模拟实验及安全性分析进行了研究。基于微波传输法的脑神经活动探测机理,在叁维人体组织医学电磁仿真软件Sim4life中,结合高精度人头模型,分析了大脑灰质介电常数的变化对传输系数的影响。并配制了与头部组织电参数相近的模拟组织,使用介质匹配天线与模拟组织搭建脑神经活动微波探测的模拟实验平台,在植入不同介电常数的模拟组织样本的情况下,测量传输系数的变化。仿真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传输系数相位的变化量会随灰质介电常数变化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传输系数的相位可作为脑神经活动微波探测的表征。另外,根据安全性分析给出了探测天线发射功率的限值。(本文来源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娜[6](2019)在《基于FY-3C卫星微波湿温探测仪(MWHTS)的全球降水反演及台风模拟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降水是气候特征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全球水循环、区域气候变化、数值天气预报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星载微波遥感是获取降水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搭载在极轨气象卫星风云叁号C星(FY-3C)上的微波湿温探测仪MWHTS(Microwave Humidity and Temperature Sounder;MWHTS)是一种用来探测全球大气湿温度分布、降水、台风等其它极端天气的重要载荷。本文基于FY-3C/MWHTS的在轨观测遥感数据,建立了全球降水反演算法和台风模拟实验。其中,全球降水反演算法用来反演全球降雨率(mm/hr),为大气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高精度的降水资料。台风模拟实验可以用来模拟仿真FY-3C/MWHTS的亮度温度,弥补极轨卫星不能实时、连续观测台风快速变化的缺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大气微波辐射传输原理,并对快速辐射传输模型CRTM(Community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CRTM)和RTTOV(Radiative Transfer Model for TOVS,RTTOV)进行了介绍。这些基础性研究工作,为后续基于FY-3C/MWHTS开展全球降水反演和台风模拟仿真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分析FY-3C/MWHTS的15个通道在不同天气(晴空、水云、雨云)条件下的仿真亮温响应,提出了针对FY-3C/MWHTS在轨遥感数据的全球降水检测算法,这个算法包括全球海洋降水检测算法和全球陆地降水检测算法。结果表明:海洋和陆地降水检测结果准确率分别达到99%和96%,降水检测结果准确率较高,运用该全球降水检测算法能够有效判别降水事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基于FY-3C/MWHTS的全球降水反演研究中,利用MWHTS的1级亮度温度与热带降雨测量卫星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的多卫星降水分析Multi-Satellite Precipitation Analysis(TMPA)3B42产品数据,对全球的降水反演研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BP神经网络两种反演算法来反演降雨率,其中,把位于水汽吸收线附近的183.31 GHz通道用来判定对流类型,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反演算法分别开展了10种(海洋20种,陆地20种;共40种)模型的降水反演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流类型对全球海洋和陆地降水反演都具有正效应,都提高了降水反演的精确度,说明本研究使用的对流类型的分类在降水反演中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此外,还开展了基于FY-3C/MWHTS的台风区降雨率反演工作,实现了对台风降水的反演。为了提高降水反演的精度,结合降水检测和降水反演的研究,提出了基于FY-3C/MWHTS的全球降水反演的改进算法。该改进算法中加入了降水检测算法,并且根据前面提出的40种降水模型,对不同的对流类型都选用最优的降水反演算法。海洋和陆地降水反演结果相关性分别达到0.82和0.74,改进的降水反演算法结果有较高的精度,这说明了本研究提出的全球海洋和陆地降水反演算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了解决FY-3C作为极轨卫星不能连续观测台风快速变化的问题,加强对台风的监测,本研究还改进了一种基于FY-3C/MWHTS的模拟西太平洋地区台风亮温的方法。首先,利用WRF模型和RTTOV模型对FY-3C/MWHTS的亮温进行仿真。然后,根据不同的象元、通道和纬度带对仿真后的亮温进行线性校正。最后,作为模拟仿真结果的应用,运用降水检测算法来检测台风区域的降水。精确的降水检测率不仅说明了降水检测算法的有效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所使用的台风模拟和台风校正方法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期刊2019-06-01)

张子瑾[7](2019)在《基于被动微波探测的海面气压反演理论和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面气压是一个重要的气象参数,在数值天气预报、热带气旋监测分析以及气候学研究等大气科学领域均有非常重要的应用。针对目前的海面气压遥感探测方案时空分辨率低、无法全天候工作以及高风速情形下探测精度差等问题,本文首次提出一种基于氧气吸收带被动微波探测的海面气压反演方法,利用星载实测亮温数据建立了海面气压反演模型,并使用多源数据对反演模型进行了验证,利用本文研究成果可为气象应用及大气科学研究提供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长期稳定的海面气压数据。本文基于大气辐射传输方程,建立了星载微波辐射计遥感海面气压的理论基础。对微波辐射计观测亮温和海面气压的直接关系进行了推导,并进行了仿真验证,证实微波辐射计可以通过对氧气的垂直柱总吸收的测量来实现海面气压的探测;开展了敏感度分析试验,证实位于氧气吸收带翼区通道的观测亮温对海面气压的变化敏感,适合用于海面气压估计,这为海面气压探测频率的选择提供了依据。提出了一种中低海况海面气压反演算法,利用美国联合极轨卫星系统SNPP卫星搭载的先进技术微波探测仪(ATMS)和我国风云3号C星搭载的新型微波温湿探测仪(MWHTS)的实测亮温数据实现了中低纬度(40°S-40°N)海面气压反演。将反演结果与分析数据、现场观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算法对晴空、云天、雨天海面气压的估计精度分别为2.0 hPa,3.0 hPa和3.5 hPa,能够实现全天候条件下的高精度反演。论文进一步开展了热带气旋条件下海面气压的反演试验,结果表明,算法虽然对中低风速情形下海面气压的估计精度较高,且具备较强的热带气旋识别能力,但是由于强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温度和湿度垂直分布的异常,导致该极高风速情形下(中心附近一分钟持续风速大于26 m/s)估计精度不够理想。针对热带气旋条件下大气温湿度异常对海面气压反演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同时使用微波辐射计观测亮温和热带气旋暖心亮温距平反演热带气旋海面气压场的算法。暖心亮温距平反映了热带气旋对流层顶的增暖程度,与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气压异常程度有关,它的引入使算法在极高风速时的估计精度有了明显提升。利用SNPP/ATMS和FY-3C/MWHTS实测数据实现了热带气旋海面气压场反演,经过与分析数据、现场观测数据的比较,表明算法对热带低压或热带风暴(中心附近一分钟持续风速小于32 m/s)、台风或飓风(中心附近一分钟持续风速大于32 m/s并小于50 m/s)以及强台风或强飓风(中心附近一分钟持续风速大于50 m/s)的中心气压的估计精度分别优于6.0 hPa、8.0 hPa和10.0 hPa,内核区域(以中心为圆心,2°圆半径内的区域)气压估计精度分别优于4.0 hPa、5.0 hPa和8.0 hPa。为了对50~60 GHz和118 GHz这两个不同的氧气吸收频段的海面气压探测能力进行比较,利用50~60 GHz辐射计SNPP/ATMS和118 GHz辐射计FY-3C/MWHTS的实测亮温数据实现了中低海况以及热带气旋天气的海面气压反演,并使用多源数据对它们的反演精度进行了验证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0~60 GHz和118 GHz均具备较强的海面气压探测能力,中低海况时它们的探测能力基本相当,热带气旋情形下50~60 GHz辐射计的海面气压探测能力略优于118 GHz,这为低轨道卫星高空间分辨率气压探测和未来通过静止轨道实现高时间分辨率海面气压观测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期刊2019-06-01)

王新文,高源慈,赵剑波,彭向凯,任伟[8](2019)在《空间冷原子钟原位探测微波腔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精度空间冷原子钟在基础物理研究、导航定位系统,以及深空探测领域均有重要应用。为此,设计了一种结合激光冷却与原子原位探测方案的新型微波腔,在该微波腔中心可以俘获与冷却铷原子,然后在微重力环境下对冷原子样品开展原子钟操作。该方案相对于已有的空间冷原子钟方案,在减少冷原子损耗、死时间占比和分布腔相移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分析了微波腔的详细结构与光学设计,确定了微波腔需要的基本参数,并对微波腔内部的微波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在已完成研制的微波腔内开展特性测试,测试与仿真结果说明,所设计微波腔的性能可以满足不确定度优于1×10~(-16)的高精度空间冷原子钟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9年09期)

崔新东,汤鹏宇,姚志刚,赵增亮,孙泽中[9](2019)在《机载微波大气温度探测仪多高度飞行观测试验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机载微波大气温度探测仪可以机动灵活地获取大气温度廓线信息。针对一次机载微波大气温度探测仪的多高度飞行观测试验,基于逐线积分模式和大气参数廓线库,建立用于不同飞行高度的快速辐射传输模式,分析了仪器观测亮温的质量并对仪器观测进行了订正;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微波大气温度廓线反演算式,分析了不同高度、不同通道选择对于大气温度廓线反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较低飞行高度计算得到的各地表敏感通道地表比辐射率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采用订正算式订正后,不同飞行高度的模拟亮温与观测亮温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机载微波大气温度反演最优通道组合依赖于平台飞行高度;(4)采用最优的通道组合,4 200 m、3 200 m和2 500 m高度层温度反演均方根误差范围分别为0.5~1.8 K、0.5~1.3 K和0.4~1.0 K。(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姚瑶[10](2019)在《基于微波光子去斜接收的高分辨雷达探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军事与民用领域中的高精度、多功能探测需求,宽带和多波段雷达将成为未来雷达的主要发展趋势。受限于“电子瓶颈”问题,传统电子技术很难产生多波段的宽带雷达信号。同时,宽带雷达信号对接收机采样速率、存储空间以及处理速度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实现高精度与快速目标探测方面,传统电子雷达面临了极大的技术挑战。而微波光子技术具有大带宽、低损耗、抗电磁干扰等诸多优势,应用该技术可以在光域实现宽带多波段雷达信号的产生和处理,突破传统雷达的技术瓶颈,为提升雷达探测能力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采用了微波光子混频技术来实现宽带雷达信号的去斜接收,分别针对高分辨探测以及多波段微波光子雷达开展了系统设计与性能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1.实现了一种基于微波光子倍频与去斜接收的Ka波段雷达系统,其工作带宽为12 GHz(28-40 GHz),理论距离分辨率高达1.25 cm。实验研究了发射机利用微波光子四倍频产生宽带线性调频信号,以及接收机利用微波光子混频实现回波去斜接收的性能,并通过多目标测距与转台成像实验对雷达系统的探测分辨率进行了研究,实现了对复杂目标的ISAR(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成像,其二维分辨率高达1.3 cm×1.3 cm。2.提出了一种基于扫频光频梳与微波光子去斜接收的多波段雷达系统方案,构建了同时工作于K波段与Ka波段的双波段雷达实验系统,各波段工作带宽均为3 GHz(19-22 GHz;34-37GHz)。实验研究了此系统在多波段雷达信号产生与去斜接收方面的性能,结果验证了该双波段雷达系统的可行性,实验测得各波段目标探测的距离分辨率均为5cm,与理论分辨率一致。结合多波段融合技术,该系统有潜力实现超高分辨率的目标探测。(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9-03-01)

微波探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全天时、全天候、隐蔽性探测海面舰船目标,提出将高分辨率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作为星载微波辐射无源探测系统,用于探测海面舰船目标.提出一种新方法用于定量化评估微波辐射无源探测系统探测目标的能力;建立系统关键指标、目标微波辐射截面和探测距离间的关系,分别推导微波辐射无源探测系统的探测概率方程和探测距离方程;开展仿真分析和机载验证实验,其结果均表明高分辨率星载综合孔径微波辐射无源探测技术探测海面舰船目标是可行的.高分辨率星载微波辐射无源探测系统可作为我国天基预警体系的重要补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波探测论文参考文献

[1].刘晓璐,刘东升,郭丽君,雷连发,冯金燕.国产MWP967KV型地基微波辐射计探测精度[J].应用气象学报.2019

[2].卢海梁,李一楠,宋广南,李淑婧,李鹏飞.海面目标星载微波辐射无源探测技术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9

[3].周晨,张军,乔贺.MP-3000型地基微波辐射计探测性能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9

[4].赵峰,蔡卫童,张龙龙,芦雨,武申申.基于平衡探测的微波光子链路线性化分析[J].光学学报.2019

[5].郑超继,姜兴,李小明,彭麟,安虹瑾.脑神经活动微波探测的模拟实验及安全性分析[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9

[6].李娜.基于FY-3C卫星微波湿温探测仪(MWHTS)的全球降水反演及台风模拟仿真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9

[7].张子瑾.基于被动微波探测的海面气压反演理论和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9

[8].王新文,高源慈,赵剑波,彭向凯,任伟.空间冷原子钟原位探测微波腔设计[J].中国激光.2019

[9].崔新东,汤鹏宇,姚志刚,赵增亮,孙泽中.机载微波大气温度探测仪多高度飞行观测试验结果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19

[10].姚瑶.基于微波光子去斜接收的高分辨雷达探测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

标签:;  ;  ;  ;  

微波探测论文-刘晓璐,刘东升,郭丽君,雷连发,冯金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